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衙署(12月21号周二) 军校广场 -保定军校 -大慈阁 -直隶总督署 -石家庄站 -保定新家园 -宾馆

河北
河北 hebei
经纬度:114.476182
38.042282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18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5 05:25
游记浏览:7
游记目录:

  离开满城汉墓以后,在中山路口搭乘了当地的公交车(面包车),然后公交大约向东驾驶了2公里左右,我在人民广场路口下车,那里是满城到保定公交车的站点。正巧有一辆公交车正要发车,在车上我查了下地图,公交车刚好到保定军校附近。


  然后大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今天的第一站保定军校旧址。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保定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都是清末民初这段时间中国内比较知名的军事院校。其中,保定军校可以说是北洋军阀的摇篮,前身是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保定军校创办了9期,培养了1万多名军官,其中大约有1600多人毕业以后拥有了将军头衔,蒋中正、白崇禧、张治中、叶挺、薛岳都曾就读于此。保定军校旧址和旁边的军校广场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是收费的景点,游客很少,显得外的幽静。里面除了一些有关军校的展厅,还有一些知名校友、民主党派的展室,展示的文物比较全面。




(这是进了大门,一直向前走,第一进院落。)
(这里是大厅右侧的偏房,看起来是一个展室,里面展出的都是些军校的资料)
(墙壁上面的那些雕塑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名人,大部分都是军界人物)

(这是农工党领导人展室。)


  离开军校旧址,随便搭乘了一辆向西的公交车,没几站路就到了大慈阁。大慈阁始建于南宋,曾是保定八景之一。我有位曾在保定上过学的同事告诉我,保定当地有一句谚语叫做:“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由此可以看出大慈阁在保定的地位。大慈阁给我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附近有很多卖小吃的摊子,大都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至于大慈阁本身,虽然寺庙纵深比较浅,但寺庙建筑风格确实别树一帜,穿过山门、天王殿就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大慈阁了,大慈阁建筑高高的台基之上。当我漫步走过22阶台阶,窥视阁内景色,只见正中间耸立着一座千手观音,显得格外庄严。沿着阁内的木楼梯向上,直奔二楼。站在二楼的过道向外看去,让我有一种整个保定古城尽收眼底的感觉,可惜雾霾依旧还未散去,远方影影绰绰看不清楚,让人万分遗憾。



(沿着山门一直走,很快就到了大慈阁的主体建筑,共有三层。)
(这是大慈阁殿内供奉的千手观音菩萨。)
(站在楼下往上眺望,则觉得建筑高大威猛。)

(大慈阁内几个孩童的雕像,感觉很可爱,憨态可掬嘛。)


  出了大慈阁继续向景区的后面走,还有一座倒座关帝庙。这座庙宇竟然坐南朝北,完全不符合中国建筑特点,真的挺罕见的。


  大慈阁不远处就是曾经河北省的政治中心直隶总督署了。从字面上讲,直隶的意思是直接隶属京师(北京)管辖,而总督则是清朝行省制度下的一种高级官职,大致就是上马管军事,下马管民政。而直隶总督则是清朝九大总督之首,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都曾做过这个官职。目前的直隶总督署,只能说是大致上保存完善,原来的辕门、东西班房、炮台等早已经不存在了,但核心区域保存的依旧十分完善。历经沧桑的总督署,承载着74任总督的光荣与耻辱,漫步在直隶总督署内,好像时光倒流一样。随着总督署里面展示的各种资料,回到了曾经这里最辉煌的时代,真可谓是:“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这里才是直隶总督署的大门,看起来很具有气势。  )
(这是大堂附近偏房的展室,里面都是些文字图片展。)
(这里就是右手边偏房的院落。)
(这是总督署的车马道。)
(知道衡水老白干白酒,没想到还有啤酒,特意拍了下。、)


(哈,又见北京烤鸭,味道也不错。)



石家庄景点图片

(熊孩子闹腾着要玩相机,我就把相机给他了,这是他拍的。)


  随后,知道之星在他家附近给我开了个标间,可能是刚才吃饭的时候没喝尽兴,他又在附近的饭馆弄了三个小菜、两瓶白酒。我们两个在宾馆继续喝,一边喝一边聊天,可能真的是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不遇知音不与谈的感觉吧。不知不觉就聊了七个多小时,直到凌晨两点多钟,我们平均一人干掉了一瓶白酒,然后就没然后了,倒头就睡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