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贵州 > 旅游游记

跨年采风--黔东南

跨年采风--黔东南
跨年采风--黔东南
跨年采风--黔东南
跨年采风--黔东南
出发地:广州
目的地: 黔东南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34
旅行天数:7
游览景点:["黔东南"]
出发时间:2014-07-03
旅游简介:黔东南跨年采风黔东南虽然是采风之旅,但更加恰当的应该是享受宁静与猎都市未有之奇。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一直都有了解的渴望,但从未有非知不可的纠结,即便是汉族的民俗我也所知甚少。选择了1314(一生一世)...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12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黔东南 黔东南

跨年采风-黔东南

虽然是采风之旅,但更加恰当的应该是享受宁静与猎都市未有之奇。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一直都有了解的渴望,但从未有非知不可的纠结,即便是汉族的民俗我也所知甚少。选择了1314(一生一世)的连接点去领略黔东南的吊脚楼和传奇,或许是为未来更多的民俗探究定下一个基调吧。

岜沙苗寨-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2013年12月30日)

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这或许是一个为了吸引旅客的噱头吧,但哪个旅游景点会没有噱头呢?

岜沙村由5个寨子组成,主要姓氏滚。岜沙是目前唯一的枪手部落,每个男人成年后都有一把由本部落的人自制的火药枪。有些家庭在男孩一出生就制作一把枪送给孩子,但只有等到男孩15岁以后,才会教他使用猎枪,通常18岁以后才能独自持枪去打猎。
岜沙的每个男人腰间都会跨着四样物品,腰刀、镰刀、葫芦(装铁砂)和牛角(装火药)。现在的岜沙人已很少打猎,枪已经成为传统、装饰和接待游客的工具。

岜沙人崇拜树,每个节日大家都会去拜祭树神。说是树神,实际上只剩下树根。据说是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政府组织人员砍掉了这颗千年香樟树并把树木送到了中南海。接待我们的长老滚拉旺说起这个故事一脸的忧伤,他说村民们也不忍这颗树被砍掉,虽然为了毛主席他们可以放弃一切,但终究不忍自己动手,所以最后是政府组织外村的人来砍伐。去之前,看网上的介绍i说每个岜沙人在出生时都会种一棵树,待到离开人世时,便以此树为棺,安然长眠。但滚拉旺说,实际不是这样的,他说,每个岜沙人死后后人都会在其坟墓上种一棵树,以人养树,树养后辈人。

岜沙人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个男人都要留发髻。每个男孩从小就开始留发,成年礼时都要理发,理发的工具是镰刀,留下头顶的长发,盘成发髻,其余的都要刮光。滚拉旺说,发髻的来历是跟追杀者约定的标记。据说当年官兵追杀苗人,岜沙的长老们贿赂了官兵,当天黑不能辨认时,只要摸到头上有发髻,其余部分是光头,那么追杀者就会手下留情。

岜沙虽然有这些传统,但他们人对待后辈人非常的慈爱与开明,后辈男人只要自己愿意,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而不需要顾忌是否因为没有保持传统而受到长老们的斥责。

 

小黄侗寨-侗歌之乡(2013年12月30日)

 

侗族的布料都是自己织染的,染后要用木棰敲打,据说敲打的时间越长,布匹越硬实、光亮。

小黄村的迷人绝不仅仅在于侗歌,这里的鼓楼、风雨桥、酒香、热情的村民都令人流连。

 

 

银潭侗寨-保留原始

一个藏于深山的村落,一个即便依靠导航系统仍然无法找寻的村落,一个外人很少涉足的村落。虽然我们一定不是第一批不请自来的造访者,但依然得到了他们好奇的眼光,当然也收获了他们盛情。

摆贝苗寨,因其特有的百鸟图服饰而闻名。在平时,妇女们穿着的服装与其他苗族妇女并无不同,但每逢节日,她们就会穿戴上她们特有的服饰,并随着芦笙的音乐载歌载舞。我们到访的当天并非节日,为了一睹她们特有的服饰,便只好厚着颜面请求她们能给我们展示,然而令我们惊讶与感动的是,当她们了解了我们此行的意愿时,不但爽快地穿戴,而且约来几个芦笙吹奏者,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民族舞蹈。

 

 

更加令我们意外与幸福的是,当我们只是随意的以玩笑的口吻询问哪家可以收留我们吃一顿午饭的时候,一家人毫不犹豫的答应给我们做饭,邀请我们留下来。这次中饭,是我们整次旅游中最可口的一顿,不单单在于它的地道与香甜,更在于他们的善良与热诚。主人总是歉疚地说没什么好菜招待,而且没什么做菜的手艺,因担心不合我们的口味,一直询问我们是否吃饱。而我们则以三光-菜光、汤光、饭光来做出回答,同时也领略到了主人的宽慰。

整个行程,这里也是女儿最开心的一站,她似乎融入到了这个村寨,融入到了村民的生活当中。

八蒙水族村-静思发呆的地方

一条浅流悄然地将村落与世隔绝,山与水的世界,偶尔的几座吊脚楼。溪流无声、风过无语,甚至连鸟儿也不鸣叫,更没有人生的嘈杂,世界似乎在这里静止,凝固成一个定格。如果你想远离都市、远离一切的繁华与喧嚣,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大脑停摆、倾倒出所有的思绪而享受片刻的空白,甚至不愿睁开迷离的双眼,那么请乘上摆渡船,再踩过一条石头桥,八蒙村或许是你最佳的选择。

西江千户苗寨-世界最大苗寨(2013年12月31日晚-2014年1月1日)

到达苗寨已经是晚上八点,匆忙办理入住后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脚架,去观景台拍摄千户苗寨的夜景已经成了摄影爱好者西江千户苗寨行程的首选。

这是一个跨年的夜晚,俗套的1314也使得我难免思绪更加聚焦于一生一世的回忆与感慨。在我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会一生一世与我相伴,即便有些远久的离去,但未来,这些过往一样会在我的记忆细胞中游动、纠缠、膨胀,或许是喷发。错落的灯光是今天的焦点,朦胧的吊脚楼是回忆的散瞳,而无法辨识的水流或许就是明天的广角。

对于过于商业化的诸如古城、古村落,我一直没有游荡的欲望,或许内心抗拒那份被篡改了的自然与安宁,并愤慨这些地方已经成了叫卖、欺诈、乞讨的集市。原本离都市是为寻找乡村、弃喧哗是为追逐宁静、别冷漠是为攫取热诚,而这些你想找寻、追逐与攫取的,在这些所谓的“古”处却无踪可觅。懒懒地睡到中午,散散地拍下几张小照,更想尽早逃离这不伦不类的地方。

意犹未尽的离开--生活是由多钟元素构成的。享受生活就要享受其中的一切,包括清闲与忙碌、自由与责任,快乐与痛苦。

常说风景在路上,之所以喜欢自驾旅游,其中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可以随时拍下美丽的风景。其实心情敞开了,风景便在随处的不经意之间。

严格来说,这是我的第一次民族采风,之前虽然去过一些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如哈尼族、瑶族等,但均为旅行。对于孤陋寡闻的我,这次最深刻的收获是了解了苗寨与侗寨的最简单的区分,就是只要是侗寨则一定会有有鼓楼。

第一次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我更乐于陶醉自然。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