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

渭南
渭南 weinan
经纬度:109.506355
34.515208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5:55
游记浏览:28

     小学毕业时夏令营北上,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看到一尊兵马俑真身,震撼,想要看看这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来了。

     一位姓杨的壮小伙打井时发现一个破碎的头佣,其实村里有很多人在他之前都已经发现过了,但村民都将其视为不祥之物打碎了,可这位小伙留了心眼,交由村里把这头佣送到县文物局鉴定,文物局见此,知道此事非同小可,速申请批准试探性发掘,这才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杨先生(现在已经是七十多岁的杨爷爷)因为这个举动,成为了博物馆的荣誉馆长,还享受国家的特殊津贴,着实是一段跨越几千年的缘分。

     在一号坑,讲解员给我们指出了小伙当年打井的位置,正在这个陪葬坑的角上,而从这个角开始,考古人员逐渐发掘出两个足球场大的陪葬坑。前段是已经修复好的、接近入土时状态的兵勇,他们表情不一、相貌不一、穿着不一,反映出的情绪、特征、官职都不一样,不禁让我猜想当时人的生活情境、街道闹市、社会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继续参观中段的修复工作区,陶俑修复确实耗人物力甚巨,碎片发掘、编号、查找、归类、对接工作已相当繁重,对修复人员挑战更大的是颜色的保存,陶俑入土时均为彩佣,但历经千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让颜料即刻化为灰烬,但目前并未发明大批量保存彩佣的技术,所以坑体后段并未实施发掘。

     二号坑并未完全发掘,不难发现土层表面是很有规则的褶皱,因为当年兵马俑是被木质的棚盖着的,而这褶皱正是棚的主梁坍塌后的样子。三号坑兵勇排布紧促,展现的是作战指挥室的状态。铜车马乃镇馆之宝,也是国宝,是古代的豪华房车。

     展览馆看完,已近下午五点,外面作起了大风,我们还有一个景点要去——秦始皇陵。

     皇陵远看是一座小山包,走近了细看就发现了不同,横截面有点像钝角三角形,与背后的骊山相比,皇陵又多了肃穆。导游说这里是风水宝地:首望骊山,脚靠渭水,头枕金(附近有一座金矿)。带着好奇坐上了绕帝陵一周的电瓶车。在车上,一边是典型关中色调的枯藤老树,一边则是种满杉树的神秘陵墓,此时刮来的大风也多少有些瘆人。

     游览的路上遇见一个讲解员,他说帝陵100年内不会发掘,除了国家政策限制外,发掘此处需先建起600*600M的棚,还需排天量的地下水,如此浅显的两个问题都没有技术支持,更不用说如何处理墓中水银(史料确有记载,现代科学取墓土鉴定,其汞含量确实高出别处许多倍),目前在陵墓上已经发现了150多个盗洞,但无一得手。

     快到门口,我看见不远处有低矮的村落和宿舍,与陵墓的距离近得有些不寻常,忽然想起北京的皇陵自古有护陵者,其后代在周边繁衍,逐渐形成守陵村。于是我问导游那些村落形成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住在离陵墓这么近的地方,这一问竟问出了端倪,他带着些许神秘的表情说:这个村子的人都姓王,以前遇到拆迁时给多少钱都没有一家愿意搬走,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我点点头,不是有个秦国大将叫王翦么。





 见图:


    游览时导游说很多兵佣与现代人撞脸,当时我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现代人强加上去想凑个热闹而已,回家整理游记时翻看博物馆的公众微信号,看到几张撞脸对比照,相似度发指,于是传上供各位娱乐:









以下是游览图:

官位越高,鞋头越翘






二号坑







铜车马,国宝,修复费人物力甚巨,古代豪车

马的配饰也很精美





墓碑






枯藤老树








第四日【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