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偶到锦江边,单枪匹马游西川——背包游成都、乐山

行歌偶到锦江边,单枪匹马游西川——背包游成都、乐山
行歌偶到锦江边,单枪匹马游西川——背包游成都、乐山
行歌偶到锦江边,单枪匹马游西川——背包游成都、乐山
行歌偶到锦江边,单枪匹马游西川——背包游成都、乐山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成都 乐山
入库时间:2016-07-25 23:09
游记浏览:44
旅行天数:10
游览景点:null
出发时间:2015-09-29
旅游简介:篇头小贴士 九月里有十天的空闲时间,于是决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不是节假日,实在找不到旅伴,只能自己一人单枪匹马上路。之前也曾一人出行,但时间如此之长、换乘如此之多,却是从未有过的。 出行之前,第...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9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篇头小贴士

       九月里有十天的空闲时间,于是决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不是节假日,实在找不到旅伴,只能自己一人单枪匹马上路。之前也曾一人出行,但时间如此之长、换乘如此之多,却是从未有过的。

       出行之前,第一要考虑的是目的地的选择。不可否认一人背包出行,多少还是有一些缺陷的。首先一些较为原生态的地方,或者流动人口特别多、管理难度特别大的地方最好不要去,毕竟什么事情都没有安全来得重要。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危险概率,但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就是百分之百。到时候一人在异乡,真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其次是一些景点的互动、参与性项目比较多,一个人玩起来略显尴尬,如去沙坡头坐羊皮筏,去漓江坐竹筏,一个人十分不便,还是留到以后有伴儿了一块去。第三是目的地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和喜好,要大小适宜、搭配得当。比如十天时间要游整个四川,我认为这个目的地就太大了,只能是按旅游团的路线和强度进行安排,要舍弃掉很多必游的景点,而且选游的每个景点基本也都玩不好,有些浪费。我个人认为整个四川可以分为西川、北川、藏区三大块,单一个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西川就足够玩上十天左右了。北川的剑阁、阆中完全可以和汉中放在一起做一个自驾游安排,充分体验蜀道之难。至于藏区的阿坝、甘孜,那更是去多少次都看不够。九寨沟黄龙完全可以坐飞机单独去,没必要在泥石流、塌方频发的雨季里和成都之旅捆绑在一起。此外,作为千里之外的背包客,去成都搞“慢生活”也是不太合适的,毕竟旅游和在家不一样,几乎每一天都是支付着至少数百元的交通和住宿成本的,而且很多重量级的景点一旦这一趟错过,可能此生就再无机会。所以天天睡到中午自然醒,真心也是一种浪费。景点不一定要安排的特别多,但一定要保证每天过的充实。

       第二是要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要结合各种攻略、游记、点评和官网信息,为自己的每一天出行制定出一个精确到小时的详尽方案,要预先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变数,早作预案。这个方案的制定整整消耗了我三天的时间,十分耗精力,看起来似乎与休闲、娱乐的宗旨不符。但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详尽的计划,我才能事先预定好途中多次换乘的车票和沿途各站的住宿,避免了临时无票、无房抓瞎的情况,时时刻刻心中有底、不慌。途中几次脱离计划临时起意,结果要么多花冤枉钱、要么干脆扑个空,按计划行事则能省钱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正因为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对沿途各站的风土人情、交通路线、注意事项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才能既和当地人充分交流而又不上当受骗,保证了自己人身和钱包的安全,也保障了自己游历过程中的心情和意境。

       第三是既要轻装上阵又要带足家当。背包游,顾名思义,就是背包上阵,一个登山包就得能装下旅途中的全部家当。除了在冬天最冷的时候这个要求可能有些困难,其他时令我认为一个登山包真的就已经足足够了。非要拉上一个巨型的拉杆箱,纯属自己找罪受,而且走在路上就相当于拖了一个巨大的信号发射器,向周围各路骗子不断发送“此人人傻钱多速来”的信息。当然,该带的东西还是一定要塞进背包,如换洗内衣、拖鞋、充电宝、浴巾、雨伞、感冒药、腹泻药、风油精这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精简的。个人建议背包里还要放上一个挎包,平时背包就放在酒店宾馆里,上山前就寄存在各种行李寄存处里,游景时只带挎包轻装上阵。

       在旅游的黄金季节九月里,我最终选择了四川,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因为九月对四川而言并不是那么黄金的季节。在做功课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个气象学名词叫做“华西秋雨”。我出发之前成都已经连下了半个月的雨了,我出发时成都的十五天天气预报还是清一色的“雨”字,已经有了“成都闹市惊现采蘑菇的小姑娘,市民手持长杆上街采树上蘑菇”的新闻。这种天气,打伞辛苦不说,上峨眉金顶什么的基本就属于白费,什么景色也看不到,而且地质灾害的危险大增。别说藏区了,在我出发之前,峨眉山脚下就发生了塌方事故,造成了一些游客伤亡。不过一番犹豫、权衡利弊之后,我最终还是决定成行。旅行,说到底还是需要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和感受,尽管这是建立在充分准备基础上的“说走就走”。结果,吉人天相,天天必至的降水虽然增添了一些旅途中的辛劳,但总能在关键的时刻放晴,反而让我更好地体会了川中的“秀”和“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