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瘦西湖 -瘦西湖温泉度假村

江苏
江苏 jiangsu
经纬度:118.761378
32.161024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0 22:08
游记浏览:23

今天早起,一天的行程基本都在瘦西湖

本来说要起来拍日出的……看那大白天的懒虫们才出发……哈哈

昨天的是艳阳天。

今天,老天爷不大高兴了耶。

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

瘦西湖好像就是为了烟雨的三月而存在。

来扬州三天,两天都是艳阳高照,蓝天白云。

偏偏就是游瘦西湖这天,老天爷暗脸,下起了雨。

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

瘦西湖细长的水道。

单独门票:150.00元

交通信息:

去往瘦西湖北门可乘5/25路观音山站台下;

西门可乘39/40/50/107/216路二十四桥站台下;

东门可乘4/27/29路五亭桥站台下。

扬州火车站乘坐26路到石塔寺换乘103路/17路/27路到瘦西湖

汽车东站乘26路到人民大厦(中医院)转40,107,216路至二十四桥站、或汽车东站(路口站点)乘坐4路到瘦西湖

汽车西站公交停车场乘坐旅游专线到瘦西湖、汽车西站南乘坐29路到瘦西湖

城北客运总站可乘5路到瘦西湖

扬州的士起步价7元+1元燃油附加费:3-5公里:1.60元/公里5公里以上:2.4元/公里。


之前提到的景区也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交通信息就忽略啦。这里都有啦。



这里还没有开始收门票,可是已经风景如画了。

岸边桃花盛开。

桃花加垂柳


水墨山水画一样的景色。



这开始才是真正的景区入口与售票处。

前面的景色是白给的白给的白给的哦!

还在整修的售票处,估计还有大动作哦。



一进去……就开始拍花。

烟雨中的瘦西湖

还有去拍,拍花的小美人。

继续拍花,拍草。忍不住啊,停不下来啊,这边的花花草草都长得太美了。

又是各种自拍合拍全拍开始了……

情不自禁的拍


next

为纪念军阀徐宝山而建的园中园。


来一段关于徐宝山的小典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徐宝山绰号徐老虎。徐宝山出身贫寒,“久经患难,深知闾阎疾苦”,后来投奔了扬州著名的大盐枭孙七。孙七英年早逝以后,所掌握的帮会由孙七的老婆白寡妇负责,由于徐宝山为人仗义又胆大心细,与白寡妇日久生情,最后成了事实上的帮派掌门人。在政府禁止私盐并追查盐枭时,徐宝山被列入了要犯名单,而且面临难逃一命的境地。不过不让须眉的白寡妇悄悄买通官府与帮会的有关人物,为徐宝山顶缸赴死。白寡妇死了以后,徐老虎便接受了招安,并因参加了辛亥光复而驻扎在扬州。

关于徐宝山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袁世凯称帝,他明确表示不拥护,袁世凯便派人以送古董为名除掉了他。另一说是在1912年3月,在达成了南北和议后,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窃取了国家政权。见风使舵的徐宝山又投靠袁世凯,积极反对国民党人。1913年5月23日,革命党人陈其美派人以送古瓷瓶为诱饵,把徐宝山炸死。

徐园”二字由清末民初扬州书法名家吉亮工手书。吉亮工是扬州八怪后又一个诗酒放荡的人物,人称“风先生”,是当时扬州的书法大家,许多人以得到一幅吉亮工的字而感到莫大的荣幸。徐宝山虽是粗人,但他很喜欢吉亮工的字,于是在建这个公祠时,就想让吉亮工题写“徐园”。当然,他也知道吉亮工不会为他写的,于是便请吉亮工来家里喝酒。在吉亮工喝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徐老虎便提出让吉亮工写副对联:“微风徐来,满园春色”。其中暗含了“徐”“园”二字。吉亮工因为酒醉,所以认为只是一般的对联,就写了起来。谁知,写完上联时,忽起一阵凉风,吉稍微清醒了一些,就拆下自己绑脚布,写成了下联。

如今的“徐”“园”二字,字体风格都不相同。前者为行楷,工整而沧劲,后者则为行草,潦草而飘逸。仔细看那“园”字中的“元”,可以发现“元”的字形非常象“虎”。隐藏着漫骂徐老虎意思:你就算再威风,也是只“园”中的老虎,最终也只是这徐园里的一只困兽。这种说法颇为流传,好像现在瘦西湖的导游都是这么解释的,于是徐老虎困于圈中,成了权威的说法。不过,如果了解了吉亮工与徐宝山的关系以后,恐怕这个说法就要大打折扣了。

辛亥革命后,扬州是徐宝山掌权。徐虽是一介武夫,但很懂得收罗社会名士组织智囊团为己所用。徐邀吉入幕那天专门办了几桌宴席请吉亮工,并请了许多名士作陪。吉亮工当时很瞧不起徐,在席间,徐说了一番仰慕的话后,提出请吉写一副对联,吉挥毫就写下了:“旧纸粉红色;先生油绿痰”

扬州人都知道,油绿痰是一句骂人的话。徐宝山久居扬州,当然懂得联中是在骂他,不过他还是哈哈大笑,连说:“写得好!写得好!有趣!有趣!”立即命人挂在堂上。吉亮工被徐的大气量所感动,终于为其所用,成了徐的智囊。

他有这样两副对联赠徐宝山:“从来文士唯耽酒;自古英雄不读书”,“一身都是胆;万事总由天”。前一幅从唐朝诗人章碣诗中化来,原诗为“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吉亮工将徐宝山比作项羽、刘邦等不读书而能成就大事的英雄,但很多人却理解成笑话徐宝山是个粗人,未免大违作者本意了。后者,直接就是大夸徐宝山了。事实上,吉亮工入幕徐府后,很想跟着徐宝山大干一番的,谁想仅仅到第三个年头,徐宝山就遇刺身亡了,吉亮工非常悲痛,当1915年在原桃花坞的废墟上建徐园时,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感慨意如何,煮酒话当年南北;英雄人不见,看花到今日园林”,从意境中可以看出,吉亮工与徐宝山的感情是相当不错的。

徐园”二字的题额也是写于1915年,笼中虎更多的可能还是感怀自己的报国无门,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机会施展的郁闷之情吧。这是吉亮工书中的精品,也算他人生的绝笔。1915年,吉亮工也离开了人世。不知在地下,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人,是否还能相谈甚欢?

徐园旁边的小桥

走近每一座亭台、楼阁,揭开烟雨凝成的面纱,瘦西湖的绿滋润了心房。

漂浮在空中一样的黄叶。这张感觉特别梦幻耶



周末的瘦西湖,虽然天气不大好,可是游客还是超多的哟。有种挤不过去的感觉。

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众

对面是钓鱼台。

深入湖心的钓鱼台,原来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逛到这儿,不知怎么的就来了钓鱼的兴趣。于是立即有人送上了鱼杆。可是瘦西湖里的鱼却偏偏不听话,平日里一呼百应的乾隆皇帝钓了半天,就是没有一条鱼上钩。这下陪同的扬州盐商着急了,当即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举着荷叶,靠荷茎来换气。上面的乾隆鱼杆一落,下面的活龙鱼就被挂上了钩。这下乾隆爷自然是龙心大悦了。在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扬州的钓鱼却是众多钓台中体量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您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这里也是外地游客到扬州一定要留影的地方。那洞中借景的画面正好对应了“三星拱照”的名称。



就是因为刚才那个红桥没有挤过去,所以……没有过去那边的景点了。

不走景点路线也是可以有小惊喜的!

白塔

据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怪不得我怎么看怎么眼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扬州的白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


我说这白塔怎么那么脸熟呢!原来是北海的白塔山寨版。给钱,能上去走走。

白塔旁边的小亭子

悠哉悠哉的老人,其实后面是法海寺,怎么拍都不好看的纠结鬼干脆不拍了……自个想象去吧,哈哈哈


大树下的小和尚




超美的莲花桥

莲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经250多年了。桥体考究,桥上是五座亭。如果你是鸟儿,便会把亭儿当成是五朵盛开的莲花。

气派吧


莲花桥上看到的景观。是不是很不错叻!ps那个屋顶不是我手震,不是你烟花,他就那样。

你来,不来,他都在那,他就那样……

烟雨中的莲花桥

这张照片……其实我是站在一个很奇怪的位置拍的。湖边一个圆顶的小柱子上,单脚……

别说你去到的时候看到的景色跟我拍的完全不同一回事嘛,其实真的是那么美,你要站在别人不一样的角度,你要有发现美的能力啦。


我去的时候天气真的很不好了,灰蒙蒙的。

天空开始变得很暗了。估计很快要下雨。


二十四孔桥。也就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我原来以为是24个孔,原来是……桥长24米,宽2.4米,两侧各有24个台阶,各有24个小石狮。

这么小小的桥还是有点其他典故的。

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

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被称为”春台祝寿”。



熙春台简介: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玲珑界、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二十四桥熙春台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它与小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的转折处。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熙春”一词出自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意指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面。


到差不多中午的时候,下起大雨来了。躲去游客中心吃午饭。

游客中心吃的午餐。

咸猪骨芥菜汤这个不是广东菜吗?哈哈

小巧的狮子头

味道不错D




巧的是,吃完饭,雨也停了,不过刚才真的是淋得挺惨的啦。



雨后的郁金香vs桃花,美翻了吧?!

园区里的郁金香长得很好。

茶花园的售票处。晚上看表演的时候就是从这里进去的哦




1 前言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