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荔波大小七孔

黔南
黔南 qiannan
经纬度:107.517456
26.26661
旅游评分:4.1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01:03
游记浏览:13

    早晨起来,果然天公不作美,雨一直在下,但此时此刻,我们也只好按原计划冒雨向小七孔出发。因听说小七孔这个季节人总是很多,因此我们听从别人的建议,七点半就出发了,事实证明这是很正确的,到景点的时候人还不算多,可中午等我们出来时门口已排起了长队,让我想起了那年的上海世博会。



    第二站,鸳鸯湖。鸳鸯湖由两个大湖、四个小湖相连而成,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水碧绿而凝重,湖中港汊交错、古木参天,形成了一座水上迷宫。鸳鸯湖据说只能泛舟游玩,无奈天在下雨,我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雨中游湖。穿上救生衣,拿起木头桨,两只铁皮船在越下越大的雨中开始探索这座奇妙的水上迷宫。穿梭于两岸茂密的林木间,时不时又被水中的树木拦住了去路,不专业的划桨导致一次次冲向岸边,还有几次和旁边的船碰到了一次,好在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虽然早已淋成了落汤鸡,我们依然兴致不减,划得不亦乐乎,只是可怜了我的相机镜头,为了拍照已是一片水雾迷糊,令我心疼不已。




    沿着栈道向右,山间一道白练映入眼帘,水不大,修修长长,谈不上壮观,倒是更多了些柔美。不知何时雨过天晴,湿漉漉的雨伞只好充当起阳伞,只是刚匆忙涂上防晒霜,伞上的水尚未晒干,又开始淅淅沥沥飘起了小雨。难怪天气预报天天预报阵雨,不时下一阵雨,谁也无法捉摸,只有报阵雨最保险了,怎么也不会出错。






    

    第五站,响水河和小七孔桥。卧龙潭、水上森林和响水河我都很喜欢,各有各的美,或惊艳,或清幽,或壮观,或梦幻,令人久久流连。一公里多长的响水河,错落有致的河床据说有68级跌水,貌似有个名字叫68级响水河跌水瀑布?,沿河瀑布飞迭,水流湍急,水雾弥漫,声音震耳,蔚为壮观。两岸林木葱郁,水流不急处河水清澈见底,河底满是光洁的卵石,要不是时间关系,真想走完响水河,直到走进那茂密的原始森林。





    声音越来越大,游人也越来越多,拉雅瀑布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眼前。拉雅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飘飘洒洒,没有翠谷瀑布高,却宽了很多,适逢雨季,水量很大,那飞扬的水花,是夏季里最美的风景。此时太阳已经露出了笑脸,天空湛蓝,蓝天白云,配上青山飞瀑,如同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离开小七孔桥,坐上观光车,我们的小七孔之旅就此画上了句号。回到西门,又下起了雨,早晨冷冷清清的西门此时已如世博会一般排起了长队,我们才庆幸是一早来的小七孔,而不是像之前计划的先去大七孔再到小七孔。因为很多攻略上都说小七孔的风景远胜大七孔,如果先去了小七孔再去大七孔就会觉得大七孔的风景非常一般,所以建议先去大七孔。其实我觉得,大七孔虽不如小七孔惊艳,但那是不一样的风景,如果只是带着欣赏而不是挑剔的眼光游览,大七孔也一样会给你带来惊喜。

驱车回到我们住的镇上匆匆吃了碗几乎没有任何调料的米粉,勉强填饱了肚子,便向大七孔出发。


    最近荔波樟江景区晋升为国家5A景区,随处可见宣传牌,但我觉得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5A景区,荔波的软硬件条件都有待提高。


    不确定的问题就索性不去纠结了,欣赏风景才是最重要的。大七孔的水和卧龙潭的有点类似,呈现出碧蓝的颜色,非常养眼。




    景区路很简单,几乎没有岔路,门口到天生桥之前有船可以坐。沿着峡谷向前,满眼是青山碧水的美丽颜色,风景自然是极好的,有时下到河里玩玩水,也是一番难得的体验。峡谷有个名字叫“恐怖峡”,我却完全没感觉到恐怖,只感觉到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因为栈道依山而建,有时候山壁不足人高,走路时需要俯首弯腰,潮湿的石壁还时不时滴落几滴水。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天生桥,天生桥是景区里最著名的景点,是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天然桥,桥高90米,宽50米,厚20米,雄峻伟岸,有点凯旋门的感觉,被称为“东方凯旋门”。站在桥下仰望,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峰造极,出神入化。




    返回还是同一条路,这样的景区并不多见,并不枯燥,偶尔还有点小惊喜,比如有只平时难得一见的小动物,可能正躲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偷窥你呢。





    酒足饭饱,原本准备住在苗寨的我们无奈天色已晚又没订好住处,便临时改变了行程,在镇上住下了。虽然没有看到苗寨的夜景,但恰好近来苗寨停水,加之条件简陋,对于舟车劳顿的我们来说,休息好才是最重要的,这个临时的决定非常明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