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江西 > 旅游游记

圆梦之旅庐山行

圆梦之旅庐山行
圆梦之旅庐山行
圆梦之旅庐山行
圆梦之旅庐山行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庐山
入库时间:2016-09-02 10:37
游记浏览:40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1-21
旅游简介:圆梦之旅庐山行圆梦之旅庐山行(一)如琴湖 庐山是中国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 庐山可能对当代的中国人,特别是经历过十年动乱...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圆梦之旅庐山行

圆梦之旅庐山行(一)

如琴湖

   庐山是中国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

    庐山可能对当代的中国人,特别是经历过十年动乱的人来说是一座非常非常特别的山,他不同于五岳的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也不同于同处于南方的三山中的其它两山黄山、雁荡山。因为它是一座独有的“政治山”。

   无论何时一提到庐山,我就会想起小时候背的诗歌,如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毛泽东、蒋介石。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扶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毛主席《登庐山》诗句。

   特别是1959年夏天在庐山上召开的庐山会议,因为错误的批判彭德怀,直接决定了随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并且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还有儿时看的1980年版的电影《庐山恋》,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吻戏,不仅完美地呈现出了庐山的景色,而且还创造了多个纪录。当时还没有彩色电视,照片都是黑白的,看了彩色电影后只觉得女演员漂亮,庐山风景美。从此梦想着也去一次庐山。

   总之,庐山无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还是在我们心里都占有特殊的地位。 

圆梦之旅

   因为到武汉,正赶上国庆节,没有及时买到回北京的火车票,因此有两天的时间,所以马上决定去一趟庐山。进行一次圆梦之旅。

   从武汉有直达南昌的高铁,到庐山火车站只要两个小时,票价80元。早上九点发车十一点多就到了。火车站外有到山上的车,私人的,我们和几个来庐山旅游的游客一起包了一辆车,一个多小时后,来到山上牯岭镇。在收费站,买了进山的门票,180元/人(包括五老峰、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三宝树、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等)。

   牯岭是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 牯岭镇因一形似牯牛仰天长啸的奇特山岭――牯岭而得名。小镇环岭而成,,因常有云雾弥漫,故有“云中山城”的称谓,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

   我们在牯岭饭店旁边的一家两层的别墅宾馆住下,店主说这里以前是孔祥熙的别墅。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所以房费是100元一天,条件不错,很清静。

   庐山上主体旅游景点主有:美庐别墅、庐山会议会址、花径、锦绣谷、仙人洞、竹山寺、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园、大口瀑布、三叠泉、五老峰。

  南麓旅游景点:秀峰、白鹿洞书院、观音桥、大汉阳峰、桃花源(康王谷)、小天池、爱莲池、落星墩。

  庐山是世界级名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拱卫着江西的北大门。庐山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

   庐山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布;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等等。

   庐山上有各种风格的别墅近千幢。上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再次上庐山与蒋介石会谈;稍后,发表了抗日的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中共中央会议。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2点,我们信步来到牯岭镇上。镇中心有一个街心公园,公园内曲径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娇花,芳草萋萋。园中央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二字。

远处山顶有一座白塔

剪刀峡谷(此处能看见长江)

    公园对面是一道峡谷,峡谷对岸有一亭子,再远处山顶隐约可见一座藏式白塔。我们决定去亭子和白塔看看。路上我们买了一张导游图,看后才知面前的峡谷叫剪刀峡,亭子是望江亭,远处的山叫小天池山,山顶的白塔叫诺娜塔。

    沿着公路向北过了剪刀峡,路边有一个小路,沿小路走不远来到了庐山“抗战纪念碑”。

抗战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原为1946年建造的“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建有一座“烈灵台”和方形双柱的石牌坊一座。石牌坊的横额“浩气长存”,双柱的正面和后面都有对联一副:灵归庐岳,气壮天池”

庐山抗战纪念碑

    1949年后,石牌坊、纪念碑和烈灵台建筑群完整保留。碑文被“革命烈士纪念塔”所代替,上部加一个红五星。文革期间纪念碑被拆除;牌坊推到,后又错位扶起;“烈灵台”被改名为“望江亭”。

    2007年,在小天池景区原“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旧址上修建“庐山抗战纪念碑”。修建后的庐山抗战纪念碑碑高9.9米,“庐山抗战纪念碑”几个大字由一百零四岁老将军吕正操题写,镶嵌在碑座上的两块石刻是原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原物。入口处新建石牌坊,楹联长江入海方无限,庐岳撑天始有峰,横批河山不二。碑上刻有碑文,碑文记叙了纪念碑的历史。也成为后人凭吊庐山保卫战、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等抗日英雄们的圣地。

    过了纪念碑,由经山路逶迤而进,便可抵达望江亭。

望江亭

    望江亭造于剪刀峡上,亭顶形如伞,底端似台,潇洒英姿,幽雅壮观。由于此亭位置特殊,正倚近天池山,处在虎背岭、橄榄山、牯牛岭、日照峰等围抱之中,北面开阔,壑口恰成为遥看长江之佳处,所以得名。

    望江亭突兀在如宝塔层层堆垒的削壁危岩之上,与山镇牯岭隔剪刀峡遥遥相望,站亭上远眺长江,犹如一条蜿蜓的银色丝带,从天际边冉冉飘来。望江亭外绝壁上,竖有铁槛,扶着栏杆下视,剪刀峡壑谷中云腾雾涌,变化万千。

    站在望江亭上向峡谷对岸看,也见一亭子,那便是鹰嘴岩上的观云亭。

好汉坡

    从望江亭回来的路上有一条通往山下的路,一直通到山底,下面就是好汉坡,当地人说,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上庐山,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们顺着山路往下走,走不远,就碰到一道铁栅栏门,并且有人把守,守门人说再往下走,就出庐山牯岭景区了,我们只好原路返回。

    沿公路向北走不远,来到的庐山北大门的小天池景区。

小天池景区

    北大门左边有一座山,叫小天池山,海拔1213米,是庐山第八高峰,山势巍峨,青翠秀丽,自山峰下的公路抬级而上200余阶,便至小天池山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石门洞,上书“诺娜塔院”四字,落款:赵朴初题。进了门洞,是一宽阔的院子,院子里有一大殿,大殿上悬挂着“祖师殿”的牌匾,大殿旁有一排转经筒,一看便知是一座藏传寺院。

    庐山上不仅有佛教,还有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活动场所,佛教有汉地佛教,还有藏传佛教,所以庐山也被誉为“一山藏五教,走遍天下找不到。”

    祖师殿前的院子中央可见一个两平米见方的圆形水池,即小天池。山峰就以此池而得名。不过在我看来,叫小天池有些夸张了。

小天池

    小天池中之水置于高山而终年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自古蔚为奇观。据说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朱元璋上庐山时在此池中饮过战马。但不知为何,此时池中的水非常浑浊,不像人说的池水清澈见底。

    池旁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色的喇嘛塔,叫诺娜塔,为西藏佛教红教活佛诺娜呼图克图的墓塔。塔高35米,塔基为方型座,覆钵式塔形,正面为壶门式眼光门,塔身上部为“十三天”,最上部为鎏金圆形宝镜铜塔刹。塔体造型美观,气势不凡。

    塔旁高处有一亭子,叫天池亭,站在亭上纵目四顾,东望潘阳湖浩瀚无垠,北望长江若带,西望田园锦绣如画,南望牯岭云中山城。在天池亭观日落晚霞和云景,是极佳的选择。

牯岭镇

    从诺娜塔院出来,沿原路回到牯岭镇,此刻正是下午四点半,西斜的太阳晒在身上暖阳阳的。在街心花园内,有一些老人在打麻将,其间还有许多白色的鸽子或在天上飞翔或在花园中踱步觅食,加上青山、红瓦、蓝天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知牯岭镇是如何建造成的,但能在崇山峻岭中建造这样一座钟灵毓秀的小镇,不得不佩服开拓者的勇气和眼光。白天可凭栏远眺浩浩长江和九江秀色,入夜可欣赏庐山、九江灯火,美如幻境,恰似人间天堂。

    在城市中奋斗打拼一刻不得清闲人们,来到这里都会不自觉放慢脚步,深呼吸、极目远眺,身心都放松不少,着实羡慕牯岭镇的居民。心中暗想,如果能一直生活在这里,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我们沿着牯岭街和大林路向如琴湖走,途中路过庐山中学。有许多学生在操场上嬉戏。

    牯岭是一座特别特殊的镇子,是我国唯一建在高山上的城镇。牯岭镇始建于1895年,是庐山的标志。别看牯岭镇面积不大,却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的中心,正应了那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镇中街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鸟语花香。街区有众多的商店和餐厅;图书馆、戏院、游泳池、灯光球场、学校等建筑点缀谷中;环岭而设的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旅行社、邮局、银行等服务设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叶丛中;在高低错落的民居中,不时能看见交通局、税务局、运政、工商局等职能部门的门牌。

   听当地居民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计划将山上的4000余名行政管理机构的干部职工、家属和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搬迁下山,以减轻庐山上的环境压力。

   如琴湖(奶琴湖)   

   我们来到花径湖,人们也叫它如琴湖。因湖面如一把提琴而得名。又因湖傍花径,故称花径湖。但我在湖畔的一块大石头上看到刻着“奶琴湖”三个大字的石刻。奶通乳,所以应叫“乳琴湖”,而不应叫“如琴湖”,不知对否。

奶琴湖

    来到湖前,我们立刻被眼前的美丽景致迷住了。眼前的如琴湖,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伫立湖畔,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湖水波光粼粼,浮光跃金,远近群山若隐若现、千姿百态映照清波碧绿。

    湖中有湖心岛,呈椭圆形,叫孔雀岛。

    岛东端建有忆琴亭,西端建有九琴亭,亭子秀丽、精巧岛上有九曲桥与湖岸相连。岛四周苍松翠绿,繁花似锦。湖边葱翠群山中,点缀着红顶白墙的栋栋别墅,山头缭绕着白色云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红房,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

    一路行来,感到劳顿,又见如琴湖湖水清澈,峰岭围抱,绿水青山,遂在湖边休息,感受那种“美园美在美中美,梦我梦在梦中梦”的意境。盈盈水间,脉脉风语,淡淡的湖光山色,均带浓浓的醉意,品位那庐山的原始幽情,和那遥远的如琴水声……

   花茎

    与如琴湖相距不远,遥相呼应的是花径公园。

    花茎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 相传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     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径的大门。大门旁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里面有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草地上有座伞状红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书。后人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径亭,并补种了五百多棵桃树,再现了昔日的桃花胜景。  

白居易草堂

    花径中还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 。是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它向后人展示了草堂的变迁经过,也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

    看了后感觉这座草堂比成都的杜甫草堂要豪华。

    草堂前伫立着2米多高的白居易塑像。  

   草堂东面有一股瀑布,水悬一米余,灌入石渠中,水声如抚琴瑟。此处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御碑亭

御碑亭

    从公园出来,上了公路,沿公路来到了仙人洞景区。进景区沿山路前行,首先看到的是御碑亭。

    庐山御碑亭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建。御碑亭四面无柱,全用巨形条石砌成。整个御碑亭的建造风格比较独特,感觉在高山上建这样的亭子很特别。亭子正门外有两幅对联,外联的上联是:“姑从此处寻踪迹”,下联是:“更有何人告太平”。内联的上联是:“四壁云山九江棹”。下联是:“一亭烟雨万壑松”。亭内有一“御碑”,碑正面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周颠仙人传》,背面是朱元璋的《赠四仙》诗:“匡庐之颠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

仙人洞

    过了御碑亭,再往前走就到了誉满海内外的仙人洞了。首先看到的是一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1961年,毛泽东主席游此,题诗云: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也使得许多从未来过庐山的人也知道庐山上有个仙人洞。

     大家都要站在这里照张相,据说当年毛主席也在此处照过相。不过令人生气的是,最好的位置被当地人霸占。

    进了月亮门,便见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 ,石隙中一棵苍劲挺拔的松树称为“石松” 。毛主席在这里曾题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就是指这里的石松吧!石上刻“云飞纵览”、“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仙人洞右侧之观妙亭下,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可通观锦绣谷。

    再想前行就到了仙人洞,其实仙人洞就是一个岩石洞。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仙人洞内有一泉水,分左右两眼,俗称“雌雄泉”。不管洞顶上挂有多少水珠,两泉同时一滴一滴往下滴,终年不断,清澈甘甜,这便是“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洞中修炼,直至成仙,所以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石雕像。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臣骑牛的雕像。

观妙亭

    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厌。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站在仙人洞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水苍苍,颇有远离尘世之感。   

锦绣谷景区

    我们继续前行就是锦绣谷景区,锦绣谷全长有1500多米。这里四季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王安石诗云: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行走在盘山小道上,沐浴着习习秋风,欣赏着沿途谷间一幅幅立体山水画面。怪石嶙峋,形态各异,奇峰怒拔,千岩竞秀,万壑回萦。人们给这里的峰岩取了许多动人的名字,赋予优美的传说;“观音梳妆”、“双狮戏球”、“痴汉望月”、“鹰嘴探壑”等或形象逼真,或岌岌可危,或栩栩如生,引起无限的遐思。我们沿着山步道依次游览谈判台、人头石、险峰、好运石、采药石、天桥等。

    在好运石旁,我们都要上前摸一摸,希望给自己带来好运。

    走到险峰时,有个观景台,此时夕阳就要落山,我们看着红色的太阳,慢慢的落到云里。

    走出锦绣谷,又回到如琴湖,此时夕阳已下,如琴湖沐浴在一片暮色之中。

    走回牯岭镇,吃完晚饭后,漫步牯岭街街上,已是华灯初上,牯岭镇上游人熙熙攘攘,完全没有了白天的宁静。这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于牯牛岭西麓,依山而建。商店、宾馆、书店、酒楼、车站、咖啡厅、舞厅、等服务设施均掩映在绿荫丛中。远望,只见三面的山上,许多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就势而筑,高低错落,潇洒雅致,带着点点灯光点缀在牯牛岭上。夜色越来越浓,晚风吹在身上,感到丝丝寒意。在霓虹的映照下,牯岭镇又平添了几分朦胧、几分神韵。 

圆梦之旅庐山行(二)

芦林湖

徒  步  庐  山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首发目的地去含鄱口,没走多远,一个当地人说要给我们导游(野导游),其实有野导的好处就是少花钱能到含鄱口(打车15元,导游费20元)。我们打车首先到了芦林湖下方的一处废弃的豪华饭店旁,之所以称之为豪华,从外观看来欧式奢华风格明显,透过破旧的窗子依稀能看到落地的窗帘用料精致昂贵。在导游指引下,我们顺着走了一段小山路就来到了正规柏油马路,导游说从这里前往含鄱口也就10分钟路程。

含鄱口

    来到含鄱口,太阳懒洋洋的挂在天上,潮湿的空气引发晨雾弥漫,站在山崖边向远处望去,透过水汽隐约看到远处鄱阳湖面波光粼粼,煞是美丽。向庐山的侧面山峰望去,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山峰绵峦起伏,气质温婉秀丽,我们不由得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意手笔。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含鄱口是一线风景中登临的最高处,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前面有一牌坊,正中上方有“含鄱口”三个大字,左右各刻“湖光”、“山色”二字。岭上中央有含鄱亭,再后是一方形楼台,为望鄱亭。倚亭四望,可远眺庐山,俯瞰鄱阳,纵览长江,浩浩荡荡,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可尽收眼底。

    从含鄱口下行百步,就到了天合谷景区,它是汉阳峰、太乙峰、五老峰之间的谷底,是当地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另收门票,38元/人。

天合谷景区

    天合谷景区,这是当地人的人造景区,和公园差不多,门票还挺贵,建议不要去啦,而且里面有很多景点都有杜撰之嫌。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主要景点:神龙岭、金牯牛、山神墰、月老石、白头泉等,真没特好的,我不加赘述啦~

    接下来,慕名来到了大口瀑布,当地导游说此瀑布为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中提到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个知名瀑布,后来回来百度一下才知“此瀑布非彼瀑布”,我们被忽悠啦~~据悉真正的诗中瀑布为“马尾瀑布”,在山下的秀峰景区。不过事实上大口瀑布也很漂亮。大口瀑布又称彩虹瀑布,因为往往在雨过天晴过了以后,在这里往往可以从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此处要门票:26元/人。

五老峰远眺

五老峰

    下一站五老峰,位于庐山东南,距牯岭街10余公里处,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好似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得名“五老峰”。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有人说,五老峰如果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发现那几个峰峦或像乘风飘逸的诗仙,或像垂钓鄱阳湖的鹤发渔翁。五峰中,峰峰有景,各有特色,气象万千。

    沿公路徒步到五老峰,第一山峰都是在密林遮盖的山路上爬行,山顶有一座亭子,名“待晴亭”。只有到了第二峰,视野才开始开阔起来。在第二峰,狮子峰上有个五老洞。相传是五位老人化成五老峰之前聚会的地方,他们在洞内喝茶饮酒,吟诗作画,欣赏美景。

    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

第四峰为五老峰最高处,朝下俯视,大有阿凡达电影空中山峰之感,似乎也能看到黄山的影子;远处波涛千顷的鄱阳湖,恰似奔来眼底纵横驰骋的峰壑,顿生五色烟云。怪不得李白如此喜爱五老峰,并有名句流传如今: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峰顶留有 “日近云低” 、“俯视大千”等石刻。特别是在悬崖的外侧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刻着“天地壮观”四个大字,只有扶栏杆探出身,才能看到,不知是如何刻上去的。     继续前行,爬上第五峰,有意无意地进入自然仙界,撑着“心在天上,身在庐山”的诗客豪情,携风携阳,屹立在五老峰上。欣赏峰峦叠嶂,万壑争流,丛林莽莽,云海滔滔的雄浑气势。衬上万里长江,千顷鄱湖,构成了庐山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图。

    在第五峰旁,有一条山路,直接通往三叠泉。听有的游客说三叠泉的景色是庐山最美的,但也有游客说景色一般。因为时间紧,并且去三叠泉买门票加坐缆车每人又要一百多元,所以决定不去了。

庐山植物园

    从五老峰下来,沿公路向芦林湖走,路过植物园大门,便不自觉的走了进去。植物园内有各种花草、数木。特别是有大片的称为“活化石”水杉,密林蔽日。从植物园出来,走小路来到芦林湖边,对面是芦林大桥。

芦林大桥和芦林湖

    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此处原是芦林谷地,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相映成趣,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为庐山添一胜景。

    金秋10月,观芦林湖最好的时刻,就是上午的9、10点钟,早晨阳光洋洋洒洒地投射到湖面上,没有风的日子,湖面就干净的像面纯银铸成的大镜子。湖中的两座外观秀丽精巧的小亭,安静的停在那里,与水面交相呼应,加之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堪比电影镜头中纯美的世外神湖。(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居民的主要水源。)

    此时,您再想象一下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湖中游过(毛泽东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所以当地人开玩笑的说:他们喝的是毛主席的洗澡水),别有气魄!很多摄影爱好者,一大早支着专业相机,就静静等待这最美的一刻到来。想想你将把最完美的风景收入自己的作品中,内心要多兴奋啊~~~

    沿芦林湖边,走到芦林大桥上。芦林桥建于芦林湖大坝坝面。桥体雄伟宽坦。大桥桥身上段有5个桥孔,桥坝一体,拦水成湖。现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

蛟芦桥

由桥南踏石阶而下百余级即可到达坝旁峪谷涧底的“蛟芦桥”,在蛟芦桥上仰观大坝,坝高32米,长120米。每当溢洪时,湖水喷流,似飞龙怒吼而下,成为壮丽的人工瀑布。

再往下走,就是黄龙幽谷,路两旁种植着全是水杉,树干高耸挺拔,浓荫遮空。

黄龙寺

  顺着石板路来到黄龙寺。黄龙寺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现在的黄龙寺是复建的。寺的匾额“黄龙寺”三字,为康有为所题。

三宝树

    黄龙寺朝东背西,有三三两两烧香的人们。黄龙寺周围的参天杉木则更是壮观,犹其以“三宝树”为最!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三宝树就是三棵千年古树:一棵1600年的西晋银杏,粗可数人环抱,和二棵1200年的柳杉,均树干参天,亭亭若盖,亭立在稠密杉木林中。

黄龙潭

    从三宝树再往下行,就到了黄龙潭。 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

乌龙潭

沿山路下行不远便到了乌龙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顺着潭水下泄的方向走,渐渐的涓涓细流慢慢的汇集成了一条河水,顺着河水走来,一路上欣赏着河对岸的美景,不知不觉来到庐山水电站大坝。大坝下的山谷便是石门涧,站在大坝上向下看,可见石门涧中的悬索桥。

    一看时间,已经快下午五点了,还有时间赶到龙首崖看落日。我们迈开双腿,沿着公路向大天池走去。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大天池景区。

大天池景区

    进了景区首先见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石构佛殿,名圆佛殿。殿内其中垒一实心石柱,直抵殿顶,设计独特。殿内已没有佛像。

天使塔

    离圆佛殿不远的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名天使塔。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

    塔西,山路向下的拐角处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实为一两层可上人的亭子。此亭建的怪,亭中斜卧一块硕大巨石,眉头有镌刻字曰“照江崖”。仔细辩读,是大理学家王阳明夜宿天池的题诗:

昨夜月明山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再往前行看到一用石块垒成的一人多宽的门洞,门洞上放了一块石制牌匾,上书“天池寺”三个红色大字。进了门洞便是天池寺了。

    天池寺位于天池山顶,为庐山山顶最古老的寺院,现已废。大天池就位于天池寺内,水池呈长方形,中间有桥隔为左右两池,池水碧悠,光灵如玉。池原为天池寺内放生池,池中有许多游人投的硬币和几条游动的红色锦鲤。这个大天池比小天池大不了多少,因为有了小天池的意外,所以这次也不感到意外了。寺里复建了一大殿,门两侧有一副对联:

天上有池能作雨

人间无地不逢年

    池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名文殊台,台为石木结构,两层。下层为石室五楹,有门窗,可充住室。上人屋顶顶,即称为台。登台眺望,山峦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灭,极富野趣。是观察佛光的最佳处。台东一亭,名“斗姆亭”,又称“老母亭”石混凝土结构,圆形攒尖顶。

寺里长了一棵大桂树,开满了桂花,有一个小女孩爬到树上摘花,我问她花摘下来做什么,她告诉我。晒干后泡茶喝,听后我也摘了一点,花香扑鼻。

龙首崖

    从大天池西南侧穿过一洞门,沿山路下行数百米,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著名景点“龙首崖”。我们到悬崖左边的石亭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在微风吹拂下,恰似龙须飘飞。

沿龙首崖下行就可到石门涧,站在崖边,石门涧里的悬索桥历历在目。

    此时,夕阳西下,但是天空中的云比昨天多,观看的效果不太好。

   从天池寺出来,已18点,天已经黑了,不敢再走山路,我们也没有买旅游车得票,只能沿着公路往回走。漆黑的公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真正的是徒步庐山。走了近一个小时,路过仙人洞,穿过花径,绕过如琴湖,到牯岭镇时已19点。

  吃完后,赶紧洗洗睡了,累坏了。

    总结一下徒步一天的行程:牯岭镇—含鄱口(打车)—天合谷—大口瀑布—五老峰顶—植物园—芦林湖—芦林湖大桥—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泉—黑龙泉—水电站大坝—圆佛殿—天池塔—天池寺—龙首崖—花径—如琴湖—牯岭镇。

庐山电影院

    第三天早晨来到庐山电影院门口,看看世界上最特殊的电影院。庐山的电影院每天晚上都放映一部电影《庐山恋》。因此《庐山恋》也是世界上放映场次最多、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连续不间断长时间放映的电影。        

    庐山会议旧址、美庐、庐山博物馆都要另外收门票,所以都没有进去,只是路过时在门口看了看。

    感觉庐山上那儿都收费,收了进山费180元/人后,许多景点还另收费,而且还很贵。坐山上的旅游公交车,不管坐多少次,都要买一天的车票,65元/人,两天的车票80元/人,否则就不能坐车。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象公共汽车一样,坐多少次车买多少钱的票呢?其实许多游客只坐一两次车,但也要买全天的车票。游遍庐山真的很贵!

    所以没办法只好“徒步”庐山了,幸亏庐山不大,景点之间半个小之内都能走到,还可以欣赏一下路边的美景。

    九点,我们坐长途车下庐山,到庐山火车站坐动车回武汉。庐山之行也有遗憾之处,没有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马尾瀑布,还有秀峰、三叠泉、白鹿洞书院 、东林寺。只好下次来再去吧。

    庐山之行匆匆结束了,在欣赏着庐山的奇峰、怪石、宝树、湖泊、壑谷、峭壁组成的自然美景,感受着庐山丰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时,却总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庐山景点门票

  庐山:180元/人(包括五老峰、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三宝树、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等)

   天合谷:38元/人

    天口瀑布:26元/人

    三叠泉:64元/人(来回缆车80元/人)

  秀峰:50元/人(来回缆车60元/人)

  庐山恋电影:30元/人

    石门涧:52元/人(来回缆车60元/人)

    美庐:25元/人

    庐山会议旧址:50元/人

    庐山博物馆:30元/人

 

2010年10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