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之九曲溪漂流

武夷山之九曲溪漂流
武夷山之九曲溪漂流
武夷山之九曲溪漂流
武夷山之九曲溪漂流
出发地:大连
目的地: 武夷山
入库时间:2016-08-26 11:55
游记浏览:43
旅行天数:5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1-06-07
旅游简介:2011年4月11日,一行18人自大连出发,到福建福州,转乘火车到武夷山,游天游峰、九曲溪,观看大红袍印象,品大红袍。而后转道厦门,逛中山路夜市小吃,赏鼓浪屿风情,4月15日返回大连。 本篇先将武夷山...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4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2011年4月11日,一行18人自大连出发,到福建福州,转乘火车到武夷山,游天游峰、九曲溪,观看大红袍印象,品大红袍。而后转道厦门,逛中山路夜市小吃,赏鼓浪屿风情,4月15日返回大连。

   本篇先将武夷山九曲溪景色展现给亲们。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品旅游项目,因而有了到武夷山旅游"不坐竹排(竹筏),等于白来"之说。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全长62.8公里。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质达国家地面水Ι类标准,九曲溪从西向东,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可谓曲曲含异趣,湾湾藏佳景。清澈的溪水是武夷山的灵魂,乘上古朴的竹筏荡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游人可领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首《九曲棹歌》更让九曲溪名扬四海。乘竹排飘在九曲溪里,峰回水转,如在画中,武夷山的秀丽山峰一一飘现在眼前。每转过一道湾,岩壁上都有《九曲棹歌》的摩崖石刻,古意悠悠。还能看到有千古之迷的三千多年历史的船棺,真不愧是世界文化自然的双遗产称号,当年大诗人郭沫若畅游至此,也经不起这美妙景色的诱惑,挥笔写下了“坐观天入峡”、“滩浅石攻舟”的诗句。

到星村乘坐竹筏,至一曲武夷宫码头上岸,从九曲顺水漂流而下,游程约90分钟。

从天游峰俯瞰九曲溪。

 

九曲溪风姿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监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游客从星村乘坐竹排出发,经九曲至一曲。游览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朴的竹筏。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


    仙凡界竹筏码头 位于霞斐洲的南端岸,濒临第九曲,自此登筏漂流。码头建筑中的亭子、回廊、楼阁精巧雅致,与美丽的山水浑然一体。码头还设有声光、影像展览室,可在筏游之前从中粗识武夷山胜境。

    彪悍的艄公。竹排126每位,上船别忘记给船夫一点小费,每个游客20就可以,这样他就给你介绍一下,还说一点荤笑话,调节一下气氛。

 

    马帮。驮茶叶的马队,让我想起了茶马古道

 

好大一个汉堡包,比巨无霸大多喽,呵呵

 

    笔架峰

 

    行至此,九曲漂流才算正式开始。九曲溪漂流将山与水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钱其琛副总理游览武夷山后感慨万千欣然留下"三峡雄伟壁立,漓江清碧秀丽,武夷山水,两者皆备,尽在其中"的赞叹。

    九曲景为“平川”,水势较为平缓,溪水过星村分为两支。在灵峰之麓又汇合成一支向东流去。九曲北面,有后溪绕紫芝峰、鼓子峰从灵峰右旁汇注九曲;九曲南面,有江墩溪经霞斐洲汇注九曲。在三溪四流的环抱之中,星村平原沃野平畴,一马平川,所以古来都以“平川”作为星村的雅称。平川一带良田连片,稻黍飘香,农舍错落有致,鸡犬之声相闻,俨然一派世外桃源景象。欣赏此处景点,被称是顺流筏游九曲溪的序幕。古代逆行舟游时,则作为卧游的尾声来欣赏。宋代学者朱熹在《九曲棹歌》(共十首)的最后一首中写道:“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九曲”二个擘窠大字刻在九曲将与八曲交汇的嶂岩的岩壁上。


上图和下图随着竹排行进角度不断变化,从缩头乌龟到出头乌龟(下图则是双龟),有趣至极。

 

    上下水龟石 是上水狮岩麓溪曲中的两块坠石。两石重叠堆砌,下面一块形似半露水面的乌龟,浮甲探首欲出水面,俗称上水龟。上面一块则俯首临溪,憨态可掬,俗称下水龟。竹筏急驶而过时,回首再观景,只见下水龟长伸颈项,更显饮溪之势,与上水龟翘首溪面相映成趣。两龟嬉戏之状跃然溪中,“移舟换景”之妙愈加突显,俗称“回头望金龟”,为八曲最富奇趣的溪中景观。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天生一幅水墨丹青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仰视天游峰

 

    五曲幼溪津。“幼”字是别字哦。题刻的作者系幼溪草庐的主人陈省。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陈省因与宰相张居正政见不一而受到排挤。皇上虽数赐,但他仍然辞职荣归入闽。深厚感情感怀才不遇,卜筑武夷山中。每写“幼”字便不写“力”的出头,企盼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再展宏图。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上图我拍摄的角度有问题,如果早点儿的话便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猪头。据说《西游记》在此取过镜头,好像是收服白龙马那一段。

 

    上面这两张图片都是悬棺所在。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悬棺遗迹十余处。经过碳14测定,白岩和观音岩保存完好的两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随葬的龟形木盘是具有商周青铜文化特征的遗物。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监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拍照留念的游客

 

    此峰名为玉女峰。《九曲棹歌)中称为“二曲亭亭玉女峰”。玉女峰位于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少女而得名。玉女峰突兀挺拔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仰望玉女峰

 

近看玉女峰

 

 

 

健美的女艄公

 

 

    上图为大王峰。玉女峰与大王峰隔溪相望,象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铁板嶂横亘其间,好像故意从中作梗。据说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个洪水泛滥,野兽出没的地方。百姓辗转沟壑,无以为生。后来,从远方来了位叫大王的勇敢青年带领大伙劈山凿石,疏通河道,终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来的沙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从此,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一天,玉女驾云出游,被武夷山美景所迷,并下凡与大王相亲相爱。不幸此事被铁板鬼知道密告了玉皇,玉皇大怒,下令捉拿玉女归天,玉女不从,定要与大王结为夫妻。铁板鬼便施展妖法将他俩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两岸。铁板鬼为讨好玉皇,也变成山岩横亘在两恋人之间,日夜监视他俩。这就是现在的铁板嶂。从此,两人只好凭借镜台,泪眼相望了。玉女峰下的浴香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的“印石”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玉女峰东侧有圆石如镜,光洁照人,是玉女梳妆台,壁间“镜台”二字(下图),是武夷山最大的摩崖石刻。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