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甘肃 > 旅游游记

告别大四的旅行——110天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西藏环游

告别大四的旅行——110天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西藏环游
告别大四的旅行——110天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西藏环游
告别大四的旅行——110天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西藏环游
告别大四的旅行——110天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西藏环游
景点:甘肃/gansu
出发地:南京
目的地: 西藏 尼泊尔 新疆 甘肃
入库时间:2016-08-29 00:21
游记浏览:34
旅行天数:110
游览景点:["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四川"]
出发时间:2012-09-11
旅游简介:告别大四的旅行110天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西藏环游2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当从卫星地图上看加德满都的航拍地图,街道是自由的,建筑顺应着自由的街道而建,完全见不到四四方方的街区和填满整个街区的规规矩矩的...
旅行花费:5
游览月份:6
旅行游记

1 告别大四的旅行——110天甘肃-新疆-西藏-尼泊尔-西藏环游 甘肃 -新疆 -西藏 -尼泊尔 -四川

从七月中旬走到十月底,暑假加上两个月的实习,这段旅途走了三个多月。

一个人出发,一个人归来,从南京出发,到兰州,甘南、临夏,从兰州到乌鲁木齐、昌吉、布尔津、禾木、喀纳斯,回到乌鲁木齐,搭车来到敦煌,从格尔木坐火车到拉萨,一路搭车到樟木,来到尼泊尔。再从拉萨沿着川藏公路,经过林芝、古乡、波密、然乌、八宿、巴塘、理塘,一路来到稻城、成都、映秀、汶川、重庆。路上遇到很多人,大家一同行走。

坐过警车,睡过牢房;搭过货车,睡过货车驾驶室。

旅途中怎样的人都有,怎样的事都会发生。一路都是未知的精彩,这便是旅途。

 

从南京来到兰州,开始了这段旅途,兰州繁华的景象有点让我诧异

 

 

 

在兰州每一顿吃的都是拉面,这是名副其实的拉面之都。

 

 

位于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而它的出名却是因为电影《天下无贼》的拍摄。

我因为这部电影来到这座寺院,只是电影中火车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呼啸而过的情景在甘南并不可能见到,这里是海拔超过三千米的高原,所到之处总是绿油油的大草原和和红白相间的藏式建筑。

 

 

拉卜楞寺的转经筒很长很长,从西边山脚下白色的佛塔开始,到县城巷口长长的转经筒长廊,再到南边的贡唐宝塔。

 

 

总可以见到在转经筒旁转经的人,无论是穿着藏红色僧服的喇嘛还是当地衣着破烂的藏民,或者是从别的地方赶来的朝圣者。

 

人们总会在面对拉卜楞寺的巷口停下脚步,朝着大殿的方向俯下身,磕首,做五体投地的动作。

 

从巷口朝着寺院的方向走去,来到拉卜楞寺最大的殿堂中,正好赶上喇嘛们的午课时间。喇嘛们时而击打着锣鼓,时而吹响发出特殊声响的乐器;时而大家共同击掌,时而喊出有节奏的声音。突然大殿里变得鸦雀无声,喇嘛们簌地从座垫上站起身,然后走向大殿的大门,蜂拥而出。

 

从夏河来到了郎木寺,位于四川甘肃两省的交界,这儿有两座寺院,一座属于甘肃,一座属于四川。草原上开着格桑花,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白云。

 

 

 

我和才让扎西、大琪来到郎木寺红石崖下,落日把山崖照的一片橘黄色。

才让扎西,甘南的藏族学生。他喜欢这里的风景,这里的文化。他说以后要当老师,把藏族的文化传播下去。

大琪,来自四川资阳。曾经在国企工作,有着不菲的月薪。只是这样所谓的高薪而稳定的工作并不是大琪所想要的。因为人生本该有许许多多的未知,而不是长久的一成不变。

 

 

火车开行在西北的黄土地上,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茫茫的戈壁可以看的很远很远,在铁轨转弯的地方远远就可以看到对面开来的列车,两列列车逐渐驶近,在身旁呼啸而过。

在几千里无人的戈壁中突然出现了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不免令人惊喜。

 

 

坐了30多小时的火车来到乌鲁木齐,晚上八点半的城市太阳依然高照。天空蓝的通透。夕阳洒在远处的天山上,把天山博格达峰的积雪照的一片金黄。人们在市民广场上跳着维族的舞蹈,夜幕终于在晚上十点姗姗来迟。

 

 

在新疆总有吃不完的好吃的,无论是抓饭、拌面、烤肉、酸奶、还是卡瓦斯。谢谢在新疆的朋友们,小竹、瑶瑶、小董和小谭同学,这些好吃的让我至今留恋。

 

 

 

小谭同学带我来到了天池,水是雪山的雪水融化后流淌下来的,很蓝,很清澈。

 

  

然后便走上去喀纳斯的路,一路是无尽的绿野和草原。

 

 

没有坐景区的环保车也没有骑马,就这样行走,从贾登峪到禾木,禾木到黑湖,黑湖到喀纳斯,喀纳斯到白哈巴,这一路走了整整五天。

 

 

大董、晶晶、马骁,四个人一同上路,尽管一路艰辛,却是美景无限。

 

 

走在喀纳斯河边,碧玉一般的河水令人释怀。

 

 

山上的松树白桦树连成诱人的翠绿色,山间荡漾着朦胧的雾霭,河水在身边流淌,撞击着河床中的礁石回荡着哗哗的响声。

 

第二天清晨,禾木笼罩着朦胧的雾气。炊烟在小木屋间缓缓升起,让人分辨不出哪些是炊烟哪些是雾气。

  

金色的光芒照着朦胧的雾气。透过雾气隐隐可以看见松柏的树冠和小河里潺潺流水。

 

依然翻山越岭,依然走了整整一天。

 c

 

走在半路遇上一个骑马的哈萨克族小伙子,让我们去他在黑湖的家中住,又一同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我们终于远远看见了黑湖。这是个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信号,没有人烟的地方。晚上住在蒙古包里,外面是黑漆漆的不见一丝光亮的夜空。

 

 

第二天早上起来,远远的看见黑湖就像是捧在手心里的一颗明珠,美极了

 

 

纯净的没有一丝人烟的风景,来到这里就释怀了。

 

 

来到这里走了整整一天,离开这里又走了整整一天,太留恋这里了,只是前方的路依然要继续,对一路美好的风景总要说在再见。

  

 

来到喀纳斯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山坡上看着脚下的喀纳斯湖,这个被称作神的后花园的地方,却不禁有些令我失望,不过是在青山包围下的一潭青绿色的湖面。

亦或许是我们这一路看到美丽的风景实在太多,无论是碧绿的禾木河,禾木清晨雾霭中的日出,还是纯净的没有一丝人烟的黑湖,一望无际大草原上遍野的牛羊。最美的风景,始终在路上。

 

一路遇到了很多哈萨克族的牧民,总会被他们请到家中做客。热情的哈萨克人总会为我们倒上奶茶,端上食物,并且不会要一分钱。

 

 

半路上我们向一个骑摩托的人问路,他很爽快的把我们带到了白哈巴,没有收我们一分钱。走了整整五天,最后一段路得来竟然全不费功夫。

 

 

炊烟在小村子的木板房间缭绕,秋天这里便是一片金黄,便是不可言喻的美丽。

 

 

 

回到了乌鲁木齐,向着拉萨的方向一路搭车,漫漫长路很遥远,朝圣的长路。。

  


 

在鄯善的高速公路旁挥手拦车,一辆拉沥青的大货车停了下来。刚好师傅要去敦煌,便把我们给带上了。

 

 

大货车开在新疆的高速公路上,公路延伸向远处的山际,路的尽头是群山,群山的尽头是云朵。我想到我梦中的西藏,就是在云中的吧。

 

 

来到骆驼圈子服务区已经晚上十点,月亮高照,我们两个人跟着两位师傅去吃晚饭,师傅们只要了一盆冬瓜烧排骨就着馒头吃,却只吃了几块排骨最后都让给我们吃了。我们趁师傅没注意把饭钱付了,师傅后来得知我们付了钱,竟然有些责怪我们的意思,这是多么淳朴的人。

 

 

师傅说,你们就睡我车上,我睡下面,你们睡上面。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晚上,和一同搭车的朋友挤在狭小的货车驾驶室的二层铺位上,几乎一夜都没有睡着。

 

 

来到了敦煌。在这里的日子很美好,旅社在鸣沙山沙漠边,有个很大很大的院子。鸣沙山进了两次,分别在凌晨和傍晚,分别看了日出和日落。不同的时间,沙漠里的风景总是不同的。

 

连绵起伏的沙丘,蜿蜒的骆驼队,叮叮当当的驼铃声。

 

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就来到沙漠中,鸣沙山在夜幕的笼罩下一片寂静,安静的沙丘在月光下沉睡。在沙漠里仰望夜空,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夜空中斑斓的云彩和璀璨的群星。

 

离开了敦煌,来到格尔木,在格尔木呆了一天,清晨在格尔木坐上了开往拉萨的特快列车。

 

 

天色伴随着列车的西行渐渐亮了起来。面对车窗外的青藏高原,草原在海拔四千米之上已经不再有动人的绿色,却依然很美。

 

 

终于来到了拉萨,终于见到了布达拉宫,这是我梦想中的圣地。

 

 

 

大昭寺前的广场上,寺庙正前方有一座白色的房子,房子里摆满了酥油灯。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藏民,他们来到大昭寺前,有的要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做五体投地30万次,以表示自己内心对于藏传佛教的虔诚。正对寺庙的墙是白色的,每天从早到晚,这里都会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他们在这里看藏民们磕拜,一起聊着天,或是独自发呆,在身边寻找艳遇的可能。于是这堵墙被驴友们称作艳遇墙。

 

 

我和娜娜每天都会在黄昏的时候来到艳遇墙,只是我们并不是为着艳遇去的,娜娜喜欢看这里人的生活。

 

 

硕哥说,你来,我请你吃饭,于是我在拉萨军区总医院见到了在那里实习的硕哥。没想到后来因为感冒发烧腹泻接连去了那儿很多次,在拉萨十多天一半的时间在养病。很庆幸在拉萨有这样的朋友,让漫长的旅途曲折却又温馨着。

 

 

从来没有哪一座城市让我觉得如此亲切但又如此陌生,这就是拉萨。无论是大昭寺前朝拜的人们,还是绕着大昭寺行走的藏民。或是这里人慢悠悠的生活,和一呆便是一下午的甜茶馆。不同的信仰促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让这里有了异于其他地方的生活。我爱拉萨。

 

雪顿节的前夜,我和海锋、家顺连夜来到哲蚌寺。雪顿节是藏族人最大的节日,藏民蜂拥到哲蚌寺,赶这里的晒佛。

 

 

 在山上等了整整一夜,终于在早晨八点巨大的佛像被晒了出来。藏民围绕着佛像顺时针行走,把手里的哈达扔向佛像中央。

 

只是一夜未睡回到旅社便倒头大睡,傍晚醒来的时候浑身不舒服,借来一根温度计,一量体温39度。吃了些消炎药喝了好多热水,一夜之后发烧奇迹般的退掉了。只是开始无休止的拉肚子,并且吃什么药都没有好转,于是来到医院挂水,然后接连睡了好几天。

 

 

醒来的时候,我见到小牛。小牛说要搭车去纳木错,然后去尼泊尔,于是我们就一起上路了。沿着青藏公路向北,身边就是青藏铁路。

 

 

来到了纳木错,湖水很蓝,波澜的湖面,延伸向遥远的雪山之下。 

 

 

傍晚的纳木错很美。夕阳照着远处的雪山,反射出美丽的金黄色。

 

 

夜晚的纳木错没有一丝光亮。抬头仰望漆黑的繁星满天的星空,很清楚的看见一条由繁星拼成的光带,这便是银河吧。

 

 

然后和小牛来到了桑耶寺,寺院是木头搭成的,古老的寺院里,见不到一个人。

 

 

从桑耶寺去青朴的车上遇到了一位山上的僧人,笑着向我打招呼,然后紧紧的握着我的手把我的手握得生疼。僧人说:“你们上了山可以住在我家里。”我们谢绝了僧人的好意,当晚住在了青朴山上的尼姑庵里。

 

第二天在山上又遇到了那位僧人,他所谓的家不过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石屋,屋里破破烂烂的只能容得下一张床。青朴山是个苦行僧修行的地方,僧人们在这里修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青朴山上下来,我们就一同向着尼泊尔的方向出发了,依然是搭车。

从山南,到贡嘎,然后到了羊湖。

  

 

来到羊湖边已经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地方没有旅店,也没有可以借宿的农家,搭我们的师傅把我们带到湖边的一家藏族人开的茶馆,晚上借宿在沙发上,藏族人很热情~

 

 

第二天来到卡惹拉冰川,牦牛在冰川下安静的吃草,冰川融化的雪水从山上流下来,打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群山环抱中的满拉水库,依旧是碧蓝的水。

 

在卡惹拉冰川听见亲切的南京话,四个南京老乡,把我们一路带到了日喀则,我和小牛挤在丰田4500的后厢,尽管一路颠簸,但依然兴奋。来到日喀则他们请我们吃了饭,我们要给钱,可是他们怎么都不要,好心人真的很多,谢谢你们

 

来到扎什伦布寺,寺院是班禅的行宫,金色的屋顶很耀眼

 

 

一路总有蓝天白云,就似乎漂浮在眼前,西藏是在云中的。

 

 

从拉孜走上318国道,就遇上一辆停在路边的Q7,师傅很客气的问我们要去哪里,我们说去樟木。师傅一行三辆车,包括一辆保时捷,把我们一路带到定日,上了珠峰,又连夜来到了樟木。

 

 

从定日到珠峰的路可谓我这三个月来走过的最烂的路,一百多公里的路途颠簸了四个多小时。一路风雨交加。来到珠峰大本营时天空并没有在我们的祈愿下放晴。站在海拔5200的山口,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周围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只是始终没有看见梦寐以求的珠穆朗玛峰,只好悻悻而去。

 

 

来到樟木已经凌晨三点。边境小镇很有趣,凌晨三点依然灯火通明,歌厅里的流行歌曲响彻了整条街,街上停了许多漂亮的尼泊尔大卡车,卡车涂着花花绿绿的颜色,就像是来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

 

 

第二天早上醒来,看见依山而建的小镇樟木,318国道在小镇里顺着山势呈S型弯曲而下,这是小镇里的唯一一条道路。318国道从樟木顺着山谷渐渐向下,从谷底望向山谷上方的小镇,十分好看。

 

 

来到友谊桥就到了中尼两国的边境,用2900人民币换了三万多尼泊尔卢比。从南京出发,走了两个月,尼泊尔,终于来了。

 

 

吉普车开在盘上的公路上,当车窗外的山谷里出现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火柴盒般的房子。车上的当地人对我们说:“Welcome to Kathmandu.”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