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博物馆 -阳关 -渥洼池

武威
武威 wuwei
经纬度:102.625487
37.955254
旅游评分:3.9分
旅行费用:¥6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25 08:32
游记浏览:14

继续前行,过了玉门关的出口,先不出去,再前行不远就到阳关,注意看路标,要路过一个村子,还有一个岔路口。在玉门关出口和阳关出口之间,路边能看到党河水库大坝,党河水库是敦煌市的主要水源,主要通过人工河道输送到敦煌市区,怪不得刚才看到西千佛洞旁的党河水那么少呢。写着“党河水库”的大坝旁的山体,是传说中的天然睡佛。我们去的时候不知道,在阳关听导游说了以后回来时特意停车观看,但是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估计是佛性不够,因为在四川乐山时,那个乐山隐形大睡佛我们也是左看右看,从各个角度,甚至特意去了两趟,也怎么看怎么不象,只看到有一个塔立在那里,象个小鸡鸡。

阳关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加上千古绝唱《阳关三叠》,更使阳关无人不知,也是我们对它多了许多神往。

阳关建于西汉汉武帝时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汉武帝时期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的其中一关,当时无比重要,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是到了宋代以后,因为海运的发展,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阳关也就与丝绸之路一起逐渐被废弃了。清《敦煌县志》的“敦煌八景”中将玉门关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为八景之一。


古董滩就是山南面的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面积约有上万平方米,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当地人称为“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据说现在也是这样,每当大风过后,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就会暴露出很多古代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遗物,随手可捡,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其实,阳关的位置就是根据古董滩推断出来的。根据勘察古董滩四十道沙梁后,发现了大片的版筑遗址,经挖掘测量后,又发现这里的房屋基础排列清晰整齐,附近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还出土了大批遗物。



既然到了阳关,那就可以顺便去渥洼池看看。渥洼池就是刚才看到看到那个小湖的上游,就是那一片郁郁葱葱绿洲的生命源泉。渥洼池南湖乡政府东南4公里处,因为邻近古寿昌城,也叫寿昌海,俗称黄水坝,是由众多泉水汇集而成的沼泽水湖,有天鹅在这里驻足,有黄鸭在这里栖息。

阳关出来不远的路口右转去南湖乡(最好问一下路),可以转去南湖渥洼池看看。路过南湖乡,现在阳关一带已是敦煌最大的葡萄基地,很多的葡萄园在路两边连成片,可惜现在刚过了葡萄收获的季节,要是早来半个月,就可以肆意的品尝了。


站在湖堤上放眼望去,湛蓝晶莹的湖水,花红草绿的草原,金碧辉煌的沙山,银光闪烁的雪峰使人心旷神恰。没有看到天鹅,但是看到了野鸭,还有很多人钓鱼,鱼不很大。

这里还是“天马的故乡”,据《敦煌遗书》记载,汉武帝时有一名叫暴利长的小官,因犯罪被从军,从河南南阳新野发往敦煌屯田。在放马时,他看到有群野马每天傍晚来渥洼池边饮水,其中有一匹与众不同的骏马,体态高大,骨骼不凡,枣红毛色,跑起来像一团烈火。他认定这是匹罕见的宝马,汉武帝酷爱宝马,如果将这匹宝马捉住进献,就可立功赎罪,早日和家人团聚。于是设计捉到宝马,他在野马经常饮水的渥洼池边塑了一个和他相仿的泥人,穿上他的衣服,一手握套绳,一手持勒嚼,使马群尤其是天马渐渐放松警惕,于是搬掉泥人,捉住宝马,驯服后献给汉武帝,汉武帝认为这是吉祥之兆,是他最崇敬的“太乙神”赐给他的,便为马起名为“太乙天马”,并作《天马歌》以示庆贺纪念。

从此,“渥洼池”同“天马”一举驰名:“太乙贡兮天马下,露赤汗兮流赭沫。驰容舆兮蹀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这里不收门票,但我们没有停留太久。

过了这个门,那可就是真正的西出阳关了。

武威景点图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