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北京 > 旅游游记

春节自驾游北京行

春节自驾游北京行
春节自驾游北京行
春节自驾游北京行
春节自驾游北京行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 北京
入库时间:2016-08-29 01:54
游记浏览:36
旅行天数:5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2-16
旅游简介:春节自驾游北京行春节自驾游北京行国庆节自驾游成都九寨沟以后,就在安排春节到哪里去玩了。讨论了几个地点,结果还是认为先利用春节北京可能是人最少、路最不堵的时候,去看看最不错。虽然风景不会是最美的季节,但...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1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春节自驾游北京行

春节自驾游北京

国庆节自驾游成都九寨沟以后,就在安排春节到哪里去玩了。讨论了几个地点,结果还是认为先利用春节北京可能是人最少、路最不堵的时候,去看看最不错。虽然风景不会是最美的季节,但是我北京去过无数次了,我知道北京绝大多数的景点其实是人文景点,有花红柳绿的一起伴随着看当然最好,没有也不至于扫兴太甚。但是只有这种时候人少、车不堵又加上不要过路费的诱惑还是非常值得去的哦。所以很早就确定和落实准备了此次的行程。

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后抓紧时间休息了一会,考虑到可能晚上会因为有雾容易引起早上高速公路封路和早上出发会碰到路堵。所以就决定半夜时分一放完烟花鞭炮12点多开车就赶紧上路了。真是天助我也!一路上除了某些路段雾比较大而使得车速不敢太快外,一路上都是飞一样的畅通无阻的开着。一开始老婆还像模像样的说陪我说话怕我孤单疲劳开车,后来她看着我这样兴致勃勃的飞驰而害怕,就索性“大无畏”一把,她宝贝女儿一起睡在了早就已经在车后铺设好的充气床上睡觉去了。就这样我一路基本上是一个人开着音响过着飞车瘾,就只花了差不多10个小时就开完了1222公里的路程到了北京。在131日早上1047分就已经领到了我们伟大的“雾北京的进京证。



按照计划我们直接到了位于后海的三星级宾馆齐鲁饭店先放下了行李。
因为齐鲁饭店离开什刹海附近的景点都特别近,又能够安全方便的停车,同时他们的房间比较安静卫生,吃住行都比较好。放好行李就直接去什刹海的全聚德饭店去吃午饭去了。


人就是这么怪,尽管上海也有全聚德烤鸭店,也吃过上海全聚德烤鸭店的鸭子,但是总感觉在北京吃的才特别好吃。三个人一会就把一只烤鸭给干掉了,酒足饭饱后才开始真正的游览。



看北京人在什刹海结冰的湖面玩的不亦乐乎好生羡慕哦!

可能是年初一好多网上看见的一些比较有名的店铺都没有开门营业。马未都老先生的观复博物馆商店也是大门紧锁,遗憾那!




步行在去恭王府的北京的胡同里


年初一去和珅家瞧瞧去!他们家可不得了,大不用说了,因为年代和其他的原因,里面的摆设和物件是已经早搬空了,但是光看现在还存在着的壳和花园楼阁等等还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去感觉他当时的了不得的场面的。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恭王府原为和珅府邸,和珅倒台后被嘉庆皇帝赐给他的弟弟庆郡王,晚清又成为恭亲王奕的王府。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的。整体设计富丽堂皇,曲折变幻,风景幽深秀丽,充分体现了辉煌富贵的风范和考究的风韵。
   整个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高贵气派,同时也是霸气主人身份的具体体现。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据导游讲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造的。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恭王府花园: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徜徉于园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

府邸和花园之间有一排房子让我很记忆非常深刻,上面的窗户是不同的造型,导游介绍说,里面原来都是分门别类的收藏和存放着和珅贪来的各种各样财宝的。窗户的样子,是和珅用来分辨不同类型的宝贝的。

导游介绍说恭王府包括最靠近他旁边的这些胡同都是风水好的不得了的地方。据导游说恭王府旁边曾经不少共和国的元帅和达官贵人。也是目前北京长寿老人居住的相对最集中的地方。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在我这个对风水文化略知一二的人看来,我也愿意相信会是如此。但是看着北京上空弥漫的浓浓的雾霾,我对这里生存着的人们感到挽惜,在接下来的三天北京的游览时间里浓浓的雾霾一直陪伴着我们,加深了我一定要买和持有环保股的信念。


恭王府的模型


八旗当中2个旗的战衣。





恭王府里面著名的“西洋门”和“和珅藏宝楼”、“福池”以及有名的“福字碑”都只用了摄像机拍的,没有用照相机拍。但确实都不错值得去看看。现在到恭王府已经看不到昔日的荣华富贵实景了,但是整个园府围绕着“福”做足的功夫还是让人映像非常深刻的。在我看过的全国各地的王府和名门望族的著名大宅里面,恭王府绝对可以排在前三的位置。这种强烈的震撼力的感受相信你如果亲自去看了以后也会油然而生的。

出门以后和三轮车夫闹着玩结果从150元砍到了50元,然后坐着三轮车逛了一圈周边的胡同,一直到了后海有名的“银锭桥”下。



北京胡同里面的四合院门口,再次接受“门当户对”观念和四合院文化的教育

在北京后海的北沿和南沿,分别坐落着清朝两个最大的王府,即醇王府和恭王府。恭王府东侧有一条羊房胡同,别看地方不大,里面却有一家海内外闻名的餐馆——厉家菜餐馆。
三轮车伕介绍餐馆的主人是厉善麟先生,其夫人叫王晓舟女士。厉家菜属宫廷菜,其配方和制作技术均为祖传。厉善麟的祖父厉子嘉,在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任内务府都统,深受慈禧信任。专管皇宫内膳食。慈禧垂帘听政,吃饭也要和皇上在一起,其每餐之菜式都在一百种左右。那时,只要一声传膳令下,浩浩荡荡的太监队伍便立即抬着膳桌和食盒鱼贯而入。厉子嘉的任务就是统一管理皇宫里的这些膳食,每日制定膳单,到膳房查看烹饪质量等。慈禧和皇帝吃的每一道菜,都要经他品尝,于是,久而久之,他便成为美食专家和烹饪高手了。
  后来,厉子嘉把许多宫廷菜配方和做法教给了儿子厉俊峰,然后又传给了孙子厉善麟。厉善麟对厨艺烹调极具天才,在继承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营养和自己的体会不断有所创新。例如,他所仿制的慈禧日常食用的燕翅席,就特别有名:第一道为小菜,计有炒咸什、酱黄瓜、虾子芹心、芥菜墩、北京熏肉、凤乾鸡、琥珀桃仁、桂花糖藕、玫瑰小枣、炒红果等;第二道为熟菜,计有黄焖鱼翅、白扒鲍鱼、软炸鲜贝、浇汁活鱼、烧鸭和清汤燕菜等;第三道是汤和甜食,计有鸟鱼蛋鸡汤、炒蛋羹、核桃甜酪等。
  厉家菜在一次宴席比赛时引起轰动。英国大使在他的餐馆一边吃一边说:太好了,我只要在使馆区一说,保证你生意来不及做!果然没过几天,各国驻华大使和跨国公司老板们都蜂拥而至,现在如果不提前半个月预订,肯定是吃不上的。
  厉先生的餐馆只有三人,除他和夫人外,还有他的女儿。他并不想当企业家,更多的是为了宏扬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和吃的艺术。他一九四三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当过教授,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夫人毕业于医科大学,是儿科大夫,日语很流利。在餐馆里,外宾比中国人多,当欧美客人来时,厉先生接待,当日本客人光临,便由夫人出面。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很多达官贵人都曾是厉家菜的座上宾。本人突然去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开门,呵呵彼此没缘分呐





站在著名的银锭桥边拍的后海酒吧街夜景。老婆就想晚上泡泡后海的酒吧,结果走了一圈可能是春节原因吧,有些没开,同时没有一家有人气,没有了气氛也就懒得进去泡了。只在有名的“九门小吃和周边有名的小吃店点了一圈北京的什么爆肚、油茶、焦圈、豌豆黄、豆腐脑、褡裢火烧、羊肉汤、豆汁等等小吃过了把瘾。

在烟袋斜街她们逛的起劲,我是在各个有名小吃店里大吃大喝不亦乐乎,也算各有所得。


第二天早上因为非常想感受一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所以在宾馆前台问好第二天升旗仪式的时间,一大早就叫了出租车去广场,结果还是去晚了,黑压压的人群早把前面的好位置全部站的水泄不通了。她们娘两个只能听我描述的我以前看过的升旗仪式的场景,在雾气和雾霾中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的外围听奏响的国歌和看冉冉升起的国旗。






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那种现场仪式感是绝对很有意思的。看着孩子们不由自主的举起小手、军人观众行起军礼、所有人屏气凝神鸦雀无声的注视着仪式的每一个阶段的时候的那种油然而生的专注神情。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强烈建议大家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一下的。非常感人和令人激动与感慨的。非常提气的场面那!我已经多次去现场看过了。这样的场面和气场我喜欢!




毛主席纪念堂因为春节期间没有开放,所以没有让她们娘俩个进去成。否则必须进去瞻仰一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容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近代史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我把他的游击战思想已经活学活用在我的股市实战当中了,改变为了“敌进我进、敌退我退、敌疲我撤、敌在我战”。呵呵!


升旗仪式一结束赶紧穿过著名的“正阳门”即俗称的“大前门”准备前往前门大街去吃早饭,顺便拍了“前门楼”和中国公路零公里起点的标志。







前门大街的老北京商业气氛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百年老店鳞次栉比,特色商品应有尽有。前门大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路,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是北京著名的老商业街。可以说前门地区是老北京市井风貌、史迹文物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明清以来,一直是北京建筑文化、商贾文化、市井文化、会馆文化、民俗文化、梨园文化最为发达和繁华的特色街区
前门大街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的许多中华老字号,如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长春堂药店、内联升鞋店、张一元茶庄,还有月盛斋的酱肉店、都一处的烧卖店等几十处老字号分列道路两侧。悠久的商业文化,老北京的胡同风情也可以此充分领略


































站在天安门前护城河上的金水桥上看喷泉小小的



这次因为想上天安门城楼的人太多,排的队伍太长了,所以就没有上去看,用了两张我以前上天安门城楼拍的照片聊表不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休息厅前俯看天安门广场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哦。呵呵!




推开这扇宫门就意味着即将开始进入故宫的地界了。友情提醒:在北京游玩名胜古迹的时候,要么请个好点的导游,要么就在每个景点租个我耳朵上挂的解说器,否则不明觉厉的走马观花,旅游的乐趣要少很多。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角楼等同于箭塔,是古代重要的防御工事。  

故宫共有殿宇9999间半,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代皇家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即“后宫”,左、右为东、西六宫,后为御花园,这些是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西有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乾清门外东有九卿值房,为九卿值班处;西有军机处,为军机大臣值班所。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为雍正以后清朝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同时用于召见臣僚。与之相对称的地方为奉先殿,是供奉祭祀祖先处。































































故宫博物院真的不愧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人类文化的精髓聚集地。不管是人文历史故事等的趣闻逸流,还是珍贵文物的风采和其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都使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我为我们璀璨的文明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无比自豪!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故宫和景山的西北侧,始建于辽代,是世界上现存建园时间最早的皇家宫苑。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纯粹的人工园林,布局以水为主体,在太液池中布置岛屿,用桥和岸边相连。太液池的池水原经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积水潭。池中有琼华、团城和犀山台三岛,分别象征着蓬莱、瀛洲和方丈,体现了对蓬莱意境的追求。它的建筑风格受到一些江南园林的影响,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北方园林持重端庄的特点。园内宗教色彩十分浓厚,不仅琼华岛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东岸还有阐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龙王庙、先蚕坛等佛教、道教建筑,燕京八景的琼岛春阴就位于北海,还有著名的九龙壁,白塔等。是一座集宫室、宅第、寺庙、园林于一体的宏大帝王宫苑。清初,曾在山顶设置信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瞭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发出信号。永安桥是一座以雅洁、精巧取胜的连拱大石桥,起着连接与烘托琼岛的重要作用。在桥的南北两端,各竖彩绘牌坊一座,名为积翠堆云。牌坊前还各设有一对石狮子,对称呼应,相映成趣。

  北海白塔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这种象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

善因殿位于白塔前,是座小巧精致的宗教建筑。殿内供有铜质镏金大威德金刚俗称千手千眼佛佛像。其殿顶为上圆下方的双重檐,以表示天圆地方之意。四壁外侧,用佛像琉璃砖装饰,华美而庄重。游人至此居高临下是以前观赏京城景致的最佳之地。

静心斋位于天王殿东北侧,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是清代的行宫及皇太子的书斋。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琼岛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游园时休息、议事或举行宴会的悦心殿。殿后的庆霄楼系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观看冰上掷球竞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阅古楼,楼内存放自魏晋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题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内壁嵌存的摹刻故宫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称墨宝,为清乾隆年间原物。这一带还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铜仙承露盘。  

琼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这里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沿着乾隆帝御题的琼岛春荫碑旁的小路前行,可直通迂回曲折的春亭看画廊,眼前的景色犹如一幅天然山水画,美不胜收。廊外有湖石堆砌的幽洞石室,变幻无穷。  

沿湖边北面的山麓下,有原为帝后们垂钓、泛舟后休息、进膳的漪澜堂,现已开设仿膳饭庄。漪澜堂向东有濠濮间画舫斋两组建筑,布置精巧,环境幽静,构成园中之园。清代的帝后、大臣们常在濠濮间宴饮。画舫斋系清代皇家行宫之一,也是皇帝约集著名画家作画之所。门外是检阅射箭的地方。其南为春雨林塘殿,东系镜香室,西是观妙室。  

西北面有个建在水上的小院,称小玲珑,与曲廊相连接。由此折向东北院的主柯庭前,可观赏一株800多年的古槐。再往北有座方形的蚕坛,系清代后妃们祭祀蚕神之处,也是北京九坛之一。从蚕坛西行,不远就到静心斋,面积4700平方米,原为乾隆帝书苑,称乾隆小花园。后来辟作皇子的书斋。静心斋往西是天王殿。正殿系楠木建筑,这里是翻译和印刷大藏经的地方。后面的琉璃阁为发券式无梁殿结构,壁上嵌满琉璃佛像,光彩夺目。天王殿西侧,有座用424块七色琉璃砖砌成的九龙壁。中国有三座著名的九龙壁: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在山西省大同市内,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最有特色的一座,即此北海的九龙壁;第三座,在故宫的宁寿门前。后两座均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北海九龙壁建于公元1756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全部用彩色琉璃砖砌成,长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壁的两面各饰有九条蟠龙,戏珠于波涛云雾之中,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工艺高超,为我国琉璃建筑中的珍贵作品。建造这样一座影壁,据说是为了镇慑火灾和辟除邪祟。



沿九龙壁南行,有座铁影壁,长3.56米,1.89米,颜色与质地如同铁铸,双面雕到云纹与怪兽,为元代浮雕艺术珍品。铁影壁北面,有三进院落。主建筑曾是乾隆帝礼佛前后的更衣处和游憩的别馆。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为保护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增建了一个院落,名"快雪堂"。西面沿湖有五座亭子。  

五亭主次分明,飞金走彩,远望如同五龙浮动,故称五龙亭这里为清代帝后们赏月、钓鱼、观看焰火的游乐之处。亭的西隅,有一大片建筑群,总称小西天。其中万佛楼极乐世界是主体建筑,这是乾隆帝特地为生母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造的。





看着这笼罩在浓浓的雾霾之中的中南海,真让人唏嘘不已啊。

















夜幕下的鸟巢和水立方大家都说比白天看更加漂亮,看着他们这些宏伟的建筑,回想起08年奥运会时的精彩片段,着实感叹我们国家的日益繁荣。



在车上拍的天安门夜景




中南海南门-新华门前不得不一闪而过

回宾馆的路上特意绕了一个大圈从北京的CBD和东西长安街以及天安门广场边绕了一圈开过,不过一路上都在开车行进,北京夜景照片确实没拍出几张好的来,但是从摄像机拍的视频里面看确实是忠实的把北京美丽的夜景拍出神韵来了。北京的这段精华夜景绝对值得每一个到北京旅游的朋友在夜里去逛上一圈。



在网上早就知道天坛风景区春节期间有古代祭天仪式表演所以早上赶着吃好早饭退了房间,直接把车开到了天坛南门停车场。

天坛公园占地200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乾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砌甬道“丹陛桥”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在天坛建筑的布局中充分显示了传统思想当中的“天圆地方”和“九为至尊”的理念。

其中最主要的建筑是祈年殿。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全砖木结构,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建筑造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坛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人声不嘈杂的时候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天心石”上面即使不大声说话,也会显得十分洪亮且回音缭绕。颇具神秘效果。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为重檐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建筑。皇穹宇台阶下,有三块石板,即著名的“三音石”,在靠台阶的第一块石板上站立,击掌,可以听到一声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两声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圆形围墙环绕,墙高3.72米,直径61.5米,周长193米。内侧墙面平整光洁,能够有规则地传递声波,人们在墙的不同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能十分清晰地听到,故称“回音壁”。
  祈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三个主要建筑,连接这三座主建筑的是一长长的贯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桥”。它长360米,宽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4.5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 





有趣的穿越历史的皇帝来祭天的仪式当中拍的几张花絮照片







园内有几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放眼望去更让人感慨万千。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让人油然而发感怀之情和有世事沧桑然又万变不离其宗的感受。

出了南门在停车场边上就有好多人推荐的,有悠久历史的“南门涮肉”饭庄。在此美美地吃了顿垂涎已久的洋溢着浓浓的京味的铜火锅涮羊肉。打着饱嗝一路开到了颐和园的东大门。


因为颐和园非常大,我不想过多的走回头路,为节约时间赶去昌平的温泉享受一番,加上颐和园我也已经来过多次,所以就把她们放下,约定在颐和园里的万寿山佛香阁碰头。我则把车停在了颐和园的北门附近的停车场。然后从苏州街开始我的此次颐和园之旅。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时,是北京乃至中国非常著名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光绪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又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苏州街是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一条专供逗乾隆的皇太后开心的一条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


现在的苏州街景观为1986年重修

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这里摆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做工均极精美。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从紫禁城乘船来去颐和园时的码头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



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从远处望,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画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图画中的故事和典故情景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颐和园听鹂馆作为全国仅有的几家经营宫廷菜满汉全席的饭庄。以经营正宗的宫廷风味菜肴、满汉全席、宫廷御膳、宫廷寿膳、宫廷滋补药膳闻名于世国家级特级餐馆。它曾经作为慈禧看戏的场所,现在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富丽堂皇,它坐落在万寿山南麓,前隔长廊,面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上著名的画中游,景色宜人、古色古香这里先后接待过许多国家元首和知名人士是一个接待中央首长和外国贵宾的宴请场所







颐和园这个伟大的历史文化瑰宝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也真不愧为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福音。让我们能够子子孙孙有机会徜徉在如此美好的景色当中,感受到什么是最宝贵的、什么是最长久的!


晚饭后离开颐和园直接开车赶往北京昌平小汤山镇,去享受了一下排名在中国十大温泉内的龙脉温泉的泡汤。原来想的是去排名更靠前的九华山庄温泉的,结果他们说没有房间了,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了龙脉温泉。结果这趟温泉玩的并不能够让我们满意。首先水温太低、其次房间和整个温泉设施感觉对不起所付的价格。跟江浙一带以及海南、云南的那些我所泡过的温泉没有办法比。我感觉总体上北京的服务水准确实不如南方的高。

因为想着玩好北京的最后一个景点慕田峪长城后,要尽量在晚饭前赶到山东曲阜孔子故里的。所以比较早就起床去了。绝大多数游客游览长城是去八达岭长城的,但是很多人都推荐说慕田峪长城更加漂亮,人也要少很多,更加适合我们现在去。所以就定的去慕田峪长城感受一下慕田峪长城的“雄、、奇、

网上看到的资料说:慕田峪长城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东南面有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多米,名曰牛犄角边和建在刀削一般的山峰上、称为箭扣鹰飞倒仰的长城,其势险峻峥嵘,整段长城依山就势,起伏连绵,如巨龙飞腾。
慕田峪长城景区草木茂盛,植被覆盖率现今达96%,这种大面积植被是任何长城段都不可比的。慕田峪关台奇特。慕田峪关与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都不一样,正关台是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通连并矗,两侧楼较小,中间楼较大,三座敌楼之上有三座望亭,关门不设正中,而是在关台东侧,进出关台也是两侧敌楼设门,这种独特的关台建筑是万里长城所罕见。
  慕田峪长城富有立体感。慕田峪关,地势最低,海拔仅486米,往东,陡然上升,至大角楼(慕字一台)不到500 米,上升117米。往西,从慕字四台(即正关台)至慕字十九台,起伏不大,较为平缓,从慕字二十台至牛角边最高处,只经过近10座敌楼,就从慕田峪关的486米上升了533米,达到1039米。蔚为壮观。
慕田峪长城的正关台、双边垛口、支城、三道长城汇于一台,"牛犄角边""箭扣""鹰飞倒仰"是极富特色的长城建筑。





兴致勃勃的爬了雄伟壮丽的长城后再次乘缆车下山,在农家乐的北方土炕上,吃了他们手擀制作的水饺和农家菜,心满意足的驾驶着自己的爱车离开了北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美丽的北京我们还会再来的!希望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的上空没有了雾霾,景色更加通透,天蓝水清花红柳绿更加迷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