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朔漠塞边秋 嘉峪关 -嘉峪关长城第一墩 -关城 -悬臂长城 -新城魏晋壁画墓 -张掖市 -武威市

武威
武威 wuwei
经纬度:102.625487
37.955254
旅游评分:3.9分
旅行费用:¥6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7 10:56
游记浏览:8

特别提示:嘉峪关市有四大旅游景点,长城第一墩嘉峪关关城悬臂长城、魏晋砖壁画墓,可以玩一天,可以玩半天,全凭兴趣。

早上先去万里长城第一墩。路边能看到神秘的雪山,真让人激动啊:

第一墩,又名“讨赖河墩”,位于嘉峪关关城南七公里处的讨赖河岸,是明代长城西端台墩的起点,它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城沿线气势最为壮观的墩台。

旁边秦长城遗址,真正的古城墙,抚摸它你能感受到历史的苍凉: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是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距今只有631年的历史,比山海关要早建9年。

嘉峪关的秋色:

嘉峪关也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现在,嘉峪关关城已经完全修复,门票100元。

天下第一雄关:




悬臂长城在离嘉峪关20公里的黑山山脉上,也属于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古称“明墙暗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长1.5公里,为片石夹土墙,现存遗迹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

远看如同从山上跌下的一段城墙,在山脊上倒悬着的铁臂,向下伸展直到封锁了整个峡口,因而得名“悬壁长城”,号称西部的小八达岭。

悬臂长城就位于黑山的东坡,这里地形特别。如果从西向东来看,根本看不到这条倒悬在山坡上的长城,敌人以为只要绕过嘉峪关城楼,翻过黑山峡谷就可以攻进中原,结果大错特错,好不容易翻过山,才发现还有一条铁臂长城驻守,根本攻不进来,气得纷纷吐血,所以这里一直被称为天险。




魏晋砖壁画墓位于距嘉峪关市区18公里的新城乡,四周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在这近13平方公里的戈壁上座落着千余座古墓葬,宛如一颗可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先后发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为画像砖墓,9座为素砖墓,结构多为三室迭造砖墓,且装饰有三至五层,或多达十层的彩绘。出土砖壁画七百余幅,多为一砖一画,也有数砖组成画面的小幅壁画和半砖一画。砖壁画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画技巧妙,素有“地下画廊”之称。砖壁画内容丰富,有农耕、采桑、畜牧、井饮、狩猎、屯垦营田、宴饮、奏乐、博弈、出行、营帐、车与、丝束等。这应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一部百科全书,为研究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风俗及农牧外交、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并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这里最有名的是5号墓的一幅彩绘驿使图,画面上,一手持信物,跃马疾驰的信使,也许是军情紧急,也许是信息重要,也许是怕路远天黑,驿骑四蹄腾空,飞速向前,由于速度太快,以至于连马尾也飘了起来,信使则稳坐马背,使得整幅画面动中有静,反衬了驿马速度的快捷与信使业务的熟练,这种真实而又写意、生动传神的手法,对历来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这幅画也是中国早期邮驿历史真是而又形象的记录,它对于中国邮政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因此在1982年,为纪念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邮电部将其以《驿使图》为名,发行小型张纪念邮票,以见证中国邮政的悠久的历史与辉煌历程。

说是目前正式对外开放2座,但是只给我们看了1座。

酒泉自助游图片

出来返回嘉峪关,走国道直奔张掖看大佛寺。因为嘉峪关耽误的太久,快到酒泉时车胎又给扎了(一个钉在矿泉水瓶盖上的钉子,严重怀疑是当地补胎修理厂采取的钓鱼措施),补胎顺便换机油花了两个小时(废物点心),然后继续走修得又好又便宜的国道,从嘉峪关市到张掖市270公里,国道过路费收了3次,一共才8块钱,所以说甘肃的这段国道又好又便宜,不赶路一定要走国道啊。

到张掖已经天黑了,于是放弃了大佛寺(以后有的是机会,多留几个景点在这条路上也是好事,呵呵),吃了晚饭直奔武威市,先走了20多公里国道,觉得天黑了还是走高速又快又安全,就从张掖农场入口上了高速,220公里到武威收费站出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