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呈坎古镇

徽州
徽州 huizhou
经纬度:118.336813
29.827935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800元
景区类型 :0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07 15:32
游记浏览:9
游记目录:

    第二天,我们去了呈坎古镇。 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被称为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位于黄山南麓,东与歙县毗邻。 

    呈坎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其中有21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

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呈坎:“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

进呈坎,必须先过一道由青石雕刻的大门,迈脚时还必须男左女右,所以又有:游呈坎一生无坎,人生好运喜连连之说。 


    对于呈坎古镇,我真是有点黔驴技穷,不知道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它。想来想去,“气象万千”是我能找到的最贴切的词了。水墨呈坎,烟雨江南,梦里水乡。想必张择端来此的话,也一定会再次泼墨作一幅徽州版的《清明上河图》吧! 

    细细的品味呈坎的墨韵,你会产生一种“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审美视觉。所以,如果说黄龙归来不看山的话,呈坎离去,相信你一定不会再对其他古民居感兴趣了。




    不知不觉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该是返程的时候了。依依惜别之际,我和冠辉约定:九月九喝新酒,待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我们前往河南开封一同拜会现代张择端____清明上河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旭东,三人对月,品茗、对弈、赏菊、论道。可谓是对依依不舍的一点补偿吧!

    期待秋来九月八,汴水河畔话桑麻。清明园中再聚首,饮酒品茗就菊花。 

      在巢湖凭栏远眺,把酒临风,挥手作别;人生苦短,友情恨浓。想起了刘备与徐庶,一股惆怅噎满我的胸膛,于是吟出几句五言古风: 

巢湖水太阔,

挥手恨树多。 

十里短似梭, 

来时恍如昨。

但愿刘备在,

伐木不畏多。

2016.04.02

 

 

   我读《烟雨徽州行》

       罗慰年(旅美学者)

美国华人散文家王鼎钧谈到散文创作,提出了一个八有的标准。一篇好的散文,要有物、有序、有趣、有味、有情、有理、有史、有论。读二哥《烟雨徽州行》,马上让我想起王鼎钧的八有。二哥这篇散文,从内容到文字,达到了八有的境界。

言之无物,是散文大忌。一篇好散文,首先要言之有物。物就是内容。这篇散文,2000多字,包容了人情世故,地理风貌,建筑八卦,上下古今,饮食品茶,作诗赏赋,琳琳朗朗,不能不说是有料!

有了内容,要按照独特的顺序布排,否则可能逻辑混乱,让读者找不到头绪。这篇文章,从两家人结伴游黄山开始,从黄山市说到徽州,展开徽州文化方方面面,这是宏观的俯视;然后,进入太平湖景区和呈坎古镇,近距离地视察,这是一种平视。两种视角,一远一近,犹如照相机镜头的调焦,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看尽了黄山和徽州的风貌。

有趣的标准很难统一,不同读者审美趣味不同。读下面这段文字,便是有趣:不知怎么突然又想起了鲍叔牙,钟子期,想起了忽闻两岸踏歌声的李太白。这些历史人物,其实后面还隐藏了管仲,伯牙,汪伦三个人物,包含了很多有趣、有情、有义的故事,二哥没有把它写出来,有虚有实让读者琢磨回味并产生了文章的韵味,正应了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写到这里,二哥笔锋一转,想起了我的曾经:四十年来风尘,一万八千烦闷;春雨如箭射缤纷,凋落一地红唇。羁绊无名小镇,梦中常有佳人;妆楼相拥情正深,最恨房东敲门。这些真实情感的写照,使读者在前后两种不同人生况味下,产生不同的人生感悟。读到这里,读者有兴趣在莞尔一笑时又有了对人生的思考。

有趣和有味不同。所谓有味指的是回味。我爱美人,我亦爱山水,山水之中,包含多少让人回味的变化。用短短的文字,逮住眼前的风光,二哥的文字,已经到了点字成金的程度,令人回味无穷:

太平湖水天一色。放眼望去,青山如簇,层峦叠嶂,山环水绕,岛屿散落如珠。湖岸粉墙青瓦,错落有致。绿杉翠竹倒影,徽派建筑风格尽收眼底。这时,范仲淹的名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不知怎么就涌入脑海,不请自来。瞬间,又产生一种情怀: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身处此地,顿时物我两忘,放下一切。

二哥的这篇游记,写得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他从在徽嫂酒店享用正宗徽菜和太平猴魁的茶香,借汪冠辉的口说:每次来到这里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我认为太平湖比千岛湖多了一种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就是辛弃疾所谓的:我看青山多有情,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有理走遍天下。这个理,就是通常我们说的道理。他从地名的改变生发开去,说出关于地名、人名、历史、文化、符号、图腾、乡愁和情感的一番中国特色的道理,让人为之折服。

关于有史,不必多说,说一个字都是多余。说了是侮辱读者的智商。

一篇好的散文,最好要有议论。但是,散文又怕没有来头的议论。这篇散文有不少议论,独到而又精彩。我最欣赏的是下面这一段:其实,自然多景,人间多情。自然之情曰景,人间之景曰情,此就是所谓情景交融吧!

关于散文创作,除了散文家王鼎钧的八有,我还推崇   《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的作者雷·布莱德白瑞(Ray Bradbury)的创作理论。雷·布莱德白瑞被视为是当代的文艺复兴才子” (Renaissance Man) 蒋青(Jiang Qian)先生评价布莱德白瑞说,纵观上下,横阅左右,但凡有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巨匠,无所例外的均是胸怀过去、展望未来、洞察今日、气贯山河,并集史鉴、哲理、论证、抒情、写意、民俗、市侩、众生、预言、幻想等等于一身的多面手。”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好的散文作者应该具有的多面手素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整篇文章中间有机的融入了作者的几首古体诗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在文章的笔法上起到了关锁与衔接的作用。尤其是“挥手恨树多”这句,太有画面动感了,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

我想,从《烟雨徽州行》这篇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散文写作的多面手正朝着读者迎面走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