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

内蒙古
内蒙古 neimenggu
经纬度:111.619479
41.25825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10:06
游记浏览:11
游记目录:


目的地:大召寺

小贴士:1、大召寺门票35元,但里面很大,值得进去。

    2、注意防晒

    3、注意补水

    4、门口有条古玩街,不懂货的朋友,还是不建议购买



我从酒店坐车,到了光彩市场这站下车后,一直往前走,就可以看见一大片的红墙,预示着,寺庙到了。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大同中的小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佛教是大乘显教。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而且早已绝传。有人将净土宗划为密宗,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宗中随有多种成就的修法,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
二、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六祖《坛经》解说事理契合中观,但後期禅家轻视经教,虽言重理,但不学经论而所得之“理”,也很难说清是什麽样的“理”。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家认为:理深解微,未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原力,往生净土为易行之道,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由於这些原因,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於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信众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不同,因此,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虽然有以上这些不同点,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麽不同。不同点,只表现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





在大召寺的门口,有这样八座塔,叫大召释迦八塔





纪念的是世尊的一生八大重要德行,从东向西依次是:莲聚塔、四谛塔、息诤塔、菩提塔、神变塔、降凡塔、胜利塔、涅塔。

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初生时,步行7步,步步生莲花之意;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宣讲四谛要义;和平塔,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众争论;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悟道成正觉;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魔怪的种种奇迹;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重返人间超度众生;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魔军;涅盘塔,纪念释迦牟尼圆寂。







就在寺庙的门口有个很大的雕像,

阿拉坦汗雕塑

   阿拉坦汗(公元1508——1582),又称俺答汗,成吉思汗第17世孙,是蒙古民族历史上著名的“中兴英主”。呼和浩特的城市兴建,第一个功臣当属阿拉坦汗,其追求发展的观念和宽厚包容的思想,使这座城市日益繁荣,成为了一个闻名塞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阿拉坦汗将博大精深和浩瀚邃密的藏传佛教传入草原,公元1579年(明万历七年)和他的妻子三娘子主持修建了弘慈寺(现大召寺),使喇嘛教成为蒙古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为了缅怀这位蒙古族杰出领袖的卓越才华和为蒙汉民族和平相处所作的突出贡献,今年9月27日(农历九月初一)由企业捐助、内蒙古大学设计的“阿拉坦汗”雕像在大昭寺广场落成!
       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时代用铁马金戈经征服了半个世界,元朝时代的辉煌也让蒙古民族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小看的一个强悍民族,而阿拉坦汗在功成名就和势力强盛之后,并没有效仿先祖的丰功伟业去继续征杀疆场,打败大明王朝,再创帝国辉煌,而是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广纳贤良,发展经济,充分反映出一个开明统治者的爱民情愫与和平观念,体现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宽厚仁慈和远大抱负。
        今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这位蒙古族汗王的脸上,让我们更加景仰这位蒙古族汗王的丰功伟绩与不朽功勋!




寺庙内的经幡,可以让你看出,这是个藏传佛教的寺庙






寺内让人眼前亮的美丽建筑太多了,而这些朴实的,不经意的,可能也更能吸引到我吧






游览大召寺,寺中的银佛、龙雕、壁画等“三绝”不得不看。当你来到寺庙内的大殿中,可以看到一座由3万两纯银铸成的“释迦牟尼像”。银佛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由尼泊尔工匠制作。当年银像落成时,达赖三世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寺,为银佛举行了“开光法会”。因此大召寺当年也有“银佛寺”之称。


大召寺内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壁画,门头上,漂亮极了


在银佛座前,有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这就是龙雕。相传龙雕使用了粘土、料浆石为原料精制而成,工艺十分考究,是佛殿中的精品。

而那些布满了经堂和佛殿四壁的壁画,据说采用的是矿物原料,颜色至今不退。壁画的内容依据佛教经典中的故事,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狱的各种景象。画中所绘佛祖、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我这还是刚刚走到两边的侧殿,那些美丽的色彩就已经让我目不暇接,真的,我的眼睛都已经不知道应该看什么了。


殿内的叩拜的软垫,也那么的精致。





一个元宝形状的香炉,里面装满了香灰,可见这里的香火有多旺了


大召无量的大香炉


藏族的鎏金技术是驰名国内外的特种工艺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鎏金饰物,如宝塔、倒钟、宝轮、金盘、金鹿、覆莲、金幢经幡、套兽等,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相当具有特色。




在这座大殿前,是专门有僧人坐着的,一来,是给供奉的人们做个登记。而另外,这个里面的大殿,就供奉着整个大召寺里面最为古老,最核心的佛像了。据说有400年的历史了。可惜的是,不可以拍照。


大殿的门口有个很大的龙纹转经轮





大召寺内有个长廊,是个藏传佛教的知识长廊,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关于藏传佛教的介绍







这里的建筑,这里的天空,这里的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观音庙内石碑有道光二十五年(公元一八四五年)重建的记载。观音庙与众不同的是佛殿在南,山门在北。人们管它叫做“倒座观音庙”。它的模样有点像四合院,主体建筑由三殿组成,以建在高台之上,前有月台的佛殿最为壮观。在一对青石狮的后面,是四柱三间三楼牌楼式山门。三间月台(亦称暴厦子)、五间佛殿。在佛殿墙壁之上,“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门品”绘制的彩色壁画,共四十幅。莲花台上端坐的,中为观世音菩萨、上首文殊菩萨、下首普贤菩萨。在观音前侍立着善才童子和龙女塑像。东西配殿各三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