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泰安楼(2009第一次到访游记)

大埔
大埔 dapu
经纬度:114.177368
22.318319
旅游评分:0.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28 18:27
游记浏览:15

泰安楼位于大埔县城湖寮镇,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

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

走进泰安楼,以祖堂为中心的“祖功宗德”横匾,显示了敬祖的思想和客家人对传统的依恋,展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和睦共居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大家族聚居的建筑体现了客家人的族群意识,泰安楼向心的布局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

客家围屋一般为土楼,也有一些用砖,但用石头的较少见,泰安楼因此显得很特别。

一般所见方楼的不足之处,是四个角房间光线暗、通风差、紧临木楼梯,噪音干扰大。泰安楼在建筑设计上完全弥补了这些不足,与一般方楼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层还专设有外环形防卫走廊,四角楼梯口宽敞明亮。登上三楼外环形走廊,从窗户向外眺望,楼前景色尽收眼底。

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

我独自围着这座石方楼走了一圈,每一层都慢慢的踱步,生怕遗漏每一个细节。

在一个开放的房间里,看到这只红灯笼,在昏暗的室内,仿佛一幅水墨画挂在中间。

在三楼的某处,看到这个桌子,应该是祭天之用吧?

这里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每一个厨房门口,都贴着一副对联。而且都是和吃有关的哦~~

本来我已经准备走了,结果在出口的地方遇见三个老奶奶。其中一位还执意要让她们当中最年轻的这位70多岁的老人带领我再走一次,我无法推却,只好应允……

老奶奶说的是客家话,可以说我一点都听不懂……但后来耐心的跟她比手画脚加心灵沟通以后,聪明的我还是能听懂一些哦。

走完三层楼下来,在一楼看到了这口井。老奶奶说,这口井的水,冬暖夏凉。寒冬腊月,井口就冒热气;酷暑的时候,能冻到入心(老奶奶的原话)。

她执意要打井水给我喝,我很本能的反映说:“喝了不会拉肚子吧?”,老奶奶忙解释说不会不会,我们这座楼,出了好几个百岁老人,都是喝这口井的水!我无法退却,又只好答应了……

老奶奶很细心,让我喝水之前先洗手,她从旁边拿来一个东西把这个水槽的出水口堵住,然后往里倒水给我洗手。

因为当天下午还要去大东镇的花萼楼,时间关系我不得不匆匆离去。

离开之时,发现这老中青三位老人所坐的石凳,竟然是功名碑……

彻底晕却掉……

关于泰安楼正门这个装饰的跟牌坊似的东西,我记得是有一段故事的,但暂时找不到资料。找到了再补上来好了。哈哈~~

各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咯~~~



1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