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漠河53.33仰望的星空

在漠河53.33仰望的星空
在漠河53.33仰望的星空
在漠河53.33仰望的星空
在漠河53.33仰望的星空
出发地:大兴安岭
目的地: 漠河
入库时间:2016-08-30 02:36
游记浏览:25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漠河","仙人洞","洛古河村","黑龙江源头"]
出发时间:2014-01-10
旅游简介:漠河 洛古河村黑龙江源头 充满了好奇与期待2013年7月30号,我和同伴从满归坐班车到了漠河,结束蒙E的旅程,搭上黑P,开始北方以北的旅行。 之前10天,从哈尔滨到呼伦贝尔,再沿大兴安岭往北,到了根河...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7
旅行游记

1 漠河 ----洛古河村---黑龙江源头 漠河 -仙人洞 -洛古河村 -黑龙江源头

   充满了好奇与期待2013年7月30号,我和同伴从满归坐班车到了漠河,结束蒙E的旅程,搭上黑P,开始北方以北的旅行。

 

之前10天,从哈尔滨到呼伦贝尔,再沿大兴安岭往北,到了根河遭遇多年不遇的洪水,但每天呼吸着无比干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还有森林人的质朴热情勤劳,一次次的打动着我们。来到漠河,又进入繁华的旅游地区,会是我喜欢的地方吗?有些忐忑。

 

(一)洛古河


 

曾经,对于漠河的了解,我脑子里只有两个名词:中国最北的县,一个叫北极村的村庄。出门前也没做过功课,只想着一路走到中国最北。有个地理迷朋友告诉了我一个地方:黑龙江的源头,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的石勒喀河的交汇处,也是黑龙江内蒙古,俄罗斯的阿穆尔州和外贝加尔边疆区这四省的交界,此地名为洛古河,距漠河县城一百多公里。我虽不是地理迷,但对什么大江源头这样特别的地方自然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这里就是我到漠河唯一一个明确要去的地方。

 

在寻北之旅住下,和老板聊天,说起我要去洛古河,打听到了具体信息,决定包车去在那住一晚,第二天返回,再去真正最北的地方,乌苏里浅滩,北红村,黑龙江第一湾。寻北之旅老板帮我俩联系了一辆车漠河锁哥,第二天一早,我们直奔洛古河而去。车少路好,一路和锁哥师傅聊天,聊到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发现我俩竟是同年同月的,出生那年闰六月,我们都是前六月生,我大他18天。路上看到不少采蓝莓的采山人,锁哥也停下车带我们去摘蓝莓,一路从呼伦贝尔过来都在喝蓝莓汁吃蓝莓酱,今天第一次亲手采到这浆果,兴奋的不断大叫。只是这野生果子其实酸得要死,我们采了两小盒,尝了一颗再没勇气挑战更多,都拍拍照发微博微信秀秀而已。

 

车在林间水泥路上行驶了两个小时左右,突然,树林消失,眼前出现了大片开阔平坦的田野,种着水稻,大豆,远处散落着些木楞房,洛古河村到了。这是一个估计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庄,静静的坐落在静静流淌的黑龙江边,下车,站在听不到水声的黑龙江边,看左岸茂密墨绿的森林,看右岸的田野人家,看天空低低的白云,看没有波涛滚滚的平静江面,总觉得自己来到了天边。

 

黑龙江的源头,也是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的交汇处,江上的一个小岛,离这里据说还有十多海里,要去那,还得租快艇。正好遇上有两游人也要去那,我们四人合租了一艘快艇。小艇在江上风驰电掣,除了发动机的巨大的轰鸣声和船开过激起的波浪声,这江上就再没别的声音,两岸是茂密的森林,低低的白云倒映在水中,这条江,不仅平静,还是如此的清澈,这还是大雨过后江水变浑浊的情况下,若在平时,这江,就是一块流动的大镜子吧?远远地能看到前方小岛和左右两边的河流,左为我们的额尔古纳河,右为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快艇师傅说不能再靠近了,那岛现在属于老毛子,再靠近的话他们要警告。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大江源头,而且是一条流过森林的大河,兴奋的不能自已。


 

快艇师傅只给我了我们一点点兴奋的时间就返回了,在太阳下暴晒让他不是很耐烦。回到码头处,吃了午饭住进之前已联系好的旅馆,正午时分日头太烈,我们在房间里休息。租快艇,吃午饭,通过这两件事和当地人的接触发现,之前在东北其他地方感受到的热情与朴实荡然无存,这个看似宁静的小村庄,这些做生意的都逮着冲龙江源来的人狠狠的敲,谁叫咱们这样的傻子有这样的好奇心?黑龙江上航行的兴奋和快乐,很快被那些冷漠的脸,冷冰冰的交易冲淡。掏钱时的心痛一下把人从天边拉回现实,这里,不是像左岸一样的无人区,这里是精明的山东人在经营。睡了一觉,又来到江边。码头处的停车区有个可以遮阴的棚,两中年男人坐下面喝酒,我走过去征得二人同意后也坐下,二人就着些青椒和咸菜喝白酒,不时和我聊天,觉得这二人说话有些奇怪,一会儿同伴也出来了,这二人的酒喝得似乎不打算结束,和我们的言谈开始出现不停重复某句话,我们觉得更奇怪了,话也不再多说,司机刘师傅很快也出来了,和我们坐一块儿,悄悄地告诉我这两人都是老单身汉,也没什么家人,一旦喝多了就可能乱来,他看我俩居然和这两醉鬼坐一起,很不放心,赶紧跟过来,我们闻此言,很快走了。


 

傍晚,在江边看晚霞,跑到游艇上去舞着丝巾蹦跳拍照,结果,把墨镜蹦到黑龙江里。天渐暗,走到水文观察站边的码头坐下,看着天空中最后的晚霞,似一条红色的缎带飘在天边,想着对面那个国家,离我如此近,却有着无法靠近的遥远与神秘。天快黑了,江边大蚊子也多,想到司机说的那个醉鬼干过的事,心里有些害怕,赶紧走回旅馆。夜晚很宁静,睡得很好。


 

(二)乌苏里浅滩,黑龙江第一湾,北红村,北极村

从洛古河返回漠河,在寻北拼到两个女孩一起去乌苏里浅滩,黑龙江第一湾,北红村,我们四人继续包锁哥的车。这个和我同龄的小伙子不是很善言辞,但人质朴真诚,车也开得好,而且是新车坐着也舒服。从漠河到上述几个地方,除了去北极村几十公里是好路,其他地方都是土路据说到北红村路况尤其差而且路途遥远,当天我们要住在北红村。从寻北之旅出发,还有另外两个走同样路线的出租车,司机要跟着咱们的锁哥走,因为他最熟悉路。


 

一路在森林里穿行,乌苏里浅滩,黑龙江第一湾,本来是人烟稀少的边疆地带,就因为处在中国最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奇人士,现在成了旅游景点,居然收门票了,50大洋。乌苏里浅滩的最北点,就是地理爱好者们拿着经纬度坐标测出来的,当然,这个季节,江水涨了很多,浅滩上的最北点早被淹没。乌苏里浅滩其实和乌苏里江丝毫没有关系,因为清朝在这个地方设的卡伦(边防哨所)名为乌苏里,所以这片黑龙江冲积而成的浅滩由此得名。


和到洛古河时一样,车突然从森林里驶出,两边树林消失,眼前又是大片的似乎没有边际的田野,没有人烟,再走近,居然看到三座新修的小屋,颇像童话故事里的小房子,挂着个牌子,上书:卡伦的味道。田野的边际又是流动的镜子似的黑龙江,在这里,比洛古河那感觉更平更静,看对面依然茂密的森林你,我身后辽阔肥沃的黑土地,一下想到朋友前两天给我发的《树林和草原》:

那里有繁茂的橡树生长在膏腴的田地上,
那里的大麻和荨麻发出馨香……
到那地方,到那地方,到那辽阔的原野上,
那里的土地黑沉沉的象天鹅绒一样,
那里的黑麦到处在望,
静静地泛着柔软的波浪。
从一团团明净的白云中央,
照射出沉重的、金黄色的阳光。
那是个好地方……

此刻,站在这里,我想放声朗读……


 乌苏里浅滩 

既然成了旅游景点,而且还是中国真正的最北点,自然会有俗气的标志。这样的找北对每个来此地的人而言,到底有什么样的的意义,我无法得出结论。对我而言,辽阔苍凉人烟稀少的地方本来就对我有着莫名的吸引力,我就爱在那样的天地间似出离人世的感觉,爱那样大脑似乎被清空只能感受天地和周围环境的感觉

 

    离开乌苏里浅滩,我们前往黑龙江第一弯。我看过黄河长江怒江的大弯,龙江第一湾,会是什么样呢?一路依然是肥沃的田野,茂密的森林,这里的白桦林不是路上所见的又细又密,更高大挺拔,很美。要看黑龙江第一弯,需要沿栈道爬到比较高的地方,方能看到整个弯的全景,锁哥说要爬半个小时,挺累人,于是我们选择先吃饭。龙江第一弯所在的地方只有一家饭馆,厨房在一辆大客车上,据说这车还可以开呢。想起洛古河不愉快的吃饭经历,心想在这样的地方吃饭只会被敲得更厉害,谁知一看菜单,没有想象中的天价,等着吃饭的人多,老板人却没有生意好到爆的傲气与不耐烦,面对催促,热情厚道的解释招呼,饥肠辘辘等着的人,也不焦躁了。


 

     爬那林间栈道根本要不了半个小时就到了观景平台,往下看,黑龙江围绕着一个岛绕了个近360度的大弯,岛上依然是森林。我见过大江大河的大弯,可这弯依然让人震撼于他的壮观,而且,不同于怒江长江第一弯的那种壮观,汹涌的江水是被前方的高山硬生生的拦住调了头,黑龙江的这个弯,圆润柔和,周围土地肥沃,除了视觉上第一眼的震撼,这弯其实是让人觉得很舒服的。





 

    离开龙江第一弯,要去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中国最北的村庄——北红村。余下这几十公里土路,比之前的更烂了。走了一条被称为国防路的土路,据说是当年和苏联关系紧张时,林彪修的战备路,本来是要修铁路的,后来没有继续修下去。那天傍晚时,我们来到北红村,大多数包车来此的游客都住进一家名为倚江人家的农家乐,老板娘是个个子矮小的山东籍媳妇,特会招呼应酬,做事利索,一个人忙前忙后,她家已经住不下了,她把我们安排到另一户人家中,我们四个女的今晚睡炕呐!对我这个南方人而言,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当然,那晚睡下后兴奋转为难受的滋味更难忘,此为后话了,暂且按下不表。搁下行李,去倚江人家屋后江边继续看美丽的晚霞。那天,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晚霞,还看到雾慢慢从江那边水面上涌出,看到北边天空乌云后华丽丽的闪电,没有伴着惊雷与暴雨,就那样如电光火石一样照亮天空。

 

   和乌苏里浅滩一样,北红村能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估计当地人最开始是莫名其妙的,人家就是遥远北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你们这些花花绿绿的游客到底来干嘛呢?中国最北的村庄?最北又怎么样?哪怕在中俄边境,人家还是和祖国各地广大农民一样该干嘛干嘛呀,也没有室韦临江那样的俄罗斯民族,异国风情,你们来到底看什么呢?不过大多数人,对于有着最什么称呼的地方,都有浓烈的好奇心吧,倒不一定是为了风景或是风情而来。这个村庄,有几十户人家吧,没有像样的基础设施,村里都是土路,下了雨过后有些地方还很泥泞,村里本来都是以前老式的木楞房,不过现在好些人家在重新盖房,不再是纯木,而是砖木混合,很多人家的屋顶,都换上了防雨性更好的彩色塑钢屋顶,因为游客日渐增多,农家乐也多了起来。村子远离漠河县城,交通也不方便,除了肥沃的黑土地上产出的农作物,很多物资都比较匮乏,可这里不像洛古河那样商业化,人情味也浓,这是我和锁哥的一致看法。

还有个动人的故事。上个世纪70年代,黑龙江发大水,北红村的田地房屋都被淹没,全村人也面临着被大水冲走的危险。这个时候,江对面苏联哨所的士兵发现了右岸的险情,村里人性命攸关之时,苏联人开着快艇过来,将全村人全部转移到对岸的安全地带。洪水过后,北红村人回到右岸,村子里后来就有了漂亮的二毛子三毛子四毛子。当然,我们来时一个小毛子都没看到,可这真是我一路听过的最动人的故事。那天晚上,我们睡的炕是滚烫的,因为连日下雨,屋里潮湿,被褥也受了潮,主人从下午开始就烧炕为我们烤被子,睡觉时我们都把被子垫在身下隔热,躺下后,我觉得自己就是块大饼,祈祷着到明早别被烤焦……那晚,我踩着泥泞走回倚江人家那边上厕所,抬头一看满天繁星,还看到了流星。在洗漱都不是很方便的北红村,我依然满心的愉悦。


 

    第二天一大早,出门沿着江边散步,看到好多野生的罂粟,每户人家都有前后园子,被整齐的木栅栏围起来,种着各种蔬菜,栅栏边是灿烂的向日葵格桑花,我想走进一户普通人家,可狗的咆哮让我止步。这个村子,如此遥远宁静,因为很多像我这样寻北的人的到来有了商业,有了我们眼中的发展,虽然这发展其实是非常被动的。希望这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不为了迎合游客,村民也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希望村民的生活更舒适,老式的木楞房其实潮湿且屋顶的防雨不好处理,更希望,来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选择的旅行地,不要只是挑剔它的种种不方便,毕竟,人家不是北极村那样被政府花大力打造宣传的旅游地。当一名安安静静的游客而不是闹嚷嚷的观光客,感受远离城市繁华的喧嚣。否则,像北红村这样的地方,会让很多人失望。

 

离开北红村,这天我们中午才到北极村。因为太阳大,我不想乘观光车或骑自行车到处走,所以,选择了在大门口的阴凉处写日记,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他说我也真是绝了,到名气那么大的地方竟然不进去,就像没带钱一样。我说就是呀,一路铺张浪费,也该节约了。同伴从北极村给我带了套明信片出来,我人不进去,标志性的东西还是要带点走的。


神州北极广场

 最北邮局


回到漠河寻北之旅旅舍,和锁哥暂别。三天好几百公里的行程里,这个从称呼我大姐到姐姐的小伙子,让我对东北人的好感又加深了许多。得知当天晚上我就要连夜坐火车去塔河再去黑河,同伴第二天也要坐飞机回哈尔滨再回成都,锁哥要请我们吃饭。他说按他们的习俗,上车饺子下车面,那晚就请我们吃饺子了。离开漠河,一路都在收他的微信:姐姐,你到哪儿了?姐姐,路上注意安全,玩得开心…… 一声声姐姐,一路都在暖着我心。我带着忐忑到漠河,连北极村也没去,辗转奔波于森林田野间,看不同地方的黑龙江,没有遇到各种旅行神人,却遇到了更投缘的人。深夜,在漠河到塔河的火车上,想着四天来的种种,本该疲惫的我,却异常的轻松,对于接下来未知地的旅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