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场温柔的迷乱

旅行是一场温柔的迷乱
旅行是一场温柔的迷乱
旅行是一场温柔的迷乱
旅行是一场温柔的迷乱
出发地:安阳
目的地: 周庄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22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我在周庄水乡里沉醉"]
出发时间:2013-03-22
旅游简介:旅行是一场温柔的迷乱【乌镇】【壹】标题:枕河酒家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瓦摇船,这里是中国第一水乡古镇,这里是周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踏上江南这片温润的土地,更未奢想有一日自己会置身在周庄。【贰】标...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9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旅行是一场温柔的迷乱【乌镇】 我在周庄水乡里沉醉

【壹】标题:枕河酒家





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瓦摇船,这里是中国第一水乡古镇,这里是周庄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踏上江南这片温润的土地,更未奢想有一日自己会置身在周庄。
【贰】标题:周庄印象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周庄,我想便是:眉清目秀。
去周庄的那天,已经是日暮。我本想着穿上自己那件蓝布格子衬衫,这样便会吻合这里的味道,因为,我始终觉得人和风景应该是相衬的。
将东西胡乱一气放在住的地方,便开始带着探寻的目光游走。
早已知道,江南一带,人们都喜欢蓝布印花的布饰,亲眼看到还是很惊讶,素雅的印花蓝布几乎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不管是用来做窗帘还是桌布,甚至是做衣服,都随处可见,亲切至极。
较之印花蓝布更频繁的充斥眼球的便是万三蹄了。不管是临河小店,还是酒家饭店,主推特色菜便是这万三猪蹄。
关于万三蹄的来历,我从导游那里零零碎碎的蹭听了不少:相传,明代皇帝朱元璋觊觎沈万三的家财,便去他家做客,沈万三拿出猪蹄膀招待,朱元璋故意为难他,问他这个怎么吃啊,因为是整个蹄膀,没有切开,如果沈万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治他的罪了(意为杀猪),而沈万三却灵机一动,从蹄膀中抽出一根细的骨头来,以骨切肉,解了朱元璋的难题。朱元璋吃了觉得很好吃,就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沈万三一想总不能说是叫猪蹄膀呀,于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说,这是万三的蹄啊,于是万三蹄由此得名。
晚饭是在临河的一家小店里解决的,要了半份万三蹄,入味极了,肉炖的也是极其酥软,入口即碎,不愧是特色!米饭是两元一位随便吃,想来南方的大米是极便宜的吧。本着不能吃亏的原则,吃的都要走不动了才离开,可怜半分万三蹄也没有消灭掉。价格自是很公道。
路过下一家饭店的时候,门口的老板娘有些生气的对我说:“刚刚说的在我们家吃,转了一圈为啥不来,你在她家吃的那万三蹄是人家剩的。”弄的我啼笑皆非,其实我不愿意在她家的原因,是因为刚刚看见她脱鞋抠脚了。
后来去沈厅的时候,听到不知是哪个旅行团的导游在忽悠游客,介绍去哪哪买万三蹄,价格怎样公道,慷慨激荡的唾沫满天飞,一副指点江山的姿态,游客们也被忽悠的一愣一愣,云里雾里,只听的我是怒火三丈,这是要准备打劫啊,比我们吃的要贵上两倍了。于是我偷偷的告诉我旁边的游客,他是个骗子!说完便瞪了那导游一眼,兀自离开。
万三蹄、万三面、万三码头、万三水冢……这里的一切似乎始终离不开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
想起张卫健演的那个电视剧《聚宝盆》,一个从周庄走出的穷光小子最终赚得富可敌国的财富,一生都是一个传奇,被人津津乐道。我们住宿的那家房东也是一个姓沈的中年妇女,甚至路上遇见好几个人都是姓沈,禁不住好奇心的趋势问她:这里的人难道都姓沈吗?换来的是她的一笑置否。
【叁】标题:船爹、船娘




橹声摇曳,水波声里听江南。
不是很宽的河道里总是有来往的船只,船爹、船娘大都穿着印花蓝布的衣服,或一脸木然、或一脸疲惫、或一脸兴奋……
一般情况下每只船是80元,如果要听船爹、船娘唱歌是要另外加钱的,唱的有天涯歌女、四季歌之类的,都是她们本地吴语发音的小调,从身边经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娘都在哼唱着同样的歌曲,我仔细听了好久,才听出来唱的都是《小城故事》,吴侬软语,甚是好听。

我举着相机对从身边经过正在卖力摇橹的船爹说:我给你照张相吧?他咧开了嘴极不好意思的对我说:谢谢。

【肆】标题:讲故事的老人





石板路上的手推车发出的节奏,心里欢快极了。为了看到惺忪后的周庄的模样,我早早便穿梭在小巷弄堂里,看着家家紧闭的木门,享受没有人打扰的小镇的安谧。

清早的周庄是属于村庄的,属于周庄人自己的,河边洗衣服的阿婆,深情专注而认真;河里穿梭的拣捞垃圾的小船忙碌而有序;路上购置东西回来的小车里满满的。


【陆】标题:画素描的男子双桥




在双桥的一端,幽深的巷子里是鳞次栉比的商铺。
这家在夹缝中不被人注意的小店显得格外的冷清,坐在门口的是一个走路都有些蹒跚的阿婆,看我走进去,一脸慈祥的陪着,看我试戴各种帽子只是微笑,没有任何的言语,手足无措大概是不知道该怎样给我介绍吧。我才发现,这个小店是阿婆家房子的延伸,向里看就是他们住的地方。
我最终选中了这个帽子,给阿婆讲好价钱,她有些局促的叫叫屋里的老伴,问能不能卖。老人说:挣不了几块钱,给她吧。
我走出去,还一直想着,为什么只有老人呢,家里的儿女都在哪呢,留两个老人看家总是有些冷清的。
都走到了桥上,还是忍不住回头看看,老人出来在整理饰品。

【捌】标题:三毛茶楼





踏着有些斑驳历史的木梯上二楼,只有一个女孩在埋头写着什么。听见有人上来她才抬头对我笑笑。

我找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环视这里的一切,到处都是三毛的故事。

桌上的瓷器茶具看着已有了些历史,拿在手里端详,或许三毛也曾这样注视过它们。阿婆上楼看见我,有些歉疚的说,没看见什么时候上来的,没有好好招待。

我对阿婆说:没事,我就是上来坐坐。

屋里的木柱上是厚厚的留言簿,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在上面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

矫情一把,你真的会觉得空气里都是书香、茶香。在我发愣的空档,女孩回头把留言簿递给我,我翻阅着别人的人生,看他们写过的旅行,还有每个人对三毛茶楼真真儿的喜爱,暖流袭遍每个细胞。

2012年9月11日,我在三毛茶楼写下了自己与她的一场邂逅。


【玖】标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对于江南女子该是怎样,只有见到了方才知晓。

路过的小茶楼里,一身黄色旗袍的女子怀抱琵琶,曼妙的声音从指间缓缓流淌而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很多的笔墨斋里都会有穿旗袍的女子写毛笔字,她们以把名字写进诗里来赚钱。


【拾】标题:戏里戏外




昆曲乃百戏之祖。

挨着周庄青年旅社的便是古戏台,每周一至周三会有曲目演唱。很庆幸自己可以听到如此原汁原味的昆曲,在这基本保留原样的古戏台演出古代情人间的浪漫情愫,一笑一颦,眉目之间,流露的都是自古即有的婉转情思。走进园子,找个位置,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令人动容...而我 第一次有机会发现 《牡丹亭》里的语句写的那样风韵缠绵




由于太阳相当给力,造成席位全部空虚以待,没有人愿意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听根本听不懂的昆曲,只是演员在细腻忘我的演绎传奇,也许台上人早已淡然处之,想象着自己便是丽娘与春香,亭亭玉立,魂游后园。


我第一次有股冲动,不顾什么太阳是否会晒黑皮肤,孤零零的坐在板凳上,认认真真的听上五分钟的昆曲。即使听不太懂吴语,也会沉溺在那悠长平仄的唱词里。

当我举起相机想要给演员拍照时,他极不好意思的用水袖遮住面庞转了几个圈,最后实在拗不过我的执着或者是感谢只有我傻乎乎的在太阳下给他捧场,他不再遮挡。

如果你恰巧也闯入了这个爱情故事氛围里,请你坐下来,安安静静听上三分钟,会听懂爱情。

【拾壹】万三白




在一家酒作坊里看见的“十月白”。老板热情介绍此酒用糯米酿制色清味美,因农历10月酿制的为最好,所以称“十月白”。

我倒上一小杯,慢慢品享,有点像我们这里的米酒。

【拾贰】猫的天空之城


君到姑苏去,人家尽枕河。

在路上、发呆、做梦、看书、淘音乐、躲太阳……

这或许就是梦里的江南。


写于二零一二年十月。

青鸟。




微薄:http://weibo.com/u/1864758154?wvr=5&c=spr_web_360_hao360_weibo_t001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