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旅游游记

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

 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
 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
 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
 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
出发地:肇庆
目的地: 开平碉楼群 开平碉楼
入库时间:2016-08-07 21:42
游记浏览:27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群"]
出发时间:2015-01-30
旅游简介: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 前言:欢迎交流:我的微信号:bingbing132333冰冰,新浪微博:冰雪美人走天下。qq:121724093 难得史上最长国庆假期,又是全国公路免费之日,超过半数的中国人在景...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广东最美的乡村---开平碉楼 广东最美的乡村 -开平碉楼群

  前言:


欢迎交流:我的微信号:bingbing_132333,冰冰,新浪微博:冰雪美人走天下。qq:121724093


     难得史上最长国庆假期,又是全国公路免费之日,超过半数的中国人在景区及公园路蠕动,不想被人山人海接踵擦肩人潮挤拥,也不想做宅男宅女,所以省内短线游冷门景区是最好的选择。开平碉楼自从姜文的大作《让子弹飞》后名声大振,但是更加吸引我的是因为它有一个更美名字,“广东最美的乡村”,而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排名跟故宫能相提并伦了。
 
      入住江门市区酒店吃了午饭后再前往开平,一如既往支特携程网。酒店很不错,房够大,还是“一线光景房”位于江门繁华市区,不过上网是浮云,这倒没关系,因为匆匆的一晚舒适才是重要的。
              
       想到五邑地区自然会想到侨乡,一直很想去控索侨乡历史文化,无奈几次都是匆匆擦肩而过。这次与妹妹们一行四人驱车而行实地深入做了一回“碉民”,如此深度游碉楼的游客想信为数不多。订了套票准备深入五条村子里去探索这些“碉文化”。
       
     先简单了解这些碉楼及侨乡历史吧!开平属于江门辖下的其中一邑,江门有一个现在觉得很美誉的称“侨乡”,相信都大家都知晓。其实如果没来一趟开平,我根本不知“侨”字的意思是寄居他乡的意思,一个很沉重的字眼,所谓的“羁旅侨士,沦落天涯”指的就是漂泊流忘生活。而“侨”字给江门人不知留下了多少的苦与难,那时候洋鬼子肆无忌惮贩运华工,还巧舌莲花般欺骗说成去“金山”淘金,把这来“掳掠”华工再转手买卖到其它国家,所以广东就有了“买猪仔”这个词,被转到各国的劳工其很惨,从事一些挖煤矿、修铁路、凿石开山每天工作12几个小时,捱尽人间千辛万苦才挣到一点血汗钱,好多受不了而累死他乡,尽管这样,这些善良的中国农民们也收起的眼泪,把微笑带给远方的家人,不断往家中寄钱,那时候人们最大愿望就是买地、盖房、娶新娘。其实古今往来所有中国人打工者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希望在外面能混出个样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能在祖地起个象样的房子,这些洋工为了标榜见识,追求荣华,所以就有这些洋文化的碉楼出来,这些碉楼就象燕子垒窝一样一橦一橦堆起了今天“碉村”,所以当地流行的歌谣把这些出外陶金的游客叫作金山伯,“金山客,金山客”无一千都有八百,广东人都知道公鸡拜堂这会事,就是从这些“金山伯”故事中来的,因为这些“金山伯”长期单寒羁旅海外,家里要为他找媳妇,而路途远不能回来结婚,就以公鸡代拜堂完成结婚过程的。好多结婚了一年半载都没见过面的。
    
       
      这是黄金周,不过没有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只不过比往日我些人而已,很好,我最不喜欢人潮涌涌那样看风景,再美的风景都被这些攘来熙往人流打破。
 
    这是立园的景区内,好有风情。
       

    
  虽成历史建筑,但放在今天也一样的华丽而不俗。


    进入立园,这是岭南第一西洋园,这里住着一位男人和他四位太太花前月下的故事,故凄美而感人。如果你有时间能去读读他的故事,必能感动你。

    
 
  既有中国田园特色也有异域情调,可见谢维立这位主人肯是大富大贵,游历海外,见识广阔之人。

 
     进入立园你会喊叹这么豪华一家私家园林,听说当时建园的资金等于在香港卖下一条街的钱了,内曲径连廊、亭台楼榭,精美别致。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布局幽雅,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长钩洗月去无声
 

    
    一看到这些,就恨日本仔

 
 
      开平的碉楼建筑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 和穹窿,欧洲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劵拱,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等等在开平随处可见。所以感觉在这里你仿如游了一趟欧洲。
   看看我这身Lolita风格是不是很付合这里的风情呢?


 
     看完华丽富贵的立园驱车来到自力村,感觉清新田园风给人眼前一亮,这里听说这里是三个自然村合称"自力村",寓意不依靠侨汇、自食其力。村内碉楼和居庐群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布局和谐,错落有序,我踏着田间小道,村外稻田千顷,阵阵飘香。

  
 
   穿越绿树修竹直入村内,顿生世外桃源之感。从村中那条通往碉楼的石板小路打量着眼前的碉楼,仿佛感觉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百年以前。

 
     斜阳洒落在已褪色的古老碉楼上,凸显出一种古朴的沧桑。村旁尚未收割的稻田在夕阳的余晖中映照出一幅田园牧歌般的图画,衬托着碉楼,令人产生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我无法想象这些华丽的西洋风格楼房在那个流离颠沛年代是怎样建起来的,这些“劳工”式的海归者大多未曾受过教育,全凭自己的记忆带回了当年外洋最美丽的建筑式样。这些房子的设计者就是他们自己。他们并没有图纸,只能凭着记忆来修建。而惟一的“建筑图纸”,就是他们从国外寄回来的、印有不同国家建筑的明信片。

 
   在这里让我累积浓情怀的终于找到宣泄的出口,此刻的心跌入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仰望天空,在这里时光是这么的美。
 
   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多数碉楼共同特点是门窗窄小,铁门钢窗,顶层四边均设有枪眼,顶层多设有瞭望台。

      
 
       浪漫的欧陆式建筑的屋顶 各种颜色玻璃的木窗,而木窗上则贴着中国的关公这些门神,似乎令人感到一种不伦不类。他们喜欢在室内的墙壁上画上一些山水壁画,又或者加上巴洛克风格的精美装饰,或者是中国传统的喜鹊、松鹤、花卉和乡野风景。罗马柱的拱门上则装着凤凰、蝙蝠和麒麟,说是不论不类的却又配合得如此的美仑美奂的。





 
 

     进入赤坎村,展现眼前的是一座座骑楼组成的“欧陆风情街”昔日的商铺、楼宇、建筑虽然已秀迹斑驳,但通过时光流逝的痕迹,仍然清晰地看到它藏有精美的浮雕和那非凡气势所在。

    
      赤坎有条闻名的“加拿大村”,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全村姓关,听说在五十年代初,连最后一户也移民去了加拿大,全村于是成了一座空城。这是一个逝去家园,只剩这些碉楼在半个世纪中寂寞地守望着当初的荣耀。

 
    用我的镜头去“碉”刻这里时光


   我这身装束游走在这样街头上,象不象“思乡、入梦、怀旧、寻根”的感觉啊?LG说象“金山伯”的女儿回来寻根了。哈哈!!


    
 
    这位是不是守望的“金山婆”呢?

    
 
   这里到处可以家家晒鱼景象

 
      整条虚都飘着这些煎鱼仔、豆腐角的香味。不过街边卫生状况实在差,难下嘴去尝个中味道。

    
      大家看到这些是不是好有衬虚的感觉




         进入马降龙村首先看到就这一大片碧翠欲滴的竹林,这里的竹子形成百里长廊,延绵不断浩如烟海,没有经过修剪和营造,四季长绿,构成了这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美境。 不禁深深地吸上一口气真是沁入心脾,令人舒畅无比。
 
这里号称:“世界最美丽的村落”——马降


 
        踩着青石板路,穿过青翠的竹林小道,忽然眼前看到灰墙黛瓦,飞檐戗角的碉楼,就在这片深的、浅的绿色中间隐现,好有气势。


 
     背靠着气势磅礴的百足山

 

      村中翠竹森森,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错落有致分布的碉楼群

 
        在这个梦一般的碉楼画廊中行走,我们边走边赏边叹。此时的我,多么想长久地留在这个梦境里,与翠竹共舞,与碉楼共醉。

 
 
 
 
锦江里村



       锦江里路途远而且也只有两栋最值得看的碉楼,更因为有着“不上瑞石楼,没到开平游”称号,所以我们必定驱车寻路不到瑞石楼心不死,进入村内路边树立着村落的名称,却没有明确的路线指示,我们穿乡越野,汽车驶在乡村的机埂路上,秋收的田野一派喜气,稻穗低垂秋风送爽,麦香也在诠释着丰收。远方精致宏伟的碉楼遗世而独立,随着路程的推进,它时而伫立在穗浪尖上,时而掩湮在竹林深处,时而活跃于树冠之上……只是远远的看着它,我已为它的气势折服。
      
 
      瑞石楼的始建人黄壁秀,号瑞石。他投入三万港币,历时三年,于民国十二年(1925年)建成。楼高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非常。
      屋主的第三代主人在自家自吹自棒,而且进入瑞石楼参观要10元,听主人介绍这里的历史就收20元,这么富丽堂皇的碉楼或跟他们的前辈富贵相相比,在这里体会到富不过三代。

  

 
   最精美最有特色的建筑在6-9层,第六层为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第七层为平台,四角各伸出一个瞭望、防卫用的圆形塔楼,南北面则以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和中国园林景窗相结合;第八层室外是观景平台,室内的神龛雕刻精美,堪称艺术精品;九层是堡垒式的瞭望塔,整体建筑呈现出中世纪意大利城堡风格。

        特色的屋顶建筑



 炉灶,相信70后的亲都用过。
 
雕花床与“金山箱”

   婴儿椅,小时候见过,不过没这么好看,也许这些就是有钱人家有的,我们以前用的是穷人的

   这是主人家的照片,经历了清末与民国两个朝代,相信这就是当时大地主,要不那么富贵。

 
       
        村子没有开发,游客很少,多是三三两两的背包族及一些自驾游的驴友,在这里没有嘈杂的旅行团,没有泛滥的小商品,只有狗儿在自家门前酣睡,公鸡在庭院闲庭信步,鸭子在公路上散步,农妇在田埂作业,村子安静祥和,悠然过着以往的日子,没有什么惊扰她们的生活。


     开平雕楼又让我见识一段历史,一种不一样的文化。让我受益深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