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力图召 目的地:大召寺 小贴士:1

内蒙古
内蒙古 neimenggu
经纬度:111.619479
41.25825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10:07
游记浏览:59
游记目录:

目的地:席力图召

门票: 30元

小提示:就在大召寺对面过条马路

    虽然有共同的地方,但这个寺庙更古老

    没有大召寺规模大

    这个寺庙是除了中间外,两边都各有可以参观的地方,千万不要错过,只走中间一条道理

    如果您对于藏传寺庙文化不是太感兴趣的话,建议您就直接去大召寺。省下这30元


我这个人吧,现在看来,还真的是懒。因为路途太远,不想坐那么久的车,所以放弃了昭君墓,转到席力图召去了。其实,那天去大召寺的时候,就可以顺便去的。

不过,我就是这样的拉,随性的很!



坐车还是在广场市场下了车,走过去呗,一路上,也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



去席力图召的时候,我要经过大召的外墙,突然见到,红的墙和那斑斑的树影,好有意思






过了条马路,就来到了席力图召,门票30元。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












达赖四世幼年从希体图噶学习经典,万历三十年(1602年)又由希体图噶护送回藏坐床。据传希体图噶曾坐在达赖喇嘛的法座上,藏语称法座或首席为席力图,他从西藏归来后,便称寺庙为席力图召。








转经筒又称祈祷筒、嘛呢轮是在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周围都装置有一批可依次转动的经轮。一般用布、绸、缎、牛羊皮包裹,也有用木、铜制成的。其表记刻有六字真言,筒内装满经典。依据藏传佛教的教证,凡转动经筒一回,等于诵读了一遍内藏经文。转经筒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有的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制作了水转嘛呢筒、灯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藏区大大小小的寺庙门前,还有一排排在的转经筒,下端有可用于推送摇动的手柄,人们经常会到寺庙推动经筒旋转,称为转经






尽管小转经筒转动很快,但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认为还是无法与大转经筒相比,因为大的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里面装的经咒比小转经筒要多得多,转一圈划过的轨迹比小转经筒大得多,因而转一圈大的转经筒比转一圈小的转经筒积累的功德也高得多。这样一来,人们除了热衷于随时随地转动手摇转经筒外,还专门抽出固定时间,去转更大的转经筒。大的转经筒一般都集中在寺院周围,有专门的转经走廊。一排排不易数清的转经筒被整齐排列固定在木轴上,一眼望去,既感到壮观又感到神秘










寺庙里有好多鸽子,在寺庙里自由的散步







寺庙里的僧人


一个小小独行侠






它全用白石雕刻垒砌而成,通高约15米,石塔基座用石条砌成方坛,四面有阶梯可登。方坛上面为方形束腰座,束腰部分刻出火焰、金刚杵、狮等图案花纹,四角立圆柱,上呈阶梯状座身,分五级逐步内收,最下一级刻图案花纹,以上各级刻梵文六字真言。



白色石料的塔身上,纹饰都用五彩,色调对比鲜明,是中国北方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和清代覆钵式塔的代表作。





突然,看见两个眼睛看着我








在转弯的地方,放着两个非常高大的转经筒,这个是上面的转动把手,已经被转动的人们摸得掉漆了


坐在大殿门口学习的僧人们


古佛殿并不大,门口的香炉也并不大,但是香火旺盛,炉内飘散出来的烟雾那个缭绕啊

进入佛殿,中间供奉的是三世佛,两侧为八大药师佛和康熙皇帝御赐的《药王经》。上边立柱上有四条用黄泥和纸浆作成的栩栩如生的飞龙,墙体的壁画是用纯天然矿物质颜料绘制,已有500多年历史了,但它还是色彩亮丽,经久不退。



寺庙里养了几条大狼狗,估计是晚上放出来看家护院的



正殿里面是不可拍照的,所以,只能拍拍外面了




好漂亮的雕塑,好漂亮的色彩







呼和浩特景点图片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后,其子僧格都楞继承了汗位。他执政后,效仿他父亲的作法,决定邀请三世达赖索南坚措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传播宗教。三世达赖接受了他的邀请。为了迎接索南坚措三世达赖的到来,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为他建立了这座小喇嘛庙——席力图召。后在清康熙、雍正、咸丰和光绪年间,经不断扩建和修缮,成为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并掌握着这个地区的黄教大权。召庙建筑宏敞,风格独具.虽经四百年风雨和动乱,仍保留较完整。席力图一世呼图克图(活佛)希体图噶因深谙佛教典籍,并精通蒙古、藏、汉三种文字,受到顺义王阿勒坦汗的推崇,召中香火日盛。达赖四世幼年从希体图噶学习经典。

三世达赖来到呼和浩特传教期间,西藏方面派高僧希迪图噶卜楚专程来看望他。公元1588年,达赖三世圆寂,死前他留下遗嘱,命令希迪图噶卜楚替他坐床传教,并指示在办完舍利(遗体)事宜后,到东方寻找他的呼毕勒罕(转世)。希迪图噶卜楚遵从他的旨令,在席力图召坐床,并负责蒙古右翼地区的佛教事务。公元1589年,希迪图噶卜楚同右翼蒙古封建主商量,选取阿勒坦汗曾孙云登嘉措做了四世达赖,希迪图噶卜楚亲自给四世达赖讲授佛教经典,一直把四赖教养成人。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希迪图噶卜楚护送四世达赖到西藏举行坐床典礼。传说在典礼仪式上,希迪图噶卜楚曾坐在达赖喇嘛的法座上,法座的藏语名称席力图,他被称为席力图呼图克图。返回呼和浩特以后,希迪图噶卜楚便将他主持的寺庙改名为席力图召。这位希迪图噶卜楚就是席力图一世。为了报答希迪图噶卜楚的执教之恩,四世达鞍曾授于他“乌汝勒克、班弟达固巧尔气”的称号。也有资料认为,席力图召的名字就是来自他的这个封号(即有权坐床之意)。席力图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熟悉蒙、藏、汉三种文字,精通佛教典籍,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古文。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96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抵抗沙俄侵略,西征凯旋回军路经呼和浩特,康熙皇帝驻跸此召。当时的席力图四世为康席帝举行名为“皇图永固,圣寿无疆”诵经法会,康熙御赐《唐古特经》一部,《药王经》一部,还有珊瑚数珠,红珠宝石。又因席力图召的大殿正在此时新建落成,于是赐寺名为延寿寺,并在寺内立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征噶尔丹记功碑,立于召内殿前,兼以表扬席力图四世对清廷的功绩。

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因席力图五世与清廷保持密切联系,被授封为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总理“归化城”喇嘛教务。当时的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实权很大,可以直接上奏清朝皇帝。

席力图活佛既累代掌印,召中权力更为集中。由于财力也比较雄厚,在清代后期,仍有增修。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还曾经重修殿基,增高数尺。十分可惜的是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席力图召发生火灾,将庙仓及葛根住所几乎全部烧毁,召遂大破。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加以重修后,较以前更加壮丽,便是现今席力图召的外观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