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江苏 > 旅游游记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轼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轼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轼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轼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轼
出发地:无锡
目的地: 虎丘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74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7-25
旅游简介:苏州虎丘之旅小感触苏州,一座记忆中很古老的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和工商业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5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苏州虎丘之旅小感触

苏州,一座记忆中很古老的城市。
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和工商业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而苏东坡那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成为我去苏州而没有先去看园林的最充分理由。
刚进入初夏,这种天气很适合出游,不冷不热,恰逢今阳光明媚,所谓天公作美,不过如此罢!早上八点,刚下火车,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挤进喧闹的地铁站,只为了早一点看到那只传说中的“老虎”,不得不说,苏州真的是个好地方!吸引着那些形形色色讲着各地语言的行者们,有的像是出来办公的,穿戴得很是正式,手拿公文包一副很斯文的模样;有的单纯为了出来游玩的,一身休闲的打扮,背一个旅行包,手边是导游册地图之类的资料,看来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地铁上年轻人居多,但都很安静!只依稀听得见几声本地的老年人互相招呼的言论。

很快,我们到了滨河路,出了地铁往前走了几百米的样子,便到了售票点!一切准备妥当,我们便悠闲的在周边闲逛起来,绕过一个小门,眼前是小桥、流水、民居,还没走进主题画,已被周围溢出的边角灌醉了……在课本里见到的地方,如今我真的就站在了这一方让一代代人都迷恋的土地上,曾经的梦想成了现实,却只剩感慨万千的惆怅。这里人文荟萃,孙武、范仲淹、顾炎武、唐寅皆是历史名人,却因他们都是这块土地的宠儿,或者说是他们造就了这里的传奇。带着几分观赏的意味徒步走进了虎丘文物名胜区!
慕名而来的有世界各地的友人,有的全家出发,有的好友结伴,显眼的金发,高挑的个头和个性的穿着,让人不自觉的多瞧了两眼!他们倒是很大方的说着不大地道的中国话,想在入口处找一个出色的导游!正好我们刚到就有一个导游被一对年轻的金发夫妇挖走了!我和朋友也没打算请导游,就自顾自的跟上了前面复杂的人群。边走边拍边打听……正好前面有正讲解虎丘的导游,我们也轻轻的凑了上去!
“虎丘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是古老美丽的苏州的一个标志,它原来的名称叫海涌山。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原是茫茫大海。不知经过多少年,沧海桑田,天地演化,大海和江河冲积的泥沙,越积越厚,地壳的变动,喷射的岩浆越堆越高,成年累月,终于凝成一座小山丘,露出了海面。因为是从海里涌出的,人们便叫它称为“海涌山”。海涌山虽然不高,山上的岩石由于受过大海的冲击,因此看上去特别壮观。至今山上还有“望海楼”、“海泉亭”,拥翠山庄的一块巨石上题着“海涌峰”古朴的字体。而虎丘上正门塘运河对面的照墙上,还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至尽于半山腰的憨憨泉,据说是通大海的一个泉眼,它身旁有一块很大的卵石,很明显是大海的遗物……”
在惊叹之余,我们来到了憨憨泉,里面水很清澈,一旁的游人们用最传统的吊桶从井里舀起泉水,有人用它洗手洗脸,说这样可以洗掉污秽杂物,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心灵;有远道而来的朋友用水杯小心的装起来,说要把美丽的故事带给家人分享……他们都是有心人啊!我没有用水洗手,因为我怕我的俗气污染了这难觅的罕泉,当然我也不会抱怨那些用水去污秽的虔诚者们,这种美好的愿望也需要有人实行。一旁的导游正耐心的用比较流利的英语认真的向身旁的国际友人介绍着“憨憨”的故事,我看到他们脸上满意又惊喜的表情……
往前来到了试剑石,听说是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抓来当时最有名的铸剑高手干将、莫邪夫妇,要求他们一百天内铸造出天下独一无二的宝剑,王命难违,干将夫妇来到苏州当时的相门外日夜不停的冶炼,现在贯穿苏州古城东西的大道,故称干将路,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但三个月过去了,仍未如火纯青,紧要关头,莫邪跳入炉中,化作一缕青烟,终于铸成了干将、莫邪一对雌雄宝剑。干将按期来到了海涌山,将雌剑莫邪献给了吴王。吴王挥剑试刃,将身旁大石一劈为二,就是这块试剑石了!但是吴王是个暴君,当他正想提剑杀死干将,以确保宝剑举世无双时,干将却早有准备,拔出雄剑干将,那把剑突然化为青龙,干将骑着龙直上云霄,成为了剑神。朋友说,人都是自私的啊!想想刘邦江山稳固后对待一起历经风雨的战士,他们的下场都很难看……
快步走过这地方,到了千人石,传说有两种,一说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藏了三千宝剑和许多其它的财宝,为了保守秘密,夫差在石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的工匠,故称千人石。第二种传说是近代的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满腹经纶,悟性极高,但是他超前的观点未能被当时的寺庙住持所接纳,他只能在法堂之外讲经,没想到的是,巨石上却有千多人列坐听讲,所以千人石又叫千人坐,便是由此而来。后来我们绕到了孙武亭,成语三令五申便来源于此。
从还没到虎丘就看到的虎丘塔,现在我终于站在了它的脚下,
虎丘斜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塔身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虎丘斜塔被尊称为“中国第一斜塔”和“中国的比萨斜塔”。虎丘塔现高47.5米,塔身全为砖砌,重6000多吨。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亩塔。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本来还想登塔看看风景的,可惜于安全的考虑,游客们都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虎丘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今天,这座耸立于虎丘的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
站在它威严庄重的脚下,我仿佛看到它倾斜的身子动了一动,千年的守候,见证的不只是历史的伤痕累累,有多少故事发生在这儿,可能数也数不过来吧?一名当之无愧的忠诚守卫,不再青春却保留了一份沧桑的富有。它的倾角只是因为站得太久了吧!希望百年或更久以后,还有人能够看得到它!
在饱揽了虎丘的美景和美丽的历史后,我们抑制不住激动的感慨万千,除了久久不愿离去的徘徊又徘徊,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可以形容这份难以平静的心情,回来的路上,我们都沉默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