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环省游(四)泉州(1)开元寺

沙县
沙县 shaxian
经纬度:117.79901103704
26.402116001467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3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5 15:34
游记浏览:16
游记目录:

   泉州,又称鲤城,宋元时期即以世界级港口城市闻名于西方世界,是福建省的经济中心,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4年列全省第一。地处中国东海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 ,泉州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名,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为光明之城”“世界多元文化中心。


    有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美誉,
我们2011年陕西环省游去的西安,2013年就来泉州圆梦了。


泉州旅游景点;清源山 .开元寺崇武古城 .惠安女蟳蜅女灵山圣墓 西湖公园 .东湖公园洛阳桥  
安平桥  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等等等 ;

   
 
我们计划游玩4天:
D1;开元寺,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西湖公园
D3洛阳桥;灵山圣墓,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东湖公园
D4崇武古城,蟳埔村   
 
      11月4日下午17时在福州乘坐D5223次动车,18点17分到达泉州,车票每张50元,坐2路公交,由于对泉州比较陌生,攻略里说老城区钟楼附近
是市中心,询问司机师傅,说的都是闽南方言,我扯着耳朵一句也没听懂,车开的飞快,街道很窄,穿小巷,几乎和行人,自行车,汽车擦肩而过,虽然我当司机好多年,还是有些担心,整的我胆战心惊,真的挺佩服司机大哥的技术,后来在影剧院站下车,天色已晚,找到住宿地后,出门溜达吃饭,正好距离开元寺,钟楼都不远





    由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8点开门后陆续有旅游团来参观,天王殿
我们在蹭听导游的讲解


  宗教的寓意,好像是开心破肚,洗心革面的意思,记不清了


  阿弥陀佛,得道成仙






西塔
 

西塔旁的“麒麟壁”,


      墙上嵌有一头色彩斑澜的琉璃麒麟------其实它并不是麒麟,是一种叫“贪”的怪兽。这头怪兽身披锦甲,口咬通钱,脚踏八宝,它还头朝着天,睁大双眼,望着空中的一轮铜钱似的月亮,简直想把它也吞了,真是一付贪得无厌的样子,这该是对贪官的讽刺和警告吧----据说从前地方官员到任都必须到这里朝拜的





和千年石龟较劲


我顶  我顶  我顶  哈哈 顶不动
 

进门太早,和当地人练习太极拳



    弘一法师纪念馆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著名文学家曹聚仁、画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中国僧俗两界闻名于世弘一法师, 在近代文艺领域里无不涉足,诗词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文学戏剧皆早具才名。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他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他爱国的抱负和义举更贯穿于一生
 
    2500多年前,古印度北部小国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天的尼泊尔境内)的王后摩耶夫人,在回娘家半路上的一株菩提树下,产下了悉达多,而悉达多也是在印度菩提伽耶(今印度比哈尔邦)的一株菩提树下修成正果。因此就将此树唤作菩提树,于是菩提树便成了佛教圣树,也被佛教徒视为吉祥树
 
    1950年纯信和尚被公推为潮州开元寺住持,曾发心代众生受苦而焚去二指,俗称为“八指方丈”,纯信方丈从厦门南普陀寺移植来两株菩提树苗,种植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庭园中,两株苍劲挺拔绿荫浓翳的菩提树,就是当年纯信方丈从厦门移植来的  





   西街,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
   街中央就是钟楼, 
钟楼是1934年泉州建设东西街十字路
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   




    游完开元寺已到中午,顺着西街往东走就到了中山路和东西街的十字路口,路口东侧不远就是中华老字号的蓝氏钟楼肉粽总店,泉州特色小吃肉粽  海蛎煎




泉州北门--朝天门


头一次看到在墙上长仙人掌的,真是开了眼界呀,是我孤陋寡闻,还是世界很神奇呢


走大街穿小巷,感受当地人的生活,




走在巷子里的石板路,仿佛穿越时空 ,与都市的喧闹形成了鲜明对比,难得在水泥丛林以外享受片刻的宁静

 
    在小巷深处,经主人允许,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全球董杨宗亲祭祖大典
为了对主人的尊重,我们没有拍照
 
 
巷子里,当地小贩从海里捕捞的海产品在叫卖

 
当地人说的我忘记了  好像是叫丝瓜 晾干后可以做中药吧,


当地的小作坊和后面的高楼大厦形成对比


闽南的房子都叫厝,下面地基是多层石头累积,上面是红砖搭砌,典型的闽南风格 家里都有供奉祖先牌位祠堂每个巷子里都有古庙,点着红灯,有时还偶尔听到鞭炮的声响,特别是晚上行走,对我们来说有些阴森恐怖,每当行走巷子老婆总是双手紧紧拽着我的衣襟,不敢出声,冒着冷汗,我也是强装胆大,哈哈,实际上后背感觉嗖嗖冒凉风,假装跟没事人似的,这时才能方显我男子汗大豆腐的英雄气概




泉州旅游图片













顺着巷子小路来到一处公园旁边竟然是收复台湾的施琅大将军的故居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占领台湾。由于“背郑降清”,被当时的人们认定为汉奸



   在台湾,因为国民党当局同情明郑“正统”意识型态,所以施琅长期得到负面评价。民间也同情郑家,将施琅视为与吴三桂相同的汉奸卖国贼。在反对大陆的人眼中,施琅代表大陆进犯台湾的侵略者,因而评价也以负面居多





美丽的护城河


威远楼 威远楼相传为五代时期王审知所创建。泉州刺史席相曾加以扩建,并请泉州著名文学家欧阳詹作《北楼记》。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泉州太守王十朋又重修,并撰《重修北楼记》。王十朋将北楼与武昌南楼(黄鹤楼)并称为“天下名楼”。因它位于泉州古城的北边,当时称为“北楼” 


下一站泉州博物馆 闽台缘博物馆



                                              2013年11月 5日泉州  环省旅游第12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