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四川 > 旅游游记

就在都江堰门外打晃 也挺美

就在都江堰门外打晃 也挺美
就在都江堰门外打晃 也挺美
就在都江堰门外打晃 也挺美
就在都江堰门外打晃 也挺美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都江堰
入库时间:2016-08-09 12:40
游记浏览:31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1-22
旅游简介:都江堰休闲游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休闲游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知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上。但在我心目中,都江堰可是慢生活的代表城市。本着就想很简朴的在河边,...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9
旅行游记

1 都江堰休闲游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休闲游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知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上。但在我心目中,都江堰可是慢生活的代表城市。本着就想很简朴的在河边,傻坐着,呵呵茶、掏掏耳朵、按按肩...等,简而言之,来享受一把真正的“闲”,难得“偷得半日闲”这“闲”确实是偷来的。从峨眉下来,腿着实很累,还真想好好歇歇。从峨眉山有直达都江堰的长途车,其实很方便。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等工程。

    打车来到景区大门口,已经下午一点半了。景区的大门宽敞气派,门上书“都江堰”三个大字。

   都江堰景区的门票是90元/人。因08年汶川大地震的破坏,景区里的伏龙观、二王庙等景点都在维修,没有开放,但票价却一分也不减,再加上我们刚爬过峨眉山,有点疲劳,所以我们左评估、右商量,觉得进园性价比不高,还是不进了吧~反正旅游这种事,也确实很难一次就玩的很彻底,所以还是为下次去四川留点念想吧~

    大门左边,便是南桥,在景区大门口就能看到。南桥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廊桥,整个廊桥吊角飞檐,辉煌大气,气度不凡。

    走到南桥的桥头,我们先不过桥,顺江边往前,沿江是一长排木构瓦顶的长廊,里边摆放了桌椅,有些客人坐在那儿,有的在喝茶,有的在打麻将。南桥周边是都江堰市餐饮业比较发达的一片,人很多很热闹。

    走近长廊,早有路边餐馆的老板娘迎上来,把她店面门前地上摆着的各式菜蔬水产指给我看。正是下午一、两点本来就是吃饭时间,肚子早就咕咕叫了。看那盆盆罐罐篮子鸡笼摆了一地,里边绿绿鲜鲜嫩嫩的各种蔬菜的也挺讨人喜欢,就找了一张紧靠江边的桌子坐下了。我要了当地特产青城山腊肉,又要了鱼香肉丝和四川豆花。

    坐在廊子里视野很好,我们边吃边看风景,江里的江水流得很急,流水声震耳,这应该是从都江堰内江流过来的水,在北方见惯了那种沉闷混浊半死不活的河水,再见到这等清澈湍急的水,心里都会生出几分惊喜来。

   菜炒得水平一般,腊肉硬了点儿。鱼香肉丝倒是正宗的川味,全是肉丝,不像北京的鱼香肉丝,净是胡萝卜丝。

    吃完饭,走上南桥,在雕梁画栋的南桥上,俯身看着桥下这么气势宏伟、波涛汹涌的江水,感到非常兴奋。

    过了南桥,就是都江堰市的步行街。长方形的石板,两边古香古色的三层小楼,蜿蜒向前。

    沿南桥北岸,我们向宝瓶口方向一直走,经过了一段房舍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的沿江茶馆。走到尽头被一道铁栅栏挡住去路,只能返回。

    在江边的茶馆,我们要了杯茶,坐在江边喝茶,顺便让人掏掏耳朵,休闲一下,过过四川人得慢生活。

坐在水流湍急的江边,一边喝茶、掏耳朵,一边了解了一下都江堰的历史。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利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从此四川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坐在江岸边,喝着茶,聊着天,看着美景,听着流水声。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五点多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坐车去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二零一零年九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