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北京 > 旅游游记

吃在北京味儿(待消食后继续)

吃在北京味儿(待消食后继续)
吃在北京味儿(待消食后继续)
吃在北京味儿(待消食后继续)
吃在北京味儿(待消食后继续)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北京
入库时间:2016-08-08 10:41
游记浏览:32
旅行天数:365
游览景点:["豆汁","焦圈","老北京炸酱面","北京","北京小吃","炒肝","门钉肉饼","丰年灌肠","奶酪","爆肚","卤煮火烧"]
出发时间:2014-03-18
旅游简介:豆汁爱上焦圈还拉上咸菜条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豆汁是老北京独特的小吃,根据文字记载有300年的历史。地道的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3
旅行游记

1 京汁京味 北京 -北京小吃

                              

清代杨米人《都门竹枝词》写道:

 

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和局。

三大钱儿买甜花,切糕鬼腿闹喳喳,

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

凉果糕炸糖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

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

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爆肚油肝香灌肠,木须黄菜片儿汤。

 

 这就是当年北京小吃的真实写照。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老北京的小吃摊小吃店都是一家一户的家传手艺,都是竞争中留下的极品。

        据史料记载,旧时,每月阴历初八护国寺有庙市,汇集了京城有名的绝活小吃摊商。曾为京师城西庙会之首,由于小吃精美,颇受达官显贵和黎民百姓的赞赏,吸引了京畿四九城的食客。按老辈儿人回忆,护国寺庙会最招人的是小吃浮摊。摊主们支个布棚,亮出字号,摆上条案、长凳,有的索性把肩挑的担子或手推独轮车找个地儿,庙里一停,边安炉边坐锅,锅旁摆上调料罐、碗筷,这就拉开了“阵势”准备开卖:“豆面糕来,要糖钱!”、“滚糖的驴打滚啦”……庙会上的小吃、茶食等是最受欢迎的食品。年糕、煮羊霜肠、扒糕、凉粉、爆肚、茶汤等小吃品种在食摊上应有尽有。

             当年前门地区食肆林立,各种小吃汇聚,一条长约165米、宽约3米的门框胡同聚集着30多户老字号小吃。复顺斋酱牛肉、年糕王、豌豆宛、馅饼路、爆肚羊、厨子杨、年糕杨、豆腐脑白、爆肚冯、奶酪魏、老豆腐馄饨康、炒火烧沙、包子杨、同益轩羊肉、褡裢火烧、德兴斋烧羊肉杂碎汤、俊王爷烧饼等。 鲁迅、老舍、梁实秋、程砚秋、荀慧生等都是这里的常客。嗅着各家小吃的香味,看着身边的嘈杂景象,喝着热乎乎的豆汁儿,伴着身边浑厚的叫卖声音,汇成喧腾的市井生活。小吃极大地丰富了北京人的生活,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的进程中,北京城胡同少了,高楼大厦多了,作为走街串巷吆喝着卖的北京小吃也逐渐衰落了。据资深美食专家董克平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小吃品种,已不足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店铺稀少、传承断代、技艺缺失、原料难求等等原因,让北京传统小吃的恢复与发展速度缓慢、举步维艰。

       “北京小吃食俗” 启动申非遗。依据有历史传统、有故事典故、制作技艺含量高、代表年节习俗、具有北京特色等多项标准,北京老字号协会从现存的205种北京小吃中,选出了首批30种“群众最喜爱的北京名小吃”,而最终进入市级非遗申报的小吃品种就将从这30种小吃中遴选。

就像其他珍贵物种一样,有的保护不当同样面临“灭绝”的遗憾。有的北京小吃,或许你从来就没听说过,又或者只在老一辈北京人的记忆中留下……羊霜肠、冰碗、西瓜酪、榆钱糕……

 

        参看     梁实秋  北平的零食小贩 生活的艺术

 

        卓然 《故都食物百咏》

 

          佟金华 《小吃的滋味》

     http://www.bjd.com.cn/pwjc/gdfq/200908/t20090831_537725.htm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