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澳门 > 旅游游记

澳门—规规矩矩,不规不矩

澳门—规规矩矩,不规不矩
澳门—规规矩矩,不规不矩
澳门—规规矩矩,不规不矩
澳门—规规矩矩,不规不矩
景点:澳门/aomen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澳门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30
旅行天数:7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3-03-21
旅游简介:规规矩矩,不规不矩规矩二字指规则、礼法,引申意为正派、老实等。形容人可以说这人守规矩,形容事可以说定下一个规矩要遵守等等。那如果说一个地方很规矩,是不是会让人觉得死板沉闷?澳门。很规矩的地方,但绝不死...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9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规规矩矩,不规不矩

规矩二字指规则、礼法,引申意为正派、老实等。
形容人可以说这人守规矩,形容事可以说定下一个规矩要遵守等等。
那如果说一个地方很规矩,是不是会让人觉得死板沉闷?
很规矩的地方,但绝不死板。
他的规矩体现在慢节奏,传承和包容上,且绝不人云亦云。虽然看似慢吞吞的,但却坚定的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和精神,坚定不移的事情一定难得。
很多东西再怎么好,也是别人的,要快乐就要有适合自己的方式。
乾坤方圆,非规矩之功,非法之力,乃属民之智。


▲坐上老友的车,三年未见,并不是那么想念,因为知道会再见。
你知道我打球的时候有洁癖,讨厌身体碰撞。但和你对抗,真的难忘。KIM,请微笑,请大笑,请爽朗的笑。

菩提树是见多了,估计假的也见了不少。但明目张胆的写着俺是假菩提树的却第一次见。规规矩矩的告诉你老子树是假的,做真小人,绝不做伪君子。

    

    ▲大靓花胶。我家有特好的花胶,我就写清楚。信不信是你的事,真不真是我的事。

澳门中环岛上有家店面不到30平米的咖啡馆,非常不起眼,也非常破旧,但进出的顾客极多。此处远离闹市,周边也没什么景点,属于风水上的阴地,意思就是说没法做过路人的生意,那就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来吸引顾客光临。安德鲁蛋挞算得上大名鼎鼎,被众多旅游美食节目介绍过。

▲安德鲁这家的蛋挞一入口,蛋黄味道十足的同时,还能尝到一丝奶味,应该是加了忌廉。而蛋黄又是极难对付的一种原料,显然安德鲁先生深明此中的奥妙,能保持口味几十年的不变,确实难能可贵。

▲听说澳门还有一家蛋挞店也非常著名,叫玛嘉烈蛋挞,是安德鲁先生的前妻开的。这大姐除了自己也在市中心开了蛋挞店后,还把安德鲁视为至宝的蛋挞配方卖给了肯德基...不过显然肯德基没学好。

▲吃完后,推门而出,留下满屋的人头攒动。这老店间的恩怨我并不关心,只希望味道能一直这么保持下去,这味道并非单指食物本身,还包括了店主对食物的情感。

▲一下午只吃了几只蛋挞自然不够,看看天色尚早,KIM带我去了他经常吃的一家茶餐厅。        禁止吸烟和龙马精神,其实不抽烟也能精神百倍的。

▲简简单单的一碗番茄牛肉一丁面。

▲一路上看到不少街名,名字很怪,很不知所云。原来澳门的街名都是葡文直译过来的,自然看不懂。但总比满大街南京路,北京路,上海路之类的要守规矩的多。

老城区的老住宅。紧紧凑凑。虽破旧,但也不是你说拆就拆的。

▲杏仁饼,纯手工,放模子里敲打,梆梆声中不只散落出成型的美食,还有对机械化生产的不屑。

▲晚饭在小飞象葡国餐,人很多,要等位。我喜欢等位时候看看芸芸众生谈笑吃喝。

▲一碗羹汤。一丝暖意。一片情怀。

▲今天就不吃葡国鸡了。吃葡国猪。虽是葡国风味,却也是结合了本地人的口味。吃东西就是这样,同样的菜你绝找不到两家店味道相同,这也是一种规矩。

▲葡式焗青口。吃了一半才想起来拍。

▲来澳门怎能不去赌?澳门贵为三大赌城之一,自然繁华无比。这不,刚一进门,就看见一帮医生护士把一个昏迷的赌客抬了出去,听说输掉400多万。哎,我输的钱估计能买赌场两块砖,您输的能买一个套房了。
赌,是人的天性,没什么不好,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在赌,只不过赌注不单单是金钱,还有感情,还有时间。

▲这夜夜笙歌,金碧辉煌的大赌城。

▲KIM说回归后有钱的葡国人都走了,此后支撑博彩事业的就是大陆豪客了。敢开赌场,就不怕没人来,但本地人并不过多的涉入其中。还是那句话,赌是人的天性,咱不能干灭人欲的事情对不?~

▲威尼斯人酒店的购物区,手笔确实够大,人工造景直接把水城威尼斯搬过来,且极为真实。我喜欢远方的你,思念不已,我过不去,那我就再造一个你,虽不是你,但聊以安慰。





习惯,传承,以及不出格的行为都会产生某种力量,所谓规矩的惯性。
凡事都有AB两面,
那一切事物的反向性也应有其意义,并且这个意义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也能产生某种力量。
所谓不规不矩的力量。
还是澳门
很不规矩的地方,但绝不轻佻,绝不浮夸。
他的不规矩体现在我们所处惯性的反面。
不规不矩反而是某种难得一见的真实。
凡事都有AB两面,很正常,但别两面都是B就可以了。
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老区房屋整修,罩了这么大面积的LV编织袋。是为了隔音及隔尘。还不忘了把路灯露出来。

▲我一直以为补习班这种东西只有大陆有。
我们一直在考试,在补习,为了人生某一阶段的答卷成绩更好看一点。
然后呢?继续补习,继续考试,活到老,补到老,考到老。
有意思吗?没意思。

▲这年头各种强入乱入,强拆乱拆。不管你要不要,反正我塞给你。
还能再无耻点吗?至少敲下门吧。
非请勿入,非诚勿扰,非礼勿视。是这个时代的底线,也是不规矩的开端。

▲早上随意走进一家茶餐厅。其实我很喜欢在店里供奉神明的场景。
不过大陆除了港澳台系的餐厅,这样做的很少。规矩吗?不规矩。
求平安也好,求财富也罢。做生意知道上有神明,下有良心,就很对路子了。

▲猪扒包,蛋挞,热奶茶,鲜虾云吞面,蒜蓉包。
好东西要挂起来卖。

▲双蛋面。白色鱼丸弹牙,灰色牛丸肉紧。青菜两条分界。
凡事不一定都是一清二白,也有灰色在中间。摇摆也好,迷途也罢,要时刻叩问自己的良心。

▲澳门的猪扒包算得上是有名的吃食。
里面是猪肉的话叫猪扒包,鸡肉的话叫鸡扒包。那不放肉就叫扒包喽~

▲巨猪扒包申健力士...就是吉尼斯记录。自从我国年年有巨型月饼申请吉尼斯记录的新闻后,我就对这个不太感冒了。怎么没人去做巨鱼蛋?

▲这婆婆卖的是斋肠,味道不提。关键是她摆摊的地方,庙门口,这庙也小,却奉了两种宗教的神明。

▲这女娲庙位于草堆街与大三巴街交界处,庙宇建筑与普通民房类似。
上世纪初一场大火,女娲庙正殿焚毁,只余偏殿,当局清理现场后,不准重建庙宇。
后从旁辟户,加奉吕祖,又名灵严观。
又是庙,又是观,不规不矩的很,但有意思。

大三巴牌坊。是西方天主教东来传教的痕迹,一直是澳门风光的标志。
大三巴并不是一个牌坊,而是大三巴教堂的前壁,这教堂实际叫圣保罗教堂,音译过来(SaoPavio)叫成了三巴,因为旁边还有一个规模较小的圣保罗教堂,所以这个就叫做大三巴喽。后来教堂时候被焚,只余前壁,酷似中国建筑中的牌坊,所以就叫成了“大三巴牌坊”。



▲园林养护工。老老实实垫脚尖浇水,一般人估计也就拿个水管子从下往上滋吧?
这就叫职业道德。


▲大三巴牌坊的侧面,正面伟岸的很,侧面薄薄一片,多好玩。
历史的乐趣就在这里。


▲背面是可以上去的。正面风光,背面残破。
多少人真实的写照。

▲镜中物,如水中月。很多时候远远的看着已经很好,走的太近会碰坏的,都留个念想吧。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被火烧毁的,可咱多少物件是自己砸坏的?孙子们,特么就可劲儿的的造吧。

▲大三巴牌坊旁边有个古炮台城堡。
登临气势雄伟,酷似欧洲古堡的古炮台,不仅能看到十余门铸铁古炮,发古之幽思,还可饱览澳门全境。
远处是新葡京酒店。你看这小朋友,准备炮打金门呢。

▲炮台古堡下,遛鸟的人颇多,遛狗的有厕所给狗上。遛弯的就自己管好自己吧。
注意,别乱扔东西。

▲铜锣园里有铜锣烧,还有多啦A梦住里面。

▲大三巴街道上游客颇多,牌子也多。好一派商业繁荣景象。


▲肉干这东西澳门有,香港有,新加坡有...都说自己的正宗好吃。
做吃食的生意,只要原料对头,方法得当,不偷奸耍滑,都差不了。
一个字,用心。

▲那非请勿入的照片就是在这玫瑰堂里拍的。别看体量小,好歹也四百多年了。
门票免费,请勿喧哗。


▲新中央。
旧楼上立个新中央的牌子,旧瓶装新酒。
所以说,做多俗套多不出彩的事,只要你立意新颖,就尚有可取之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