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游记攻略

哈尔滨游记攻略
哈尔滨游记攻略
哈尔滨游记攻略
哈尔滨游记攻略
出发地:澳门
目的地: 哈尔滨
入库时间:2016-08-08 04:59
游记浏览:30
旅行天数:15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11-06
旅游简介:1历史沿革地名由来①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哈尔滨②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1898年...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8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实用攻略

地名由来

①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哈尔滨

②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③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④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⑤“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无从考证。

⑥满语“锁骨”说: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⑦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⑧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⑨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1]

发展历程

哈尔滨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位置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地形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的冬天火树银花。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气候

松浦大桥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4-6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左右。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7-8月份为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3℃,最高气温达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为各季之最。

9-10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

11-次年3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1月平均气温零下15℃-零下30℃,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水文

浩瀚的松花江横穿大冰城

矿产

哈尔滨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3种,已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硫铁矿、熔炼水晶、蛇纹岩、砷、建筑用石、矿泉水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居全省第一位的矿种有:硫铁矿占55.8%,熔炼水晶占61.2%,蛇纹岩占43.3%,砷占49%,以及石棉、硅石、饰面用大理岩、稀散元素碲等8种。 

林产

哈尔滨夜景哈尔滨市林业用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等。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张广才岭西北麓,小兴安岭南坡。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杨、桦等。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柳以花纹美丽驰名。此外,还有黄太平、大秋果、苹果、葡萄等温带果木林,以及特种经济林、黑豆果等。野生果树资源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豆淀果、悬钩子、刺玫瑰、猕猴桃、五味子、东方草莓等。野生薇果产量较多,已成为重要出口资源。

植物

哈尔滨市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哈尔滨夜景

药用植物中,名贵药材有山参、黄柏、地龙、苦参、狼毒、黄芪、五味子、刺五加、党参、茯苓、满山红(红萍)等。

草原植物以“东北三宝”之一的小叶樟和饲用碱草为主。

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管伸菜、刺嫩芽、明叶菜、枪头菜、猫爪等10余种,还有大量的猴头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

野生油料有松子、榛子。野生花卉有130余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有小细叶百合、渥丹百合、山丹百合、燕子花、紫花鸢尾、长瓣舍莲等20余种。

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鸡头米)、睡莲、东北金鱼藻、菱角、菖蒲、芦苇、乌拉草。山野果子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 

区域总人口993.5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471.4万 (2012年统计数据)。

市辖区

10204.42

4,715,198

3,397,101

道里区

479.2

715,412

606,988

道外区

618.6

689,297

566,099

南岗区

182.8

997,644

956,795

香坊区

339.55

752,674

665,539

平房区

93.97

160,492

136,906

松北区

736.3

198,930

60,192

呼兰区

2,197

620,992

167,597

阿城区2,445579,757236,985

双城区

3,112

826,343

172,705

县(市)

46,430.7

5,217,481

1,367,416

巴彦县

3,137.7

712,562

119,476

宾县

3,844.7

629,387

110,684

依兰县

4,616

408,814

129,311

延寿县

3,149

269,153

74,991

木兰县

3,600

276,982

67,129

通河县

5,675.5

240,919

109,443

方正县

2,969.4

232,500

111,197

五常市

7,501.4

1,003,551

228,427

尚志市

8,825

617,270

244,053

政区

哈尔滨市辖9个市辖区和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 市辖区: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香坊区、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

  • 县级市:尚志市、五常市;

  • 县:依兰县、方正县、宾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延寿县。

新区

群力新区(属道里区)群力新区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群力新区部,松花江南岸。东起河家沟,西至四环路,南起哈双北线,北至群力堤,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获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授予的“2009年度人居环境范例奖”。获201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称号。

哈西新区(属南岗区)

主要指哈尔滨西站地区,建后的哈西新区将成为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新技术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商贸业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新建的哈尔滨西客站是新建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尔滨市两个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汇集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

松北科技创新城(属松北区)

松北科技创新城哈尔滨市产业高端化、科技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载体,推动松北工业区与利民经济研发区融合,形成10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集中区,建设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涵盖技术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三大体系。

哈南工业新城(属哈尔滨南部地区包括平房区等)松北科技创新城

位于哈尔滨南部,总规划面积462平方公里。哈南工业新城建设将以开发区、平房区为基础,整合香坊区朝阳工业小区、前进工业园区、南岗区红旗工业小区、阿城新华工业园区、双城周家工业园区和新兴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打造国家重要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新型装备制造、材料产业、食品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六大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云谷”哈南国际数据城云计算中心。


2012年经济总量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6.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8.9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1:36.1:52.8。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42.2%和4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810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61.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8%,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9%。

财政收支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581.4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4.7亿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3.6亿元。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18.6亿元、87.5亿元、89.7亿元、42.6亿元、58.2亿元。

劳动就业年末城镇就业人数314.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万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全年为求职登记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3.6万人次。全年创业培训14816人,实现自主创业9322人,带动27260个就业岗位。全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1%。

农业

美丽的哈尔滨(2)哈尔滨地域广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空气清爽,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理想地点。这片广阔的黑土地堪称中国最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食用和纺织用农作物。大豆、马铃薯、亚麻、甜菜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貂皮、猪鬃、马尾、黑木耳、猴头蘑、黑加伦、蕨菜、蜂王浆、椴树蜜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药用植物防风、甘草、刺五加、人参、黄芪等名贵药材的质量属全国上乘;哈尔滨的东部和北部生长着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柏等珍贵树种--为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科技

哈尔滨夜景哈尔滨市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已经形成了以大学、研究所、大工厂科技力量为主,地方科技力量为辅的研究与开发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现拥有普通高等院校50所,在校大学生68万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4.2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4万人,国有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2多万人,企业办科技机构63家,其中发动机、轴承、量仪、空调机、电机、汽轮机、环保制氧、生物制药等21个重点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拥有两院院士2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7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县及县级以上独立研究机构131个,其中中央部门18个,地方部门113个。累计建成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焊接所、兽研所、49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703研究所等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实力,为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高质量飞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

哈尔滨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艺术馆)21个;公共图书馆18个,图书馆分馆5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8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1个。全年出版报纸56054万份,出版杂志5299万册,出版图书6931万册。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29.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7.1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27056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0455小时。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9.14%,广播综合覆盖率99.62%。

卫生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56个(未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51个、卫生院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9万人,注册护士2.2万人。

体育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了4项国际比赛和38项国内各级各类比赛。至年末,哈尔滨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16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57枚、银牌56枚、铜牌45枚,共打破3项全国纪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活动达1000余次,县级以上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参加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新增50个社区全民健身休闲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1625件,拥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132名。

哈尔滨籍运动员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奖情况
运动员姓名奥运会项目分项奖牌
孔令辉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金牌
孔令辉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
焦刘洋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金牌
孔令辉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银牌
焦刘洋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银牌

哈尔滨籍运动员在冬季奥运会上获奖情况
运动员姓名冬奥会项目分项奖牌
申雪 / 赵宏博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张会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
张虹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金牌
张丹 / 张昊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银牌
庞清 / 佟健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银牌
申雪 / 赵宏博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铜牌
王冰玉、岳清爽、柳荫、周妍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冰壶女子冰壶铜牌

【承办体育赛事】

国际级

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2)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于1996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洲际冬季综合运动会。中国队以15金7银15铜37块奖牌的成绩列金牌和奖牌榜榜首。

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于2009年2月18日至2月28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综合性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队以18金18银12铜获得奖牌榜的第一名。 

2003年哈尔滨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于2003年9月23日至10月2日在哈尔滨举行。本届比赛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获得了冠军,姚明获得了最有价值球员。 

2007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于2007年11月8日至11月11日在哈尔滨举行,韩国金妍儿获得本站女子单人滑冠军。

2008年哈尔滨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于2008年4月4日至4月12日在哈尔滨举行,美国国家女子冰球队获得哈尔滨女子冰球世锦赛冠军。 

国家级

哈尔滨5次举办全国冬季运动会,1959年第一届、1976年第三届、1983年第五届、1991年第七届、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冬季运动会均在哈尔滨举行。哈尔滨的尚志县(即现哈尔滨市尚志市)亚布力滑雪场还曾参与举办1979年第四届和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雪上项目比赛。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铁路

哈尔滨西站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哈尔滨铁路局是哈尔滨西站全国15个铁路局之一,北起古莲,南至兰棱,东达绥芬河,西到满洲里,外与俄罗斯接轨,内与沈阳铁路局相通。36条干线贯穿黑龙江省全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构成了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2005年3月18日开始根据铁道部的统一部署,铁路局(集团公司)撤销下辖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5个铁路分局,实行直接管理站段的管理体制。铁路营业里程6854公里,线路计长12516.9公里。

哈尔滨乘坐火车可以抵达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天津,上海,广州,济南,青岛,南昌,武汉,石家庄,郑州,长沙,西安,重庆,德州,杭州,温州,包头等以及沿线城镇。哈尔滨乘火车可以抵达省内所有通客运铁路的大中小城镇,是连接中国大陆与东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 

高铁

哈大高铁哈尔滨西站哈大客运专线2012年开通运营,同津秦客运专线以及秦沈客运专线连接京沪高速铁路。哈尔滨抵达沈阳只需要2个小时,抵达大连只需要3个半小时。配套将来建成的京沈客运专线、京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真正到时实现哈尔滨到全国各大城市实现朝发午至,午发夕至,夕发朝至。

黑龙江省内客运专线以哈尔滨为中心,哈齐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00公里/小时、哈牡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哈佳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届时将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1小时经济圈。将辐射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四个地级城市。哈尔滨铁路枢纽新客运车站——哈尔滨西站建成运营,哈齐客运专线的哈尔滨北站正在建设,同时扩建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东站现有的两座火车站。

公路

老道外小吃遍布巴洛克大街上主要公路有绥满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哈佳高速公路、五右高速公路、哈同公路(同江)、吉黑公路(黑河)、鹤哈高速公路等。

哈尔滨的公路运输事业发展迅速,陆续建成了松花江公路大桥、北京至哈尔滨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哈尔滨段、哈尔滨至阿城汽车专用公路、哈尔滨至亚布力二级专用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二环快速干道等重点工程。公路运输发展到具有高速公路、专用公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架的干线公路网络。至2005年末,公路总里程达到75421公里。城市公共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国有公共交通车辆为主体,个体和社会车辆为补充,贯通城乡的客运服务体系。全市公路营运客车已达4293辆,公路客运量达5135万人次,货运量达8148万吨。

水运

九站码头哈尔滨地处松花江中游,是全省水运的指挥运输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哈尔滨港九站码头口对俄开放,恢复了中俄水运贸易,促进了边贸发展。1990年,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东北内河最大的哈尔滨航运站,引进和制造了平均时速高达65公里的水翼船,并投入松花江营运。1992年,开通江海联运,船队首次从松花江经黑龙江下游出海,驶抵日本,开始了冲出内河、走向海洋的新纪元。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由于松花江水位连年下降,严重影响了松花江的航运。2005年,水路运输各种货物309万吨。

城市交通

哈尔滨地铁(2)交通格局:“一轴、四环、十一射”

轨道交通

哈尔滨地铁(Harbin Metro)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首个高寒地铁系统。该工程于2008年3月31日启动,规划有“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其中部分路段利用原有的“7381”人防地道工程进行改造。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 、二期工程于2013年9月26日通车试运行。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1号线三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二期工程将于2014年初启动。哈尔滨地铁总工程预计在20年内完成,估算总投资2000亿元。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采取地上地下相结合、城区城郊相结合、平时战时相结合方式,工程完成后将新增线路,总规模可达12条线和1条环线和两条支线。

跨江通道

(自西向东)

桥梁名称运输方式

王万铁路桥

铁路 王万联络线

四方台大桥

公路 四环绕城高速

阳明滩大桥

城市道路 西三环

松花江公路大桥新桥(松花江姊妹桥)

城市道路

松花江公路大桥

城市道路

松浦大桥

城市道路

滨洲铁路桥

铁路 滨洲线

滨北公铁两用桥(滨江桥、东江桥)

铁路 滨北线(公路已封闭)

松花江大桥

公路 四环绕城高速

全市公交运营路网长度为776.6公里,公交编码线路205条。全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5433台,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1.6亿人次。年末全市共有出租汽车15519台。 

邮政

哈尔滨哈尔滨邮政局是中国东北部重要的邮件集散中心和通信枢纽。哈尔滨立交桥夜景可以办理全市、全国各地的邮政通信,以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信函、包裹及特快专递业务,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联结全国,通达世界各地的邮政通信网络。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470处营业网点,邮路总长度4780公里。邮政特服电话185为顾客的查询、投诉、上门收寄特快专递邮件提供服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年发送信函2918万件,其中特快专递119万件,比上年增长8.2%。

电信

哈尔滨的电信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经过“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时期的重点建设,该市已经形成了立体化、高效能的通信格局。哈尔滨市通信分公司是经过改组之后的中国网通集团黑龙江省通信公司所属大型通信骨干企业,网络覆盖8区11县(市)5.31万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6.5亿元,增长29.0%。至2005年末,全市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364.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65.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6.8万户;移动用户330万户。互联网用户211.3万户。

景点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太阳岛风景区

巴洛克大街

中国唯一坐落于城市中心的江漫湿地型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联合国友好理事会评为“联合国FOUN生态示范岛”。它以独特的北方自然风光和浪漫的欧陆风情著称。一年一度的“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及许多国际国内的雪雕比赛都在这里举办。

2009年7月,哈尔滨太阳岛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岛屿型公园。 

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是由风车山庄、国家体委,交通山庄,大青山滑雪场、通信山庄电力山庄,云鼎山庄、好汉泊雪场,以及农家院共同组成,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尚志市境内,距哈尔滨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这里的极端最低气温是-44℃,平均气温-10℃,积雪期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的设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雪道设有多条吊椅式和牵引索道,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步行街(2)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后来发展成为东北北部最繁华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它是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环境优美,井然有序。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第一座电影院——伊留继昂电影院曾创建于中央大街和道里区西十二道街交叉口。是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1905年创建的。

10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为解放东北乃至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太阳岛公园(2)1994年,哈尔滨市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0年,哈尔滨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成为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公交都市”试点示范城市,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

2013年9月,哈尔滨成为国务院发改委《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3年12月,哈尔滨成为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政府间陆港协定》(ESCAP决议69/7号)确定的国际陆港城市,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共同配送试点城市。

2014年1月,哈尔滨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2015年2月28日,哈尔滨成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2

3

4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