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回不去的小时候

呼和浩特,回不去的小时候
呼和浩特,回不去的小时候
呼和浩特,回不去的小时候
呼和浩特,回不去的小时候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呼和浩特
入库时间:2016-08-29 15:40
游记浏览:12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2-09
旅游简介:【第一天】百度地图都找不到的教育厅大院和人民公园圣埃克苏佩里写过,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很多大人都忘记了这一点。我一直都记得小时候的我,在呼和浩特度过了幻想着一条蛇要如何吞下一只大象、尝试着和...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10
旅行游记

1 【第一天】百度地图都找不到的教育厅大院和人民公园

圣埃克苏佩里写过,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很多大人都忘记了这一点。我一直都记得小时候的我,在呼和浩特度过了幻想着一条蛇要如何吞下一只大象、尝试着和一朵野玫瑰交换秘密的童年。只是后来随着回京,所有对于呼和浩特的记忆,都凝结在全国的少先队员都为北京亚运会捐钱买彩券的九零年。

 

毕竟是内蒙古的省会,从北京到呼和浩特的交通方式多且便利。不过我还是坐上了当年往返北京和呼和浩特时候的火车——T89/90。T意味着特快,曾经是最高档次的轨道交通,当然今天排在它前面的还有D、Z,更不要说飞机了。乘车站从北京站换到了北京西站,没变的是夕发朝至的节奏。一觉醒来,希望就梦见了童年。





 

坐着火车奔赴某一个目的地,已经是有点久远的记忆了。以前的火车车厢应该热闹很多,盒饭、烧鸡的味道四处飘游久久不散,到处是甩出来的扑克牌和喷出来唾沫星。今天,大家更习惯把所有的思念和埋怨都托付给星星点点亮起的手机屏幕,像小时候,我们对着星辰许愿。



抵达呼和浩特站前的最后一站,呼和浩特东站。小时候完全没印象有这一站,所以,这里有不出所料的崭新站台。


 

特意定了间离小时候家不远的快捷酒店,放下行李,直奔把童年大把大把时间都种在那里的满都海公园。儿时记忆里的满都海公园大而残破,从某个墙洞可以钻进去然后省下门票钱的情报是小伙伴间交换秘密的筹码。今天公园已经完全翻新成开放式的公园了,走着走着,已经不觉然走进了公园里。

 

小时候对满都海公园最深的印象之一是一片中日友好林。天气不好的时候总会幻想着树林子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小伙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认领一棵棵的树,冲着树根撒尿,现在可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即便快近中午,公园里还是有很多锻炼或是游园的人。印象里之前满都海公园里是见不到什么大人的,现在却是少有小朋友了。搞不好迎面过来的人,就是小时候大院里的玩伴也说不定。童年老,小伙伴们请不要衰败的这么早。



 

回呼和浩特最想做的事情是回到当年生活了八年的内蒙古教育厅大院看看。不过出发前在百度地图上却也怎么找都找不到。好在找到了满都海公园,隔条街就应该是教育厅大院。过了马路,才明白为什么偌大的内蒙古教育厅大院会在地图软件上了无踪迹。除了回忆,这里实在是空无一物了。这种感觉像是分手后负气去相亲,落座后抬起头,才发现对面坐的就是前女友。回不去的最初,如同一只流浪的狗。

 

教育学院的大楼,一楼是医学实验室。如果姐姐当天在实验室里讲解解剖兔子,基本上晚上会有兔肉吃。

 

一只小狗。




 

教育学院外面的楼梯,小时候总会在上面跑上跑下,看起来早已上了锁。

 

后来才知道内蒙古教育厅已经搬到新城区,现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段,未来应该是商业和住宅建筑。看起来,不远处的高层建筑已经封顶了的样子。



 

葱。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来收割。













从有点阴郁的教育厅大院回到街上,阳光还是很好。在内蒙古,牛羊肉和奶茶,时一定要吃的。看网上的评论,口碑比较好的一家店叫做格日勒阿妈,尝过之后的确不枉推荐。白水煮过的牛羊肉,味道就真的很好。


 

内蒙的奶茶和现在北京街头喝到的台湾奶茶完全不是一种东西,用牛奶和砖茶熬制出来的,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印象里学校早餐喝的也是奶茶。当然传统蒙古族的做法要更讲究。店门口,就有包括茶师的员工挂像,作为食客,会觉得这是家尊重传统工艺、讲究食品品质的店。

 

格日勒阿妈。呼和浩特有很多家连锁,在北京也有一家分店。




 

十月的果实。




 

另一个想要找找的地方,是当年的人民公园。那应该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城市公园,今天同样消失在地图软件里。凭记忆应该离呼和浩特有名的民族商场不远,到了附近才知道,公园还在,只是改了名字。把原来的“人民”抹去,盖上了这座城市的标签——青城公园。




 

呼和浩特,也有了自己的摩天轮。第一次在城市的高空,看一看生活了八年的呼和浩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