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西藏
西藏 xizang
经纬度:91.11764
29.661051
旅游评分:4.8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30 20:54
游记浏览:12
游记目录: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2

5月19日

今天继续拍贡嘎曲德寺的壁画,由于藏大的几位老师都有工作,我自己一个人前往。

贡嘎曲德寺的民管会主任格桑群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地,很高兴和他成为朋友。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3

格桑群培还特意安排了两个小喇嘛做我的拍摄助手,没他们帮忙还真不行。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4

贡嘎曲德寺的现存壁画很多都出自青孜派(又译钦孜派)大师青孜青莫(又译钦孜钦莫)之手,在西藏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有些壁画已经损毁,就像这幅壁画,已经和墙体分离,随时都有塌毁的可能,格桑群培对此也束手无策,我出了了主意,暂时先用木头顶住,但肯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有先拍下来,保存住数字文件,但愿这些文件不要成为这些精美壁画的绝版。

西藏,很多寺庙的壁画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对此我也无能为力,只有抢时间先把他们拍下来了。

另外,贡嘎曲德林寺的回廊壁画被刷上了一层白灰,由于怕破坏壁画一直没敢进行清理,也请有此专业的朋友帮忙想想办法,看看怎样能够在不损伤壁画的前提才将白灰分离出去。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5

为了准确还原壁画的颜色,拍摄前用色卡和彩卡校准是必要的,这是张继东老师专门为我制作的白卡,感谢张老师的大力支持!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6

这个殿的壁画很有特色,描绘的内容全部的天葬的过程,据西藏文物研究所的和靖老师介绍,这在西藏寺庙的壁画里是绝无仅有的。

两位帮忙的小喇嘛在帮我搬开壁画前的佛像,以便让我完整地拍下这些精品。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7

从早晨到晚上窜上跳下地连续拍摄了八个半小时,虽然一天没吃东西,只喝了点酥油茶和甜茶,但由于精神高度集中,根本没有饥饿感,看来西藏是很适合我减肥的地方


发一张青孜大师作品的局部。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8

每天回到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充电,闪光灯、照明灯、电池组、相机电池、笔记本电池、摄像机电池、手机......十个插孔的接线板不够用的,虽然腰酸背痛,但这项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否则转天的工作无法进行。

西宁打的胶终究没有抵抗住西藏的颠簸,风挡玻璃的裂痕继续向前伸延,好在拉萨还有给玻璃打眼的技术,希望这次可以阻挡住风挡玻璃的裂痕。

明天计划与和靖老师、占堆老师和嘉措老师等去拍摄一座刚刚被发现的寺庙,那里保存着吐蕃时期的珍贵壁画。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59

5月20日

尼玛拉康位于墨竹工卡县境内,始建于吐蕃时期,在15世纪前曾经辉煌一时。

一行7人一早出发,中午前赶到尼玛拉康。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0

大殿里诵经的老人。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1

温和的印记还深深地印在楼梯最醒目的位置。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2  

被和靖老师称为最精彩的西藏壁画就隐藏在这扇门内。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3

壁画就画在这宽度不足1.2米的狭窄回廊墙壁上,损毁比较严重,但残存的部分依然精彩绝伦!

拍摄条件极差,地面的落差将近1米,遍地都是干草、石块、牛粪和尘埃,由于外面风大,只能关起门来拍摄,稍微一走动就会激起尘土,呛的大家无法忍受。拍摄时只能找来木板先勉强垫平地面,移动时更是艰难。

这是拍摄现场。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4

经过异常艰苦的7个半小时,总算完成了拍摄任务。但这种环境下拍摄壁画还是第一次,由于地面太过坎坷,空间又激起狭窄,拍摄的效果如何我心里没底,随时做好再来重拍的准备。

虽然大家一个个灰头鼠脸,精疲力尽,但精神都很旺盛,插科打诨,欢声笑语不断,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保护这些珍贵的壁画,不让他在我们这一代灭失。

在今天的团队里,和靖老师是纳西族,我是汉族,其他人都是藏族,志同道合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此时此刻,我想我理解了和谐的真正涵义。我也很自豪,因为我知道这是今生所做的最正确的一个选择!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5

虽然快乐,但很疲惫,可这疲惫瞬间就被友情轻易地化解了:西藏版的新老朋友晚上为我接风。阔别3年的回乡青年葛大哥和当年在日喀则一样,亲自开车在城郊结合处接我,又见到了桥墩版主、雪域错成、陈刚......

佳友在线,欢乐无限!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6

5月21日

原定今天去拍布达拉宫后面的一座小寺庙,那里的壁画绘有很多藏戏的内容,但已经掌管钥匙的人没在拉萨要推迟拍摄,正好休整一天。

转了转小昭寺,依然静静地看着那些转经的人们,依然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想......

人除了生命以外,似乎还有其他的价值?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7

5月22日

通过影友陈刚的安排,今天一早出发到拉萨辖区的尼木县,去看看木雕和藏香的制作过程。

尼木县的一个小村里有一个木雕世家,祖孙三代都以木雕为生,乡长带我们来到了这家参观。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8

祖孙三代在工作。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69

第四代传人也已经降生。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0

我注意到这个木雕世家雕刻的东西大多是印经板、印版以及一些民用的摆设,雕刻工艺稍显粗糙,艺术价值也不是很高,另外价格有些偏贵,但祖孙三代都工作的非常认真。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0

今天的行程安排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藏香的制作,在木雕世家稍作停留后我们就赶到了尼木县吞吧乡,这里是较早形成的藏香制作基地。

沿途瞻仰了藏文创始人吞米桑布扎的故居。吞米桑布扎根据吐蕃语言的特点,以天竺的天成体兰扎文和乌尔都文为蓝本,创造了30个声母和4个韵母的拼音文字。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1

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制作藏香的村落,这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藏香,我们造访了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家庭作坊。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2

藏香的制作过程1

藏香的制作过程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将原木锯成小段放到溪流中充分浸泡。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3

藏香的制作过程2

把浸泡过的原木去皮挖榫,嵌入连接用的木棍。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4

藏香的制作过程3

在溪流比较急的地方造一个小水车,水车的旁边用石板砌成一个石槽,同轴连接水车与石槽中的木质摇臂,将原木挂在摇臂的下方。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5

藏香的制作过程4

在水车的带动下,同轴的木质摇臂也随着水车来回转动,挂在摇臂下面的原木与石板来回碰撞,打下的木屑就是制作藏香的原材料。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6

藏香的制作过程5

将这些木屑制成方砖的形状晒干保存。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7  

藏香的制作过程6

制作藏香时,先将这些木屑制成的方砖打碎,再放进粉碎机。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8

藏香的制作过程7

经过粉碎的木屑就变成了细细的粉末。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79

藏香的制作过程8

加入水和各种香料(香料一般都是山里野生的植物做成的),手工揉搓均匀。

香料的配比不同,制作出来的藏香的香味和颜色也就有了区分。

单人单车六次进藏纪实80

藏香的制作过程9

然后就像给蛋糕雕花一样,把搅拌均匀的带香料的木屑,通过用牛角制成的前面带孔的简易装置,挤压到用木料和窗纱制成的托盘上。开孔的大小决定了香的粗细。

1 前序

2 part 1

3 part 2

4 part 3

5 part 4

6 part 5

7 part 6

8 part 7

9 part 8

10 part 9

11 part 10

12 part 11

13 part 12

14 part 13

15 前序

16 part 1

17 part 2

18 part 3

19 part 4

20 part 5

21 part 6

22 part 7

23 part 8

24 part 9

25 part 10

26 part 11

27 part 12

28 part 13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