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边墙——2011五一老牛湾

逝去的边墙——2011五一老牛湾
逝去的边墙——2011五一老牛湾
逝去的边墙——2011五一老牛湾
逝去的边墙——2011五一老牛湾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山西老牛湾
入库时间:2016-08-03 02:46
游记浏览:39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1-09-11
旅游简介:长城的走向基本也就是晋冀蒙边界,数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的冲突让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上烽烟不断。计划已久,于是有沿着逝去边墙的五一之行。简单路书(往返1440KM):D1:北京大同朔州,400KM,高速。...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5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长城的走向基本也就是晋冀蒙边界,数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的冲突让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上烽烟不断。计划已久,于是有沿着逝去边墙的五一之行。

简单路书(往返1440KM):

D1:北京——大同——朔州,400KM,高速。

    朔州——暖崖——另山——偏关,111KM,乡道,扶贫路,暖崖至另山有十公里左右碎石路。

D2:偏关——万家寨,31KM,省道,易堵车。

   偏关——三岔——神池——阳方口——朔州,138KM,国道+省道,三岔至阳方口路况较差。

    朔州——大同,135KM,高速。

D3:大同——浑源,73KM,省道。

   浑源——广灵——暖泉镇,97KM,省道,接近暖泉镇有9KM砂石路。

    暖泉镇——蔚县——北京,300KM,省道+高速。

愚见:朔州——偏关——万家寨一线的304省道(平万线、万老公路)是晋蒙货运干线,大货车极多。小堵常态,大堵易非罕见,严重影响偏关、老牛湾自驾旅游。依拾柒的愚见,在神池-河曲高速开通之前交通状况不容乐观。

 

4月30日琐事延误,到G6官厅服务区已十点半。11时与友会合出发,宣化、大同一路狂奔,14时抵达朔州。

曾在百度朔州吧里看到网友建议朔州市改回古名马邑,的确马邑的名气要大得多。汉高祖时代韩王信曾建都于此,后畏高祖猜忌投降匈奴并将马邑献上,高祖为此亲征在大同马铺山被匈奴困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此战后汉朝对匈奴不得不采取和亲的安抚策略以换取边境安宁。直到武帝的时代,大汉强盛,汉军三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周围,由当时马邑黑社会老大聂壹出面诈献马邑于匈奴,引诱单于带兵进入伏击圈。可惜偶然被单于识破导至计划流产,史载为“马邑之谋”。马邑之谋虽未成功,不过汉朝从此展开了对匈奴的军事打击。

朔州到偏关最简单的走法是经平鲁沿平万线直达,路经我国最大的露天矿煤安太堡。不过此路线据说无日不堵,少则数小时长则数天。感谢百度偏关吧网友提供了几条绕行线路,选择乡道扶贫路经暖崖到另山后再上平万线,可避开最易堵车的虎头山路段。走乡道最大的好处是风景无处不在,路边残圯的敌楼墓树已高。

还有废弃的家园。

自另山上平万线后,开始有无数大货车。在此要赞一下大货司机,长龙之中的两车之间总留下方便小车超车的间距,此后的行程里多次看到大货司机的素质,每每堵车,大货都能规矩排队,在没有交警的情况下自觉让行。老牛湾之行见到了两千辆以上的大型货车,可以说哪怕只是一辆大货插队逆行都将造成整条路段的完全堵死。而回程中G6上同样的大货则不敢恭维,不由得生起“桔生淮南”的感慨。到偏关县近20时,天色已晚,计划中的老营堡、桦林堡只得做罢。

偏关,与宁武、雁门合称长城外三关,为明代边防重镇。明中叶俺答汗势力兴起于呼和浩特一带,与明对峙于偏关,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俺答汗绕道古北口攻破长城防线,在北京城下劫掠八日方去。

当晚入住偏关宾馆,旁边就是标志建筑文笔塔。

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万家寨,中途遇一运煤大货侧翻断路,还好处理工作已近尾声,堵车一小时。

万家寨因明代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万世德远祖万杰在此建立兵寨抵御外虏而得名,现为引黄入晋水利枢纽,气势恢宏。

因为大坝蓄水沉淀泥沙,此段黄河水清如许。远景即为万家寨黄河大桥,是晋蒙交通咽喉。

 当年为了方便万家寨工程建设,在水面150高空建有一长480米的铁索桥,据称为亚洲第一铁索桥。 

 穿过铁索桥后,对岸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内蒙一侧设有码头,八人船往返700元,与呼市的游客拼乘十二人船,900,驶向老牛湾。

山西内蒙在此处各有一个老牛湾村,不过一河之隔的准旗(相当于县)GDP约是偏关县的一百倍,所以内蒙侧修建了一个现代版长城“老牛湾堡”,游人如织。倘若俺答重生肯定哑然失笑——攻击目标在对岸,蒙人修长城做什么。

山西侧才是真正的老牛湾堡,建成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要塞。明代时设守备,驻150兵卒;清代时由于兵祸消弭,只设把总,置兵丁76人。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俺答汗自已娶了已许配鄂尔多斯的外孙女钟金,将孙子把汉那吉的心上人给了鄂尔多斯。把汉那吉冲冠一怒为红颜来到位于平鲁区的败胡堡投奔明朝。俺答汗还是很爱自已孙子的,准备武力夺回又怕明伤其性命。适逢张居正入阁担任首辅,在推行一系列改革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土木之变以来拒绝与蒙古通好的政策。于是有了隆庆和议,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准其纳贡,并在老牛湾以东的水泉等地开设互市。和议结束了自明初以来200年的蒙汉战争,长城沿线出现了“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老牛湾则成了著名的渡口,码头船桅林立,集镇热闹非凡。

如今的老牛湾堡,烽烟已熄,繁华已逝,边墙已圯。只有残存的敌楼肃立于黄河之侧。

 水位抬升,边墙也冲刷的支离破碎。

风骨犹存,数百年前的边卒,是否也曾同样沐浴在这暖煦的阳光之下?

 鉴于平万线的大车及路状,回程走偏关——三岔——神池——朔州,偏关-三岔为209国道,山路蜿蜒,路边是黄土高原风貌。

田间辛勤劳作的人们。

三岔至阳方口路段始有大车,往阳方口方向多为重车所以这半幅路状较差,各种车辆纷纷借道逆行。夜宿大同不表。

次日一早前往浑源,悬空胜境多有介绍,不再啰嗦。

 拾柒一向不喜欢走回头路,悬空寺出来见天色尚早,决定走广灵——蔚县上张石高速再转G6回京,没想到这路上有一个惊喜等待在前方——暖泉镇。

 模糊地知道蔚县有一个去处,没想到就是三堡、六巷、十八庄的暖泉古镇。

 

 暖泉三堡中保存最好的是西古堡。按古代形制,四门为城三门为池两为堡一门为寨,西古堡有南北两门,均设有瓮城,此为北堡门。

 瓮城之后是镟门洞,多年沧桑在石板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沟。

 暖泉镇特产之一是豆腐干,镇内商铺所售均来自这一家——百年曹氏豆腐坊。

 

 百年老汤中的豆腐干。

 

 豆腐干制作工艺之晾晒。

 

 暖泉镇最为出名的是节日社火“打树花”,所谓打树花即是将烧溶的铁水抛洒向城墙炸成了一簇簇小伞状的金黄色火花,应与多年前拾柒曾睹的重庆“铜梁火龙”异曲同工。可惜当天须回京无缘一见树花的风彩。(铜梁火龙请参见俺的旧作http://777kk.blog.sohu.com/67359643.html

 在暮归的羊群中离开暖泉。

 

 至蔚县上张石高速,宣化转G6,高速路旁平常的村落中竟有座高耸的天主堂一闪而逝。

G6京藏高速,西下的夕阳一路相伴归家。(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