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踏青至重庆云篆山

清明· 踏青至重庆云篆山
清明· 踏青至重庆云篆山
清明· 踏青至重庆云篆山
清明· 踏青至重庆云篆山
出发地:成都
目的地: 内江 重庆
入库时间:2016-08-03 01:32
游记浏览:26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成都重庆"]
出发时间:2012-04-17
旅游简介:前序 行程: D1.成都内江重庆巴南区; D2。巴南区云篆山; D3.重庆云篆山内江成都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扫墓、踏青、插柳(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等,各地稍有不同,但共同点应是扫墓与踏青...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4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行程:

      D1.成都——内江——重庆巴南区;

      D2。巴南区——云篆山;

      D3.重庆云篆山——内江——成都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扫墓、踏青、插柳(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等,各地稍有不同,但共同点应是扫墓与踏青。

      小时候过清明节,大人带着孩子,提着一大篮卤肉、糕点、凉面、水果之类供品,带上香蜡纸钱,放供品的盘子,用餐的碗筷,前去给老人或先人上坟。一大群亲友的孩子兴致勃勃的追随着大人往山上走,特别愿意跟在提篮的大人后面,在那食物缺乏的年代,篮中的食物无疑对孩子们有巨大的诱惑力。当时几乎全是土葬。到了山上,先找到老人或祖先的墓地,摆上供品,在老人或先人坟前烧香烧纸,大人孩子按辈分手持三根香依次磕头。孩子们并不清楚整个仪式的意义,但知道仪式过后是可以分食供品的,因此格外卖力。供品的丰富,大大超过了平日餐桌上的食物,这无疑让孩子们的食欲得到极大的满足,何况墓地一般在靠山面水,树木葱茏的地方。

      后来才知道,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不能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熟食、冷食。实际上,50多年前的扫墓形式,将寒食节与清明融合了。

      几十年过去了,土葬早就改为火葬,各个孤立的墓地大都改为公墓。清明扫墓未变,只是年轻的一代大都不用香蜡纸钱,而改为为死者送鲜花,寄托哀思。现在物质极大丰富,更无在山上用供品一说了。

     各地风俗不同,扫墓不一定是清明那一天。

     忙于生计,倘若清明那天不能去扫墓,我还是要抽其他时间去看看老人,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

     今年,因为在写去南非的游记,还未定那天出行,4月1日上午,BJ来电称4月4日清明那天上午,有个族人大会,地点重庆云篆山,希望我们去参加。

     本想写完游记再走,LG说,云篆山是个风景点,应该先去踏青,再去开会,否则时间不够。4月1日晚,一直上传照片到深夜,时间来不及,后记未写,只有回来补上。


3 后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