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措再措”的美丽和高反之殇 当雄 -念青唐古拉观景台 -纳木错湖 -青龙乡 -巴木错 -班戈

西藏
西藏 xizang
经纬度:91.11764
29.661051
旅游评分:4.8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30 20:12
游记浏览:19

D3行程:当雄-念青唐古拉观景台纳木错湖(湖畔野餐)-青龙乡小学-巴木错-班戈(住宿祥云宾馆,严重高反痛苦难忘)全程203公里,约9小时。


天气晴好,通往纳木措一片蔚蓝色的天,绿色覆盖的山,薄雾在山脚下凝结,升腾,悬在半山腰好像白色的的哈达。9点15分抵达纳木措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排队办理手续的工夫,队员们抓紧时间开始搞创作。


纳木措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旺季5.1-10.31】120元、【淡季11.1-4.30 】60元         



简介:纳木措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 该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

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 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纳木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其周围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

  

 

交通:

拉萨没有班车直达纳木错,可包车前往。从拉萨包车至纳木错,往返费用约600-800元不等。车程单程约3-4小时。 从拉萨到纳木错最简便的方法是乘坐当地旅行社的车辆。拉萨许多旅行社,包括像吉日、八朗学等背包客集中的旅馆都有去纳木错一日游或两日游(约200元/ 人),只负责往返路程,食宿和门票自理。车一般是金杯或中巴,根据人数多少决定。一般早上7点左右出发。 

 

注意:纳木错昼夜的温差较大,晚上风力强劲,常会有大雨或冰雹。在夏天,晚上也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

高原反应纳木错海拔4718米,高原反应比在拉萨严重得多。必须带上可服用的抗高原反应药和保健品。

 

 




继续前行,这段路况完美, 不断的爬坡,海拔明显升高,只有路旁的牦牛目送车队前行。偶尔半山上有毡帐和袅袅炊烟,藏民就在雪山融水的溪流旁洗漱,一派美好的田园风光。



念青唐古拉,以前总出现在歌词和别人游记中的地方,我终于也站在这片土地上,海拔5190米的观景台可以看到大半个纳木措湖,蔚蓝如玺的湖水就远远的,静静的在那里。



简介:举世闻名的念青唐拉大雪山,山顶最高处海拔7117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雷电交加,神秘莫测, 念青唐古拉山脉是中国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

 

注意:这里海拔很高,特别容易缺氧,高原气候也多变,所以对人的身体各方面要求都很高,一定要注意防止高原反应。


风又大又急,冲锋衣和帽子全部戴好,抵挡冷飕飕的风。海拔的影响下,稍微快走一点都是气喘吁吁,脑袋晕晕的。平时很少被拍,在这里说什么也要留个影儿。再看看单车骑行的小伙儿,真心令人钦佩!



从观景台一路下行,地势也渐渐平缓,纳木措湖就在相隔不远的草甸那边,找到一处可以下道停车的路基,安全停车之后小伙伴们的各种摆拍,自拍时段隆重上演!





因为官方的那木措景区已经人满为患,我们选择了私密的藏民自己的草场作为午餐和休整的地方。避开了众多的游客和雷同的风景,而这私房景点的费用只是从藏民家买了两箱可乐。




蓝天、白云、小小的车,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







挥手和同学们道别,启程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巴木错!

简介:巴木错又为布喀池,意思是勇士湖,亦称巴木措。位于班戈县城以东,依偎在纳木错不远处的姐妹湖。海拔4555米,面积180平方公里,湖区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2℃。湖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咸水湖。主要产高原裸鲤、温泉裸裂尻鱼,湖畔是天然牧场。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大镜子



在经过阿雄村和下荣村之后,终于抵达今晚的目的地班戈县。


简介:班戈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因境内的湖泊班戈错而得名,地处藏北西部,位于藏北高原的纳木错、色林错两大湖之间。东与那曲县为邻,西与申扎县搭界,南与拉萨市当雄县、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相邻,北与双湖县和安多县相接;北边和东边分别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接壤。

班戈县总面积30138平方公里,总人口41579人。主要旅游景点有孜日贡巴寺、恰多朗卡岛、纳木错、色林错等。


高反之殇,难熬的一夜

别以为这美好的一天行将结束,真正的痛苦才刚刚降临!今晚的住宿海拔是【4700米】注定将是最难熬的一晚!车队刚到祥云宾馆(班戈最好的宾馆),就感觉脑袋开始隐隐作痛,不是必需品全部放在车里,只带了手机和相机电池、充电器爬上三楼的房间,倒在床上就感觉完蛋了,头越来越疼,甚至站不起来,晚饭也没吃。后来才知道,当晚过半数的小伙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反现象,后勤组的同学和队医成了最忙碌的人。


LZ在四川、青海、云南的高海拔地区都出现过高反现象,无一幸免,一般是熬过一晚之后后面的行程都安然度过,而且反应没有如此剧烈。后勤组的同学把大号的氧气罐一一搬到各个房间,在刚吸上氧气的前几分钟,脑袋比之前还要痛,几分钟后就慢慢轻松起来,大夫还给了一片“散利痛”,同时叮嘱一定要多喝热水,多排尿才能降颅压。


此时的LZ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差不多凌晨三点再次被痛醒,因为氧气瓶是一根管,然后三通分给两人同时使用,坚持不了整晚,同屋小伙伴的高反比我还要严重,大夫不得不重新搬来一瓶氧气共我俩使用。就这样终于坚持到天亮,简单收拾下楼吃饭,难忘的一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