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灵魂天堂(1) 尕海 -郎木寺

碌曲
碌曲 luqu
经纬度:102.48916
34.59032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7 13:04
游记浏览:8
游记目录:

郎木寺慵懒的代名词

  我们这次学乖啦,郎木寺的住宿是头天就提前订好的——郎木寺宾馆,老外集中的热点旅馆。要了个四人普通间,房间设施虽然简陋,但干净卫生,一切用具都很方便得手,服务老外的就是不一样。看着时间尚早,旅馆里没有几个人,于是大家开始洗漱。要知道高原宾馆多数是太阳能热水器,热水资源有限,早洗早舒服。

  休整完毕,集体出去觅食,顺便逛逛大名鼎鼎的郎木寺。千万不要被“郎木寺”这个名字给蒙蔽了,其实它是个地名,叫郎木寺镇

  郎木寺是个神奇的地方,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藏传佛教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摘自百度百科)




坐落在回民街街口的郎木寺清真寺





画面左边的是格尔底寺的佛塔,右边是郎木寺清真寺的宣礼塔

佛塔与宣礼塔比肩而立,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和平共处


一位回民在白龙江旁给她的白色小牦牛喂水,这种画面让人多少觉得有些混搭

   这条界溪有个响亮的名字——白龙江。不足两米宽的河道,让它显得有些名不符实,但超大水量和湍急的水流,却尽显大江气派。江这边是四川境内的安多达仓纳摩寺,即格尔底寺,大家习惯称它为四川郎木寺;江那边是甘肃的安多达仓赛赤寺,被称为甘肃郎木寺。紧邻格尔底寺是一条回民街,街口的赫然屹立着郎木寺清真寺。



格尔底寺,四川郎木寺



甘肃郎木寺

   镇子正在大修道路,主干路都被铲除,从头到尾都是泥土路,拉建筑材料的卡车不断穿镇而过,空气里都是土腥味。街上闲逛的人不少,多数是背包客和自驾游的人,没有旅行团,是很值得欣慰的。街两边客栈餐吧林立,真正的酒吧倒是不太多,虽然发展了这么多年,但还算处于开发阶段,和04年的丽江比起来还要朴素得多。


红山崖下的郎木寺小镇,有着安宁的味道



靠近格尔底寺的街道已修整完毕,显得整齐干净

   郎木寺的声名鹊起和香格里拉如出一辙。上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回国后他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写成了书《Tibetlife》。这部书同《消失的地平线》一样,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背包客慕名而来。郎木寺也就因为这些最早来此旅游老外而变得特殊,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晚饭我们选在了一家藏族人开的餐吧,想吃手把羊肉,可惜卖完了。老板推荐了自家的招牌菜——石烹羊肉,价格有些割肉呀,130一份。但想着这两天风餐露宿的,让小盆友们好好吃顿饭,也正好庆祝一下小班的开幕旅行。既然是庆祝,当然少不了酒,要了一瓶青稞酒,大家状态不错,每个人都来了一杯,没多久一瓶就一扫而空。这可是我头一次在高原喝酒呀。


坐在二楼可以凭栏眺望



好吃的糌粑小饼,蘸着少量白糖,轻咬一口,齿颊留香

还有那瓶醉人的青稞酒,后劲十足


酸奶,酸奶,大家的最爱,不过后来在阿坝去成都的路上买到更醇厚更好吃


大菜——石烹羊肉

在新鲜的羊肚里放上石头和羊肉片以及调味料,封口后放到火上加热,直到石头变得滚烫,热气将羊肚完全膨胀即可出锅,其实羊肉是靠滚烫的石头烹熟的


看着胀大的羊肚像高压锅一样,嘶嘶的冒着热气,在场的食客都好奇的凑过来瞧个究竟,不过那股气味可真不怎么好闻


彻底放气后,抛开羊肚,石头和肉就出来了,还有鲜美的羊汤喝呦

味道很赞,就是肉有点老了,肉片也没有完全熟,最后我们让老板连肉带肚一并炒了,味道相当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天色已晚,一行人打道回府。旅馆里这时很热闹,每个房间都住满了人,隔壁房间竟然还传出了吉他伴奏的大合唱声。相比之下,我们就安静许多啦。阿呆童鞋早上在合作下了周五那期的《中国好声音》,于是四个人靠着墙,并排坐在一张床上,开心的看着iPAD10寸小屏上精彩的演出。这感觉好像回到了大学时代,一宿舍的女生挤在一起用电脑看电影,好亲切呀。

   在郎木寺,我安排的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晚上到早上走,而是留了半天的闲逛时间,但事实证明还是留少了。郎木寺是个适合发呆、闲逛、骑马穿越的地方,它的周边地区都很精彩,最好留个4-5天的时间。回来后被老公批为安排过满,不够尽兴。好吧,我承认错误,但谁让现在假期这么宝贵,人又贪心,当然能尽量多走一个地方是一个地方,结果忽略了旅行的质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