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 > 旅游游记

2015长沙周边旅游_回眸大禹陵历史文化

2015长沙周边旅游_回眸大禹陵历史文化
2015长沙周边旅游_回眸大禹陵历史文化
2015长沙周边旅游_回眸大禹陵历史文化
2015长沙周边旅游_回眸大禹陵历史文化
景点:湖南/hunan
出发地:绍兴
目的地: 长沙
入库时间:2016-08-28 09:25
游记浏览:32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9-19
旅游简介:穿越时空 回眸古越历史文化 2015年8月28号长沙周边旅游正式起航,大禹,几乎是每个人心底的一个神话人物。在那年的某一个初夏,当我又可以在路上了,才突然发现,一不小心,我也走到了大禹陵…… 第一个故...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8
旅行游记

1 穿越时空 回眸古越历史文化

  2015年8月28号长沙周边旅游正式起航,大禹,几乎是每个人心底的一个神话人物。在那年的某一个初夏,当我又可以在路上了,才突然发现,一不小心,我也走到了大禹陵……

 第一个故事 大禹陵

  

  

  

  

  

  大禹在古越国(今绍兴)的活动足迹,可追溯到距今4200多年前

  旅游信息

  最佳旅游季节

  每年4月下旬有公祭大禹陵,这也许是一个好的旅游时间。

  大禹陵票价

  每人50元。

  交通指南

  到大禹陵的交通很方便,因为它离绍兴城很近,如果从绍兴火车站下车,可以坐2路公交车直接到达大禹陵(票价2元),也可以直接坐出租车(费用大约30元)。如果从绍兴汽车客运中心下车,可以坐25路公交车到达大禹陵(票价1元),也可以从客运中心坐出租车(费用大约30元)。

  住宿指南

  在鲁迅路上有咸亨酒店、咸亨宾馆等二三星级酒店可以选择,既方便旅游购物,条件也比较好一点。

  美食小吃

  来绍兴,千万不能忘了品尝一下绍兴的老酒。绍兴老酒醇香甘甜,使人回味无穷。还有臭豆腐干,也是名闻遐迩,坐在依照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中重建的咸亨酒店,来一碗黄酒,一碟茴香豆,一碟臭豆腐干,江南水乡的风情慢慢就在你的心中扩散开来。

  至于绍兴菜肴霉干菜可说是绍兴当地最有名的家常菜,非常下饭。酱制菜肴也小有名气。

  —— 写在前面的话 ——

  什么是“古越文化”?古即是历史,约即是今天的绍兴。所以,绍兴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距今4200多年前的夏朝。大家都知道,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世祖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从夏朝的大禹开始,历朝历代都在古越(今绍兴)留下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除了远古的大禹陵,战国时期著名的吴越之争,留下了越王允常陵墓和府山越王台的遗迹(距今2500多年);兰亭、戒珠寺和右军墓,记录了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的足迹(距今1852年);南宋六陵虽已无迹可寻,但这里曾是南宋六位皇帝的葬身之地(距今888年);还有明朝的画圣徐渭(距今494年)、清末的秋瑾(距今140年),这才到了五四运动的先驱鲁迅、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

推荐阅读国内四大旅游景点 提醒游客前往需注意

  —— 游 记 正 文 ——

  提到大禹,很多人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但是,禹姓姒(音寺),名文命,字高密,是我国历史传说中的天神,也是创建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英雄、夏朝的世祖,恐怕知道人就很少了。还有,更鲜为人知的是,夏禹的父亲叫鲧(音衮),鲧的父亲叫颛顼(音专虚),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叫黄帝。所以,夏代的大禹王,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嫡孙(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有在位称帝,只为天子的大臣)。

  据《史记》及战国前后的史书记载,大禹出生于西羌之石纽。西羌,是活跃在中原西部今甘肃、青海、西藏、宁夏、陕西西部、四川西北部等这一辽阔地域上的一支古老的民族 — 羌人的概称。从炎黄时代开始,羌人就已逐渐沿黄河、岷江、金沙江等河流向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迁徙,成为构成华夏民族最主要的成员。历史学家们认为,华夏民族就是以羌人为主体而在中原地区形成的。禹的出生地石纽,据汉朝以来的历史学家们考证,在近四川省绵阳市所辖的北川县。后来,禹随父亲鲧迁居到“崇”地,成为继鲧之后的夏部族酋长,被封为夏伯,所以史书中常常称禹为“伯禹”;又因为他出生在西羌,故又被称为“戎禹”。

  有人会问:不是说古越吗,为什么不说古越,反而提到大禹?这不是“顾左右而言他”了吗?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要回答的是:大禹与绍兴的关系非常紧密。据《辞海》: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约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前十六世纪左右(共传十三代、十六王)。大禹是夏朝的世祖,距今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因此,早在远古时代,古越绍兴就开始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今天留给我们的历史遗迹,就是大禹陵。

  夏朝、古越与绍兴

  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总管府,治会稽县。大业元年(605)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1131)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

  大禹在绍兴的重要活动

  A 大禹重要活动地在绍兴。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大禹有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

  第一件事:禹禅会稽。绍兴前人惯称会稽。会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义不是会计,而是会祭。《史记·封禅书》记载,“禹封泰山,禅会稽。”这是会稽山得以成名且列为中华九山之首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是大禹的一项天才的政治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召集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治结盟的形式,在后世叫做“宗庙会同”,实为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会盟”之先河。

  小知识:会稽山中的第一个字应念“贵”音。根据《辞海》解释:“会稽(guì -)。相传夏禹至苗山(或做茅山、防山)大会诸侯,记功封爵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但也有不少人念成“块”音,似有约定俗成之意。有些字典标成“块”音,但同时标注出:今发guì 音。因此,还是发“贵”音是正确的。

  第二件事:禹疏了溪。大禹改堵为疏,“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在绍兴有许多大禹治水的传说,而最有名的当推“禹疏了溪”。了溪,后称剡溪,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相传为禹治水毕功后所弃馒头所变,当地百姓呼作“石馒头”。

  第三件事:禹会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

  第四件事:四是禹娶会稽。大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应是在禹“禅会稽”之时之地。

  第五件事:禹葬会稽。大禹死后葬在会稽。

  B 大禹姒姓后裔主要在绍兴。现在大禹陵的守陵村 — 禹陵村有200多人姓姒的村民,而全国姒姓后裔不过几千人。

  C 绍兴有众多的大禹遗迹。其中的“大禹陵”,早在1996年就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禹陵景区内许多历史遗迹、人文景致,如大禹陵庙、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题刻,不仅是历史见证,更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

推荐阅读实用的长沙一日游攻略,山水玩起来

  大禹陵景区

  大禹陵,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城3公里,相传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东去,使大禹陵更显凝重、壮观。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两千七百多平方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禹陵的景色

  

  

  

  

  

  

  

  

  

  照片显示的是大禹陵的精致

  九龙坛

  九龙坛建造于2002年8月,石质圆坛,分列九条青铜蟠龙。周边有雾状喷泉,石坛中间有水,泛流而下,“九龙分水”,象征大禹治水的故事。

  

  

  

  

  

  

  照片显示的大禹陵是九龙坛

  龙杠、拴马桩

  按古代帝王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因此,特设“龙杠”示禁,立“拴马桩”供官员拴马。龙杠、拴马桩系青铜铸造,纹饰则取自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大禹是古代君主的典范,是一位了不起的圣贤。所以,凡进入陵区的拜谒者,不论皇帝、还是武官文吏和普通百姓,在此都须下马下轿,步行入内,以示对大禹的尊崇。龙,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置龙杠于此,则凡进入陵区者莫敢违犯下马下轿之规。龙杠上有“宿禹之域,礼禹之区”的铭文,意思是这里乃大禹葬地和祭祀、缅怀大禹的地方。

  

  

  

  

  

  大禹陵牌坊

  大禹牌坊高12米,宽14米,系用石头建造,高大古朴,庄重典雅,做工考究,雕刻精美的牌坊顶为双凤朝阳。柱端为古越人崇拜的神鸟 — 鸠。对鸟的崇拜事故约人非常古老的文化现象,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坊下雕有椒图(传说骄图是龙的儿子);柱下有辟邪(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吐着长舌的辟邪,是对邪恶的诅咒与吞噬。

  

  

  

  

  

  

  

  

  

  神 道

  穿过牌坊后进入神道。神道两旁安放着由整块石头雕塑的熊、野猪、三足鳖、九尾狐、应龙。雕塑手法粗旷,以展现大禹治水时的洪荒之景。这些神兽,都是在大禹治水神话之中,帮助过大禹治水的神奇动物,或是大禹自己所变。

  大禹治水得到了许多神兽的帮助,实际上就是大禹领导许多氏族、部落民众治水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反映。它的内核是真实的历史,它的外壳是神秘的神话传说。

  

  

  

  

  

  

  

  

  

  

  

  

  

  

  

  

  

  

  

  

  

  

  

  

  

  

  

  

  

  

  

  

  

  

  

  

  从神道来到禹陵广场,广场上设有“九鼎台”、“太极台”、“图腾柱”

  “水上祭坛”和“禹贡桥”等新增景点。下面向朋友们简单地逐一介绍

  九鼎台

  九鼎台,《汉书》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古九洲: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禹所铸九鼎,时日久远,早已佚失。今所铸,仅作象征。据文献记载,在大禹治水成功后,禹曾用九州进贡的铜,铸造了九只大鼎。这九只鼎后来成为了国家和君权的象征。

  台东墙所镌,乃大禹治水之故事。

  

  

  

  

  

  

  

  

  

  

  

  

  

  太极台

  太极台,正圆形,花岗岩建造。台面饰阴阳两极,台底有人工涌泉,与九块扇面、龙头喷泉,构成一年一度祭禹活动时的献舞区域。

  

  

  

  

  

  

  

  水上祭坛

  水上祭坛坐落于禹池西侧水中,通体以花岗岩构筑。祭坛四壁分别镌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的图案。坛中心设有石质祭桌,用来摆放祭祀“三牲”及贡品,以对大于神的敬奉。

  

  

  

  

  

  

  

  

  

  

  

  图腾柱

  图腾柱由花岗岩雕制而成,高约8米,柱身通体盘绕云龙,石柱顶端站立望兽,象征着大禹为立国之祖、一代帝王的身份和威严。

  

  

  

  

  

  

  禹贡桥

  

  

  

  

  

  

  

  照片显示的是禹贡桥,虽是新建,但其形态足可与古老的景色相匹配

  棂星门

  

  

  

  

  

  

  

  

  

  

  

  

  

  

  

  从神道来到禹陵广场,跨过禹贡桥,站在甬道前那古朴简洁的棂星门下,即

  可望见大禹陵碑亭。甬道是一条古柏夹歭、拾级而上的石板路,庄严而幽深

  禹 陵

  据史载: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内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葬于此山。(茅山即为会稽山。 — 编者注)

  禹陵面临禹池,前有石构牌坊,过百米甬道,有“大禹陵”碑亭,字体敦厚隽永,据传出自于为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之手笔。

  大禹陵为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迹之一,进口牌坊镌刻“大禹陵”。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禹陵最早见载于春秋时期的史籍: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治水,苦心劳身,历尽艰辛,终于治平洪水,继而大会诸侯于会稽,计功封赏,死后葬于会稽山。禹子启继位后,每年春季派人祭禹。

  

  

  沿着石板路一直向前,就是大禹陵碑了

  大禹陵碑亭

  禹陵,即大禹葬地。《汉书地理志》说:“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其所指位置就是今天禹陵的范围。前方耸立的“大禹陵”碑,使明朝绍兴知府南大吉请学者考证陵址后镌刻立碑的,“大禹陵”三字亦为他题写。

  高大肃穆的大禹陵碑,系明嘉靖十九年(1540)绍兴知府南大吉书写并勒石。漆以朱红色的“大禹陵”三字耀眼夺目,豪放而浑雄。展现出一种顶天立地的气概。碑前的两棵百年盘槐,夏天碧绿葱茏,东则虬枝如铁。

  碑后即是禹王山,传说大禹即葬于此。

  

  

  

  

  

  

  照片显示的是大禹陵碑亭

  大禹陵的右侧,是咸若古亭、碑廊和菲饮泉亭。

  咸若古亭

  咸若亭为宋隆兴二年(1164)所建的一石结构亭,六角、攒尖、三层、镂空雕饰,极具地方特色。“咸若”一词源于《尚书·皋陶汉》中皋陶与大禹讨论如何施行德政、治理国家时大禹的一句话:“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意为万物若能顺气自身的规律,就能得到它的好处。

  此亭名咸若的寓意为:做君主的如果都能像圣王们一样政治开明,即民主自由,又能用美好的道德情操教化人民,则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顺应它的规律,就万事顺达,万物兴旺,人民就会得到它带来的好处。此亭,不仅是颂扬大禹的教化之德,更表达了人民对君主的美好期望。

  

  

  

  

  

  

  

  

  

  碑 廊

  为近年所建,选取了部分唐、明、清及现代重修禹陵、禹庙、祭祀大禹陵以及有关水利的碑刻几十通,其间著名的碑刻有:《会稽刻石》、《山会水则碑》、《戴琥水利碑》等,弥足珍贵。其中的《会稽刻石》碑,在我国的书法史、文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古籍中对它都有著录。

  

  

  

  

  

  

  

  

  

  

  

  

  

  菲饮泉亭

  在菲饮泉亭旁,有一眼泉水四季不涸,清凉甘冽,人们饮水思源,禹功大得盛,便用孔圣人评价禹的话命名此泉为“菲饮”,以纪念和缅怀大禹。宋嘉泰《会稽志》说禹庙“偏有泉,名菲饮,有亭覆之”。泉旁有宋绍兴年间摩崖石刻“菲饮泉”三字。

  此亭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建,旁有《重建菲饮泉亭碑记》,记载了菲饮泉亭重建的概况。

  

  

  

  

  

  

  

  

  

  

  享 殿

  享殿是禹陵的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与大禹陵碑同属绍兴知府南大吉所建。现存建筑于2007年11月开工重建,至2008年完工,享殿建筑风格布局与禹庙大殿相同,正殿五间,重檐歇山顶,南北配殿各三间。

  

  

  

  

  

  

  

  

  

  

  

  

  

  

  

  

  

  

  

  

  

  

  

  

  

  

  

  

  

  

  

  

  

  

  

  

  

  

  

  

  上面一组照片显示的是享殿的偏殿,现为石刻石碑陈列室

  下面我们就分别讲述大禹陵景区的禹陵、禹庙和禹祠的故事。

  禹 祠

  禹祠是夏王朝第六代君王少康封其庶子无余来此守护大禹陵时创建,是定居在禹陵的姒姓宗族祭祀、供奉大禹的宗祠。现在,姒姓已传至145代,共有数百人,主要聚集居住在禹陵前的禹陵村。历史上,禹祠几经兴废,今祠为1983年在原址上重建。禹祠坐东朝西,前后两进,粉墙青瓦,简朴无华。匾额为吴作人先生补书,楹联系周庸村先生补书。前进院落陈列有“大禹治水”、“计功封赏”砖雕两块,后进院落中间立头戴斗笠手耒(音磊,古代犁上的木把 — 编者注)耜(音四,古时犁上的铧 — 编者注)的大禹塑像;左右两侧陈列着大禹在绍兴的足迹照片和传说故事。展室内还陈列着《姒氏世谱》和记载历代祭禹情况的《祀禹录》,以及绍兴地区考古发掘所出土的大禹时代的有关资料。廊下壁间嵌有清毛奇龄《禹穴辩》和昝(音载)尉林所书“禹穴”碑。

  在绍兴有“禹穴”两处,一在宛委山,传为黄帝书处;另一即此处,乃禹葬处,即现大禹陵碑后侧。

  根据《姒姓世谱》,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大禹死后由早已故去的曾祖父题写“禹穴”碑,是不大可能的。当然,这只是本人的胡乱猜测,缺少更多的史实,还是尊重当地历史习俗为好。

  祠内有一千年古井——禹井。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镜,曰“放生池”。

  

  

  

  

  

  

  

  照片显示的是禹祠放生池

  

  

  

  

  

  

  

  

  

  

  

  

  

  

  

  

  

  

  禹 井

  在禹祠的左侧,有一井,名曰禹井,亭名禹井亭。郭璞注:“今在会稽郡山阴县南,上有禹冢、禹井”。东晋贺循《会稽记》说:“会稽山有禹井,去禹穴二十五步,谓禹穿凿,故因名之”。虽然现今已无法得知禹井的具体年代,但它却时时告诫从禹井面前走过的游人,饮水思源,当不忘祖先大禹治水之功。井亭楹联字迹已模糊不清,经辨认并核对资料,应为:

  德泽被万方,轨范昭百代。

  禹井,中国古代文史资料多有记载,现存古井,井圈是六朝遗物。

  

  

  

  

  

  禹 庙

  禹庙,是大禹陵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包括:照壁、午门、拜厅、大殿、窆石亭等。禹庙始建于禹的儿子启(据传,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祭祀、供奉民族英雄大禹的庙宇。宋政和四年(1114)改为“告成观”,后复为禹庙,历代均有兴修。以南宋绍熙三年(1192)、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清嘉庆五年(1800)、民国22年(1933)等四次维修规模为最大。今庙为清初建筑,坐北朝南,围以丹墙,东西辕门相对而立,历代屡建屡毁。

  整个庙宇的布局顺山势而逐渐升高,高低错落,雄伟壮观。密集的斗拱,梁上极富装饰性的绘画,质朴而又巧夺天工;四周丹垣回绕,树木苍郁,流碧玉翠。

  禹庙重建于距今一千四百余年的南朝梁初,为宫殿式建筑群,坐北朝南,几经兴废,清嘉庆年间大修,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和规模。

  

  

  

  

  

  

  

  

  这座垂花门是从禹祠通往禹庙的必经之处

  照 壁

  照壁中间的“盒子”嵌一兽,人称为“贪”(带有犬右旁的贪,电脑字库里没有这个字,故以“贪”字代替之)。据说此兽因贪婪无比,最终葬身东海。塑此兽于此,意在告诫那些官吏和百姓,务以大禹为楷模,公而忘私,不可滋生物贪之念。

  

  

  

  

  

  照片显示的是照壁全景

  岣嵝亭

  照壁前为岣嵝亭,亭中有一碑,人称岣嵝碑。碑。碑高3.9米,刻77字,内容为歌颂大禹治水之功,字体奇古,碑旁附有释文。

  因最早立于湖南衡山岣嵝峰而得名,传为大禹所书,故又称其为“禹碑”、“禹王碑”、“夏碑”。碑文非籀非篆(籀,音昼,即大篆 — 编者注),十分奇特。因其笔画象蝌蚪之形,又称其字为“蝌蚪文”。该碑为明嘉靖二十年(1541)冬,由绍兴知府张明道据湖南岳麓书院拓本摹(音磨)勒于此,亭为清咸丰年间所建。

  碑文凡七十七字。现碑上有明代大学士杨慎(升庵)的释文: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衰,劳余伸湮(音因),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曾想尽千方百计欲一睹该碑风采,且留下了终身遗憾:“使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

  

  

  

  

  

  

  

  

  

  

  

  午 门

  岣嵝碑前是午门。明清时期,北京紫禁城正门称作“午门”。其后,古代官廷建筑的正门多以此称之。绍兴禹庙的“午门”,单檐歇山造,清乾隆间修建。属古代官廷式建筑格局,故此正门有“午门”之称呼。

  午门单檐歇山顶,次间梁柱用垂莲悬柱。午门有三门,中间这道门的门槛特别高,而且在古时,平常是关闭的。这是封建社会官阶等级的象征,据说只有举行祭禹典礼和皇帝来祭禹时,方能开启,而且也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跨越中间这道门槛,其他的文武官吏、则只能走两旁的边门。

  

  

  

  

  

  

  

  

  午门的门槛很高,通过照片显示,门槛高过了膝盖

  

  

  

  

  

  

  祭厅

  穿过午门,走过一段石板路,登上百步禁阶,即到拜厅。百步禁阶前置一鼎,铭曰“缵(音钻)禹之绪”。此语出自《诗经·鲁颂·閟(音必)宫》,意为继承大禹的事业。

  祭厅,也称拜厅,是历代帝王、文武百官、地方绅士即大禹后裔祭祀大禹的地方。

  拜厅正中的楹联,系钱君先生补书,联云: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御碑亭

  拜厅和大殿之间有清乾隆十六年三月八日乾隆皇帝在此祭禹后留下的诗碑,又

  称“御书碑”。诗云:

  展祭来巡祭,凭依对越中。

  传心真贯道,底绩莫衡功。

  勤俭鸿称永,仪型圣度崇。

  深惟作民牧,宜凛亮天工。

  这首诗是乾隆依其祖父康熙皇帝《谒大禹陵》诗韵所作。

  

  

  

  

  

  

  树立在御碑亭的间接说明:御碑亭,清乾隆辛未(1751)年春,帝南巡,三月初七抵绍,次

  日亲祭大禹陵,御笔五言诗一首赞誉大禹治水之功。后镌碑立于禹庙大殿前,并立亭以覆之。

  大 殿

  大殿是整个禹庙建筑群的最高建筑物,为重檐歇山造,巍然耸立,殿背龙吻鸱尾直刺云天,大殿的层脊,有“地平天成”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所题。

  大殿曾在民国十八年(1929)倒塌。现存大殿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动工重建,至翌年竣工。大殿五开间,面宽23.96米,进深21.55米,殿高24米。正中塑大禹立像,高6米,头戴冕旒,手执玉圭,身披朱雀双龙华兖,雍容大度,令人望而起敬。

  殿内还陈列有鼓、磬等祭禹礼器。

  三副楹联分别是:“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清康熙撰,沙孟海书);“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清乾隆撰,王遽(音句)常书);“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衣冠拜冕旒”(启功集唐诗句并书)。

  

  

  

  

  图为在大点展示的禹庙老照片:原大殿情景

  

  

  

  

  

  

  

  

  

  窆石亭

  庙东侧有一八角形窆石亭,因有窆石而名,亭匾系沙孟海先生补书。亭中有一窆石,传为大禹下葬时的工具。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在下葬时,先在地上挖一个深穴,用四块窆石分别放在墓穴的两边,再通过窆石上的圆孔将绳子的一头拴在棺木上,另一头则由人拉着缓缓放下,然后把其中的三块推倒,只留一块在地面上,起到一个墓碑的作用。俞樾、鲁迅等都曾对窆石进行过研究。

  亭中设略呈圆椎状的窆石,就是葬大禹时留在地面的那一块。窆石高2.06米,底围2.3米。顶端圆孔直径0.09米,石上刻有古隶,还有汉、宋、元代的题刻多处,因年久剥蚀,大多难以辨认。

  窆石亭的旁边,有明朝天顺年间《重建窆石亭记》碑及清朝阮元书撰的《重修会稽大禹陵庙》碑,上均覆以石亭。

  

  

  

  

  

  

  

  

  

  

  石纽、禹穴碑

  

  

  

  

  在窆石亭侧,有禹穴、石纽碑,皆是清光绪年间据大禹出生之地今四川省北川

  县禹穴、石纽拓片勒石于此。“石纽”二字,篆书,系汉代著名学者杨雄所书

  大禹陵的故事讲完了。第二个故事将带领朋友们穿越时光隧道,回眸2500多年前越国(今绍兴)的历史和文化,欢迎关注。

  谢谢您的光临 谢谢您的欣赏 谢谢您的支持 谢谢您的鼓励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