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 > 旅游游记

探秘鬼谷洞(未完待续)

探秘鬼谷洞(未完待续)
探秘鬼谷洞(未完待续)
探秘鬼谷洞(未完待续)
探秘鬼谷洞(未完待续)
景点:湖南/hunan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张家界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39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张家界","鬼谷洞"]
出发时间:2011-09-14
旅游简介:因为这篇文章,所以有了前面的故事。 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起,有关天门山及鬼谷洞的种种传说,不绝于耳。加之我的舅舅是天门山鬼谷子传人余道人的徒弟,曾经给我传授《天门三十六穴量天尺》武打秘笈,据说这武打秘笈...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8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因为这篇文章,所以有了前面的故事。

 

   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起,有关天门山及鬼谷洞的种种传说,不绝于耳。加之我的舅舅是天门山鬼谷子传人余道人的徒弟,曾经给我传授《天门三十六穴量天尺》武打秘笈,据说这武打秘笈就是鬼谷子在鬼谷洞里写成的。于是,我对鬼谷子非常崇拜,对鬼谷洞充满了向往,希望有朝一日去鬼谷洞探奇,取得真经,得到正果。

  小时候,我家穷,一年三分之一的口粮是天门山上种的苞谷。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我是喝着天门山的水、吃着天门山的苞谷长大的,对天门山自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就有了我人生中三次探秘张家界天门山鬼谷洞的经历。

  真正准备去鬼谷洞探险,是从1990年夏季开始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要我们准备上天门山,天就会下雨。如此反复了几十次,我们的探险行动不能成行。这年秋天,天旱无雨,乡亲们无法播种油菜。一位乡邻对我说:“光玉,你们准备明天上天门山,天就会下雨的。”我们如法炮制,果真下了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

  我们的行动累累受阻,引来了种种非议。有的说,你们准备去的时候天就下雨,说明鬼谷子不让你们去鬼谷洞,若是强行去,肯定会招来灾难。有的说,天门山上多飞狐,专剪到悬崖峭壁上去的人的绳子,你们去了凶多吉少。亲人们听了这些话,也反对我去探险。可是,正是这些劝阻,特别是神秘天气的制约,更加坚定了我去探险的决心。

  1991年7月29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把这天定为去鬼谷洞探险的良辰吉日。7月28日,上午天还下着雨,到了中午,雨终于停了。我去邀人,前后邀了几十个,不是父母不准去,就是其它原因去不了。这样邀来邀去,愿意随我去探险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采药师胡中心,他于1972年下到鬼谷洞口采过药。他知道,那里生长着名贵草药,此去若能够碰上,也就不枉走一遭了。虽然他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但是精神十足,走路爬山,一般小伙子还赶不上。另一个是赵永道,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胆子特别大,哪里都敢去闯荡。另外两位是赵永远、赵国成,耐力强,也是胆大心细的人,是探险的好手。

  7月29日清晨,几人按时赶到我的家里。这时,又有赵红雨、赵子英、赵永海等人临时赶来。这样,扩大到10人的探险队伍,精神抖擞地出发了。听说我们去探险,许多好奇的人便跟着去看热闹,尾随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一支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天门山前进。

  几个小时的攀爬,到达天门山顶时,我们这支长长的队伍只剩下9个人了。站在悬崖峭壁边上向下看,只见万丈绝壁上,朵朵白云时而亲吻绝壁,时而离绝壁散去,让人不寒而栗。见此情景,当场有两个人吓得站立不稳,只能退下阵来。我是这次探险活动的发起者,为了鼓舞士气,决定给大家先做示范。我绑好安全绳,眼睛一闭,向悬崖峭壁下滑去。我睁开眼睛,身体已经到了绝壁之上,这时反倒不害怕了,横下一条心,继续向下滑去。大约下了120多米,我发现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想必这就是鬼谷洞了,在一个小平台上落下脚,再荡一个秋千,就稳稳地站在了洞口前。有我开路,其他的人跟着下到了洞口前。




  洞口好大,呈倒三角形,上大下小,高约60米,宽约40米,门口有一棵很粗的红榧树。天门山上的红榧树很多,这棵长在悬崖峭壁上的红榧树,却是我看到的最大的红榧树。洞里右边有一平台,上面有一个正方形的火坑。洞的中间有一条水沟,留下了水的痕迹,似乎刚刚流过水。胡中心左看右看,一脸的惊讶。他说:“那是1972年,我下到鬼谷洞口采药,记得洞口前平平整整的,洞口左右两边还各摆放着一个鼓儿礅。我还记得,把右边的鼓儿礅推下了悬崖。现在,平整的地方怎么变成了水沟?左边的那个鼓儿礅到哪里去了呢?”

  进入洞内,有一道4米多高的岩墙,越过这道岩墙,前面是一条小巷。走完这条小巷,就出现了一个大平台。再下去,是一个大厅。厅里有一个天井,井里有水,水里有白色的小虫。水里还有荷花状的石花,一朵挨着一朵,煞是好看。循着手电光向前看,约20米高的岩墙上有一个小洞。我们没有办法爬上着堵20米的岩墙,加之胡中心一路上唠唠叨叨说鬼谷洞变样了,大家心里有些发毛,赶紧撤了出去。

  1993年10月3日,我又组织了6个人,第三次去鬼谷洞探险。前两次参加探险的都是纯爷们儿,这次不同的是,有两个女人加入了我们探险的行列,其中一个女人就是我的妻子。

  这次下去,鬼谷先师私乎跟我开了一个玩笑。快下到鬼谷洞口前,我一脚蹬在一根高约2米、直径足有1米的石柱上,不料刚刚踩在上面,石柱突然断裂了滚下绝壁。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横长在绝壁上的一棵小树,慢慢滑到下面的小平台上。直到此时,那滚落下去的石柱的轰鸣声才传上来,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由于带有两个女人同行,我们进洞一路非常小心。到了第六关时,我对着那个黑洞大喊三声:“鬼谷子先师,鬼谷子先师,鬼谷子先师!”慢慢地,一团团白雾从洞里涌出来,在我们的身边萦绕。我们就像电影里站在云端的仙人一样,飘飘然了。

  我趁着兴致,绑上安全绳,决心要到产生白雾的洞里去看一看。我向下滑了50多米,脚底下传来了哗啦啦的流水声。在这阴森森的洞里,我忽然害怕起来。这时,上面的人也叫我别下去了,快回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洞口。

  两个女人可能害怕了,提出出洞。我们只好依了她们,向鬼谷洞口撤去。我在前面给两个女人引路,连过了几道关。就在我们准备越第三关的时候,刚刚过第四道关的走在最后的一个伙伴,对我们大喊:“快跑,有蟒蛇。”他的声音刚落,洞里传出了一阵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发出的沉闷的吼声。我连忙爬到一高处,朝第四道关望去,果真只见和黄鳝一样斑纹的正在蠕动的肉体堵住了洞口,手电光照射在上面,折射出炫目的光芒。那不是蟒蛇是什么?我慌忙从高处跳了下来,拖着两个女人,连滚带爬逃了出来。

  到了鬼谷洞口,我才突然想起带着短火枪。为了壮胆,我掏出火枪,朝洞里连放三枪。也许是慌乱中没有扣动扳机,这三枪没响一枪。我举着火枪,朗声说道:“是仙是道,莫吓唬我们;是妖是怪,我的火枪也是不好惹的。”话音刚落,我并没有扣扳机,火枪却突然响了,一股火光向洞里射去。此刻,我心里有些纳闷,平时打火枪一扣就响,今天这是怎么了?

  1997年5月31日,我当向导,第四次去鬼谷洞探险。偶然间用照相机拍下了洞内石壁上一个酷似古代老人的头像,面容清癯,头挽高髻,下巴微翘,五官清晰。




  此前,我三探鬼谷洞,特别是遇到蟒蛇的那次后,一连串的厄运降临到了我们几个探险者的头上。那个最先看到蟒蛇的伙伴,虽然先有添子之喜,但是仅一念之差,他便有了后来人生的缧绁之旅。我在看到蟒蛇后的第二天,又去观音洞探险,结果从5米多高的地方摔下去,落在一块大石板上,昏迷了几个小时。大家把我送到医院,半个月后,我才康复出院。最不幸的是,我的妻子被火车撞死了。这一切,是不是与探洞有关呢?说是,那是封建迷信。说不是,我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但是,鬼谷洞的种种神秘现象,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使我的探险行动,欲罢不能。这时,永定区委宣传部干部杨学军找到我,说张玉莲想去鬼谷洞一探究竟,问我能不能带路?我知道张玉莲是个女强人,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但是没有想到她还有敢向自然挑战的探险精神,让我佩服之至。在女强人面前,我这个男子汉更应该显得男子汉,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次去鬼谷洞探险,人员多,规模大,还配备了先进的防护设备。张玉莲带上了摄像机,准备把此次行踪全部拍摄下来。让人大失所望的是,我们前几次看到的许多奇怪现象,这次却没有出现。就在大家懊恼的时候,我下意识地举起照相机,无意中拍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洞内石壁上,一个酷似古代老人的头像,面容清癯,头挽高髻,下巴微翘,五官清晰。这是谁?这不是世间广为流传的鬼谷子头像吗?!难道是鬼谷子先师显影?我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