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文化之旅一

山陕文化之旅一
山陕文化之旅一
山陕文化之旅一
山陕文化之旅一
出发地:四平
目的地: 平遥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33
旅行天数:8
游览景点:["四平","太原","平遥","介休","西安","延安","平遥","介休","灵石王家大院","西安"]
出发时间:2012-06-28
旅游简介:山陕文化之旅高考结束了,终于有时间去自己向往的地方,这也是自己第一次按照设想独立安排自己的行程,很认真,效果很好。山陕文化之旅一时间:9月9日9月16日主要地点:平遥古城、介休王家大院、西安6月9日谋...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6
旅行游记

1 山陕文化之旅 四平 -太原 -平遥 -介休 -西安 -延安

高考结束了,终于有时间去自己向往的地方,这也是自己第一次按照设想独立安排自己的行程,很认真,效果很好。

山陕文化之旅一

时间:99-916

主要地点:平遥古城介休王家大院、西安

69谋划了很久的山陕之旅终于出发了。去山陕主要原因:1、秦晋是黄河文明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学文化讲文化,追寻民族文化之根,探寻历史文化遗迹是人生有意义的事情。2、祖籍山西太原府榆次县,对山西有种神秘而特殊的感情。

准备方面:材料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阅读了大量的网友对自己的目的地的攻略,对于各个景点是否值得去,主要看什么在头脑里有了详尽的了解。在出发前把去和回的铁路票已经在网上完全预定,(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比到各地再买票省去了买票的时间和精力,在西安取预订票根本不用进展,在购票室的门口,电子自助,按照程序验证二代身份证,自动打印出车票,非常方便);在去之前先与住宿地老板先联系预定房间,价格合理与网上的介绍比较一致。

出发:K1174现在是慢车了,看在价格的份上还对付。六月份车上的人还是不多,有不少空座,夜里2点多到北京,北京我又来啦,这次只是擦肩而过。车过北京睏的实在挺不住睡着了,一睁眼列车穿行在隧道中,十渡(北京房山区,中国国家AAA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野三坡(河北保定市涞水县境内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扑面而来,列车在隧道中穿行,车边多是石山,山顶植被很差,基本是草或者是灌木,很少有乔木,随着列车进入山西境内,五台山(佛教名山)、代县长城第一古关——雁门关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原平、忻口(战役)、忻州、太原、太谷(曹家大院)、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介休(灵璧王家大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眼前,原来他们都在一条线上,这是做功课的时候没有仔细看的地方,失误!

 

 

五台山收费较高,看了一下驴友拍摄的照片和介绍,认为排除宗教信仰,光是风景没法吸引自己,没去;第一站太原,作为山西省会城市有人评价是钱好挣,但是环境和气候不够理想,本次只是在此换车,到站前吃了一碗面(不错,山西人把面做到了极致,普通的一碗面味道很好),太原市里最具有吸引力的是柳巷柳巷是太原历史最悠久、最繁华的商业街,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与记忆。柳巷据说与明代开国大将常遇春有关,绝不是花街柳巷。时间关系换车奔向平遥,一路上挺着南腔北调这也是一种文化,山西十里不同音,方言很多,这也是文化,猜一猜方言也是很有意思的是,往下走是太谷(曹家大院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

 

 

太原山西省会,历史名城,全国模范示范站,检查严格规范,要进站,先检查身份证,然后验票,金属探测器,跟乘飞机差不多。

 

 

 

 

 

平遥是一个县级小城,主要依靠平遥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建于明朝初年,东西各有两个城门,城门有瓮城,南北各有一个城门,整体形状类似于乌龟,所以平遥也叫龟城,在清代由于票号的发展,成为清代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全国三分之二的票号在平遥。到过平遥的都说平遥值得一去。

去平遥的住宿很方便,民俗旅馆和家庭旅馆很多,最好住在城里相对方便一些,这次选择网上大家评价较高的安家小院,这次来之前与安哥事先打招呼,出平遥站出站口的时候,安哥亲自开车接站,非常热情,也许这就是平遥市民的一个代表。

平遥的日落的时间比东北要晚,这边基本晚6点才下班。我5点到达,看时间早,向安哥要了一张地图开始了平遥之旅,出安家巷右转就是文庙,平遥里面共是19个景点,通票150/人,学生半票,军官证免票,教师资格证无效,网上有哪个自恋的列举了教师资格证在各个景点有效,这里是完全无效,看来老师还是不能高看自己,来干啥了,买,看。票的有效期是三天。

 

 

 

平遥的民居

 

 大街上的牌坊

 

 

 

文庙进门后桥两边各有一个龙吐水,里面投了很多硬币,硬币投到龙头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含义,福禄寿等,

 

两厢檐下的农具,这个是播种的

 

 

 

 

 

 这可是轿车的祖宗

 

 

鲤鱼跃龙门,注意墙上巨大的魁字。

 

 

 

孔子头像上的牌匾,”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大殿后院独占鳌头,有机会去不要忘了站上一站。

 

 

这个学生有点呆,后边是各地游客的签名。

 

 

砖雕鲤鱼跃龙门照壁

 

 

道贯古今,大街牌坊上的字,经济和文化是不分的,道依然在平遥人的骨子里。

 

 

 

剪纸是平遥的一大特色,你念对了吗?日日有财。

沿着南大街到南大门,南门是平遥商人往来的主要出入口,城门门口的条石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印,这是当年平遥商业发达的印记。

 

 

 

 

当年的货运大车,看得出有多坚固

 

 

南门迎熏门,熏应该是“春“的意思,迎熏就是迎春的意思。

 

 

南门外是晨练的广场,面积很大,旁边巨大的张艺谋印象平遥广告。出南门左走向东有很多饭店,城内物价和城外差不少,各种面食,甚至面菜不分,在市场上看到一种菜很熟悉,胡萝卜的苗,这边竟是一种菜,东北是不吃的,只要胡萝卜。

 

 

 

 是不是很炫照虚了

 

 传说中的旅游餐厅

 

 

 

这个是兔子还是驴啊

第一天到此结束,休息休息一下。

山陕文化之旅二

第二天开始了,平遥大戏院外边的九龙壁,这么一个小县竟然有九龙壁

 

 

 九龙壁后边的书法题字

 当年慈禧西逃时曾经在此赏戏

 

 城隍庙外牌坊

 

 还没开门,离住处较近于是决定最后再来。

 官衙旁边的听雨楼

 

 平遥城为县治所在地,设官莅事,必有常所。县衙署位于衙门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

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称:“平遥县治在城内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国朝洪武三年主簿孙在明重建。”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载,县治于明万历十九年、二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间,均有过大规模的增建改筑;清顺治十二年及光绪五年补修添建。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仪门3间、牌坊1座、大堂5间、宅门3间、二堂5间(明代匾额名“忠爱堂”)、内宅5间、大仙楼3间。仪门外之东西厢窑(房)各7间为赋役房。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间。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

衙署东部有彰瘅亭,自南而北又有钏楼、土地祠、寅宾馆、粮厅和花园。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狱、女狱、轻狱、洪善驿、督捕厅和“马号”。

 

去的太早了没开门,感觉天热,于是决定去城外双林寺,然后回来看升堂表演。

 

双林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

中都寺当时为一方胜境,庙貌雄伟,香火隆盛,游人不绝,曾建有“七重楼阁,高可望省”,可惜毁于火灾,原阁础石至今犹存,直径一米有余,足证其规模

之大。约至宋代,中都寺改名双林寺。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盘之地为古代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旁沙罗双树之间,尔时佛在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圆寂升天,四边双树顿开白花,称为“双林入灭”。宋以后,寺中曾住有尼姑,故有“姑姑之碑”及“贞义祠”等遗迹,盖与纪念尼姑有关。双林寺建筑,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庙貌渐即倾圮,虽然历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损壤,厅廊倾颓”的地步。因此,明朝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

 

 

 这个是今人仿制的,到里面看到真的后你会感觉差距太大了,这个有型无神,比例似乎也不对

 里面真正的大门

 

 

 

 进门后大殿旁边四个护法的韦陀,塑像丰满,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曾经上过明信片,还可以看到当年的颜色,但是腿部支木已经露出,出于对佛的尊重和对文物的保护里面的天王殿释迦殿武圣殿大雄宝殿都没有照,非常精美,武圣殿方寸之间除了关公像量变层层叠叠雕塑了桃园结义等一系列关于关公的传说故事,进去时文物保护单位在做调查,里面很多塑像颜色已经在阳光照射之下失去本色,有些已经发生倾斜,不知他年以后还能否看到前人留下的遗产。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当年的艳丽,叹为观止。

 庙门口两株美丽的树,叶子和花都很漂亮,香气宜人---合欢树,白天花开,晚上花瓣合上,很有灵性的花。

回到城里,顺便到城北街二郎庙

 

 

 

 暮鼓晨钟,撞把钟。

 

 

 

 

 

 

 

 

 看完后赶往县衙看表演

 

 县衙的大堂,主要是用于重大案件的审理,进大门左侧是牢房,有各种牢房和枷具,两厢是各种差役办公和休息的场所。

 县官的办公桌,后边是江牙山海图,图中的红日寓意光明正大、皇权如日中天。

 坐到县官椅子上照相是要钱的,时过境迁,就不要复制了。

 表演开始了,据介绍先后扮演过几位县官都当过美术家书法家或者退休官员,素质较高。

 师爷与衙役 真亲民啊,

 左边年纪大的是原告(戴草帽的),右边是被告,原告与被告下跪地毯下各有两个跪迹,讲的是父亲告儿子不孝的案子,用的很多是方言,听不太清,但是被告有时用一下广告词,像脑白金之类的。但是实际上在清朝这类案子应该在二堂审理。

 二堂主要是审理民事纠纷的,原告和被告不用下跪的,站着回话,左边楹联的愧字少一点民字无端多一点,寓意对民有愧的事少做一点,对民有利的事多一点。坐在二堂,县官抬头看见大堂后一匾额,上述天理国法人情,县官的审理既要合乎天理国法又要讲究人情,人情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有意思的是倒着念就成了情人法国理天。

 

 县官的卧榻

 窑洞式的县官卧室,里面介绍县官的日常饮食菜谱和接待上级的菜谱,楼上是大仙庙,保佑县官步步高升,右侧是县衙花园

西边还在继续维修。饿了,出西南门,吃饭,要了一份碗秃,一盘饺子,碗秃类似面做的凉冻,光滑爽口,饺子味道不好,

 

7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