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安徽 > 旅游游记

徽绘

徽绘
徽绘
徽绘
徽绘
景点:安徽/anhui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合肥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23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8-29
旅游简介:徽绘 夏日正酣,熏风未止,几个老友约着去庐阳一走。旧时的庐阳如今的名字已是合肥,位淝水之滨,而当年谢玄大败苻坚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尽管这片地方在中国地理历史上的地位几乎可以位列一线省份,不过这次...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8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徽绘

     夏日正酣,熏风未止,几个老友约着去庐阳一走。旧时的庐阳如今的名字已是合肥,位淝水之滨,而当年谢玄大败苻坚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尽管这片地方在中国地理历史上的地位几乎可以位列一线省份,不过这次来这里却是为了再来这里吃吃小龙虾。

铁老大的首座被抓,不过客观的讲,这些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的确改变了人们出行的结构和方式。吃完晚饭,买张票上车,几个小时后便到了合肥,正好赶上夜宵的好档口。刚下火车就被带到这片小龙虾的悲情之地。

 上次来合肥吃小龙虾还是8年前。这个专门在臭水和污泥里长大的小生物突然间就变成了大众餐桌上的美食。记得2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经常拿着一根绳子就去学习旁边的农田里钓小龙虾,机会不用任何饵料,只要扔进去一会就可以提起一只上来。不过最后的结果都是又重新放回到田间去。

 本来也不是夜行动物,簋街的吃法也不甚了解,不过到了这里看见这个桌子也算是让我大开眼界,吃完小龙虾的壳可以直接从这个洞口扔下去,既方便又干净,果然术业有专攻,行行出门道。

克氏原螯虾才是小龙虾的真名,不过它们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泛,反而成了田间的优势物种,不过只要好吃,都是中国人的手下败将,美国的鲤鱼,德国的大闸蟹都应该请外援。一晚上吃了十几斤,算是吃的肠肥肚圆。晚上住的地方是提前在去哪儿订好的元一希尔顿酒店,不知道为什么希尔顿前面还多了两个字,不过酒店整体的环境还不错,价格比在北京还是便宜多了。具体的链接是http://hotel.qunar.com/city/hefei/dt-2004/?tag=hefei#fromDate=2014-08-03&toDate=2014-08-04&q=&from=IHot3.4&filterid=66f1f60e-9ef5-4eb8-897a-97eaaa9b707b_A&showMap=0&qptype=&QHFP=ZSS_A4D59AA1&QHPR=1_1_1_0

 

 第二天一早,车行3个小时,便来到天柱山。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安徽之名即来源于安庆府和徽州府之合意。这里有黄梅戏,也有桐城派,而天柱山则是以世界地质公园闻名。

 这次既然是纯休闲,能偷懒就偷懒,能坐车就不走路,能上缆车就不爬山。

 整个天柱山由长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形成,受地壳运动抬升,再经过雨水和阳光,风蚀,所以整个山体秀美奇异,再辅之青松苍柏,绿水祥云,俊美之韵不输同省的黄山。

缆车只能到达山腰,剩下的半途还得拾阶而上,其实这个时候最美的一段才刚刚映入眼帘。没有继续往上修索道是对的,既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也让游人无法慢享这山水之色。

 

天柱峰的海拔只有1400多米,所以很快就到了山峰对面的观景平台。据旁人所说,山峰上面已经不让人攀登上去了。不过远远的望去,一条登山的小径还是能够看见。

 

 安徽这样的山地美景还有不少,去过的黄山,天堂寨,九华山等等,皆可登堂入室,可圈可点。

给老同志们照相不比那些搏出位的搞怪和卖萌,中规中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

 

 山下的农家院是今天落脚的地方。不比昨天的大酒店的舒适,不过这里的山清水秀却是酒店拿钱也修建不出来的。

清修是文人雅士向往的生活,所以自古以来徽州大地人才辈出,戏曲,文学,书画,哪一个不是举足轻重?

 

 三祖禅寺并不是由三祖僧璨所建,它的始建年代自南朝伊始,后因三祖来此弘法并立化于此,故因此而名。

 寺庙位于天柱山脚下,从天柱山下来,来这里到访很方便。

因出身显赫,再加上皇家加持,所以这里也格外受到文人的青睐,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名人均为其留下诗句。


 常言古佛青灯,死后古塔一座,一直都很相信宗教对人精神和肉体的再塑造力,只不过在中国,宗教很多时候已经被异化,变成实用的功利主义工具。


一个瓦罐便是一具肉身,而是否得法则看每个人的修行了。中国人讲究的是神意,所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才是禅意的最高境界。

 


信仰同样也是需要功力和水平的一件事情,朴实的信仰能规矩和教化人的行为,而经过思考和历练的信仰可以成为人类前行的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大科学家都是基督徒的原因。

 

 去过很多佛教名山,佛门圣地,污浊之气已然弥漫开来,不知道身在其中的僧众们是否真的能够潜心修行,如果寺庙纯粹成为敛财的工具,那么信仰被挟持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三祖寺的清幽是我没有想到的。不知道是不是来得时节不是旺季有关,以其在禅宗的地位,这般宁静是意外,也是窃喜。

 

三三两两的游人和香客适当的点缀着这里的青烟古佛。既不显得寂寥,也不会觉得嘈杂。

 

 这种地方是适合静思的。就像在国外的博物馆,看到的状态应该是可以坐在一幅名画前沉醉几个小时,而不是看一眼,然后站在画前拍一张照片,发个微博或者朋友圈。


 人的状态应该是自由的,一如这林间觅食的雄鸡。只可惜我们从小到大的教化一直在污名“自由”这两个字眼,所以很多人理解的这个词语的内涵只不过是被真理部强意灌输到你的头脑中去的而已。


 兄弟们在前,我一个人悻悻的落在后面,时不时偷拍他们几张,白发已然爬上大家的鬓角,岁月易逝,白驹过隙,唯有珍重。


三祖寺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前有绕水锁气,后有青山为倚,这样的风水宝地自是古人所难求的。


 寺里沉淀着千年来的记忆与精神,走几步便能看见一段故事,行几脚就是一次偶遇。


 达摩一苇渡江,二祖立雪断臂,三祖传灯道信,禅宗慢慢与政治瓜葛越来越多,成为中国的显学,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几次灭佛自然也打击颇大。


释迦穆尼立宗之初也曾说过不立偶像,不过显然后人没有遵从它的遗意。

 

科技改变生活,佛门净地也不会例外,心静即是平安,无在乎什么方式了。

 

建筑自打从茅草屋转型之后,就不再是简单的遮风避雨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宗教建筑里也不例外。适当的建筑形制,宗教意义的陈设,固定宗教仪式会大大加强宗教氛围的形式感,传播变得更加神圣,信众变得更加虔诚。

 

 就连植物也会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个由母亲腋下出生的太子出生时,便七步莲花承足,足见莲花之于佛教的意义所在。


 莲之高洁,不仅是宗教上的意义,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也是极尽溢美之词。越是追求的,在现实生活中越是难得,那些出世的美好,往往是入世的烦恼所致。


 听闻最近某英语高手也剃度参佛了,不知道是不是去练武功准备再大战三百回合?


在合肥以外40公里处,有个古镇叫三河,从天柱山回合肥的路上正好会经过这里。三河早年为商埠重镇,古人逐水草而居,所以河流交汇之处,必是商贾云集之地。


 和大部分古镇一样,一条老街,加上一些纪念品,便是这里的主要特色。


 不过好处就是来到这里的时候是不需要购买门票的,而大部分的原住民的生活还保持原样。


 春燕衔泥,夏燕哺雏,很幸运没有人打搅他们的生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