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 成都-九寨沟 茂县 -松潘古城 -九寨沟

八美
八美 bamei
经纬度:101.49031215839
30.488633587767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15:52
游记浏览:21

旅途继续。

前一天晚上跟娘亲去吃了大名鼎鼎的蜀九香。其实无锡也有蜀九香,懒墨到成都之前也已经尝试过。抱着看看无锡那家正不正宗的心态就又带娘亲去了。事实证明了两点,第一,无锡那家挺正宗的,原料都是成都运过去的;第二,娘亲吃不了四川的辣,战斗力不匹配神马的真是被虐成渣渣。吃不了辣=胃口不大=懒墨一个人撑死=一个人增肥......


车上的座位是在微信公众号上自己选择的。简途旅行的公众号很好用,订票,选座,景点介绍,一应俱全。


沿途开出没多久,车子就经过了映秀。距离08年大地震已经过去七年之久,震中周围的城市也都重建了起来。

沿岷江而上,水势时缓时急。这里原先该是一座桥,不知是不是被七年前的那场地震给震断了,如今只剩下桥基孤零零地杵在水面上。


即使透过车窗,川北的大山和天空似乎也比川西更加辽阔爽朗,线条更加清晰分明。但也少不了许多残留着的地震遗迹。河的对岸常有被流石堵塞的隧道洞口。

研究路线的时候,网友并不推荐进入这个景区,但当景区大门闯入视线的时候,还是激起了我俩的兴趣。简途并没有安排游览这里的时间,我们趁着领队去办事儿的空档下车溜达了一圈。

娘亲很想一口气冲到景区门口去看看,但是时间实在不多。然后,她的目光被车上这些水果吸引了。


茂县的葡萄


最绝的是茂县的李子,这种应该叫做皇帝李,不同于成都吃到的脆李,口感绵软汁多,个大味甜。无锡也产李子,但却从未品尝过口感如此丰富的品种,敢情我以前二十多年吃过的李子都只是中下等的滋味。

四川人似乎都知道茂县李子。茂县的水果本身就是一绝。据说,无论你走到羌寨哪个角落,房前屋后、路边山坡,到处种满果树,随手可摘。虽然我们无缘得见这般盛景,但路边摆满的流动水果车应该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我是叠溪海子的分割线=====================

一路吃着李子,坐车的时光竟然丝毫不觉得难熬。好像才过一会儿就到了叠溪海子,领队一声令下,吃饭!吃完饭就去逛海子。为了图快,我们又步入了团餐的循环模式。


好多人都奔向了远处这个三重檐六角亭,旁边有两头美哒哒的白牦牛。

我沿着来路往回走,想回到之前在车上看到的宽阔湖面。海子边上,隔三差五就能见到被打扮得美美的白牦牛。

每次想要拍照的时候,太阳就开始玩捉迷藏,往云层外透着光,吸引你不停地仰望。

湖光山色,草木犹长。这份美丽的代价,是被湖水吞没的近万条活生生的生命,以及千年的营造和文化。

川蜀处处皆画景,一时的眼福,一辈子的回忆。欣赏美景的同时,不要忘记敬畏自然。

时间过得很快,我急匆匆地往停车的地方赶。又遇上刚才的白牦牛,和大叔聊了会儿天。被云层遮挡的阳光突然又洒下来,我建议说,大叔,你摆个造型,我给你俩来张合影吧~帅得爆表~

======================我是松潘古城的分割线=======================

松潘是座高原古城,川西要塞。古城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古城墙则修建于明朝。进古城是免费的,上城墙是要150大洋的。这座古城留下的遗址主要也就是明城墙,城墙的每块砖达30公斤重,灰浆由糯米、石灰加桐油熬成,异常坚固。

我们下车的时候不巧,一场大雨。


单看城门,古意倒是扑面而来。

往左拐进了一条巷子,巷子里有清真的小吃店。因为预约了晚上的走进藏家,这会儿不敢吃太饱,两人要了一碗牛杂和一根油条。这是八天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了~!


吃完以后已经接近集合时间,回到车上,有羌民叫卖青稞饼,闻着诱人,忍不住也买了一个,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过了松潘,经过川主寺镇。


出门住客栈通铺乃是我的旅行恶趣味,带着娘亲就只好折中了,选了个普间。

客栈老板叫赵云,于是他开的客栈起名叫做赵子龙。


老板正忙,于是我从这个垫子坐到了那个垫子~

老板的前台,一般老板都在这里,只有没客人的时候才去睡一会儿。办好入住以后带我们去房间,结果那间房已经有人住进去了,老板卖超了,最后给免费升级成了标间,好人哪。

坐垫上还放着一把小吉他。




我们到的已经晚了,人家已经围着篝火跳起了锅庄。

满满一桌的菜,不够随便拿~


牛羊肉蘸了辣椒非常好吃~但牛肉略老,我等牙口不好的咬不太动......

这条商业街上卖各种矿石制品和牛角制品以及各种药材。包括马路对面的一整条街都是。

千古情是九寨沟的主打演出No.1,票价230元。
若尔盖景点图片

压着马路走了好远,娘亲大人兴致很大,几乎每家店都逛过来了。

回到酒店已过十点,再翻了一次攻略巩固一下功课,洗洗睡觉,明天又是暴走一天的节奏。

2 题记

16 题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