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江苏 > 旅游游记

游方山

游方山
游方山
游方山
游方山
出发地:南京
目的地: 方山国家地质公园
入库时间:2016-08-07 13:11
游记浏览:31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方山国家地质公园"]
出发时间:2014-11-28
旅游简介:新舍友,新旅途。刚进大学,空余时间多了好多,舍友之间还不熟悉。我就提议大家一起出去玩,每天呆在学校太闷啦,不如出去散散心,还能增进一下友谊。我们做校车到中国药科大学地铁站,坐地铁到天印大道站下,然后做...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9
旅行游记

1 新舍友,新旅途。 方山国家地质公园

刚进大学,空余时间多了好多,舍友之间还不熟悉。我就提议大家一起出去玩,每天呆在学校太闷啦,不如出去散散心,还能增进一下友谊。

我们做校车到中国药科大学地铁站,坐地铁到天印大道站下,然后做12路到方山站下。于是我们开始了我们宿舍的第一次旅行。

   从远处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顶山(海拔约208米),远望如一方印,古称印山。因戴笠飞机在此失事,一度亦称戴山。方山虽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周围较低的部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统洞玄观组砂砾层,形成缓坡。在洞玄观组之上复盖着上第三系上新统的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

    根据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的分层及上下关系,可以判断方山火山喷发分为两期。第一次喷发期为溢流,组成一套致密橄榄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简称下玄武岩),其喷发停歇后堆积了一套含火山碎屑沉积岩。第二次喷发期为溢流--爆炸--溢流,构成了一套玄武质集块岩及细粒橄榄玄武岩,细粒气孔状橄榄玄武岩(简称上玄武岩)。除上述二次喷发期的玄武岩类岩石外,还有晚期粗玄岩玄武岩沿火山通道或原生裂隙侵入,构成岩颈及岩墙,结束了喷发活动。










       相传,晋元帝时,南京老百姓因为大官张廷尉私建大门侵占民宅,到处打官司无人敢理,后来听说另一个高大的官贺司空出城,便跑到方山拦住他告状,张廷尉吓坏了,赶紧拆掉大门,还亲自去方山请罪。晋成帝逝世,名士阮裕自会稽晋京,千里赴丧,不见京中名流,事毕了就打道回府,众人齐追至方山,不及而返。这两件事都记在《世说新语》里,所以方山津是东南方向出入京城的必经之地,与著名的石头津南北相对。王彪之、谢灵运也都有方山送别诗为证:与诸兄弟方山别诗晋·王彪之脂车总驰轮。泛舟理飞棹。丝染墨悲欢。路歧杨感悼。邻里相送至方山宋·谢灵运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谢灵运此去就任永嘉太守,其永嘉山水诗是中国诗风的一大转折。“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两句已见山水寄情之端。过往的人多了,方山之奇便为人所注意,六朝人又爱山水泉林之幽隐。元嘉末,尚书令何尚之退休后即僦居方山,还写了《退居赋》以明其志。何尚之是“赞扬佛教”的著名居士。此后,孝武帝时,又有高僧释法瑗庐于方山,注《胜鬘》及《微密持经》。这是方山与佛教搭上关系的最早明证。方山这么好,于是皇帝也来凑热闹,齐武帝就梦想着要在这儿起离宫,大诗人王融、沈约都有《侍游方山应诏》诗,估计和此事有关:侍游方山应诏王融巡躅望登年,怅饮临秋县。日羽镜霜浔,云旗落风甸。四瀛良在目,八寓婉如见。小臣窃自嘉,预奉栢梁宴。侍游方山应诏沈约清汉夜昭晳,扶桑晓陆离。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后来的朱洪武,晚年也动过方山的心思,“命户部于正阳门外距板桥五里度地,自牛首山接方山,西傍河涯为上林苑,户部为图以进,寻以妨民业止之。”方山的繁荣与南京的地位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对南京做了两件坏事。一件是六朝台城平荡为农田,这倒还好,没人住的皇宫终究要废圯,老百姓还可以多两块砌房的砖瓦。还有一件才是真正的“辣手摧花”,废弃破岗渎,南京从此像被人挑了筋,切断了与三吴腹心之地的紧密联系,武功尽废。后来南唐建国,因为太湖一带基本为吴越控制,东南水路依旧不通。南宋初年,金兀术就为这个吃了大亏,他领着载满财货的船队从江南返回时,只能绕道镇江,结果困在到处都是芦苇、港汊的黄天荡,差点被韩世忠包了饺子。到了朱元璋,破岗渎已经没法恢复,只好在溧水另开胭脂河,才解决与苏南的交通难题。六朝以后,方山的重要性虽然降低,但它依然是通往南方的必经之地。由于地扼交通要道,方山多次卷入战火。汉末,孙策定江东,在南京的秣陵城打了第一场硬仗,不仅挂了彩,城也没攻下。他的主要对手南京土著军阀笮融不仅善战,还是南京第一个佛教徒。当时,秣陵县城在方山以西的秣陵关,民间传说笮融被孙策追到方山,落马身亡,留下笮融倒马涧的地名。其实孙策强攻不利,只好绕过秣陵,直取笮融的老板刘繇的老巢曲阿。笮融后来是与老板刘繇闹翻,内讧而死。方山之名真正出现在战史中,是在刘宋时,杀了老子宋文帝的刘劭,为了抵抗弟弟刘骏(后来的孝武帝)的进攻,曾下令决破方山埭,阻止东军进入建康。梁末,北齐军也曾绕道方山,从南面进击建康。


这是方山的正门啦

据说这是陨石哦。

定林寺里的大雄宝殿,好厉害的样子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