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美话南浔

丰饶之美话南浔
丰饶之美话南浔
丰饶之美话南浔
丰饶之美话南浔
景点:湖州/huzhou
出发地:南昌
目的地: 南浔
入库时间:2016-07-29 21:46
游记浏览:25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5-07
旅游简介:湖州市南浔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南浔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地名,在地图上,这里只是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县级区。但若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这里东接天堂苏州,南连省会杭州,北濒太湖,隔湖与无锡相望,西上直达南京...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5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湖州市南浔区




这是我在南浔拍下的第一张照片,也是我整个南浔之行中最喜欢的照片。说南浔是“江南水乡的名片”,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初夏时节,日光倾城。南浔不及其他古镇的繁华热闹、名声远扬,但它的宁谧祥和却更为吸引人。不同于被大量修缮开发的乌镇西塘,南浔保留着过去的风貌。走在小道上,心中就能感觉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感觉。




张静江故居。张静江何许人也?民国时期的中央执行委员,代理浙江省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被孙中山称作“民国第一奇人”,而他的故居就坐落在南浔一个不起眼的小路上。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保护完好的庭院中,处处讲述着历史的故事。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




“湖笔之王”。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发明了毛笔,作为湖笔之乡,湖州才子迭出,文风不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轼、王十朋等都曾为官或寓居湖州;更有曹不兴、张僧繇、贝义渊、朱审、释高闲、徐表仁、燕文贵等湖籍书画俊才;王羲之七世孙释智永居湖之永欣寺三十余年,用败的笔头积满五簏,葬之“退笔冢”。而在南浔的这根“笔王”,更像一幅图画,描绘着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琳琅。


刻有“紫气东来”的牌墙。




馆中的福字墙。


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刘承干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进,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没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他在上海储书之所名“求恕斋”,南浔别墅称“求恕里”。


求恕里现今陈列着刘旭沧作品摄影展。刘旭沧原名刘承东,是中国近代着名摄影艺术家,曾担任上海摄影协会主席。他是刘承干的九弟,两人相差32岁。一长衫马凳子,以收藏古董成名;一个西装革履,钻研摄影成名。兄弟俩各有所成,被人戏称是刘家的“中西合壁”。这两张是刘旭沧先生民国时期的作品,从构图、光影和意境上看,放至今日也毫不逊色。









小莲庄内的小花园,走进时曲径通幽,至尽头豁然开朗。阳光从树叶缝隙间洒下,顿觉以往看过的多少美景,都不过仅此而已。












在南浔之行的最后,我坐在路边,看着这座如同水墨画般的水乡。游客们带来的喧嚣,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南浔人清净悠然的生活。习惯了城市的热闹繁华,每天为了生活及梦想不停奔走的我们,看着南浔人泛舟湖中,悠闲的看着两岸来往的你我,这不就是我们追寻着却不可得的惬意吗?


热点新闻