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冰湖,大雪下的惊险穿越 雨崩 -笑农大本营 -冰湖

石鼓
石鼓 shigu
经纬度:99.964517961607
26.873328973867
旅游评分:4.1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3:13
游记浏览:29

早餐 番茄鸡蛋面 15/碗

一切人身伤亡本店概不负责。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

【队友介绍】大哥(年纪最大,走得也最快)

大哥是昨晚进雨崩前的最后一刻认识的。今天也加入了我们,至此7人小分队到齐啦。

  还没正式上行,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一个当地人看到我们走这条路线就竖起了大拇指,并叮嘱我们千万小心。这让我隐约感到了不安。果不其然,上行十分钟就感受到了这条路的不易。

  其实平日里走到这个位置并不算太难。但雪后的冰湖线完全变了样子。难不在陡峭,在冰滑,即使再小心都会摔倒。在我的印象里,那天每个人都有摔倒,而仅仅我自己,就摔倒数次。

  小刘有些高反,在可乐瓶子里装了红景天。爬到一块被冻成冰的瀑布前,他摘了个冰柱子嚼了两口,“哈哈,咔嘣脆”他戏说到。

  上图是在下这条“大滑梯”前拍的。如果没有雪,这条路顶多是陡峭略险,但雪一来,你就控制不住要往下面滑动,最后我们只好坐在地上,一路真的就这样滑了下去。我连按个快门的机会也腾不出来了。手不停摩擦着冰冷的雪面,想要将速度减下来,然并卵……你根本控制不住速度,手唯一的作用就是把握好方向,不要滑到悬崖下就好……


□ 大雪横飞,大本营一碗热腾腾的泡面

  从大滑梯下来,手已经没有知觉了,被冻得红彤彤的。等走了好久才缓过来。又雪里前行了一段路后,眼前突然一片开阔。一大片平地出现,这就是当年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了。

——————————————————————————————————

【转山第四站: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

海拔3900m |  12:15 抵达

属性:攀登卡瓦格博的起点(卡瓦格博已经被禁止攀登)

【简介】

梅里雪山主峰的登山大本营,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修建而成,是登梅里雪山卡格博峰的一个大本营,海拔高3900米,有牛栅栏可以做为休息的地方。如果要去海拔4100米的冰湖即可以从大本营出发。

——————————————————————————————————

  大家坐在唯一一间有人的小木屋里取暖。也在为这最后一段登山做好准备。从大本营上冰湖一路艰险,加之此时此刻的天气和道路情况,让大家有所担忧。

老板烧好了热水给我们泡面了。20元一桶,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一点都不贵。能把一桶方便面带到这里,就值这个价!


□ 1991中日联合登山队17人山难

  众所周知,梅里至今仍是处女峰,无人登顶。卡瓦格博的高耸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然而,从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历次大规模登山活动无不是以失败告终。梅里地区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恶劣的气候,成为登山家的大敌。

大本营此时已经飘起了鹅毛大雪,四周群山和地上的大雪融成一片。天气越发恶劣了。

  我们也终于开始挺进了。卡瓦格博被巨大的云层包裹了起来,越靠近它,就越觉得敬畏。抬头一大片望不到边际的乌云,地上是最深能够淹没小腿的大雪。我们走在期间,显得多么渺小。


上一小段后,坡度已经直逼70,攀登无着力点,哪怕是再小的树枝也成了依靠。


雪真的好厚。。一脚不注意就踩这么深。

  让老孙给我来了个特写。我很喜欢这张照片,虽然那时的自己蓬头垢面,皮肤被高原的艳阳晒得黝黑,嘴唇被干燥的空气吻到皲裂,还有没来得及修理的胡茬,没睡好觉的眼袋,头上,衣服上全是雪,一身脏兮兮的泥。但那一刻很开心,觉得站在4100m的海拔上,满目雪白,那种感觉真好。


□ 绕着悬崖滑下来!吓得我不要不要的!

  从冰湖上来我就在想这个问题了,滑成这样要怎么下去呢。最后我们选择了和大滑梯处一样的处方,那就是——直!接!滑!下!去!

  和大滑梯不一样的是,这条路太长了,一直滑难免控制不住,且一旁就是悬崖,弯道也多,稍不注意可能侧翻。真是吓得我不要不要的,但又不敢喊出来。这一片区经常发生小型雪崩。。


□ 返程,雪再冷也不敌一双温暖的手

  回到小木屋,满身的雪。老板给了我个扫帚,教我把雪拍下来。木屋外的雪似乎又大了起来,一片白茫茫的,庆幸的是我们下山快。

  这位兄弟是跟着大学登山协会一起来的。和我们相遇好几次。这次冬季进雨崩就那么些人了,大家在不同点经常会邂逅。

趁着雪小些,我们赶紧继续出发了。

突然一个身影就出现了。是刚才的老板。

  继续沿着冰道下行。终于体会了什么叫上山容易下山难了。尤其是在雪开始悄悄融化的情况下。雨崩坚硬的冰面又亲吻了我的胳膊,我的屁股……

当看到潺潺的流水,听到哗啦啦的声响时,我们终于要回到雨崩了。这一路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 从上雨崩到下雨崩

  接近17:00回到村子,马儿饮着山上化下来的雪水,小村雨崩看上去是那么平静。即使是只有20来户人的上雨崩村也让我觉得终于有了人气。

藏族阿妈给我们又添了些炭火,让我们取取暖。

  抵达下雨崩村,我们已经饿得不行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下雨崩很小,除了神瀑客栈的老板我们基本没看到一个人。以30每晚的床位价住到神瀑客栈,神瀑客栈也在雪山下,且靠得更近了。


  客栈里充斥着一股奇怪的味道,好像是发了酵的奶和屠宰牛羊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是藏区经常能闻到的那种味道。我和老孙、大哥住在一起,一床只有一个插孔,搞得我不得不先把电热暖上,然后拔掉充相机,最后睡觉再充手机。出门找老板要了碗开水,喝上一口简直暖到心里去了。这才觉得心里有点酸酸的,连喝杯热水也不容易。

  躺在床上看了梅里雪山当年的山难纪录片,到凌晨2点才睡着。5点就听到了一阵动静,似乎是和我们一起住的藏民们起来了。藏民们来雨崩转山的主要行程便是他们心中的圣地——神瀑,我猜想他们应该已经出发去了吧,这也是我们之后的行程。闭上眼睛继续睡了一会,梦到了梅里十三峰的云层散开的情景。

  夜还是无边的黑暗,雪后的大山却孕育着最灿烂的蓝天。当我再一次睁开双眼,我将再见美丽的艳阳。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