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片抢先看《汉服》系列 呼伦贝尔 -北京

内蒙古
内蒙古 neimenggu
经纬度:111.619479
41.25825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6 14:11
游记浏览:9
游记目录:
  
臭美照抢先看之二《汉服》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当另外55个民族身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时,你可曾想过我们汉族的民族服装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当时的答案是“陕北老农民”的蓝印花布的旗袍马褂形象,但是旗袍难道不是满族人的民族服装吗?直到去年七夕节在白云山我才真正知道我的答案是错误的,那时我终于认识到真正的汉服(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汉服,但当时只是错误的从字面理解为汉代的衣服)。  

 作为汉服同袍的我和姐姐这次旅行各拖着一箱子汉服出发了,另外要说明的是照片都是些旅途中的留影所以请各位忽略木有化妆这一点          

   汉族,古称华夏族。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简称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至今已传承了四千多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装之一。直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由于是满族人统治,因此他们强迫汉族人留满族发型,改穿满族的旗装和马褂,汉服才被迫中断了三百多年。    

   现在就让我一一为大家介绍,首先是深衣,古人把上半身的衣服叫衣,下半身的衣裙叫裳。裳就是衣裳的裳字,又读裳(chang)。深衣就是把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一种服装。















垂胡袖曲裾
拍摄地点:北京古北口长城

 
    齐胸襦裙,古称束胸襦裙,襦,就是上衣,衣领可以是前面讲到的交领,也可以是对襟,就是对称、不交叉的直领。裙子高束于胸上,一般还配有披帛,使人显得高挑,雍容、大气。齐胸襦裙是唐朝最兴盛的服装形制。









拍摄地点:呼伦贝尔大草原
 
    男子圆领袍。圆领袍衫产生于隋唐时代,是唐代男子的主要服饰,后世成为政府官员通常穿着的款饰。也经常作为汉族男子结婚礼服。



拍摄地点:莫日格勒河畔
 
    齐腰襦裙。也分为交领齐腰襦裙和对襟齐腰襦裙。交领齐腰襦裙,上襦是交领右衽,束在裙子里面,用腰带齐腰固定;对襟齐腰襦裙,衣领在胸前相对而下,不交叉,内穿抹胸或中衣。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中正、平和,对襟襦裙表示一种对称的美,体现华夏女子优雅、灵动之姿,适合日常休闲穿着。





拍摄地点:呼伦贝尔大草原
 
    褙(bei)子的褙字,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背后的背,不是我们盖被子的被。它也是一种常见的外衣形式,褙子也有交领和对襟,衣长一般到膝盖,两侧开叉,线条流畅优美,显得身体修长,婀娜多姿,衬托出汉族女子娴静温柔的一面,适合日常穿着。
 








拍摄地点:北京798
 
    男子道袍。道袍是明代知识分子最普遍穿着的款式。领子边缘上镶有白色的护领,大袖收口。衣身两侧开衩,里面加了一块打褶的内摆,缝在前后衣襟上,可以遮挡里面的中裤,也就是衬裤。中国儒家思想讲究谦虚谨慎,在人前不失礼,道袍在细节上的考究,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拍摄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制襦裙,也称袄裙,袄,指有夹层或里布的上衣。袄裙的穿法是上衣穿在裙子外面,下面常搭配马面裙和普通褶裙。普通褶裙的打的褶是随意不规整的,而马面裙的褶是又大又深,两边对称,前后的中间各有一个光面,俗称“马面”。现在的韩服就是明朝传入朝鲜半岛的袄裙演变的。





袄裙(上袄+马面裙)


拍摄地点:大兴安岭









袄裙(上袄+褶裙)

拍摄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后出场的是裋褐。裋褐是汉族劳动人民所穿着的服饰,后来俗称短打,多为粗布制成,分上衣下裤,方便劳动和运动。为农民、儿童、武术界人士等所喜爱并穿着。





拍摄地点:古北口长城



拍摄地点:大兴安岭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族古称华夏族,就是说我们是一个衣服很美,很讲礼仪的一个民族。所以,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这就是我们的汉民族服装,她是如此美丽,让我怎能不爱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