第六天 10月1日 晋祠 -乔家大院 -双林寺 -平遥 -平遥城墙 -雷履泰故居

榆社
榆社 yushe
经纬度:112.981705
37.076388
旅游评分:3.9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5 08:50
游记浏览:15

国庆节了,开始进入 人人人人 模式,以前觉得从长假前人少到长假中人多应该是慢慢的过度的,这次真的知道了真相,人少和人多真的就是9月30日一晚上的事,昨天还在逛完全没有人的佛光寺,而从今天开始直接跳变到人山人海模式。要瞬间去适应还真不好适应。

国庆节

从晋祠开始,先贴一张晋祠地图吧。现在晋祠范围特别大,外围扩得很大,都被圈成晋祠公园,不过真正核心和售票的只有晋祠博物馆。这张地图是晋祠博物馆地图,外围的没太大意义。



被阴雨整整困扰了3天,终于,国庆节当天,在太原,迎来了大晴天,关键是天太蓝了,出乎意料的蓝。不是说山西是煤都,不是说很脏吗?可我见到的山西都是这样湛蓝的天空啊,哪里空气不好了?哪里有霾了?比上海都好多了。也许是我们到的时节比较好,不过人评价一件事物第一眼感受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嘛,反正我来到山西看到的是蓝天,山西在我心目中就不再是人们口中说的很脏的地方了。

晋祠公园离市区略远,国庆节早上我们出发算比较早,还是能把车停在正门这块“晋祠胜景”牌楼旁的停车场里。这木牌楼是晋祠公园的正门进门口。真的只是公园入口。晋祠公园是在真正的晋祠外慢慢扩出来的公园,不收费,就是练习游客的脚力,用来扩大景区提高收费的。牌楼虽然复古,但也真的是蛮新的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因为他的努力,所以是该地风调雨顺。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 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

   又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是太原太守,他们反隋起兵源于太原,甚至具体点就是晋祠,所以说‘晋’和‘唐’分不开,晋祠和‘唐’分不开,所以这里有‘唐园’就不足为奇了


晋祠公园里快到晋祠博物馆的时候有个不起眼的小庙,名叫雨花寺,讲解员说这里正是李世民和手下密谋起兵的地方,真正所说的晋祠起兵更精确地来说是从这里——雨花寺开始的。 当然此说法真假不知

终于入得正宗晋祠内,建筑风格一下子就古朴了起来,晋祠庭院内树木参天成林,殿宇色彩深沉沉稳,果然有世代重地的气质在。

第一重殿正面挂‘三晋名泉’之匾额。通常三晋就是指山西,不过这次在晋祠终于知道了三晋的真正意思,是指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天子承认这三家是为诸侯,而这三家恰好将山西分为三家,就叫三家分晋,也就是说如今的山西大地,有一部分是属于韩的 一部分是属于赵的,另一部分是属于魏的。


殿阁背后即是水镜台咯。这上面这块匾额可是晋祠三匾之一哦 另外两块匾额是 对越 和 难老

水镜台是一个戏台,然而奥秘全在看不见的台下,听讲解员讲这台下摆了几口大缸,就是利用缸大大的共鸣腔成就舞台上的良好音响


金人台后就是对越坊了


献殿 

用来摆放祭奠用的祭品,古时候没有冰箱,祭祀又通常需要牛羊,这容易坏啊,所以献殿就是一个四面透风的地方,冬天可就很冷啊

献殿是晋祠三宝之一。其他两个是 鱼沼飞梁圣母殿


换个角度看鱼沼飞梁 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十字形的构造,在古代桥梁中的确是非常少见的设计
鱼沼飞梁后的大殿就是晋祠的核心——圣母殿了。最引人入胜的当属殿上许多的各个时期的各种匾额,还有那些盘旋在柱子上生动,狰狞,逼真,壮实的盘龙了。见过建筑上的盘龙,可真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壮的,感觉一条条地都能瞬间从柱子上窜下来


圣母殿的匾额

原本这里是纪念晋这块土地的第一任国君诸侯——周武王的小儿子唐叔虞的祠堂,不过后来到宋朝,貌似皇帝想降低唐叔虞的影响,将这里改建成圣母殿,改为祭奠唐叔虞的母亲,圣母殿便流传至今


这男侍卫彩塑也雕塑得惟妙惟肖,男女有别,站在下面的侍卫无法正视台上的圣母,却要时刻关注圣母,聆听圣母教诲和命令,所以露出这般表情,身体也情不自禁地朝台上圣母侧倾斜


侧边这位头戴红花的侍女是晋祠彩塑的代表,因为她有着哭笑脸,面对着圣母一面的脸是面带微笑的,而被对着圣母的一侧脸是脸带泪光的,可能是她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却不能在圣母面前流露表示不敬。这么有特点的一尊彩塑如今已无缘得见全部了,要知道以前可是可以进去近观欣赏的


泉水在咕咕地冒,不过估计也不是真的泉水了,如今地下水普遍水位下降了,好多名泉都冒不出水了比如趵突泉


晋祠果然是山西尤其是太原的骄傲,这里是山西悠久历史的索引,和集中展现。难怪人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这里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字,每一棵树,甚至每一滴水,每一个小物件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这里能有各种组合出来的三大

比如

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

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三绝:周柏,侍女像,难老泉

值得一到


前半程跟着讲解员,走了最高效路径,后半程也没有瞎逛,尤其出了晋祠收费区域后直接径直去拿车,就这样晋祠也耗费了整整2个小时。如果走得慢一点,再到处逛逛玩玩,我觉得没个3小时拿不下来。

在晋祠公园范围内没有自由乱逛,除了因为公园范围内基本上就真的是个公园,有点绿树池塘什么的,更因为当我们返回往出口走的时候汹涌地人潮开始往里涌,10点多,国庆大客流终于彻底开始爆发,好在今天我们来的早,算是错峰出行了。不过下午的景点就没那么好运了,绝对地一头撞进人潮里。来吧,不怕。


从晋祠出发下一站——乔家大院。从晋祠到乔家大院一路向南,大院就在G208的路旁,一路沿着G208开就好了,大约开50分钟,具体刚刚好,不远不近的。乔家大院门口的停车场也很大,国庆节当天,中午到这里,并没有遇到没有车位的情况,随进随停。

停车场旁边老远就能看到硕大的“乔家面食城”的招牌,不用挑,直接去那里吃饭。到门口会有工作人员迎接你,这时才知道其实在这里吃饭,可以把车免费停这里,也就是说吃完直接去乔家大院逛,不需要停车费。不过这个是经验,只能留给后来人享用的了。


山西的面浇头就两种,一种是左边这种肉酱的,另外一种是又边的番茄蛋。浇头都比较咸,吃了几次面都这样,可见是山西特色了。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2公里,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大院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

其实乔家大院出名全靠《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那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如今景区都修缮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几年前大院前没有这条路,也许还有很多居民,至少也是停车场


大门上方挂着的这一方匾额 可是慈禧钦赐的“福种琅嬛” 话说慈禧的字还挺漂亮的
乔家大院是乔家最辉煌的5代慢慢创建起来的,他们第一代乔贵发勇于走西口,到内蒙卖豆腐起家,慢慢发家,然后回到祁县建造起乔家大院,而他的孙子乔致庸则是乔家最辉煌的一代,也就是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角。


这里就是巩俐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挂红灯笼的地方
乔家的马车,据讲解员说 这可是一辆真的宝马啊,不是说需要马来拉,而是说它建造所用的用料,如今的价值比一辆宝马车都贵。而当时的乔家 这样的马车拥有好几辆。真是有钱人啊~

乔家大院有3大镇宅之宝,

这是其一——九龙屏风,这块屏风是花梨木的,如今花梨木的价值是黄金的几倍


镇宅之宝之三——九龙灯

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其实说白了就是慈禧拿来抵债给乔家的。不过皇家出手果然不同凡响,随意给出的两盏灯就是稀世珍宝了。


乔家 省分箴 整个砖雕文字和图案配合地很完美,中间的文字,周围围着的一圈是各种图案 比如八仙法器所组成的暗八仙等等。每一组画都极富美好寓意


讲解差不多1个小时结束,人多太多 基本上也不会再回头走一遍,所以游览时间算是比较容易掌握。

沿着院前直路回到大院门前的广场,这里也有一座组雕,表现着和乔家有关的几个重要人物和重要场景。比如这一座,就表现了乔家先人走西口的发家史。以前走西口是很危险的,十去九不回的,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也不愿冒大风险去走西口,但是风险大机遇也大,比如乔贵发,就是在危险中努力,成为那为数不多发家的一位。


至此,尚一切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甚至已经赶在了计划时间的前面。下一步就要进入平遥模式了。从乔家大院到平遥,导航把我们导到了G5上,想来这也是一条正确又快捷的路,因为到平遥口下去的车实在太多了,是不是所有从太原方向来的车都走的这里啊~ 反正一下高速公路,在高速引道上就开始了龟速…… 我们为整个16天行程都做好慢慢的堵车心理准备终于真的开始了。下高速这一路完全没有岔道,所有车都堵在路上慢慢爬。一开始我们还是挺乐观的,因为从地图上看,我们只需要到南外环路左拐就可以了,毕竟在进平遥城之前,我们先要去双林寺看一看最精彩的宋代彩塑的。可是,挪啊挪啊的,发现堵车元凶就是一条横马路在修,将整个入城的路限制成了双车道,从高速下来4车道,到这里并成2车道,哪儿有不堵的。好不容易爬过了拥堵口,却惊讶的发现导航一直叫我们掉头,可我们真的没有跨过任何一条可以左转的路啊!原来,真相是这样的,那条在修的横马路就是我们要走的南外环路啊!!得只能继续堵,跟着车流往平遥古城方向,遇到岔路左转再绕回去吧,想来也就只有那个十字路口在修吧。于是我们绕行顺城路,调头再次往南外环路方向,可是!哪里有南外环路的影子啊,在该有路的地方是一排横档这的建筑围栏,仍旧是此路不通!啊~双林寺,究竟怎么才能找到你啊~ 眼见建筑围栏旁一条坑洼不平的小路里开出几辆助动车,这条路应该是通的吧,询问开助动车的当地人,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做出了坚决地决定,开进去!于是,我们就开着我们的小车,毅然决然地开进了这条高低不平,狭窄到只能有一辆车通行的,百度地图已然不认识的小路。刚开上这段路,我有种又回到了五台山东台上的感觉,好在这段路坑洼路不长,前面显然是一个村子,路还是那么窄,感觉就像一个村子中间的弄堂,遇到会车,必须收起反光镜才勉强能慢慢错过车,紧张啊,生怕车被擦了。而且由于地图上无路,实在不知道前途在哪儿,方向是否对,开出去个几百米就得向路人询问。得到的答案是可以绕过去,不过很远……好吧,只要通就好。就这样一直绕着绕啊,绕到不知身在何处,突然开到大路上,导航重新认识路了,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这一路找一路绕的,直接浪费了超过半个小时。不容易啊~ 这外地怎么能这样,修个路也不搞条辅路,也不告诉司机怎么绕路,太草率了。

地图中可以看到 蓝色是规划路线,红色区域是在修路不通的。而绿色线是我们走的,当然只有一开始知道方向,后来,就如那省略号,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怎么绕出来的了。


经过石拱门,第一重殿堂自然是天王殿

“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约高三米,一字排开。这些佛的护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刚凶恶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写实的造型手法,加之空间中宏大的架式和大块的形体,使人感到他们具有人间武士的亲近感,同时又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武气魄。”

由于彩塑珍贵,双林寺内所有的彩塑前都筑起了铁栏杆,犹如一个铁笼子一般将彩塑保护了起来,很多彩塑布满整个屋子的殿堂甚至都无法让游客入内了


从这组菩萨彩塑可以看到当时的制作工艺,尤其是菩萨的发饰,都是一根根,一圈圈地悬空在那里的,众所周知泥是很难有这种韧性做到这样的造型的,即使做到也很难保持千年的,其实这些细细的圈圈里面都是有铁丝的,铁丝先拗成型再上泥成塑,有了泥的坚固,有了铁丝的韧性,相得益彰。


自在观音坐下的这尊韦驮菩萨堪称双林寺彩塑的经典和代表之作。看他身姿健壮,神态威猛,身披彩色盔甲铆钉齐整璎珞飘飞,右手握杵做戒备状,形象何其生动,逼真。就连他已然“残”了毁坏了的左手也成了经典,因为里面露出了三根铁柱,就像他的骨头,或者钢筋骨架,将彩塑是如何制作的内里暴露给了世人。


满墙满壁满顶的悬塑,无数的小佛像悬立在空中,真是货真价值千佛殿啊。这里的房屋进门都非常暗,光线的不充足有效地避免了日光对彩塑的破坏,使得他们得以连同色彩都保存千年
在双林寺内看建筑,实在无甚奇特,可这看似普普通通的殿宇中藏着稀世珍宝

从双林寺去平遥北门倒是很近,没开多久,就进入了平遥范围。

平遥古城如今是不让非城内住客的车进入的,这点是早就知道的,所以在来之前打听过究竟从哪个门进入,所有来过的人都说让我们北门进,于是乎,北门成了我们的首选。其实这并不正确,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或者被告知从北门进,所以北门特别特别的挤,光是走路进出城门都很困难。而且北门外就是居民区,路很窄,很小,没有充足的停车位。还有北门外是个十字路口,车流方向复杂,很容易拥堵和擦碰。北门唯一的好处是进门就直接是明清街,能迅速进入平遥核心区,所以基本上所有团队都走的北门。我们切身经历过后,绝对不推荐自驾的走这里,南门,东门,西门,哪一个门都比北门强。后来客栈来接我们的小哥说,东门最好,有的是停车的地方,但这对我们已经是无用信息了。这些都是后话,当时的我们可都不知道这些。


我先前说进入了平遥说范围是因为真的是可以看到城楼却堵得进不去,还离得老远,沿着河的路两边就有人招揽生意让我们停车,看着就是私人的,但一眼望去也的确是望不到头的车海,真的是有弃车步行的冲动,但是我们毕竟要停车过夜的,我们不敢挺在这么“野”的地方,收停车费的也不敢“接收”我们。值得硬着头皮往离开,慢慢地挪着接近古城北门。古城北门外的十字路口对于车子来说简直就是灾难,车流本来就复杂,外加行人,非机动车异常的多,都完全不管车子地在车流里穿来穿去,对于大多数像我们这样的外来自驾客来说,走到这里才看到官方停车场停满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沿着河往里开去找河边上街沿可能出现的空位,要么掉头去远一点的地方。我们被一个我们以为是正规管理员的老头引导着进入了弯曲的河边路,也是一条两边停满了车,双车道硬生生变成单车道的地方。车速就是龟速,前面长长的望不到头,不知道哪儿有停车位,我开始有点发急了,因为按照计划,我是打算今天买了平遥的票,然后至少上一上城墙的,而且做功课的时候说平遥售票截止于17:30,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啊,急啊~

许是我们一路过来,大大小小诚信诚意地参观了那么多庙宇,菩萨保佑,当我们转过一个大S弯后,官方刚巧开放了街边的一座学校的操场,而入口刚好就在我们前面,要是我们快一步就刚好错过,运气不错啊,第一批进入诺大的操场,感觉进入了天堂,刚才那种小路,怕擦怕碰,开得那叫一个小心,一个憋屈啊~

在操场上随心所欲规矩地停完车,拿着行李步行近北城门。北城门的售票处在城外河对岸的一个小亭子,其实原本应该在这里买票的,可是客栈来接我们的司机已经等了我们好久了,实在不好意思让他们再等,毕竟还得我们步行进城门与之街头,我只能冒一下险,先跟着司机去客栈入住了,然后拼一把速度去买票。

北城门不小,却能被行人堵到寸步难行,这是因为国庆吗?还是平时也这样?好吧,反正就是人多,我们得认


平遥古城墙:票上1号景点

这就是南门城楼和城墙了,买到票了,上


蹬城楼咯


城墙上有这样的清兵铜像,看来以前这城墙还确实是有防卫作用的

话说出来前做功课,同样也看过平遥的纪录片。之前在我的概念中,平遥和乔家大院傻傻分不清楚,做了功课才知道,除了他们人都是经商的,属于辉煌的晋商,其实完全没关系。平遥是个古城,在百余年前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然后随着国外更先进的资本市场进入中国后又迅速没落。因为没落得彻底,反而使得它因为穷,没有钱随着很多城市的城墙一样在那个年代被纷纷拆毁,从而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使得今天借助旅游业又重归辉煌。


雷履泰故居:票上18号景点

平遥古城内所有的景点都是晚上6点关门,我们到这里差不多5点45吧,虽然时间不多,却也足够,进门,花30元请个讲解,我们成了国庆节当天,雷履泰故居的最后一批客人。反正跟着讲解员,她不着急慢慢讲,我们也乐得慢慢听。


平遥票号的管理制度很是先进,投资的人不经营就像现在的董事长,而雷履泰就是职业经理人,就是现在的CEO。他上班的地方在明天要参观的日升昌,而这里则是他的家。

这里能看到典型的山西人的建筑,比如这最有特色的屋檐斜朝院中的顶,山西人相信水为财,财不外流,天降的所有水都不外流的,聚财。


雷老先生蜡像


雷老先生做ECO是有钱的,他家的屋墙如此之高也彰显着自己的身价。这墙也有讲究,墙上一个个的铁的叫墙钉,是用来固定墙面的,墙内应该是有木架构的,然后砖墙之间是用粘合剂牢牢地粘在一起的,如此几管齐下之下,房屋墙面是非常牢固的。


6点过了,景点也没得进了,开始悠哉悠哉地逛街,打算晚上去平遥会馆边看晋剧边吃饭,只是平遥会馆远在古城东头城隍庙那里,而我们要从西南角的雷履泰故居横穿过整个古城。不过夕阳下,反正不着急,慢慢走过去就是,反正古城也不大,500米乘500米见方,还可以看看路边各色小商品,还有小吃。

从雷履泰故居先向上路过县衙,算是给明天先来探探路了。这是县衙附近的小阁楼,夕阳很低了,小楼被照得红彤彤的。


路过城隍庙,也已经关门了。

平遥会馆就在城隍庙对面,而平遥会馆是个住宿的宾馆,如果要看戏需要继续往前走一点,在平遥大戏台的大院里面,大院门口有看门的,如果是住平遥会馆的可以直接进去吃饭看戏,而像我们这样只想看戏吃饭的会被拦下,如果里面已经预订满了,就不会放散客进去,会要求出示预订单据。我们没有被拦,显然里面还有位置,进门先看了一下地方,再看了一下价格,当我们上前询问前台晚上是否还有座位,接待我们的前台说还有最后一张桌子,问我们要不要,就在这个同时,旁边的一个男人立马下了订,说他们要了。这个“要”字,真的就差那么0.01秒的时间,最后一张桌子被这个男人要走了。其实我在问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这个男人了,他似乎在犹豫,和前台说来说去,然后我去问,他也显然注意到我,肯定是我的出现刺激了他,让他下了决定,抢在了我的前面。这时候别提多懊恼了,要是我们进门没先动看看西看看,先下定,那桌子就是我们的了。多好的机会啊,一边吃饭,一边把晋剧看掉,多完美啊~ 懊恼之极啊~ 前台服务员告诉我们,他们这里位置很紧俏的,而且顶多提前一天开放预订,还得现金交定金。好吧,连我想懊恼出发前没有把这里的位置订掉的机会都没有。前台看出我们是极想看这场表演的,于是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峰回路转,原来这表演,中午和晚上都有,一天两场,我们可以预订明天中午的12:15开始。太好了,这真是天助我也!一点不带犹豫地交了100元定金,屁颠屁颠地拿着张收据去古街上觅食了。


我们住的 永泰长客栈 就在明清街中心,可谓是整个古城的中间位置,客栈很不错,门面很小,里面却很大,房间挺大的,选择也挺多,有普通标房,还有特色架子床,炕房。我们住的是炕房,虽然房间很小,反正父母没住过 也觉得挺新鲜。而且国庆节,已经开热水汀了,整个房间非常暖和,虽然不高档,却也过得去。就是卫生间差一点,凑活吧。河南旅游图片

1 综述

15 综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