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9

西藏
西藏 xizang
经纬度:91.11764
29.661051
旅游评分:4.8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30 20:59
游记浏览:10
游记目录: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13

7月6日

连续几天都睡的不是很踏实,满脑子都是壁画的影子。

拍摄壁画,累是其次,最主要的难关是枯燥,因为在拍摄壁画的时候,我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拍摄的各项技术问题上(只要拍错一张就会白忙活几个小时),拍的什么内容现场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基本上是在做机械运动,这种枯燥的折磨只有亲临现场才能体会的到。

虽然枯燥难耐,但我知道,当我接出片子后,在电脑屏幕前细细品味每一寸精彩细节的时候,那一刻的满足和快乐,也只有历尽了枯燥和劳顿之后才能获得!

凡事都有因果,我能够坚持做下来,连我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原因,好像只能用阴山居士托梦看到了我的前世来解释了。

拍到枯燥难耐的时候,偶一抬头,看到了这束光线和这双恬静安详的目光,心态似乎平和了许多。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将这双目光完整的展示给大家,不知道大家会感受到什么。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14

今天想换换脑子,暂停一下多门塔的拍摄,转转周边的寺庙。

在寺庙周围闲逛,静静的看着他们手工雕刻六字真言也是一种感受。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15

我今生似乎和朋友两个字就有缘分,去年五次进藏的时候,一位在西藏康马县政府工作的小伙子看了我的帖子,就和我建立了联系,小伙子姓何,已经是援藏的第三代了,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次来江孜正好和他见面一叙。

小何帮了我一个大忙:拍壁画需要一个高些的梯子,但整个江孜县没有卖梯子的,联系小何的时候他正好在日喀则,忙我买回了梯子。

下午去康马县找小何,小伙子很热情,带着我们转了南尼寺和藏卡寺,收获很大,但最大的收获还是又交到了一位朋友。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16  

回程的时候,恰巧又赶上了村民们在跳果谐,同是日喀则地区,果谐从服饰、音乐和舞姿上和拉孜的堆谐以及定日的舞蹈都有很大区别,唯一相同的是热情奔放,赏心悦目。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17

果谐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18

康马县果谐的服装很华丽,尤其是头饰非常的夸张。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19

7月7日

拍摄过程比想象中的艰苦的多,8个小时只拍了5个窟。

搬架子的时候不小心岔了点气,不过问题不大。

这是藏传佛教壁画中龙女的形象。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0

工作结束的时候,寺庙的院子里排起了长龙,藏民们手捧哈达,男女老少夹道等待,问了很多人都不清楚要等的是谁,只知道是一位萨迦寺的高僧要来,但这份虔诚令人感动。

明天继续工作,相信进度会快一些,质量会提高一些。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1

7月8日

多门塔一窟接着一窟,循环往复,似乎总也拍不完。

不过今天终于拍完了一楼,一种放松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2

器材太多,架子太重,请了一位藏族朋友米玛来帮忙,米玛少言寡语,但干起活来可不含糊,帮了我们大忙。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3

这是老范和米玛在来回搬运架子和器材。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4

多门塔的远处就是江孜宗山,每天休息的时候就能看见它,每次看见它的景色都不一样,但每次的心境都一样:累和快乐。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5  

人生很有意思,曾经是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转眼就变成了现实。就像西藏,七八年前,它对我来讲还只是个地名,但七八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成为我为之付出全部心思和精力的地方,并且肯定要一直延续到后半生。

如果有来生的轮回,我一定还选择做人,原因很简单:人生很有意思。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6

7月9日

江孜县城在日喀则的县城里面算是面积大的,县城边上的白居寺虽然面积也不小,但9天的时间已经足够我熟悉它的每个角落了。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7

多门塔除了壁画精彩之外,每个窟中的泥塑也神形兼备。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8

拍壁画的另一个乐趣就是在休息的时候仔细端详一下刚才拍过的细节,就像这个局部的坐骑和手持的物件,越看越有意思。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29

寺庙里的僧侣几乎都认识了我,就连我的车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开进寺庙,停在多门塔的下面了。

与寺庙的僧侣们见面时,我都会用藏族的礼节微笑着打招呼,他们之中很多人也会用汉语的“你好”来回敬。当你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时候,必须要尊重他们的一切,这样才能换来彼此间的互敬。和谐社会其实就是那么简单。

由此想起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门前,一些摄影爱好者追着转经和磕长头的藏民拍摄(在他们看来西藏的神秘或许只是这些),先不说能不能拍出西藏的内涵,单指“尊重”两个字,我看就做的不够。

一星期没换外衣了,满身的酥油和尘埃,虽然外表脏些,心境却很干净简单了很多。

今天拍完了第二层,明天开始拍摄最艰苦的第五、六层。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0

与阿布老弟05年拉萨一别仿佛就在眼前,有机会见面好好聊聊。

要研究西藏,萨迦派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已经四次到过萨迦寺了,也详细研究过萨迦派对元朝和蒙古族的影响,包括神秘的萨迦宣言、萨迦五祖等等有关萨迦派的知识,在我五次进藏时还瞻仰过位于拉孜县境内的萨迦寺祖寺。萨迦寺的壁画年代不是很久远(因为屡次重修过),但大殿的壁画高至少8米以上,正在研究拍摄的方法。这次准备再去萨迦寺看看,把前几次的照片给僧侣们送去。

这是我和萨迦寺寺主(民管会主任)班典顿玉大师的合影。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1

7月10日

每天在塔上拍摄间隙的时候,总喜欢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拍摄远处的江孜宗山。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2

五层的壁画全部由大大小小的坛城组成,面对这5米多高精美的坛城,赏心悦目的同时,艰难可想而知。

不过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体力代价后,终于拍摄完成了!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3

占堆老师的表弟巴顿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他的上师是白居寺里面德高望重的仁布钦(活佛),刚刚圆寂,这些天他正在为上师兴建灵塔而四处奔波,百忙当中还经常来多门塔问问需不需要帮助。

陪我们拍摄的时候,他时常仰望远方出神,是怀念他的恩师?还是在冥想他今后的修行之路?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4

事不凑巧,今天正赶上全寺每月两次集体诵经的日子,所有的塔、殿都暂停参观,我们只能提前结束拍摄。

位于白居寺身后的高山上,有一座比白居寺历史更加久远的寺庙甘丹日追寺,时间尚早,我和老范决定去那里转转。

山路崎岖,斗折蛇行,然登高远望,美景尽收眼底。平时在县城中要翘首仰望的江孜宗山,此刻亦已踩在脚下。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5   

甘丹日追寺是白居寺的水源地,白居寺里面供奉的白度母就是从甘丹日追寺传承过来的,它也曾经是一处修行地。

如今,甘丹日追寺已经萧条落败,残垣断壁却依旧耸立在漫天的乌云下,像是在仰天倾诉着几百年来的遭遇。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5

发几张在甘丹日追寺附近拍的片子,聊以充数。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6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7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8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239

1 前序

2 part 1

3 part 2

4 part 3

5 part 4

6 part 5

7 part 6

8 part 7

9 part 8

10 part 9

11 part 10

12 part 11

13 part 12

14 part 13

15 前序

16 part 1

17 part 2

18 part 3

19 part 4

20 part 5

21 part 6

22 part 7

23 part 8

24 part 9

25 part 10

26 part 11

27 part 12

28 part 13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