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旅行】水城一游

【难忘·旅行】水城一游
【难忘·旅行】水城一游
【难忘·旅行】水城一游
【难忘·旅行】水城一游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聊城
入库时间:2016-07-29 12:04
游记浏览:37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1-05-13
旅游简介:此次陪一朋友去山东,提出日程能否安排聊城一行,我才得知,聊城有一“山陕会馆”。为了更多的了解老人的想法,在网上查了一下聊城,又与聊城方进行了沟通。便定了聊城的半日游。从北京乘飞机到济南已是近中午,马不...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5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此次陪一朋友去山东,提出日程能否安排聊城一行,我才得知,聊城有一“山陕会馆”。为了更多的了解老人的想法,在网上查了一下聊城,又与聊城方进行了沟通。便确定了聊城的半日游。

北京乘飞机到济南已是近中午,马不停蹄坐车赶到聊城已是1点。主人款待的是地方菜,让陕西这位老人吃得交口称赞,我便放下心来。鲁菜的确不错!都是北方人,但烧饼、煎饼、烙饼却能创出“鲁味”,这可称头脑聪明、双手灵巧了。

下午行程的第一站当然是“孔繁森纪念馆”了。我想,因为有了杰出的人,才会有了杰出的城市,因人而文,人文才会万年。一个花圈,不仅仅出于哀悼,更应是出于崇敬。所以,老先生看完展览,感慨的说到:一个人在工作的地方做出成绩、受人尊敬不容易,在出生的地方、因为品格、受人爱戴似乎更难能可贵。聊城,因为有了孔繁森,让许许多多的人记住了它。

坐车来到了东昌湖边的水城明珠大剧场,在空旷的剧场里,导游小姐自豪的进行了介绍,这个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可以开合的剧场,共有座位3636个,国家主席胡锦涛曾亲临剧场。“剧场开启时像悉尼大剧院,闭合时像国家大剧院”—呵呵,这就是山东人的性格吧,“一般一般、世界第三”,正是这种豪爽,让聊城有了亚洲第一。

乘着轮船,缓缓地驶向“山陕会馆”。今天能读到的有关聊城山陕会馆的文字资料是清朝人李弼臣撰写的《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他写道:“聊摄为漕运通衢,南来客舶络绎不绝,以吾乡之商贩者云集,而太汾两府尤多。自国初康熙间来者踵相接,桥寓旅社几不能容。议立公所,谋之于众,捐厘醵金,购旧家宅一区,因其址而葺修之,号曰‘太汾公所’。”太汾公所便是山陕会馆的渊源,当山陕商人多得连太汾公所也不能容纳时,山陕会馆就应运而生了。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祀神明而联桑梓”,联的是乡情,敬的是关公。是呀,出门在外,惦记着的永远是家。家是什么?有血脉相连的亲情,一壶浊酒、几粒花生,彼此一交谈,那思绪便会飞到遥远的故土,乡音、老泪,现代的人还能体会的到吗?老人无语、我无言。

在船上,导游介绍了光岳楼、宋代铁塔、海源阁、曹植墓等后,主人邀请我们前往最后一站—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你看到了聊城的过去,你也看到了聊城的未来,你更可以看到山东、乃至中国。

我们总是用一些东西记录下一些东西,以便使我们在纪念中学会不能忘记。在和老人聊天中的游玩中,我学到了一些东西,便用文字把这种学到的记录下来,也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忘记在聊城里的聊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