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新疆 > 旅游游记

自驾两万五 环游南北疆

自驾两万五 环游南北疆
自驾两万五 环游南北疆
自驾两万五 环游南北疆
自驾两万五 环游南北疆
出发地:荆州
目的地: 新疆
入库时间:2016-08-27 23:30
游记浏览:50
旅行天数:28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4-08
旅游简介:湖北 陕西 甘肃 新疆 新疆 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因为各种原因总还是难以成行。2013年上半年LD退休了,新疆游进入了实施阶段。从六月份就开始做功课,越做去新疆的心情越迫切,越想早日成行。但新疆最美是...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9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湖北 陕西 甘肃 新疆

    新疆 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因为各种原因总还是难以成行。2013年上半年LD退休了,新疆游进入了实施阶段。从六月份就开始做功课,越做去新疆的心情越迫切,越想早日成行。但新疆最美是秋天,时间就定在了新疆的金秋九月。
       成行前的准备:
         1    GPS预设   GPS是每次外出最必须的,车一上路就要靠她了,虽然有时候有点弱智,但离开了她肯定不行。不能指望问路,更多的时候是找不到人问。同时考虑到此次行程遥远,有太多的不知道不熟悉,遂把要去的地点的GPS都预设了一次,现在看来很有必要。预定好的酒店经常在GPS上找不到,不事先对照地图设定真有点麻烦。最好带上一张详细的地图,路途中有时会遇到不能按照自己计划好的路线 走的情况,就要重新规划路线。也有时候GPS在家设定好好的,到时候就闹点小脾气,更有时候GPS完全错误。所有这些这一路上我都遇到过,好在功课做得好都一一化解了。
        2     车况好是第一要务     不了解新疆以为路难走得不行,非越野车不可。其实,整个西北的路比我们这里好。只是修路时就是另一番情景了,那叫彻底疗法,在荒漠上再走出一条路来,这路的好坏就可想而知了。但因没什么雨水也不算太难走。但必须要强调的是,在那种地方行车是什么车不重要,车况最重要!地广人稀几百里路不见人烟,一旦路上趴窝了那真是不好办啊!我家白狮在这一路中就曾经出现过右前胎走阴气,三元催化短暂报警,好在打起泵等都是随车带,小白一路上都还是很出力的。
        3    食物预备充足    不要说新疆就是到了甘肃人烟就稀少了,想要解决午餐很有难度的,为此,中午的一餐饭都是自己预备好的。电饭煲、车用保温箱、午餐鱼30盒、大米一袋20斤、黄桃一箱约40个、鸡蛋60只、快餐面15包、榨菜30袋、牛奶两箱24盒,装了满满的一车。同时,考虑到路程安排和路上美景,一般都是赶早不摸黑,早餐也是自己备好。事实证明这些准备非常必要,再加上路上不断的补充食物,生活过得很好的,营养均衡方面和在家中没有区别。一路上有多少人看见我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啊!
        4    照相机内存卡要足够大    因为地理气候的关系,新疆的景色很美,用手机都能照出桌面级的照片。卡不够大的后果就不用说了,为此我带来16G 32G两张卡和一1T的移动硬盘,不用担心卡不够了 当然有时把照片转到移动硬盘里需要一点时间。顺便提一句,本游记所有照片除巴音布鲁克日落的最后一张由同学P掉了一个污点外,所有照片均无PS,只是调整而已。
        5    带好生活必需品      拉肚子药、 感冒药、 接线板 、晾衣绳、 晾衣挂钩、晾衣架、保鲜膜 、保鲜袋和足够的衣物。  西北昼夜温差大,新疆更是如此,厚棉衣,毛衣都不能少。接线板也很重要,好多酒店的插座有限,没有接线板还真不方便。晾衣绳用处太大了,这一路上毛巾衣物基本靠它拉在车上晾干的,保鲜膜和保鲜袋的用处很大,在路上装水果什么的都是她们,方便卫生。 
        6   酒店预订在市中心     城郊往往人员复杂且就餐补充食物也不方便,这一点事后证明是很正确的。
    万事俱备就只等按时出发了,但陆续发生了鄯善县袭警事件 、乌鲁木齐地震等事件。考虑到安全因素不少,亲朋也都在提醒我们,特别是我们两人单车,还要到南疆。老实说我们还是有过犹豫和顾虑,最终还是决定:去!!!其实,到新疆后我所遇到的维吾尔人很友好、善良,恐怖份子和维吾尔人何干?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呢,倒是石油的车真是太牛了,东方物探的都是奔驰的工作车啊,真TMD太牛,要知道你是全体纳税人的企业哦,就不能用别的品牌的车?
         
       2013年9月7日我们这对加起来114岁的帅小伙靓小太终于踏上了历时28天,12459KM的幸福旅程。
     具体路程:
         D1:荆州----西安   663KM 宿西安
         D2:西安----天水   375KM 宿天水
         D3:天水----西宁   565KM 宿西宁
         D4:西宁----青海湖 280KM 宿卓玛家
          D5:青海湖----德令哈 323KM 宿 德令哈
         D6:德令哈----敦煌     548KM 宿敦煌
         D7:敦煌----哈密    463KM 宿哈密
         D8:哈密----库尔勒   799KM 宿 库尔勒
         D9:库尔勒----库车 545KM 宿库车
         D10:库车----喀什 720KM 宿 喀什
         D11:喀什
         D12:喀什----库车 728KM 宿 库车
         D13:库车----巴音布鲁克 264KM 宿 巴音布鲁克
         D14:巴音布鲁克----库尔德宁  326KM 宿库尔德宁
         D15:  库尔德宁-----伊宁   222KM   宿伊宁
         D16:伊宁----精河  652KM  宿  精河
          D17:精河----乌尔禾 437KM 宿 乌尔禾
         D18:乌尔禾----喀纳斯 374KM 宿喀纳斯
         D19:喀纳斯
         D20:喀纳斯----富蕴 430KM 宿 富蕴
         D21:富蕴----可可托海  127KM 宿  富蕴
         D22:富蕴----   乌鲁木齐  476KM  宿 乌鲁木齐
         D23: 乌鲁木齐
         D24: 乌鲁木齐----交河故城----哈密  614KM 宿 哈密
         D25: 哈密-----嘉峪关 729KM  宿 嘉峪关
         D26: 嘉峪关----兰州 734KM  宿 兰州 
         D27:兰州 -----西安  635KM   宿 西安 
         D28:西安-----荆州  690KM
 

第一天  荆州-----西安   663KM 宿西安
       
            第一天的路程虽然只有663公里且全程高速,但除了到襄阳的二百来公里好走一点外,其他地段都限速,特别是武当山附近更是如此,好好的路限速八十,真是叫人不快。想开快点?呵呵罚款在等着你呢,就悠着点吧。我家小白要带我们长征二万五呢,先让她来露露脸吧 
  
     去喀什的路上

 

 

呵呵呵 看见了吧 沐浴在天山朝阳中 ,是我家LD给照的呢,水平咋样?那还用说。
下午快五点到达西安预定的宾馆,今天的感觉就是高速路收费贵(翻越秦岭隧道多)。



第二天     西安----天水    375KM  宿 天水
         
         早七点半从宾馆出发,按照GPS指定的路线很近,从秦皇陵进去就到兵马俑。哪知此路被围,别人在研究呢,不是内部车辆不能通行。只得绕一大圈,快八点半到达兵马俑 。全国的旅游景点都有点仙气的,兵马俑也和二十多年前大不相同。山门进去不坐车就得好走一阵,出来呢?对不起,要经过商业街。真心叫人不爽,于是乎我们走了员工的路线,起码可以避开一点嘈杂。不说这些了, 上张片片沾沾皇家贵气吧  
   
     呵呵  这赶车人当时也是有点贵气的吧
       

    哥来检阅一下

    中午十一点半,检阅兵马俑完毕驱车到甘肃天水麦积区天嘉宾馆。有点不好的是这家宾馆查不到我们在网上预订的信息,费了一点口舌才顺利入住,到这里就要二人都出示身份证作住宿登记。
    到天水时间尚早,且一路向西时差大约有四十分钟。到渭河边转转,这里的水和长江水完全没法比,好混好混。
  
看见没 好混的水,桥墩上还挂着涨水时冲下来的草呢 


 第三天        天水----西宁    565KM  宿 西宁
 
      天嘉宾馆是这一路上唯一的含早餐的宾馆,七点半到餐厅就了还不错的早餐后,驱车到西宁。
      从翻过秦岭之后,就再也没有江南的感觉,绿色少了,黄土多了,连水也是黄红色,越向西走这种感觉越强烈,地貌及土地山上的颜色都发生了变化。进入青海,藏族的气息也迎面扑来。
   
     路边的寺院
   

    看   山体的颜色不一样了吧 
  
   天真的好蓝  祥云啊
  
    蓝天白云还真和我们这里不一样,用风云变幻来形容很恰当。这里离西宁不是很远了,大片的祥云就是源于青海湖。看见没,我这一对宝宝一路都在认真读书呢 。
   
 离西宁还有几十公里的加油站,碰到了两辆武汉牌照的车,一行六人,其后还和他们有两次相会呢,真是老乡啊。
 


西宁城内乌云滚滚,飞沙走石。本欲前往市中心只有作罢,在路边店里吃了碗牛肉面就匆匆走回。



再到河边,远处的天又开了。哦,这里是西北不是湖北,放心前往吧。
 

 
市中心广场有人在跳舞,不过跳的是藏族舞,旁边还有穿着红衣的僧侣呢 。
      
    这里海拔略有点高,气温也低了,酒店大堂的服务员都在烤火取暖。
 


 第四天       西宁----青海湖  280KM  宿 卓玛家   6:30天亮  20:00天黑    7:15出发   气温3度


       半夜哗哗啦啦下来一场大雨,6:30不知是谁也不知是什么事在酒店旁噼噼啪啪放起了鞭炮,是好兆头吧,确实是!西宁的大雨在青海湖附近就是一场瑞雪,有白雪皑皑的雪山,有碧蓝的湖水,有望不到边的草场,青海湖太美了。
     

出西宁不久,山上就有雪了

       日月山就在路途中,拐进去就是,在这里我们又一次遇上了那武汉的一行六人,一声老乡 叫的我们倍感亲切。日月山是文成公主去吐蕃和亲的路途中一望三回首的地方,这里向北望去是无边的低低的湖区草场和遥远的雪山,向东回首是俯瞰连绵的山峦。

 
   
  没有雪 这景色就逊色多了
 
 
   
   看  耶稣光!

   

   也是哥的人品好,拐进日月山的路上日月山还是阴沉沉的,哥一到就天开云飘,哥离开时就又是雪花飞舞。 人品啊!

       从日月山到青海湖不用再绕回来,一条路直接下去就行。青海湖的特点是大、美,她是高原上的母亲湖,湖岸一眼望不到边几百公里的草场靠她蒸发的水份滋养,草场也无私的把多余的水份输入了青海湖。他们互相依存了亿万年。
 
 
  日月山下的羊群
  
  
  
     青海湖背后的雪山 前景是晚播的油菜花
  
  
   美吧 这里的羊真是太幸福了

  
   这里的尼玛堆你数得清?

   
   骑行者  好大的风啊
 
  
    高海拔才有的牦牛

   
    哥停下来看看
 
 
   我们来露个脸
   有牛 有羊 有马 富裕了吧
  
   草场都是自己的哦 

     
    

 
  羊儿 牛儿要归栏了 
 
   太阳西垂了,湖边泛起阵阵寒意,中午只需单衣,此时厚棉衣穿在身都不是很暖和了。到湖边最好的卓玛家的湖缘客栈住宿,这是此次最差的住宿,一小间活动房没有取暖,要价 120元,去晚了还没有呢。可能由于白天运动节奏如常,没有注意这里是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这一夜浑身酸疼、彻夜无眠。听了一夜远的近的、高的低的、明亮的沙哑的、此起彼伏的藏獒奏鸣曲。



第五天         青海湖----德令哈  323KM  宿  德令哈     零下5度   7:10分出发
  

         为了拍青海湖的日出,早上五点就起床奔向湖边。尽管把所有的衣服都穿着了,还是觉得好冷好冷。

  
    摄友不少呢
 
 
  喷薄而出

 
    再来一张

   
     看这仨MM冷的
    
   回到客栈匆匆用完早点就启程去德令哈。哪知车上结了厚厚的一层霜,发动车子预热十多分钟,将霜融化后才开出客栈。原定 返回黒马河经茶卡到德令哈,谁知去茶卡的路口封路了,下车问及,答道:这里没有请问,没有为什么,十二点才能放行。愿意等就等,不愿等就经石乃亥天峻县到德令哈。我靠,等要到十二点,不等还要多走贰百来公里。经耐心询问才被告知石乃亥镇前有一经铁布力到天峻的小路,可以少走一百多公里路,也只有这样了。好在自己功课做的足,对这里的路线了然于心,何况昨天到过石乃亥和去铁布力的路口。遂又驱车四十余公里,走在去铁布力的砂石路上,前往天峻县。这是一条小路道更是一条羊道马道牛道,走在路上真是尘土飞扬。走着走着路上没有什么车,不禁有点担心,再向牧民询问确认是到天峻县的小路才放下心来。小路行走在无边的草场上,我们在从锅底向上而行。

    天峻县城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可爱的GPS,顺着沙石小道走到头就要上大路时,路两边有两水泥墩,原来这路只能走小车呢。可一上大路GPS就闹脾气了,反复提示要调头行驶,调头就要沿大路回青海湖了啊,不理她!果然,闹闹脾气她还是恢复工作了。所以说GPS有时也有错误甚至是大错误,对地理路线的了解是必须的!
    过了天峻县城就是不断的上山路,最高点海拔3900多米,海拔高度牌一晃而过也来不及照下。

 
   看来这里也是能源输出的地方
 
 
   大山深处还有一所寺庙,门里门外还停了不少小车呢。 这骑车人从出天峻县城不久就在我们前面,骑得真快,后来看到他也到了寺庙,大概是来开会的,只是级别不是太高吧。
  
     3900多米的高峰翻过之后,走不了多久土地就干渴了,植被也很稀少。也是,你不能向青海湖输送有限的稀少的水份,青海湖就滋养不了你的土地啊!
 
  离开了青海湖的滋养,山上就只能这样了。
   
   虽然昨夜全身疼痛彻夜未眠,但今天精神还好,只是有点头疼。 下午两点半到达德令哈,以为海拔不高了,酒店看房时咚咚咚就跑上了四楼,那个头啊剧烈的疼痛,气里也是喘个不停。服务员告知此地海拔2900多,哦 原来这里还是高原啊,上下楼以极慢的步子方才轻松。小憩之后感觉舒服一些,到小城热闹地方转了转,LD看到一家朱记果木烤鸭店,倍感亲切。几个着装的公务人员也在那里等候购买,我本不屑一顾的往前走着,而LD直奔烤鸭店,以23元购得有饼有葱有酱的半只烤鸭。回到宾馆觉得简直是人间美味,再没有比这好吃的烤鸭了,于是风卷残云,一扫而光。赶紧又去买来烤鸭店最后六只中的一只(这六只烤鸭都是几个人等候了半个多小时才买到的),明天的午餐就是她了。
   这次出来LD犯了一个错误,带来的不是我们常食用的米,吃着很不习惯。我们在德令哈又重新买了米,带来的米算是跟着我们长途旅行了一次。路上又遇到卖葡萄的小贩,说是敦煌来的葡萄,价格不贵但不好吃。



 第六天           德令哈----敦煌      548KM  宿 敦煌      2度   7:15出发


            德令哈到敦煌是极度干旱的地带,翻过海拔3699米的青山垭口后就是一路下坡,气温逐渐升高。到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坡下完了,眼见的就是沙山。刚才在高处还很冷,到了阿克塞就非单衣不行。只是这一路车辆稀少,要是车车有点什么状况可真不好办。
  
   路上就是这个样
 
   荒漠吧

  
   戈壁上的骆驼
 
  在这里搞光电事业很好的
  
 
  呵呵 比昨天翻的山低些

 
  这里离敦煌257KM,中午,小白在这里稍事休息,我们在这里吃了点昨天买的烤鸭。临走时一反常态的把吃剩下的鸭骨头放在路边,唉,这里的动物真是太不容易,也来打打牙祭吧。

 
  这里的输电铁塔没有一点锈迹

 
   荒漠美啊
 
架设这铁塔也不易,好在不会锈蚀
  
  
   高高的垭口下来必有稍好一点的植被,  很陡的下坡哦。
 
 
  一路向下

 刹车不灵赶快在此避险

 
 过了阿克塞县收费站就看见沙覆盖着山了

  山脚都是吹来的沙
  
这不是沙山 是沙覆盖着的山

   到敦煌还只两点来钟,在预定的酒店稍作休息,四点半钟太阳稍稍西下一点,就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这大概和小时候家里月份牌上有这么一张画有关。
 
 
  山上的人好小

 
   有点心旷神怡吧

 
  驼队
 
 
  哥戴上了墨镜

   
   LD想飞了
  
  


 月牙泉全貌

 
  来张合影

 
   要从这里爬上去,这里没有木棍做的台阶、陡峭,可是最难爬的一条路线哦。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爬三步能进一步就很了不起了

  
   哈哈 LD用了四只脚

  
   看这位MM四只脚加上跪行呢

 
山顶鸟瞰月牙泉
 

  从这个路径上到山顶来还是有点成功感哦, 这个年龄段的只有我们两人。温馨吧!

 
    “ 沙山托起明媚的月亮,每天仰望你都不一样。弯弯的月牙勾起我往事悠悠,盈盈的满月伴随我向往前方。哎-------
         沙山荡漾明亮的月光,思绪在微风中自由飞翔。多想梦见遥远的蒙娜丽莎,更想梦见多情的楼兰姑娘。--------”这是我不知唱过多少次的《大漠小夜曲》,今天才得以在沙山上放声高唱,得意满足之感真是难以言表。

 
 下山了,真正的轻松啊,月球上行走大概就这样吧。

 
 呵呵  好好的快乐了一把

   鸣沙山上下来,天就完全黑了。这山爬得确实是很累很累,但确实是很快乐很快乐很快乐。真正是回到了童年那种无忧无虑的玩乐之中,玩乐就是要忘我的玩乐啊!回到酒店洗漱后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起来才闻到一阵骆驼的骚味,原来隔壁喂着骆驼呢。  



  第七天          敦煌----哈密     463KM  宿 哈密      12度   8:30出发
   
           今天先到莫高窟游览,再驱车到哈密。
           莫高窟的名气就不用说了,1900年6月,由于偶然的契机,被住持道士王圆禄破壁打开了隐藏着一座封闭千年的暗窟。发现藏有从晋到宋600多年间,由僧人抄写的经文、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公私文书、幡绢绘画等数万卷珍贵文物。敦煌学就此诞生了。试问有哪个名胜古迹能成为“学”?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以至少林寺等等都是没有的。只有敦煌啊,可以说代表敦煌的不是月牙泉鸣沙山,而是莫高窟!
           参观莫高窟时,导游不可避免的说到了王道士王老先生。窟里的神像但凡是眼睛熠熠生辉的都是被王道士安上了琉璃,没多少文物价值,这是王道士的过错之一。我不这么看,莫高窟很多的窟洞都是几层壁画,几塑金身。你家供养了,我家再来供养,又想节约资金不愿再开窟时,就重塑金身,重绘壁画。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这代表了供养人之诚。人家王道士做的不过是年代近了点,年代远点你能说没有文物价值?
           再说那王道士,影视剧里就是一形象猥琐的屑小之人。记得好像当年老外给他照了一张相,也是粗布的长袍穿在瘦小的身躯上,其形象用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是太不能上眼了。不过这并不能代表什么,不信你拖上一条辫子,穿上粗布长袍照一张试试,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更何况那老王能天天和电视剧里一样把头前额刮得亮亮的吗?还不是在茅草一样的头发中长出一条辫辫?能好看吗?更何况老王在这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穷苦之地,基本的生活都过不好,肯定是个营养不良的主。那还有什么风度气质,有那个样就不错了。
          要说那王道士,发现了文物低价卖给了外国人,那是事实。可人家发现了向官府报告,官府硬是不管。再向上一级官府报告,还是不管。外国人得知文物的消息,甚为高兴极想得到,王道士不允。无奈只有出价购买,虽然是以很低的价格收买了文物,王道士也还是几经讨价了的。人家王道士确实也没用什么文物意识,所得之钱也全都用在了洞窟的修缮管理上。导游说王道士有功有过,我说比当时的官府强,引来了游客的一致赞同。
         还说那王道士,还得亏了人家看管了莫高窟。不然,现在还有莫高窟里的一切吗?要说这国人破坏佛像是很难发生的,中国是佛教国家。但凡是国人,不论信佛与否,对佛是很尊重和敬畏的,绝不会去破坏。老外呢?他信吗?老外发现了莫高窟,看到了壁画佛像不盗才怪。若没有人家老王看守,你今天能看到几幅壁画几尊佛像?
         我以为人家王道士是信仰坚定之人。在当年莫高窟那鬼不生蛋的地方贡献了后半辈子 ,真正做到了淡泊了钱财和私欲。现在的主持方丈们有几个能做到?恐怕他们最热衷的是做法事然后再按等级分钱了。当然时代不同了,不能用过去和现在相比,毕竟现在的和尚尼姑也是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也是凡人的后代,也在与时俱进嘛。老实说,我做不到老王那样,我有妻子儿女,我要为自己想的太多了。你呢?扪心自问一下,能吗?不要说什么原因,肯定不能吧!
    好了不多说,上两张窟外的片片。窟内是不让照的哦

 
    莫高窟外小景
          
 
  看见了吗  莫高窟唯一一个官造窟,也是最大的佛像窟。今年在修缮,不能参观有点遗憾
 
  
  窟外佛塔
  
       莫高窟内的壁画确实精美异常,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让人不得不穿梭历史时空,去想象,去翱翔。你也不得不佩服千百年来的先辈们的智慧,不得不为之骄傲,原来现在消失了的先辈们很伟大!
      媒体报导:莫高窟的三维扫描图像已经成功,现在正在逐一扫描中,几年以后就只能到这里来看电子图像,窟洞将不对游客开放。要知道现在每次也只能每次看十个洞窟哦。

      十一点三十五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敦煌、离开了莫高窟,直奔哈密而去。
      敦煌就是茫茫荒漠戈壁上的一个绿洲,是党河水滋养了她,确切的说是党河水库滋养了她,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绿洲。月牙泉是党河水经地下压过来的一个泉眼子。从敦煌城出来不久,由于没有河水的滋养,渐渐就是荒漠戈壁了。
 
 
   这里还有一点水就还有一些绿色,再往前就是戈壁。就在这前面的小镇上,买了6个哈密瓜,五毛钱一斤,很甜,把后备箱都塞满了。还有哈密瓜干,蜜甜蜜甜的。就是不太卫生,看看晾着的哈密瓜上面爬满了苍蝇,果然吃了几根瓜干,到哈密就拉肚子了。 

 
  这里修路就是这样,要想通过?等等吧!在这里的烈日下我们等了半个多小时呢。 哥至今也不明白怎么在这前面不远吃了一张超速罚单的,6分啊!
  
   
  
  进疆了   在这里遇到了进疆的第一次身份证检查
 
 
  欢迎我们到来呢
 
         从敦煌城出来路边就有搭便车的竖拇指族,出于安全不想搭,从车的情况看,后排座都放了不少东东,不能搭。唉 ,我们他们都不易啊!新疆的人烟比甘肃更稀少,只觉得地太广了,更觉得水啊水啊,你太珍贵了。不是这里的土不好,也不怨这里的地不肥,关键是这里没有水啊!虽然长江边生活的我们貌似水取之不尽,回去一定要更加的珍惜生命之水。

        下午五点到达哈密预定的宾馆,客房还没有收拾只有在大堂等候。忽一比我们稍大的男子拿着哈密瓜进来,听得我们是从青海过来就和我们攀谈起来。这男子操一口东北话实则是在云南工作,和老伴来疆游玩后,欲经青海回云南。遂向我们打听青海的路况,也很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新疆的情况。谈到南疆他描述得好像很恐怖,维吾尔人对汉人都很不友好,到喀什的路也很难走。搞得我们也多少有点忧心和不安,当然后来我们经历到的和这老兄谈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可能是各人碰到的事不同,经历不同,看法不同,感受不同所致吧。
      哈密的哈密瓜比甘肃敦煌的价格高多了,第一次买了新疆的馕,很好吃的,买了两个很快就吃了一个,转身又去买了几个,慢慢享用吧。
      哈密的葡萄不贵,也好吃。商贩推荐名为玻璃皮的葡萄还不错。这里的蟠桃小、青青的,没有一点看相,味道还行。      
      进入新疆不久风很大,开始还以为是车有问题,下车检查才知是风之所致。在一路边休息地带休息时,发现右前胎好像气压不足,用表测得气压2.2,明显低于其他轮胎气压,赶忙用气泵加气。此后,只要开动每两天就要给右前胎加气,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中换轮胎时,才发现右前胎钢圈边缘有一裂缝,车开动就有气从此处被挤压出来。




     第八天           哈密----库尔勒    799KM  宿  库尔勒       7:00出发     19度         7:10天亮
    
                   这一天基本都在赶路,虽然此次行程最长的一天,但也就是长那么几十公里,但就是感觉最累的一天。
                   
                  途中经过吐鲁番的火焰山,稍作了停留。吐鲁番的气温26度比别的地方高些,火焰山就达到33度了,看来这名称还是当之不愧。车过吐鲁番不久就一路向西开进。

 

 
   看   猴哥
  
 
 戈壁中前行
 
 
 这山上的颜色有点不同
 
 
  路上最多的是这样的戈壁

 
 葡萄就在这里晾成葡萄干

 
 新疆的葡萄树很矮的,看到了吧     苹果梨子树也不高哦
 
         这一天住的宾馆是维汉人混住的,就是深更半夜还有人大声喧哗,听声音是汉人无疑。


第九天             库尔勒----沙漠公路胡杨林----库车  545KM  宿 库车   21度   6:40出发


                 这里天亮时间是七点四十分,我们每天都是这样天亮前一小时就出发,天黑前两小时到达目的地。今天还是一路向西,目的是走走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漠公路,看看胡杨林,只可惜南疆的胡杨叶还没黄,但愿到北疆能看到金黄色的胡杨黄叶。
                  还没进沙漠看见路边有卖西瓜的,有一陕西籍的大车停在这买西瓜,   一元钱一斤。本欲买小一点的,那司机向我们做眼色大个好。买了一个近20斤的大西瓜,很甜有点奶油的味道。每次环切而食之,每环切一次就用保鲜膜覆盖一次,倒也很保险。到塔里木河北岸桥头看见维吾尔老汉的摊子上一挂挂好大的葡萄,价格四元钱一公斤,买了三公斤,好甜。
 
   这里还没有到沙漠腹地,不知是哥的人品好还是咋的,哥进入沙漠天就下雨了。

  
   这里是塔里木河南岸的胡杨林,虽然离塔里木河很远,但毕竟洪水泛滥时还是有所滋润。等再往前面走,完全没有水的滋润,就寸草不生了。
 
 
 天气不好,照得没什么层次感

  
   顽强

 
  苦命啊

 
  胡杨多了不就可以防沙了吗

 
  可能这里地凹一点水多一点

 
   是的 看地上还有草呢

    
 来张全景

 
 再来一张

 
 生生不息

 
  小子 不要在这炫耀  老夫靓丽时你在哪?
 


三千年不死 三千年不倒 三千年不烂

 
 我并没有倒下

 
看看  我是孔雀!

 
   哥到胡杨林里去玩玩

  
   呵呵 好像看不够

 
 回头看看你

 
 胡杨和胡杨  哈哈

       你可能觉得在这样的地方肯定没什么蚊虫苍蝇吧, 错!!!沙漠上那种黄色的蚊虫真是太厉害,只要车一停不等开门,这讨厌的小东东就来了,落到身上就咬你,挥之不去防不胜防。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停的跑动,让它难以落脚。真不知道为什么沙漠里还有这么多如饥似渴的蚊子,想想在沙漠里工作的石油工人也真是不易,你们是蚊子的重要食物来源啊。
 
   
   这里是沙漠公路起点

 
 哥也来个留影

 
  看见没  这三根黑管子是路边灌木的生命之源  路边有专门管理的加压泵房  有了水的滋润 这灌木都有一人多高

 
  灌木后的沙漠

         从沙漠公路出来,有警察检查车了。这新疆的检查就是多些,不过这里是检查有没有偷盗油田的设施。警察把我的车载保温箱研究了一下,就放行了。
        到达库车已是五点半左右,库车有不少的石化企业,县城中有一个好大的油田生活基地。预定的交通宾馆实在是太差,还不好停车,我们就住宿在兵团的兵站里。在这里我们也见识了维稳的装甲巡逻车。

  
 
 第十天            库车----喀什  720KM  宿  喀什        16度    7:34出发

             八点钟才天亮,我们又是天亮前出发,今天再一路向西,行程720KM       
             昨天天气不是很好,好多地方都下了雨。今天去喀什天气会好吗?对这里的气候很不了解,又相隔近八百公里,只有但愿了。
             天遂人愿,今天的天气太好了,我们一路上就行走在美丽的风景画里!
             路上又遇到了身份证检查,不过对我们要宽松的多,只看看身份证,看看车内就放行,对当地人就严格得多 。 
  
   晨曦映照着田野

   
准备沐浴阳光的铁塔

  

 
 戈壁滩久旱逢甘霖

 
  这里还有好多水 好好喝饱吧

 
 北边吹来厚厚的云

 
  云海罩山头

 
 云动山不动
 
来张全景

 
 在这里工作很美吧
 
 
 这云和天咋样

 
  毕竟是太干燥了 云儿吹着吹着就没了

 
 前面的小白就是在这照的

 
往乌鲁木齐去的火车

 
 看看这山的颜色

 
 五颜六色吧

 
 乌云吹过了 更美

 
 这两幅片子可以接起来的

 
 再来个全幅

 
 收近点看看

 
 哥来指点江山

 
 看看后面也美吧

 
 LD也陶醉了吧

 
  这色彩丰富不?

       这一路上美景太丰富了,美不胜收。你感受到了吧。美图就到此为止了吧,相信你已经心动了,有点向往新疆吧!要知道再好的照片也只能留下很有限的局部画面,这一路的美景照片远远表达不出来。今天路程720公里,一路走走玩玩,不觉得累。路也不是哈密碰到的云南人说的那样难走,只是一些路上的排水洞口在修而已。
       看到了路上五颜六色的山石颜色,我相信了敦煌讲解员对矿石颜料的介绍和解说,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不变色的壁画,或许有来自这里的矿石呢!
       喀什大约九点半才天黑。车一进入喀什市区,就觉得我们是外国人了,这里汉人很少,所看到的几乎都是维吾尔人。


第十一天     喀什 


            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思是玉石般的地方。是古丝绸之路南北中三路的交汇处,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埠。     

           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秦末汉初,这些地方属于匈奴的僮仆都尉管辖。公元前119年,汉博望候张骞奉旨通西域时进驻疏勒,这里开始为汉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唐安西四镇之一即为喀什噶尔。1884年,设置喀什噶尔道。民国年间改为喀什行政区,设行政长官公署于距离现在喀什市中心约十五公里的疏附县。解放后建立了喀什专区。1971年1月,喀什专区改为喀什地区。
           到新疆必到喀什。这里是维吾尔人集中居住的地方,这里有着厚重的维吾尔文化,这里有着异域的感觉。
           以前听到的新疆歌曲并不是维吾尔歌曲,有名的总政文工团的新疆演员克里木演唱的歌曲也只是新疆歌曲,不是维吾尔歌曲,走着喀什的街头或乘坐在出租车上,你听到的歌曲 才是地道的维吾尔歌曲,感觉和中东国家的歌曲旋律很像。
           喀什也我们来之前家人朋友最担心的地方。到了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治安很好,除了学校有警察值守外,没看见多少警察,感觉很安全,维吾尔人很友善。
           上图吧,照片比文字更精彩
   
  
  喀什市中心人民广场   毛主席在向维吾尔挥手
 

   先来看看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   
        
  打馕一组
              
 
 

 
 
 

 
  别看这里烟熏火燎  好像不太干净  但馕真的很好吃  高温消毒了  有什么不干净的



 
   这位维族大姐很友好  就是汉语很差  交流基本靠手势

 
   LD来了一张合影

 
   这小伙在雕花

 
  铜器店
 
  帅小伙和他的铜器店

 
  这些乐器见过吗

 
  木器是地道的维吾尔风格

 
  正在铜器上雕花
 
 
 好大的铜壶  LD的外公这边,曾是当地有名的铜器业者,她对铜器很有感情


 
  路边的羊肉和烤羊肉串摊

 
  估计这蔬菜的味道也很好

 
 这是什么?榨石榴汁  看见压榨机了吧  十元一杯 甜中有点涩

 
  这老汉是盲人,口琴吹得很好

 
羊头肉汤,味道不错,学着维吾尔人,LD用羊骨头做吃肉汤的工具


哥也来一碗

 
 无花果很好吃,就是吃了拉肚子  看来哥比不上维人



交谈的维族妇女

 
 看这眼神

 
 小巷美女

 
 俩蒙面人向我走来

 
  这是豪宅吧

 
 这老人有点孤苦
 
 
 老人与LD擦身而过


 
 原来老人要买馕
 
 
 买了好几个

 
来张老人的特写

 
 LD想和维族妇女比美?

 

    艾提尕尔清真寺------ 中国最大的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建于15世纪,是喀什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清真寺沙黄色的大门异常壮观,从这里进出清真寺的访客络绎不绝。紧邻清真寺的钟楼,仿佛在为我们讲述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历史故事。进入大门后,可以看到清真寺的建筑主体,由精美的马赛克装饰。这座清真寺是中国,乃至中亚地区保存最完好且对外开放的伊斯兰教祈祷圣地,参加周五礼拜的穆斯林通常都有1万多人,有时多达2万人。 
 
 寺前留个影

 
 清真寺的各项来源开支清清楚楚

 
 大殿

 
 阿訇就坐在这里


殿外长廊

 
 寺前广场上的人们
 
 
  可惜看不见美女的面目 都蒙住了 还好没戴手套

是母女吗

在交谈什么?


老人有老人的话题哦


老朋友见面了

在一起坐坐感觉很好   

老朋友说说心中的事



喀什国际大扎巴 

    
          喀什大巴扎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喀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商品集散地,当年由西安出发的商旅,无论走天山南路抑或是天山北路,均在此地汇合。

喀什大巴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有亚洲最大集市之称。现在的国际大巴扎设有5000多个摊位,喀什及新疆的各种土特产、手工艺品、日用百货、瓜果蔬菜、生产资料以及大小牲畜等应有尽有每逢礼拜天这里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数多达十万人以上。和乌鲁木齐的大巴扎比起来,她更加本地化和生活化。市场里闲逛的人绝大部分是当地的居民,而游客很少很少。所卖的商品都是维族人平时生活所需,可以更真实的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

  
看看  还有南亚人


西域风情很浓

帽子很好 可惜我们这里很难用上

美女逛扎巴

美女满意而去

老小伙和老美女

LD也凑凑热闹


      
香妃墓    
        香妃墓说起来人人都会想到是香妃的墓地,因为香妃太有名气了,这也是电视剧的功劳。出了大扎巴,挡的士欲去香妃墓,哪知年轻的维族司机不知道这地方,我们一路上也很深刻的体会到和维人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他们的普通话分明就是外国人在说汉话,有些还有点憋足,到了喀什就更是这样。换乘一辆的士,是一中年司机,知道这地方。也只有大约三站路。
      到香妃墓一看,都是人造景点,游客都大呼没意思。作罢,照张相走人。往回坐在的士的前排上,只觉得太阳晒得人火辣辣的,这里的阳光太强烈了。上两张片片聊作纪念。

留个影

香妃墓里有香梨



高台民居   
    
       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把王宫修建在这座高坡之巅。后来,贵族们相继在此建宅筑院。又经数千年历史变迁,堂皇奢华的王宫随王朝覆没而退隐于世。即便是家族式的高台,也逐渐市民化,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渐渐地,高台上的人口犹如蚁聚。可原已固定的院落实在无法释放出可供建筑新房的地面空间了。于是,智慧的维吾尔族人便在原有的房屋之上,加筑一层甚至二层住房。沿高台边向上延伸,甚至建有七层楼。

    有些人家加筑二层楼时,跨过街巷,巧妙地将木椽搭建到对面的墙上,形成了犹如空中楼阁般的“过街楼”格局。这是一种合理使用空间、颇具创造性的建筑形式。高台上的维吾尔族人家乐得效仿。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我眼前的“过街楼”、“楼上楼”、“楼中楼”景观。

 
 身在高台看高台
 
 高台商铺哥像谁(有人以为我是维人,也有人以为我是哈萨克人,这是后话。你看看像吗?)

商铺主人和谁像

高台里有巧工匠

巴依家里是明楼

要想看清得抬头

一条小巷深幽幽

再来看看过街楼

过街楼有讲究,你看它是属谁有



哥姐来到贵宾楼

这个少年剃光头
一组童趣能解愁







喀什美女
  “有双眼睛把你久久凝望,有颗心在轻轻为你跳荡。不知你来自哪条河上,不敢问你要去什么地方。哎-----女郎,喀什噶尔女郎。你的鬓发弯弯,你的耳环闪亮,你的身材就像路边那颗白杨。女郎女郎女郎,喀什噶尔女郎。”这是《喀什噶尔女郎》第一段的歌词,这首歌我不知唱了多少遍,今天终于看到喀什噶尔女郎了。喀什噶尔女郎确实美,很美。有片片为证
  

 
 美吧  可惜这美女一晃而过  抢拍的  

这美女在望着你吧
 
       说实在的,街拍很有难度。拍美女就更有难度,在几乎全是维吾尔人的喀什拍美女,再加上还有那么一点民族的区别和恐怖的阴影,其难度就不言而喻了。拍到几张就知足吧!更多的喀什噶尔女郎都藏在我和LD的记忆中,拍不下来也是没有办法。
       喀什的这一天很愉快。晚上上网,还有同学问这里的情况,我告知:安全 。这里才是真正的维吾尔文化,中国最西边的城市,九点半天黑------。
 


 
 
 
  

 
 





上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我和冷酸灵 觉得很赞

个人日记 |公开 |原创:胡杨

签名档

编辑签名档

发表取消

我的热评日志

本文最近访客

设置查看最近位访客收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