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6】花开深圳,别离有时 广东 -深圳 -华侨城 -深圳湾 -老东门 -宝安机场

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 chikanguzhen
经纬度:112.583704
22.334641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4 16:48
游记浏览:41

 夜未尽,摇摇晃晃的港铁已到罗湖口岸

开始还觉得自己的登山包有点大

过关的时候不知会不会被查

结果在口岸一看同胞们的大包瞬间就释然了

就算只是小小身躯的女孩子

竟然也拖着两三个大大的拉杆箱

堆在一起怕是比她本尊还要大得多

 

过关的各种排队还是消耗了近1小时

比想象中还是要快一些,建议能换新通行证的尽快去换

因为新通行证是单独的刷卡通道,过关要快得多

 

进入深圳,莫名的失落感

深圳应该算是最不像广东的城市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粤语的应景已经越来越少

大多操着不同地方的口音,完全没有地域的根基

 

还好酒店的楼层比较高

枕着山风,万家灯火照人眠 

  
在深圳还有一天的行程

大抵是进入了旅行的尾声

走起路来也没有兴奋的劲头

 

深圳地铁的线路不算多

但是每一条线路都很长

从怡景到红树湾

昏昏欲睡中度过了1小时余

 

海边的感觉总归比较清新

崭新的楼盘与娇艳的花儿

延伸出一条没有多少人的小路

走得倒是似曾相似的亲近

 

跨过滨海大道

海风恣意的刮着

也许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前几天闷热的天气

总归不是冬天本有的温度

 

深圳湾的视线还是很开阔的

只是延续了大陆一侧海水的浑浊

和香港相比全然是两个境地

还好不像珠海一样散发着腥味

 
海风简单粗暴的吹着

吹得人也有些风雨摇摆

 

海对面的香港隐于云雾

深圳湾大桥横亘两岸之间

这么近又那么远,连接着彼此,

只是若隐若现的愈发模糊


 

虽名曰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

其实也没有看到真正的红树林

走了一圈,也只是长长的堤坝

伴随着纷飞的白鹭,映衬着这灰暗的天


偶然天空出露阳光

投射在浑灰的海面上

映出一条长长的金边

就像一次漫长而孤独的等待

就算没有结果,也放空了思绪

欢乐海岸紧靠着深圳湾

在海滨公园的背后

作为深圳华侨城的一部分

着眼于海洋馆,亦是创意的中心



  

永和大王各个城市都有

谈不上任何特色

就像城市的移民属性一样

聚百家而难以找到自己的归属

继续辗转何香凝美术馆

作为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

其实馆藏也不局限于何香凝本人的作品

老太太的作品以花鸟山水见长,融于革命活动

不过作为外行,真的很难体会出

画作中所谓的斗争激情与浩然正气 

 

倒是美术馆的重瞳体展览比较特别

只想说艺术家的世界真的很难理解

而女性艺术家的世界观就更加诡异了

 

沿着深南大道

已是满满的春色

艺术之外,繁花似锦

 

锦绣中华应该算是

中国主题乐园的鼻祖

不过玩具般的微缩景观

实在算是那些年大规模造园的奇葩

居然还奇迹般的生存下来

实在是令人费解啊

 

华侨城新开的欢乐干线

也是颇为奇葩的项目之一

 

华侨城创意园紧挨着康佳集团

从锦绣中华走过去也不远

自从北京798之后

各个城市也越来越喜欢搞这种创意园区

成都的东郊音乐公园就是这样

开始披着艺术的皮囊

到最后其实生存都变得困难

然后改成东郊记忆,又开始酝酿转型

 

其实华侨城创意园

本身的小清新属性还是蛮高的

虽比不上798的规模

但是各种艺术展览与创意涂鸦

还是很能熏陶出艺术的气质

 
 
 
 
刚过三点,其实计划的行程就已经结束

深圳真没有太多逛的,以至于决定去看电影

 

重回市区,还是熟悉的老东门

72街红烧排骨饭应该算是本土连锁

之前在珠海的时候吃过一次

感觉上比真功夫要好吃一些

但是真功夫又更侧重于汤上面

 

电影定在万象城

所以还需继续辗转深南大道

京基100和地王大厦

依然是记忆中深圳的地标

高耸入云的景象,就像那年一样

一切仿佛没有改变

 

《狼图腾》比想象中的好看

大概比较合我的胃口吧

朋友的评价则是电影版的《动物世界》

 

最后一天定格在深圳机场

整个机场的设计还是蛮有创意的

算是我喜欢的调调,秒杀我大成都的T2

也算是无趣的深圳亮眼的结尾吧



只是悲催的晚点还是颇为无奈

因为晚点的原因

竟然与深圳和成都都无关

因为执飞的航班是从重庆过来

而恰好遇见重庆航班管制

所以也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啦,呵呵

 

有人说离开是为了回来

不过有些东西总归是一去不返

十日之于此,也只是又一次的谈笑风生

时间就是这么残忍

但是总归有着期待

生活也因此变得有了意义

 

(全文结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