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 桃源洞景区 桃源洞

永安
永安 yongan
经纬度:117.371622
25.947714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15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1 13:02
游记浏览:18
游记目录:

在永安市北10公里、紧靠着205国道的栟榈山中,面积3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宋李纲有诗云:“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已辟为游览区,筑亭台楼阁10余座。1987年,与鳞隐石林一起被评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又一起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桃源洞口为轴心分为桃源洞、百丈岩、葛里、修竹湾、栟榈潭等5个旅游景区,73处旅游景点。

通过度娘如此的介绍,真的是心动不如行动了。于是决定第二天上午去拜访桃源洞了。

桃源二字出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看似平凡的词语,实际上极不平凡。桃花盛开的地方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人间天堂了,桃源之地必为宝地。因此,可以看得出桃源洞的景色肯定会令人倾倒。果不其然,当我到达桃源洞的时候真的是被这鬼斧神工般的造物主所震撼与倾佩!

当进入桃源洞门口的时候就看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气势了,进入之后看见独立的、笔直的耸立在江河之上的山峰之时,有一种很惊讶的心理立马产生了。还有那石头壁上雕刻的大字”桃源洞口“更令人震撼无比!桃源洞的不仅仅是景色优美、度假的宝地,更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来桃源洞的古代名人中仅仅诗人就有李白、徐霞客和陶渊明等等。

神奇的一线天景观、灵验的观音殿还有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为整个桃源洞增添了太多太多值得去游览的理由了!

门票价格为60元,网上售价45元,建议网上预订现付的更为便捷、划算。

开放时间:8:00-18:00,下午17:00就停止售票了。

最佳旅游时节:一年四季都可以,但是建议夏季与秋季最宜。最好不要在下雨天来,否则山石会很滑。

在永安市北10公里、紧靠着205国道的栟榈山中,面积3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宋李纲有诗云:“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已辟为游览区,筑亭台楼阁10余座。1987年,与鳞隐石林一起被评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又一起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蒋志强教授设计制作,于2000年5月开始施工,至7月完工。雕塑规格为宽4米×高3米×厚2米,重达30吨,两块石头的中央,下部空间象似“桃源洞口”;上部两块石头的夹缝象似“一线天”。作品采用自然石头为基本造型,与桃源洞的主题呼应,玲珑凸兀的造型,衬出桃源洞的古灵精怪,给桃源洞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众多游客到达景区之后不禁的为这气势磅礴的山石所震撼,便纷纷的拿起手机来拍照了,还有专业的摄影师也在拍照呢。特殊地貌形成两边悬崖对峙,这条小涧叫桃花涧,从景区深处流出,我们的游路也将沿着高山峡谷的缝隙向内延伸。桃源洞本没有“洞”,无论是步行,还是泛舟游览,都给人一种洞口的感觉右壁的悬崖高达120米,“桃源洞口”四个大字刻在36米高处,是明万历年间,辞官回永安的名士陈源湛于公元1605年所题,每字两米见方。下面小字每字也有50公分见方,是陈源湛写的一首七律《桃源洞》诗:

介破巉岩一涧流,探奇乘涨弄扁舟。 悬崖高削千寻玉,幽壑寒生六月秋。

点岫烟云闲去住,忘机鸥鸟自沉浮。 武陵人远桃空在, 临眺踌躇意未休。

山野君我也很惊讶,这么大的字体是如何刻上去的,毕竟这么高的地方啊,除非是直升飞机,否则无法想象是通过什么方式工作的。一路上都能看得到这样苍翠欲滴的树木,为整个桃源洞增加了不少的绿色的元素。桃源洞口走进来回头一看是,似乎感觉看整个山体是斜的或者是内部凹陷下去,感觉特别神奇,真的造物主太伟大了!由于刚刚下完雨,整个桃源洞都是水,山顶上的水珠会不断的滴下来,形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从这里看,感觉前面没有路了,实际上走在前面时候有路的哦,这就是打破了眼见为实的常识了。这表示大自然向我们证明看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理,只有亲身经历才可以将就算是真实的,是不是真理还尚且无法定论。这座横跨桃花涧的石拱桥叫锁洞桥,桥的柱上盛着大桃子,此桥横贯幽谷,两岸桃树成林,颇有几分诗情画意,特别是桃花开时,可见小桥流水、桃花夹岸、漂花满涧,徜徉其间,韵味无穷。原桥系明万历年间陈源湛所建,早已损毁,后于1988年重建。桥下有一石头形似巨龟,把守洞桥,“锁洞桥”因此得名。远处山腰上就是一座千年古刹,听当地人说非常的灵验,是不是真的呢?等下去拜访一下啦!路牌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要去的地方,在我所处的这个位置上有三个方向:桃源洞口也就是我们进入景区的那个方向、一个是相反的百丈岩方向,还有一个就是通往寺院和一线天也就是整个桃源洞核心景区的地方的方向了。所以,根据时间我果断的选择了一线天的方向了。看到没?山脚的空隙处有这样的小棍子,这表示有靠山的意思。同时也表达远古时期人类对于神灵的崇拜之情。沿涧而行,听着叮叮咚咚的泉声,随着路转峰回的变换,使人体验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折折有景,景景翻新。是古时观音大仕殿的遗址。殿堂是利用崖壁在热力风化下所形成的凹片状地形,背崖而建。清丁亥年间,因战乱遭破坏,现仅存基座。对面就是“香炉峰”。观音殿前的香囊,看起来很漂亮,还有一些护身符,居然很灵验。其实呢,灵验不灵验完全在于个人的缘分了,对吧?走在这里都是一种美美的享受哦。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这样看起来很坚固无比的山腰小道,居然是用木头支撑起来的,看来确实是有神灵、菩萨加被的,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啊,难以置信啊!这么高耸的天体,一般人肯定不愿意上的,这个已经很不错了哦,古代的旅行家徐霞客走在这里的时候连路都没有,直接自己开凿小道爬上去的呢。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已经很幸福了也很幸运啦!一线天,一道大山裂缝,就象用刀劈出一样,绝壁裂处,直透崖端,高90米,全长120米,共206个台阶。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记叙了这一奇观:“上辟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盖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每当午时,晴空丽日,阳光直射,翘首仰望,只见天光一线,壮丽无比。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一线天的话,可以看看上面的介绍。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隶属于共青团上海市委,自1992年成立以来,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公平、竞争、健康、有益”的原则,以“扬民族之文化,激华夏之豪情,立中国之奇绝,创世界之新最”为宗旨,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开创了中国大世界基尼斯活动之先河。

而这个一线天的景观就被录入了其中了呢。

站在一线天洞口的位置看下面或多或少会有一点恐怖,下面就是几百米高的深渊啊,怕不怕呢?敢不敢走一线天?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一线天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逐渐上升,经挤压形成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称为地质节理。岩层表面这一节理缝隙最容易受流水侵蚀,形成了与节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狭窄的深沟,即形成“一线天”这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桃源洞风景区“一线天”达6条之多, 这在国内同为丹霞地貌景观的景区中为数不多,也是桃源洞最为佳绝的景观。一线天的里面的景象,都是两座大石头山中间空出了刚好能够容纳下像山野君我这样身材的人一个人通过,非常有意思。里面很黑,但是看看外面的光芒,感觉找到了希望,继续加油前行!这样的缝隙小的吓人,身材稍微胖点的肯定进不来也出不去了。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坚持不懈的奋斗终于出了一线天了,真的可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又是一座一线天,敢不敢再次的挑战一下子呢?每个地方都是美色的精致,非常不错了!走完了所有的一线天,一种成功的感觉油然而生,很赞这样的感觉!山顶上看整个桃源洞景区,美不胜收啊,遗憾的是天气如此不给力,给我们一个大阴天。不过,话又说回来,上苍对于山野君已经很仁慈了,至少没有下雨,如果下雨想想下后果是什么呢?美丽的桃源洞,充满了神秘莫测的龙脉,看这样的其实这里应该是出人才的地方,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可以算的。突出的岩石,极像树丛中露出的大象前额,长长的鼻子向下延伸,像要吸吮沙溪河的河水。是看大象的上佳位置,因而称为“望象台”。望象台浑圆平整,这种浑圆型的峰顶,是因为丹霞地貌岩墙崩塌后形成岩柱,又因岩柱在热力作用下,作大规模“球状风化”而形成。站在望象台,放眼四野,远山如黛,近岭滴翠。修竹湾、葛里风光尽收眼底,沙溪河宛如一条闪亮的缎带,缠绕在群山碧岭之间。观音岩、龟山,维妙维肖,令人心旷神怡。美丽的桃源洞景色!其实呢,我觉得浑浊的水质刚好有一种深深的江水见不到低的感觉,加上绿树的映衬,大气磅礴的氛围更为明显啦!代表历史的古亭子与磅礴的江水以及这满山皆是青绿颜色的基调,完全不用画师自然就成了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在山顶上,逛累了还可以喝喝茶,这里居然还有茶楼,实在是太赞了!提醒牌在这里很重要,告诉了每位客人的方向。又见一线天,不过这个还好,比较宽阔,不是很有挑战性,哈哈!如诗如画般的景色,令我游玩的不知归路在何处了!这里是通往亭子上的步行天梯。是一块巨石下沉形成的洞,洞长约12.7米,宽10米,高2-3米。进入洞中,便有一股清凉的风扑面而来,称风洞。洞的右上岩壁刻有“环玉”二字,所以又有“环玉洞”之称。环玉意为洞内岩石如玉一样上乘美好。右侧有首诗,由于岩石下沉,这首诗只能看到下半部分。徐霞客曾游览过此洞,在游记中写道:“有飞桥架两崖,上下壁前,悬空而度,峰攒石裂,岈然成洞”。下边有座石拱桥,长约4米,宽2米,明万历年间,陈源湛所建,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迹之一。岩壁刻有“跨虹桥”三字,因颜如丹色,形状似彩虹而得名。古人修建跨虹桥有独具匠心之处:第一,工艺之精堪,难度之高,令人赞叹,俗称天桥;第二,俯看跨虹桥下,沙溪河水碧波荡漾。几叶小舟,几只鸬鹚整齐站在船头上,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意境;第三,倚栏遥望远山叠翠、群峰竞秀,丹崖比妍,令人心驰神往。踏上亭子上看美色美景真的很震撼,看到了那块丹霞风貌的石块立刻怦然心动了!一峰突起,犹如仙鹤顶,峰顶屹立一亭,似如凤冠,因此而得名凤冠亭,边上岩石刻有“鹤顶”二字,也有人叫“凤冠鹤顶亭”。美丽如画的江景,无关于水的清澈与否!中间的江河像不像是龙呢?美丽的景色!继续游玩于这美丽的桃源洞以前的爬山古道,现在还存在真的不容易了哦。每到一处都是美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词汇来修饰了。下山的道路,走在这里觉得非常的宁静,三朋四友的聊天声音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下山道上古时有三道寨门和三道围墙,如今大多已崩毁,唯有这第三道称“倚门关”的寨门保存尚好。二寨门。二寨门。一寨门。明正统年间(公元1448年) 福建邓茂七领导农民起义,自称“铲平王”。后来,邓茂七在攻打南平时牺牲,其侄邓伯孙退守贡川栟榈山一带,在此设寨固守,建了这三道寨门与围墙,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汴京(开封)水患,民不聊生,当时担任国史编修官的李纲,为民请命,奏书提出六条意见,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反对花石纲,建“寿山艮岳”,激怒了朝庭,被贬到边远小镇沙县任监税小官。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李纲在沙县任职时应永安贡川栟榈村人邓肃之邀,到距沙县百里之遥的栟榈山游览,李纲游览栟榈胜景后赋诗二首,这是其中的一首。据说这是李纲当年题诗、休息的古迹,现存的是在原有的遗址上通过复古的方式重新建设的。双龙戏水,猴子山的下方就是双龙戏水。龙身起伏摇摆,两个龙头并排。返程的时候被这个大山石不禁的所“雷倒”,于是再次的拍了一张。如果是乘坐公交车的话,就在马路边的这里等候车辆。这个标志性的牌子也几乎等同于公共交通临时站点了吧。永安桃源洞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城北9公里205国道旁。 永安桃源洞乘车路线: 1、在永安乘永安至贡川班车,桃源洞下,约20分钟车程。 2、火车站下车以后,坐1、2路公交车到汽车站(1元钱,请提前备好零钱,自动投币)下车后,坐永安到贡川,或者永安到三明的车到桃源洞(一个人3元)大概15分钟到达,17公里。下车后直接能看到。 照片上显示的就是永安到贡川的农班车,如果是非自驾游的话,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是非常经济而合理的选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