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江西 > 旅游游记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1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1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1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1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1
出发地:佛山
目的地: 江西婺源
入库时间:2016-08-30 04:27
游记浏览:17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江西婺源游玩","首先去最近的李坑!"]
出发时间:2014-11-17
旅游简介: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机缘巧合,也许是我和婺源比较有缘!在去年年底12月初有机会去江西婺源游玩,首先去最近的李坑!李坑有条小溪,一直蜿蜒盘旋穿过李坑! 李坑有条群山环抱下的乡间小路。据资料介绍,李坑是一个以...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12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江西婺源游玩 -首先去最近的李坑!

机缘巧合,也许是我和婺源比较有缘!在去年年底12月初有机会去江西婺源游玩,首先去最近的李坑

李坑有条小溪,一直蜿蜒盘旋穿过李坑!
















李坑有条群山环抱下的乡间小路。据资料介绍,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建村于北宋年间(公元1010年),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

我们路过村口的一座古拱桥、栈亭(听说是以前一个大户人家修建),来到村前溪头。溪中排满了竹筏,一位中年农妇持竿揽客,叫我们上竹筏。妻、子对此新鲜,已跳上竹筏,我也顺序而上。窄窄的溪流,挤满了几十张一样的竹筏,我问农妇:“这么小的溪,怎么那么多筏?”农妇告诉我,这是村里各家的,谁愿意都可以放筏,没有人管。没有人管,就产生无序竞争;但价格是有同盟的,每人5元,谁也不能压价。农妇还告诉我们,游客乘筏的不多,有时候两、三天才轮上一次。可不是吗,长长的一溪竹筏,没有几个人看守。有几个人在筏上呆着也在打瞌睡。好在水上竹筏无骨,撑竿一桶,就给我们让出一条水路来。溪左边是山脚,杂木丛生一直蔓延到溪边;右边是山谷怀抱的一片农田。农田顺势而成,还算平整,没有形成明显的梯田。农田种植水稻和油菜之类作物。因已收割过了,田里只剩下裸露的蔸、梗。小溪不长,没几分钟就到头。一条水坝拦住去路。我们跳下竹筏上岸,才发现上溪水比下面的水位宽,只是因为位置不好,没有人在此设筏。坝边山脚下的一块空地上,有一间木屋,是古时(现在有地方还用)舂米的水磨房。现在已被弃用,被用做古物摆设供人参观游览。我对此是司空见惯,妻对此新奇,跳过水坝石墩,下去进屋观看。水坝把水位截成一水位落差,分流的急流通过小渠直冲下面的水木轮;水木轮带动中心的实木梁;实木梁有4~5米长,上面装有踏板一样的木轮;木轮拨动镶嵌石舂的木臂,石舂被木臂举起后自由落体,完成力的传输过程。砸在下面的石舂,把晒干放在石槽里的稻谷不停的挤压、磨擦,使稻谷的皮脱落成糠和米。石槽是半圆状,上大下小,最适合舂米。根据水势的急缓,木梁上的木轮,可按180度,90度位置增加。石槽边上还有风车,是用来分离米和糠的。水磨房以前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是全村人吃饭的工具,也是村里最忙的地方。村大人多,这里日夜都有人忙活。象拿号排队一样,他们也是一家一家排队。现在是枯水季,轮下干枯,水磨轮没有转动。因我小时侯在农村随大人舂过米,它怎样工作很清楚。妻、子没见过,想象不到其工作的情景,经我一讲,她就明白了。从这水磨房,也能感悟到中国人的创造智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