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徒步墨脱游记(拉萨,八一,派镇,墨脱,波密,拉萨)

2013年7月徒步墨脱游记(拉萨,八一,派镇,墨脱,波密,拉萨)
2013年7月徒步墨脱游记(拉萨,八一,派镇,墨脱,波密,拉萨)
2013年7月徒步墨脱游记(拉萨,八一,派镇,墨脱,波密,拉萨)
2013年7月徒步墨脱游记(拉萨,八一,派镇,墨脱,波密,拉萨)
景点:墨脱/motuo
出发地:广州
目的地: 墨脱
入库时间:2016-07-23 16:57
游记浏览:30
旅行天数:10
游览景点:["拉萨","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八一","八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多雄拉山口","墨脱","多雄拉河","墨脱","波密","波密","八一镇"]
出发时间:2013-09-15
旅游简介:7.18广州到拉萨:不顺心的开始和两年的准备首先,很有必要整理一下的我的各种装备,这对大家去西藏或者墨脱都很有帮助。1.载具背包,不管去墨脱,还是去常规的景点,有一个结实而省力的背包很重要。去墨脱一般...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7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7.18广州到拉萨:不顺心的开始和两年的准备 拉萨

首先,很有必要整理一下的我的各种装备,这对大家去西藏或者墨脱都很有帮助。

1.载具——背包,不管去墨脱,还是去常规的景点,有一个结实而省力的背包很重要。去墨脱一般需要大登山包,60L左右,但是如果确有信心可以快速安全通过,结实的普通小背包也可以。去西藏其他景点大部分也很辛苦,不论大小,结实而背负省力,都是起码的要求。

 

2.衣物——即便是夏季,在西藏某些高海拔景点也需要厚实的防风衣物,比如冲锋衣。抓绒衣或者冲锋衣的抓绒衣内胆一般在夏季用不上,但是冬季绝对必不可少,甚至去珠峰大本营、阿里等地需要加厚的羽绒服。

 

此外,常规需要速干透气的长袖T恤,两件以上。很多人觉得夏季穿短袖T恤比较凉快,但是如果你不想把前臂晒成焦炭色的话,最好穿长袖T恤。很多户外品牌的长袖T恤透气性非常好,足以跟短袖T恤媲美。

 

3.附件——墨镜,进西藏不论何时都需要墨镜,如果你近视,那么就配一副偏色近视镜或者加一副近视镜的墨镜镜片。

 

风巾或面罩。风巾是夏天用的,面罩是冬天用的,作用都是防晒。面罩在冬季还可以显著保暖。

 

手套。寒冷地区需要抓绒手套,夏季也需要耐磨透气的户外手套,骑行手套就可以。

 

登山杖。墨脱绝对需要登山杖,而且需要高等级的。我在墨脱沿路都看得到丢弃的损坏登山杖。

 

4.水具——西藏一般旅行就无所谓了。去墨脱,至少需要3L以上的水具。我在墨脱第三天喝掉了5L水。

 

5.手机和充电宝。最好有卫星电话。西藏失踪的,十个有十个是没有卫星电话或者手机关键时刻没电的。

 

6.现金。西藏很多地方还没有银行或者自动取款机,需要现金,而且那里物价高,更需要现金。

 

7.药物。消炎药——阿莫西林,先锋霉素(最后时刻使用)。治疗腹泻药——氧氟沙星两盒(一个疗程至少也要两盒)。感冒药——散列通(还可以缓解高原反应)。退烧药和止痛药——扑热息痛,阿司匹林(万能神药)。高原反应药物——高原安(几种药物中效果最好的一种)。高原肺水肿——氨茶碱、呋塞米(慎用)。

 

8.求生用品。氧气瓶之类还是在拉萨买一个比较好,有助于克服晚上失眠,在高海拔地区也可以恢复体力。求生哨在偏远地区用得上。生命吸管在你没地方买水时很有用。求生毯可以在低温时保护你不冻死,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吧……


顺便,刚去西藏千万别洗澡、别剧烈运动,连散步都要缓慢。头一晚一定会失眠,淡定。 


我在2012年初就计划去墨脱,徒步穿越。

 

但是去年的假期来得太晚,我在11月才到达拉萨,去派镇路上又耽搁了几天。在拉萨,我找不到一个去墨脱的伙伴,倒是在拉萨驴友信息聚集最多的东错国际青年旅社联系上了一个10月初去墨脱的小伙子。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他们大概是2011年最后一批穿越的,当时多雄拉山的积雪已经没过腰际……去了派镇,所有的当地人、景区工作人员还有边防军、派出所警察,都一再严肃告诫我,千万不要冬季穿越墨脱,多雄拉雪山是过不去的鬼门关


我从来没准备进行这么夸张的冒险,于是2012年的墨脱徒步计划变成了西藏常规景点的大范围自由行……


首先是派镇的雅鲁藏布江小环线——

比墨脱线安全,墨脱路线的起点松林口积雪太厚,于是走了这条线。

通过派镇到达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过派镇大桥,沿雅鲁藏布江北岸公路,通过屯白村和索松村,到达公路尽头达林村。徒步小路进入北岸最后村庄三户人家的赤白村。由赤白村继续深入达到北岸最后定居点,阎王殿尼姑庵,之后通过渡口到达南岸最后村庄七户人家的加拉村(十日大峡谷探险起点),返回南岸公路尽头直白村(南迦巴瓦峰大本营附近),沿公路回到派镇,耗时4天。 


可以全方位观看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直白小转弯

雅鲁藏布江北岸最后通土路的村庄,达林村

雅鲁藏布江北岸最后定居点,尼姑庵,有8个漂亮尼姑

2012年的冬季,珠峰大本营已经不适合游客过夜,就连附近的定日县城也晚上停电,宾馆内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

我靠着4千克重的羽绒服内胆和睡袋,才熬过那一晚。虽然晚上终于没有冻醒,但是早上我亲眼看着洗脸水落在洗漱台冻住……

纳木错的寒风使当时一日游的整车游客都不能在室外坚持哪怕半小时——我是唯一一个例外,双层冲锋衣和厚滑雪面罩,让我从容不迫地跟藏獒在结冻的湖面上合影。

 

与2012年直接放弃墨脱而痛痛快快自由行和拼团去珠峰大本营不同——那一次我遇到了千年难得的好旅伴,我们20个人分成4辆越野车玩得非常开心,彼此关系处理得很好,这在自助游中是很罕见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缺陷,难得一个拼凑起来的团队能够那么和谐——2013年的墨脱之行,一开始就风云迭起……一直到离开都在上演“逃逸惊魂”……

 

我的旅程正式开始于广州。我选择坐飞机去西藏。飞机很快,比较火车上可能高原反应一夜得不到救治,在拉萨机场高原反应,马上就有救护车送到医院——何况我是第二次进藏。

 

由于白云机场附近宾馆众所周知的高价,我决定睡在市内的快捷酒店,然后早上坐地铁去机场。白云机场要求提前1小时进站做安检,这样一来,我早上的时间就是很紧的了。

 

在广州上下九匆匆吃了广东早茶,坐地铁,在时间即将耗尽的时候——发现自己坐错了方向……于是满头大汗返回,等到了机场,距离飞机起飞只差40多分钟,被空姐告知——不可登机……

 

补救的方法就是改签机票,多花了300元,坐另外一班。

 

在候机区又等了两个小时,终于迎来航班。

这一班飞机要在重庆中转,于是在名不虚传的大火炉又等了半小时……

 

终于到了拉萨——不得不承认,虽然飞机场都要求提前1小时左右到达做安检,但是即便我耽搁了大半天,还是于当天下午到达了拉萨……

 

一出机场,西藏耀眼的阳光就让人受不了,简直就像核辐射。我早有准备的偏色镜、风巾,都派上大用场。

 

拉萨贡嘎机场有许多拉客的出租车,但是到拉萨市区,最便宜的方式是坐机场外面的大客车,票价不高,40元。

奇怪的是,我一直没有看到机场官方的大客车,只好打听那些送旅行团的车,发现司机们是接受额外散客的。

 

贡嘎机场距离拉萨市区有60千米,沿途风光不错,穿过拉萨河,路上还有一些正在新建的小区——我想房价一定会涨的……

 

 

跟司机说好了下车地点,他把我放在一个公交车站牌那里,然后我悲催地发现:公交车在布达拉宫附近是不停车的……我只好走过去了。

回想去年第一次到拉萨,不仅在火车上高原反应,一到拉萨就气喘吁吁……在拉萨躺了两天才恢复。至少这一次没有明显的缺氧感觉。

背着重达11千克的装备,我徒步到达了布达拉宫脚下……虽然已经是晚上8点多,但是布达拉宫的气势依然惊人。

 

晚上到处找住宿的地方,却发现现在处于拉萨的旅游旺季,放暑假的学生把旅馆聚集的北京东路和林廓北路全都挤满了。

拉萨人气最旺的平措、东错、八朗学三家旅馆全都满了……

 

其实也不是,平措国际青年旅舍还剩下一个12人男女混住房间,还有一个床位……那就凑合住下吧。

 

然后在房间里很快就认识了一个骑行青藏线的毕业大学生,晒得跟藏民都没有区别了——可见墨镜、风巾、遮阳帽以及透气的长袖T恤是多么重要。他属于典型的穷游者,二十多天才花了一二百元,沿途靠牧民的接济生活。牧民们信佛,而且空荡荡的大草原让人寂寞,他们很容易接受外来的年轻人以及请他们吃住。这个毕业大学生沿途在冰川圣湖里洗澡,跟着牧民剪羊毛,在草原放牧……他的经历可能比我之后的墨脱穿越还要有意思。

 

我请他去八朗学的藏餐厅吃了便饭,那里还遇到一个言语不通的老外——老外费尽心血地通过我,向藏族老板娘点菜——西红柿炒鸡蛋和土豆、米饭——他还跟我说感觉西藏物价挺高——我这才意识到,老外不远万里跑到中国,也不意味着他们一定很有钱……

 

晚上在北京东路到大昭寺一带的旅馆到处看约伴启事,希望能够找到同去墨脱的伙伴,没能找到。

 

只好回到乱糟糟的房间,跟天南海北的驴友们聊天,除去那个被晒得跟黑人一样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在拉萨晃悠了一个月的无聊姑娘的经历也很有趣——每个出门的人都有足够写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素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