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9月26日 应县木塔 -华严寺 -九龙壁 -凤临阁

榆社
榆社 yushe
经纬度:112.981705
37.076388
旅游评分:3.9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5 08:55
游记浏览:24

火车的好处就是不太会误点,一切的计划总是得以开始于一个按部就班的原点。第一眼太原的天色很蓝,出乎意料的蓝,我以为山西的天都是灰色的呢,也曾经听说白衣服在山西穿一天就脏了,我还偏偏穿了件纯白的外套,就是来验验的。看样子传言都不真实啊~至少这个季节的山西,我看到的山西,蓝天白云的,甚好。

太原火车站出站沿着迎泽大街直走几百米吧就是神州租车了,车子是早在两个月前就定下的,15天的租约,咱应该算是大客户了。太原的神州租车服务是甚好,甚至直接开口说擦伤没事,只要没有瘪的需要做钣金就行。相较之重庆时的锱铢必较倒是亲和不少。

拿车很顺利,甚至比我预估的出发时间要早一些,原以为可以早一点到第一站——应县,却被太原的交通深深困扰住,出城高速必走迎春街,打从拐弯过火车站驶上王迎春街去的建设路,就开始堵车了,慢慢挪,为了出城,挪了足足有一个小时,眼看着挣出来的富裕时间消耗殆尽,好在预估时间充裕还来得及。第一天就这么堵,第一天就目睹太原惨不忍睹的交通状况,简直不忍直视……对于太原交通状况实在无力吐槽,同时在堵车时忍不住担心,不会那么多人都是要出城去玩的吧,这才26号,不会真的国庆大客流就这么开始被我们赶上了吧。好在挪到高速公路上,就一切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9点半开车出发,12:55分到达应县。

应县是个小县城,在高速公路上远远的就能看到木塔,而除了木塔县城并无其他高大建筑,估计如果不是有这么个木塔,这会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地方,而如今县城也是围绕着木塔生活的。

高速下来在木塔的西侧,我们先停车吃饭,并没有直接转入西侧停车场,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因为东侧并没有正规的停车场,停车的地方走到木塔跟前比西侧要远许多,况且在网上预订的门票取票点也在西侧停车场,所以即使到别处吃了午饭也最好想办法绕回西侧停车场停车来得顺。

关于门票,网络上有一些景点有些打折票,此行是第一次尝试订了一些,大部分是直接在网上付款的,小部分比如应县木塔就只是预订,到现场指定地点付钱购买。体验下来的感受似乎并不十分顺心,虽然都用到了,却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因为票子都是指定日期的,如若要临时改变行程就相当的不方便,似乎便宜下来的这些费用诱惑不大,未来除非折扣多,多半我们是不会再尝试了。

说回应县木塔,这里只是订票,需要到西侧停车场那里的一个旅行社里去买票,结果那旅行社铁将军把门,居然没人上班!得,还是得买票,半点便宜没捞着。

应县木塔门票50元/人,60岁以上凭身份证25元/人


外面的广场明显是新建的,虽然与800多年木塔古朴的气质略有不入,却也能让参观者从牌楼开始由远至近地全方位欣赏古塔。


越来越近,看清楚它的学名了——释迦塔。直走近塔基范围内真正的院落里,才感觉到历史沉重感扑面而来,除了新修葺的主路,地面上可谓是坑坑洼洼的砖地,显然是年代久远,一些人迹罕至的角落都有些荒草丛生。不过塔身本身目前算是保护得不错。一座纯木结构的塔,能历千年不毁着实不易,能扛住地震这我相信,木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是最好的。然而能扛住不被天雷地火毁坏就真的不容易了。再加之其能逃脱人为破坏,如今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的是千难万险,何止九九八十一难啊~


如此高大一座塔真的就一根钉子都没有,完全榫卯结构,配得上明武宗 天下奇观 四个字


看很多前人的帖子都说到木塔不值得进去看,外面看看外形就好了,我觉得里面还是很值得一看的,顺便蹭个导游听个讲解也是美事。


塔后的这个小院落叫佛宫寺,进门要再验票一次,然后门口有人免费讲解,一共就3处房子,讲解员犹如小和尚念经,无感情,甚至无句逗,无交流地带游客顺时针转一圈完事,倒也快得很。


这是门票上的地图


华严寺修葺得很好,庭院很大,很整齐整洁,看着很是舒心。整个寺院气质和前面看到的应县木塔完全不同。应县木塔属于古朴,苍老,从地面到塔身,处处都是烙印。华严寺则是大气,磅礴,颇有盛世霸气的风华,依稀能窥探辽金时期国寺的风范


先来到上华严


看大雄宝殿顶上右边那个踟吻明显更旧一点,那是金代遗物,历经风雨七八百年了,左面那个是明代的


新的建筑显然都是2008年的了,反正庭院规划和布置得还是挺好的


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各色有色铜铸的四方佛


登上塔顶,一览寺院全景包括寺庙外围新建的仿古街


木雕菩萨


早早就确定晚饭在这里的凤临阁,华严寺店,出了华严寺门几乎就在斜前方的拐角口,夕阳下散发出金色光芒的金字招牌格外耀眼。好吧,这才17:30,我们预订这18:30 还有时间,既然知道地方就不着急了,留着时间先去附近的九龙壁

下寺坡街凤临阁院(近华严寺)电话: 0352-2059699 0352-2059799

我知道凤临阁火,提前了1个多星期打电话预订,第一次打电话居然告诉我没有房间了!不会真那么火吧。放弃了,却又打一次问他们几点开始散席,却意外得知刚刚退出来一个包房,虽然要48元包厢费,还是果断拿下。店大,服务还是挺好的,预订的时候就直接告诉我们包房名字了,并且下午还没到大同市就接到他们电话确认我们是否能准时到。是真火。


天气不错吧,金灿灿的夕阳把仿古街也照射得闪闪发光


九龙壁真的是个超级小的景点,就是一堵围墙把九龙壁给围起来,要不是有广角,就算退到围墙上还是拍不下九龙壁全景。都说九龙壁要早上好看,说初升的太阳照在琉璃九龙壁上会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玲珑的九龙犹如活过来了一般。在原来排计划的时候就曾经犹豫过究竟是第一天晚上去九龙壁还是第二天一早去?第一天去九龙壁路比较顺,第二天是会看到最美的九龙壁,却无端需要绕不少路。最终还是因为时间,把九龙壁放在了第一天晚上填补17:30华严寺关门到18:30预订凤临阁之间的空隙,时间上相当完美。

到过实地,关于造成看比较好,我有我自己的观察结论,不错,琉璃有反光作用,测光是会有闪闪发光的效果。但是早晨和傍晚应该差不多的,为什么只提早晨呢?因为基本上普通相机只能在小卖部的位置测着拍到全景,这个角度的确是早晨才能看到发光龙的效果。而第二天我们一早7点15就出门觅食了,太阳已经升起好高了,这等高度似乎已经看不到九龙晨光了,这时候九龙壁应该还没开门吧。所以还是很庆幸26号晚上到九龙壁。

九龙壁再慢也只需要10分钟就看完了。它没有北京北海的保存得完好,但是因为它年代最早因而出名。门票10元,半票5元。



今天的夕阳很美,天上的云彩也恰到好处,那些仿古建筑也提升了几分魅力值


准时回到凤临阁,人家很大牌的,预订只保留10分钟的,过时不候的。没预订,在前台问,排队等的人有的是。

为什么凤临阁会那么出名?听过 游龙戏凤吗?故事就发生于此。

具体故事还是让度娘来讲,人家讲得比较全面

明代正德年间,大同煤龙镇(今煤峪口)李家,父母过世,只留下兄妹二人,哥哥叫李龙,妹妹叫凤姐,兄妹二人变卖家产,在城内九楼巷内开了一家酒楼,取名“久盛楼“,兄妹勤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兴隆。明朝正德皇帝,生性贪玩,曾两次来大同微服私访。正德十三年(1518年),当他慕名来到久盛楼吃酒,看到凤姐花容月貌,楚楚动人,招待热情,惹得这位皇帝神不守舍,便以言语相戏,凤姐正色以拒,怒斥这位客官无礼。正德皇帝无奈,只好露出便服内的赤金莽服和佩玉,道出自己的身份。在皇权的威力下,凤姐便委身相许。后凤姐随正德起驾回京途中,因沿途跋涉劳累,身染重病,于居庸关下与世长辞,临终还声泪俱下地规劝正德皇帝以朝政为重,从速返京。正德厚葬凤姐与居庸关西,坟丘上白沙白草,现居庸关下还有被称为北京“关沟十八景”之一的“白凤冢”遗迹。为纪念这位美丽而深明大义的女子,久盛楼改名为“凤临阁”,经过修葺,焕然一新,前为普座,后为二层楼阁,均有穿廊,二楼上绘有“游龙戏凤”的壁画,招徕四方来客,一直成为大同颇有名望的酒楼。后代有修葺,沿袭不衰,绵延至今。


名店就是名店,走进店内,告诉前台我们的包房名字,就大摇大摆在一群没预订在等位的人面前得瑟地直接上楼,一路会有服务员指路。整个饭店可以用金碧辉煌,奢华无比来形容,装潢精致至极,眼睛是目不暇接的感觉,顿时感觉自己都高档了起来,哈哈


我们的包房,4人间,名叫宗羲,很大一张圆桌,还附带卫生间和配菜间,收48元倒是不过分


上菜了 酱牛肉 筱面窝窝 凤爬窝 都算是特色菜了。别的不说,筱面窝窝还行,反正也吃不惯,偶尔吃吃还行的,不过凤爬窝就太咸太油了


1 综述

15 综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