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亚丁 洛绒牛场 -夏诺多吉 -牛奶海 -央迈勇 -五色海

八美
八美 bamei
经纬度:101.49031215839
30.488633587767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15:52
游记浏览:17

去年爬七一冰川的时候曾经发过一通感慨,人生本寂寞,它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变得精彩,而知根知底的至交和萍水相逢的路人都有这个功能。他们让你的人生充实快乐。其实这才是旅行的目的。每当我回忆一段旅程,印象最深的不是成片成片的马头墙和油菜花,也不是陡峭危险的百步梯和天波府,而是河边餐馆里与友人短暂的小酌,客栈桌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的一夜交谈,还有夜爬之后,山顶上那瓶被友人斥为冒牌的红星二锅头。

而这一次的稻城亚丁,我收获的是一群战友。

前一天晚上离席之前,确认了今天观光车首班车的发车时间,六点半。大家约好都坐头一班车出发。五点起床,娘亲的嘴唇竟然比昨天在稻城的时候还要紫,非常可怕,我甚至都做好了骑马上下的准备。收拾好吃的,出门等车。

天色还暗着,六点半是观光车从景区大门出发的时间,到亚丁村的时候已经是快七点钟了。好在全是空车。到了扎灌崩,沿着昨天探好的路一直向前冲。跑到电瓶车售票处一看,竟然要8点才开始售票,真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冲在最前面的一对情侣并没有第一个站到售票窗口买票,我也不知怎么就灵光一闪杵在了售票窗口。这时不过才七点二十,乌云深重,天气从小雨变成了中雨。好在今天出门的时候全副武装,一身雨衣不怕淋。


虽然没有蓝天,但好歹雨不再下。山岩多异色,烟波飘渺之间,游人俱匆匆。马帮售票处,依然有藏家孩子举着鞋套和雨衣叫卖,那鞋套是不防滑的,而且鞋底易掉,还是建议上某宝买防滑的一种带过去,雨天能派上大用场。


游人与马匹同享一条山道,没走多远,我们就遇上了第一段泥泞至此的黄泥路,开启了接下来九个小时的噩梦。


另外一车的小伙伴们已经骑上了马,赶超了我们。


又经过一处马道,寸步难行,不得已转而向下。从央迈勇流下的雪水形成了细丝般的瀑布,汇成了眼前这道溪流。

但可惜探路失败,前方只有草甸,不见前人足迹,又不忍踏草而过,最终还是返回到原路,继续沿着坑坑洼洼的马蹄印子和鲜黄鲜黄的马粪一步步前进。


偌大的草场上散落着几处房屋和马匹,沿途几乎看不到成年的藏民,多是稚嫩的孩童。


屋子平矮,几年前的主景区里还有客栈旅舍,现如今都拆得干干净净,一间不留,只剩几间民居了。


背靠群峰,面向草甸,终年仰望雪山,是不是每天都能洗涤灵魂一遍?


这应该是客流量大的时候走出来的。回程的时候下着暴雨,这短短的十几米花了我们十几分钟。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

高反给娘亲带来的影响远超出我的想象。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娘亲早已气短,步伐变慢,撑着登山杖颓唐地走着,不复昨日放言要全程徒步的豪情。脸色开始变暗,嘴唇又开始发紫。遇到这处观景平台的时候,她连东西都吃不下去。我补充了些能量,坐下休息了一会儿。此时,两位医生小哥还跟我们保持着相同的速度,后面的李老师三人组还没撵上来,结合昨天中午天气放晴的经验,娘亲反倒催促着我赶紧吃完赶紧上山,以免错过昙花一现的晴天。


再走不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大大的草场。远处细瀑如银练,央迈勇依旧羞答答地躲在云层后面。


沿着栈道边沿坐下,抬头仰望神山冥想,亦是不错的选择。


当天际暗沉,我们埋头赶路。身边突然一声惊呼,山顶露出来了!猛然止住脚步抬眼望去,果然。


通常来讲,徒步亚丁的难度并不算大。难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雨天,二是避马,三是绝望坡(舍身崖)。

雨天自不必说,山泥之路,遇水即泞,运气好的一脚踩下去是块石头,运气差的一脚踩下去的就是泥坑。有些路上甚至几乎完全是泥塘,无处下脚,得用登山杖去探明虚实方可前行,苦不堪言。

羊肠山路,只容一人通过。身后只要传来铃铛声,便是马来了。三秒之内必须作出反应,躲到路边,不能妨碍到马匹前行,否则藏民会朝你吆喝,不论老马小马一律朝你打响鼻。起初只有上行的马,过了两小时,还有下行的马。躲到后来,听见铃铛的声音就有阴影,更加苦不堪言。

而绝望坡,是全程难度最高的一段。绝望坡坡度约为75度,坡上多碎石,碎石经山顶融水浸湿,极易打滑。上坡时难,双手双脚并用,下山则更难。这段路就算是骑马的小伙伴也是被要求下马自己走的,没有例外。


央迈勇近照一张。夏天的太阳还是很有威力的,峰顶的积雪少得可怜,几乎能看到白雪之下山体的脉络。


这是刚从绝望坡爬上来的路,前方地势相对平坦起来。

杨同学和付小哥跑得比谁都要快。

顺着从牛奶海溢出的小溪一路前行。终于,它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我到的时候,水面已经成这样了。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山石环一圈云纱就像敦煌的飞天一样美妙~

牛奶海前的草甸,坑坑洼洼,不怎么好走。第一眼的牛奶海,没有清莹碧蓝的湖水,没有四周环绕的雪山,完全没有惊艳可言。只有四周坚硬的石壁,周遭清峻的石滩。我很难抑制心中的失望。少了阳光照射,湖面的颜色与普通浅海没什么不同。风动水动,海子周边也没有那圈乳白色的环绕。身边好多游人,寻找最佳的位置留影,有些甚至走入湖中,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隔了半晌,看到娘亲走过来的身影,总算放下了心。等她到了海子边上,我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失望。就像后来仲医生说的,这样的海子,还不如去九寨沟看,何必要跋山涉水,五天汽车往返,穿越无数隧道,翻越几多垭口,盘山绕路,忍受高反,到这里看这么一个在九寨沟里再普通不过的海子?我当时无法反驳,因为我也跟他们一样失望,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推崇它呢?


这段上坡路并不难爬,坡度很缓,只是海拔拔高的同时,身体负担加重,走上十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了,休息的时候回头看看牛奶海,再站起来继续往上走。


再坚持走一走,五色海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五色海,藏名单增措,是藏区著名的圣湖,在佛经中与西藏羊卓雍错齐名,据传能“反演历史,预测未来”,有很多宗教上的传说。三面环山,湖底有许多不规则的网状花纹,七八月份,湖底植物茂盛,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人也叫它“七色海”。

看到五色海的时候,同时发现了李老师和康康,开心得跑下去跟李老师汇合。于是就被杨同学抓到了这张我俩的合影~


湖底有两个用白色碎石摆成的字,“以后”。


这时,tony发现了一块新大陆,招呼我们爬上了不远处的山石。


李老师也美美哒~

给我们劳累的双脚也留个影~


爬回来时的山坡上,再回头看一眼五色海。来时低沉的云霭已经升上了山腰,太阳竟也出来了。光透下来,湖面的颜色更多了,一圈深似一圈的蓝也更加明显。这张图里也有杨同学和付小哥哦~你们找得到吗~


凝望一眼,和夏诺多吉道个别,再与牛奶海挥手说再见,再见再见,下次再见。


石阶易行,泥路难走,借着小小的条形草地和路边不知名的树木我们慢慢地靠近目的地。


山风清冽,山脚下的经幡被吹得猎猎作响,那是风在念经啊,是了是了,我们不也是在修行。

娘亲一路上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有多久才到啊?”我只能一遍遍地回答,“快了快了”,我明白今天的行程远远超出了她的极限。看到洛绒牛场的那一刻好生激动,将近五点,我们才赶到电瓶车上车的地方。晚上的山风比早晨更冷了,我的手套也湿透了,一路吹着,手指冻得通红。雨衣虽然挡风,但雨水还是洇湿了里面所有衣物。

又到扎灌崩,那天回亚丁村的观光车等了很久很久,娘亲走不动了。下车的时候,她让我自己回客栈拿行李,这样能节省时间,早点出去跟大家汇合。

我想我永远忘不了走回客栈,掀开门帘的那个刹那。

我以为早就走出景区的小伙伴们,正围成一桌,拿着手机,讨论着什么。也许是在晒图,也许是在分享美景,昏暗的灯光并不足以照亮所有人的脸庞,却让我感到那么温暖。尚不清醒的脑子还没反应过来,我诧异地问他们为什么都在这里,“我们等你们呀~”“快走快走,司机已经给我们打了好多电话了,都要暴走了~”“就等你们俩啦~怕我们出去了司机就不等你们了~”

呜呜,好感动~

小伙伴们有多治愈,其他人等就有多操蛋。

等我们坐回师傅车上的时候,已将近八点。司机师傅脸黑赛张飞,不敢继续惹恼他,听着他的一顿数落,尤其是俺们俩,说打了十几个电话也没人接,掏出来一看,果然......嗷,好冤枉,雨声那么大,全神贯注走路的我们好冤枉

最后司机开了一个半小时的夜车就把我们送回了客栈。本想出门吃火锅,结果又是一场瓢泼大雨。最后大家围在一起,一人吃了一碗蛋炒饭作罢。这是我吃过的最贵的蛋炒饭了,也是最好吃的蛋炒饭,还有那一大盆白菜梗的清汤~

=========================我是稻城亚丁的感想分割线===========================

仙乃日高调地闯入我们视线的那一刻,我觉得它是有生命的。

牛奶海和五色海这两片小小的海子,有着比大海还神奇的魅力。

下山的途中,耳边不时传来抱怨,山路颠簸如斯,徒步登山如斯,不过见到了两个平原地区再平常不过的湖泊。

这与我们之前的心境何其相似呢。

1924年,英国登山家George Mallory回答《纽约时报》的问题,“你为什么登山?”,他说:“因为山在那里!”

我也不禁想问自己,为什么要来亚丁呢?为什么,匆忙决定的目的地是亚丁;为什么,选择徒步上下八小时。

因为快乐。

雪山高原的诱惑,丛林草原的魅力,云雾水汽的蒸腾,霞光飞鸟的吸引,这是自然。你不得不感慨人类在自然界的大美面前的渺小,这种渺小感足以把许多人击倒。但你不觉得,能够站在世界之巅才是最大的诱惑吗?

到达山顶之前会有即兴的暴雨,满山的泥泞碎石,你会由此记得脚下走过的每一步,雨中感受的每一刻。那是登山过程留给你的珍贵记忆。永远记得雨中的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还有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

登山,不过是一种原始冲动的梦,狂野而不甘于城市的梦。

人生一世,修行方式众多,登山只是其中一种。当你不畏艰难,踏上山顶的那一刻,也许眼前的风景只是平常,譬如现实生活中,辛苦努力之后,发现自己得到的东西不过如此,平淡得不真实。谁说登山的魅力在于山顶之上的美景呢,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跋山涉水的路上。

下一回,苍茫秋日里,我们再约。


(上图转载自蚂蜂窝胡豆儿-包容游记)

2 题记

16 题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